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七律——古寺春韵


  共有116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七律——古寺春韵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深蓝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15 积分:333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2/2/19 16:53:00
七律——古寺春韵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8 9:00:00 [只看该作者]

偷闲半日访僧门 溪涨莺啼柳色新
槛外飞泉潭溅玉 殿前花径草成茵
檀烟袅袅生禅意 竹影翩翩扫俗尘
垂暮空山声阒寂 惟听钟磬送归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九彩鹿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06 积分:7892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10/23 23:1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8 14: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深蓝在2013-3-18 9:00:00的发言:
偷闲半日访佛门 溪涨鸟鸣柳色新
槛外飞泉潭溅玉 殿前花径草成茵
檀烟袅袅生禅意 竹影翩翩扫俗尘
垂暮空山声俱寂 惟听鼓磬送归人

欣赏好律!溪涨句的鸟当平,可改成鹃、莺等。鼓改成钟吧,庙里一般没有鼓,此处平仄不论。问好!

又看一下,如用的平水韵,佛仄当平,首句借押十三元韵,用的十一真韵;如用的新韵,俗平当仄(在平水韵中俗是仄字,入声二沃)。别介意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佛改成僧就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深蓝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15 积分:333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2/2/19 16:5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8 19:0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九彩鹿在2013-3-18 14:28:00的发言:

欣赏好律!溪涨句的鸟当平,可改成鹃、莺等。鼓改成钟吧,庙里一般没有鼓,此处平仄不论。问好!

又看一下,如用的平水韵,佛仄当平,首句借押十三元韵,用的十一真韵;如用的新韵,俗平当仄(在平水韵中俗是仄字,入声二沃)。别介意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佛改成僧就行。

问候九彩鹿君。能得到高手指点,感谢都来不及,何谈介意。已经改了一下,鼓好象寺庙应该有的吧,要不怎么有晨钟暮鼓之说呢,我本来是想用钟的,后来觉得晚上用鼓合适些,不知对否?不怕您笑话,我现在对平水韵和新韵是一知半解,还要慢慢学,自然期盼您的指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九彩鹿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06 积分:7892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10/23 23:1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8 22:3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深蓝在2013-3-18 19:04:00的发言:

问候九彩鹿君。能得到高手指点,感谢都来不及,何谈介意。已经改了一下,鼓好象寺庙应该有的吧,要不怎么有晨钟暮鼓之说呢,我本来是想用钟的,后来觉得晚上用鼓合适些,不知对否?不怕您笑话,我现在对平水韵和新韵是一知半解,还要慢慢学,自然期盼您的指教。

我百度了“佛教法器”,的确有鼓,你也可看看。我主观了,因从未在庙里听到过鼓声就以为不用。度娘说,庙里报时用“板”,对“晨钟暮鼓”解释也很多。

我以为,入诗还是钟比较好,你看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最典型。还有电影名《古刹钟声》,还有孙髯翁的长联等。我理解钟声余韵悠长,最富诗意。我曾在八大处黄昏听到过悠悠的钟声,有种极其深沉的感觉,回家写诗用的“幽幽”形容钟声,我觉得比“悠悠”更接近感受。不敢谈指教,咱们一起讨论。我是主张规规矩矩按律写诗的,至少先把近体诗格律和韵整明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深蓝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15 积分:333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2/2/19 16:5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9 14:1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九彩鹿在2013-3-18 22:34:00的发言:

我百度了“佛教法器”,的确有鼓,你也可看看。我主观了,因从未在庙里听到过鼓声就以为不用。度娘说,庙里报时用“板”,对“晨钟暮鼓”解释也很多。

我以为,入诗还是钟比较好,你看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最典型。还有电影名《古刹钟声》,还有孙髯翁的长联等。我理解钟声余韵悠长,最富诗意。我曾在八大处黄昏听到过悠悠的钟声,有种极其深沉的感觉,回家写诗用的“幽幽”形容钟声,我觉得比“悠悠”更接近感受。不敢谈指教,咱们一起讨论。我是主张规规矩矩按律写诗的,至少先把近体诗格律和韵整明白。

