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百度“鼓楼”一词,得知“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旧时地方上设置大鼓的楼。用以击鼓报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
凡具有一定规模之寺庙,立钟鼓楼是寺庙格局的“建制” 。
佛学的博大,显然是精神世界的高峰领域,特别是在中国,凡名山大川,必有寺庙,而寺庙香火又彰显了名胜。所以有“访山必访寺,入寺要上香”一说。 因此寺庙设有钟鼓楼仍最普通常识。
九彩鹿一句“庙里一般没有鼓”不知是否有“指鹿为马”意,因为九彩鹿也能算诗词版块受众诗友尊敬的格律大家,所以他敢用“庙里一般没有鼓”来考验真知。看看有没有人能站出来指“皇帝的新衣”。当然。也许是先生想诙谐一下,所以不是无知,而是调侃,轻松一下诗词版块气氛,再有,就是守正佛界寺庙的古色右香。因为佛从西天来,鼓为中国有。可能是唐僧西天取经回到东土,只带回无字经,而没有带回建寺庙图纸,所以中国工匠便在东土建寺庙时自作主张立起了“钟鼓”两楼。另考: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小乘教派在中国进化时被中国文化同化了。所以便诞生了据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因此,在中国所建寺庙盖起了钟鼓楼,以显出深山古刹的“暮鼓晨钟” 诗情画意。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故此,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寺庙钟鼓的诗句。如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当然,九彩鹿讲“我理解钟声余韵悠长,最富诗意。”这便是他的诗境感受了。钟是佛教礼仪中的重要法器,而且,低沉悠缓,所以被赋予“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的独特含义。杜甫写有一首五言诗《《游龙门奉先寺》,最后四句:“天窥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作品原文)”
因为深蓝君标明了此诗是“七律”,所以九彩鹿言“我是主张规规矩矩按律写诗的,至少先把近体诗格律和韵整明白。”可算教诲之言?
“佛、僧”两字;
佛 :(平水韵)仄 【入声五物】、(中华新韵)平 【二波,o,e,uo】【十四姑,u】。
僧 :(平水韵)平 【下平十蒸】、(中华新韵):平
◆僧。
“钟、鼓”两字,
钟:(平水韵)平【上平二冬】、(中华新韵)平【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鼓:(平水韵)仄 【上声七麌】、(中华新韵)仄 【十四姑,u】
鸟、鹃、 莺三字;
鸟 :(平水韵) 仄 【上声十七筱】(中华新韵):仄 【六豪,ao,iao】
鹃 :(平水韵)平 【下平一先】(中华新韵)平 【八寒,an,ian,uan,üan】
莺 :(平水韵)平 【下平八庚】(中华新韵)平 ◆莺
深蓝原玉:
偷闲半日访佛门 溪涨鸟鸣柳色新
(平水)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新【上平十一真】
(中华)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新【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改后句:
偷闲半日访僧门 溪涨莺啼柳色新
(平水)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新【上平十一真】
(中华)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新【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深蓝原玉:
垂暮空山声俱寂 惟听鼓磬送归人
(平水)平仄通平平平仄 平通仄仄仄平平 ◆人【上平十一真】
(中华)平仄通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改后句:
垂暮空山声俱寂 惟听钟磬送归人
(平水)平仄通平平平仄 平通平仄仄平平 ◆人【上平十一真】
(中华)平仄通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查《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
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见,如按此格律表平仄诗,九彩鹿改句格式并非规规矩矩按律写诗。 深蓝网友可以点击我标出的网址,而这个网址我必须说明,是远山近水兄弟告诉静春的一个有关格律诗词网址。因为我说过我对格律诗词是门外汉,远山便告诉我,他若正经八北写格律诗比我还难,好在有“模子可描”在“金庸江湖网”便有现成的上《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并且得到金庸先生亲笔题词,可见还有些权威。 其实,深蓝网友这首七律:《古寺春韵》如按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描红模可能更简单一些。因为我们毕竟能查平水韵韵谱及中华新韵韵谱。但若要用旧韵就勿杂新韵。
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
偷闲半日僧门访,柳绿莺啼涨水溪
(平水)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溪【上平五微】【上平八齐】
(中华)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