前些日子,我和学生们在工作间吃饭,看电视。
屏幕上的主持人是蔡国庆。
被访问人是已故周恩来总理的秘书,他在讲述总理生前的种种往事。
其中有一个情节,是当年江青写了一首所谓的律诗,她让总理看一下,给表个态,准备公开发表。
下面是那个秘书的描述:
... ...
不久,收到江青给总理的一封信。我给总理送去后他示意我拆开。江青在信中说:她写了一首诗,请总理修改。诗的内容是:“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总理看了信,拿起一张32开的白纸摊在办公桌上。我看得出,总理脸上有种不耐烦的神色。我看总理有些不高兴,就想撤出来。他看我往后退,就说:“等一会儿。”
我只好回来,站在他旁边。总理嘴里念一个字,在纸上画一下,第一句念完了,他画出了平仄符号,第二句又念完了,他又画出了平仄符号。我边听边看他画出的五绝音律。
第二句画完,他有点烦了,蹙着眉头说:“这不符合四声嘛。连平仄都不懂还作什么诗!给你,你拿去看看,研究研究,改一改!”说着,没容我答话,连信封一起扔给了我。
我苦笑着说:“总理,我是河南人,四声不准,平仄不懂,我可改不了。”
总理笑了:“哦,给你先看看,就放在你那里吧。”说完,他就忙着批其他文件去了。
我理解总理,他把江青的诗交给我改,是对她用这事来干扰他的工作表示一种不满,并不是让我真正去改她的诗。不久,江青的诗发表,并配有她拍的庐山的照片。总理再也没有同我提起过这件事。
---- 看完这个电视节目,没几天,学生们就找到了节目的文字稿,现发表如上。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生前很少写诗,发表过的仅仅是在日本岚山的那一首和皖南事变的那一首。
总理也有意思,他的秘书敢改江青的大作吗?那是一个瑕疵必报的女人,谁都知道改了以后的后果!
总理的秘书也有意思,历史上,河南出了多少大诗人?怎么就来了句“我是河南人,四声不准,平仄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