九彩鹿君分析的很有道理,钟声悠扬,可以传得很远,鼓声就短促些。我的文化不高,71年念到初二就辍学去兵团了,现在再过三年半要退休,想学点手艺自娱自乐。去年初开始在本版跟包括阁下在内的各位高手学诗,起先是看,接着自己试着写,您的主张我非常赞同,格律和韵是基本功,决不可忽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9 19:39:00 [只看该作者]

                                                    寺无鼓、矩格律
                                                             上
       百度“鼓楼”一词,得知“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旧时地方上设置大鼓的楼。用以击鼓报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 
       凡具有一定规模之寺庙,立钟鼓楼是寺庙格局的“建制” 。
       佛学的博大,显然是精神世界的高峰领域,特别是在中国,凡名山大川,必有寺庙,而寺庙香火又彰显了名胜。所以有“访山必访寺,入寺要上香”一说。 因此寺庙设有钟鼓楼仍最普通常识。
       九彩鹿一句“庙里一般没有鼓”不知是否有“指鹿为马”意,因为九彩鹿也能算诗词版块受众诗友尊敬的格律大家,所以他敢用“庙里一般没有鼓”来考验真知。看看有没有人能站出来指“皇帝的新衣”。当然。也许是先生想诙谐一下,所以不是无知,而是调侃,轻松一下诗词版块气氛,再有,就是守正佛界寺庙的古色右香。因为佛从西天来鼓为中国有。可能是唐僧西天取经回到东土,只带回无字经,而没有带回建寺庙图纸,所以中国工匠便在东土建寺庙时自作主张立起了“钟鼓”两楼。另考: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小乘教派在中国进化时被中国文化同化了。所以便诞生了据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因此,在中国所建寺庙盖起了钟鼓楼,以显出深山古刹的“暮鼓晨钟” 诗情画意。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故此,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寺庙钟鼓的诗句。如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当然,九彩鹿讲“我理解钟声余韵悠长,最富诗意。”这便是他的诗境感受了。钟是佛教礼仪中的重要法器,而且,低沉悠,所以被赋予“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的独特含义。杜甫写有一首五言诗《《游龙门奉先寺》,最后四句:“天窥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作品原文)”
        因为深蓝君标明了此诗是“七律”,所以九彩鹿言“我是主张规规矩矩按律写诗的,至少先把近体诗格律和韵整明白。”可算教诲之言?
       “佛、僧”两字;
        :(平水韵)仄 【入声五物】、(中华新韵)平 【二波,o,e,uo】【十四姑,u】。 
        :(平水韵)平 【下平十蒸】、(中华新韵): 僧。 
        “钟、鼓”两字, 
         :(平水韵)平【上平二冬】、(中华新韵)平【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鼓:(平水韵)仄 【上声七麌】、(中华新韵)仄 【十四姑,u】 
         鸟、鹃、 莺三字;
          :(平水韵) 仄 【上声十七筱】(中华新韵):仄 【六豪,ao,iao】 
         鹃 :(平水韵)平 【下平一先】(中华新韵)平 【八寒,an,ian,uan,üan】 
          :(平水韵)平 【下平八庚】(中华新韵)平 ◆莺 
         深蓝原玉: 偷闲半日访佛门 溪涨鸟鸣柳色新 (平水)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新【上平十一真】 (中华)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新【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改后句: 偷闲半日访僧门 溪涨莺啼柳色新 (平水)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新【上平十一真】 (中华)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新【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深蓝原玉: 垂暮空山声俱寂 惟听鼓磬送归人 (平水)平仄通平平平仄 平通仄仄仄平平 ◆人【上平十一真】 (中华)平仄通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改后句: 垂暮空山声俱寂 惟听钟磬送归人 (平水)平仄通平平平仄 平通平仄仄平平 ◆人【上平十一真】 (中华)平仄通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人【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查《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 
         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见,如按此格律表平仄诗,九彩鹿改句格式并非规规矩矩按律写诗。 深蓝网友可以点击我标出的网址,而这个网址我必须说明,是远山近水兄弟告诉静春的一个有关格律诗词网址。因为我说过我对格律诗词是门外汉,远山便告诉我,他若正经八北写格律诗比我还难,好在有“模子可描”在“金庸江湖网”便有现成的上《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并且得到金庸先生亲笔题词,可见还有些权威。            其实,深蓝网友这首七律:《古寺春韵》如按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描红模可能更简单一些。因为我们毕竟能查平水韵韵谱及中华新韵韵谱。但若要用旧韵就勿杂新韵。 
          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 偷闲半日僧门访,柳绿莺啼涨水溪 
    (平水)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溪【上平五微】【上平八齐】
    (中华)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溪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肯河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086 积分:23697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9/1/13 16: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9 19: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九彩鹿在2013-3-18 14:28:00的发言:

欣赏好律!溪涨句的鸟当平,可改成鹃、莺等。鼓改成钟吧,庙里一般没有鼓,此处平仄不论。问好!

又看一下,如用的平水韵,佛仄当平,首句借押十三元韵,用的十一真韵;如用的新韵,俗平当仄(在平水韵中俗是仄字,入声二沃)。别介意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佛改成僧就行。

 

鹿兄“我是主张规规矩矩按律写诗的,至少先把近体诗格律和韵整明白”的话,令人赞叹!

前有鹿兄做榜样,我等定当亦步亦趋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9 20:22:00 [只看该作者]

鹿兄“我是主张规规矩矩按律写诗的,至少先把近体诗格律和韵整明白”的话,令人赞叹!

前有鹿兄做榜样,我等定当亦步亦趋矣!——既然肯河版主也发了言,表了态,那静春就再罗嗦一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9 20:26:00 [只看该作者]

                                                         寺无鼓、矩格律
                                                                    下
        要想真的循规蹈矩严守格律,如非一个字平仄“出格”,那就是动一发而牵全身。就要考虑整个句式使其合乎格式要求,因此,“鱼和熊掌”很难兼而得之。所以就连李白那样的大诗人、苏轼那样的大文豪和很多古时著名诗人词家都是以意境为主,一些作品都有出格出律现象。当然,在写意同时,也有人注重工笔。 我记得在我傍听中国古典文学课时,老师讲,自由诗是五四时期才出现的体裁。而且是外来文化。而清灭亡前,中国的诗词都是以旧诗体裁为主。所以中国古时有格律诗词,有文言文,也有白话话本,但没有自由诗。而翻译过来的外国诗也是用格律形式,比如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最有名的那首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比可抛”就是中国诗的绝句形式。不但有了“生命与爱情”的对仗,更有平仄韵脚:“自由故(仄平仄)皆可抛(平仄平)”而这首诗的译者:殷夫 (1910—1931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诗人。 为“左联”五烈士之一。在中学课本《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先生特别提及与白莽(殷夫)、等人相识的经过,其中便讲述了殷夫交给他的《裴多菲诗集》,并写道:在一首格言的旁边,有钢笔写的四行译文,即“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正因为我们现在离旧体诗远了,所以才感觉到旧体诗的珍贵和神密。
       比如现在的年青人可知道什么是京剧的“西皮流水”“ 二黄导板”?可是我记得小时,有些“板爷”(北京蹬三轮的车夫)都能唱几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而且有板有眼。
      可见,传统文化并非是高门坎文化,只是个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三字经》、《百家姓》、《朱氏家训》为旧时幼承家教,在读这些文字时,是讲抑扬顿挫声调的,运用四声,就包含着平仄音韵。
       正因为我们少年及青年接受这些文化偏少,而后又文革、破了四旧,再下乡,更无暇这些“国粹”的学习,所以才有隔山感觉。而今,年龄毕竟大了,若无基础,学习格律显然就变的困难。 当然,不乏有一些同学还是因喜好而对格律诗词有所研究,并且很有造诣。但切莫充大,教诲时,应该能让还未入格律或刚叩格门者能看的明白,而非让人云山雾罩,故弄玄虚。
       如九彩鹿言“如用的平水韵,佛仄当平”不知为何意?佛在平水韵中为仄韵 【入声五物】 难道在“106部平水韵谱”还有此讲“佛可平可仄?”、是个多音字?
       静春才疏学浅,真的没看明白“首句借押十三元韵,用的十一真韵;如用的新韵,俗平当仄(在平水韵中俗是仄字,入声二沃)“是什么用意?
       因为在深蓝网友的这首《古寺春韵》中: 檀烟袅袅生禅意 (平水):平平仄仄平通仄 ◆意【去声四寘】【入声十三职】 (中华):平平仄仄平通仄  。竹影翩翩扫俗尘 (平水):仄仄平平?仄平 ◆尘【上平十一真】 (中华):平仄平平仄平平 ◆尘【九文,en,in(ien),un(uen),ün(üen)】
        “通”字可平可仄。所以檀烟袅袅生禅意 可视“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一句 竹影翩翩扫俗尘 (仄仄平平?仄平)以平水韵应该合律,但以中华新韵 “竹影翩翩扫俗尘 (平仄平平仄平平则没有规规矩矩按律写诗了
        所以,仅指出一个“俗平当仄”,这是指十三元韵?还是十一真韵该说明白
        有诗友曾撰文写道:用现代音读平水韵“十三元”中的韵字,明显分为两组,一组是的韵母是an,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叫它“言番组”,另一组韵母是 en,暂时叫他“盆魂组”,都是鼻话韵,区别在元音上前者是a,后者是ê。清代有个读书人考试两次遇到“十三元”,因为出韵落第,忿作一联“平生双四等,可恨十三元”,据说还有学政官员上书皇帝,要求将“十三元”分开,但没有得到允许,可见韵部也很折磨人。
        但是今朝,不应该让“鼻话韵”再折磨喜格律诗词的花甲知青人。静春也有几个喜格律诗词者,坦言之中都表示“古韵中有一些已经与现代人的语言相距过远了。今人写作,最好用新韵,或者用古韵中与今韵较接近的音韵。而非专门去抠茴字五种写法。” 
       所以,我倒是真的希望看见X方家教习格律诗词,先写出一首样板词。然后标明根据
       否则,就还是自作自己的学问好。指正他诗,针灸要扎对了穴位。我并不是反对点评、眉批、纠错、 深蓝网友按方家的意思更改了个字,但离入韵式不入韵式的格律诗还是相悖,那么,改了这几个字就是“规规矩矩按律写诗”了吗。非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九彩鹿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06 积分:7892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10/23 23:1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20 1:0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静春君指教。因为以前与深蓝君有些交流了,所以对这首诗跟帖就放松了一些。先纠正“俱”,平水韵七虞,此处平当仄,属于我疏忽没指出来。关于鼓的问题,问度娘后有了认识,在帖子中已承认主观了,属于对佛教的认知差,需要不断学习才是。我一直在强调“讨论”,并没有教诲谁之意,您看我们的对话是很平静的。仅就这首诗看,改了这几个字至少离“中规中矩”进了一步。您没看明白的地方,相信深蓝君看懂了,所以做了些改动。还不至于把他领进坑了吧。

本人66届初中毕业,回城后当工人,后来也没有深造的机会。开始学写诗是受朋友影响,启蒙就是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觉得填词太难,就只学习写诗了。初进咱们版块时,也常常有出律错韵的时候,幸而当时有位佛手弹香版主指点,受益良多,才有了些许进步,至今感谢她。后来,有人对她语言过激,她就不再指点什么了,挺遗憾的。

本人知道自己的分量,所以对坛子里关于古韵、形式、内容的讨论不敢发言。我所说整明白,就是因为离明白还有距离,所以要不断学习,先规规矩矩后再有所创新,就像学书法先临帖再形成个人风格一样。

就纠错而言,三个病扎对了俩也是有裨益的。大家都是业余的兴趣,互相指出不对之处,“疑义相与析”,还是有好处的。咱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心态一定要平和才是。

关于这首诗的探讨,希望就此打住,本人打字慢,打这么多字真费劲了。真希望有一天能和坛子里的老知青诗友们聚聚,喝点小酒畅谈一番。


 回到顶部
总数 25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