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茶余饭后 → 中 国 之 最(世界纪录连载)


  共有3931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 国 之 最(世界纪录连载)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紫嫣墨韵
  3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8210 积分:255796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7/5 22: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0 7:40:00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活到老,学到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么丁
  3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72963 积分:376606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2/13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0 9:07: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乌珠朋友的介绍!开了眼界学习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0 19:38: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二位版主的顾及!明天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1 6:30:00 [只看该作者]

 

02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潮汐学专著—窦叔蒙-《海涛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窦叔蒙-《海涛志》 640x480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唐朝人对海洋潮汐的认识水平比前代有了提高。宝应、大历年间(762—779),出现了一部研究海洋潮汐的专著——窦叔蒙的《海涛志》,又叫《海峤志》。窦叔蒙,浙东人,是一位民间科学家,其生平事迹不详。《海涛志》是我国现存的比较系统的第一部潮汐学专著,全书分六章,讨论了海洋潮汐的成因,海洋潮汐运动的规律,计算了相当长时期内的潮汐循环次数,对高低潮时的推算创立了一种科学的独步一时的图表方法,对一个朔望月里潮汐与月亮的对应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指出了潮汐周月不等现象等等。窦叔蒙所撰《海涛志》是史籍所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窦叔蒙在书中对海洋潮汐知识进行了全面总结,创制了高低潮时推算图,为我国海洋潮汐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窦叔蒙的生卒年月不详。他的主要活动时代在唐朝宝应、大历年间(762779)。窦叔蒙自幼生活在浙江省东部地区,海风、海浪伴他长大。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心里总升腾起一种急于探求其中奥妙的强烈欲望。他几乎是每天习惯性地在固定时间出现在海滩上,盯着激来荡去的潮水凝思默想。长期的观察实践、浓厚的求知兴趣,更加之对前人资料的汲取揣摩,使他终于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总结系统化后写成了《海涛志》一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窦叔蒙-《海涛志》2 640x480 640x480.jpg:
 

《海涛志》又名《海峤志》,共六章,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我国古代第一本潮汐学方面的专著。在我国古代,把发生在白昼的海水涨落称为;把发生在夜间的海水涨落称为,合成潮汐。我国古代专门论述潮汐的著作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即吴国严峻写的《潮水论》,遗憾的是它早已失传,仅在《三国志.严峻传》里保存了一个篇名。窦叔蒙的《海涛志》,《全唐文》中只收录了第一章,缺其余五章;宋代欧阳修的《稽古录》也只记载了六章篇名;清代愈思谦所撰《海潮辑说》中辑录了该志的全文,才为我们留下了这份宝贵资料。

《海涛志》第一章为总论,主要论述潮汐形成的原因。首先,窦叔蒙指出: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和地球的卫星——月亮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而且,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规律出现的,不到发生的时间,不会因为人为的力量强行而至,到了发生的时间,就会自动出现,不会因为强压而退。

《海涛志》第二章为论涛数,主要论述海洋潮汐涨落循环规律。窦叔蒙首先对一个朔望月里潮汐与月亮的对应变化作了生动描述,指出海洋潮汐随月亮运行轨道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朔望月(阴历月)中潮汐的出现存在大小不等现象;在一个朔望月里有两次大潮时间。这两次大潮分别发生在朔和望(阴历的初一和十五),有两次小潮时间,分别发生在上、下弦(阴历的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朔望时潮汐最大、从朔望后的第三天开始减小,潮汐的变化就象车轮一样周而复始。他还计算了一段很长时间内的潮汐循环次数,他从唐宝应二年(763年)冬至上推到79379年的冬至,计算出经过的天数为28992664日,在这期间正规半日潮的循环次数为56021944,我们用潮汐循环次数除以经过的天数,可以得出一个潮汐循环所需时间为12小时251402秒,两次循环比一个太阳日推迟的时间为502804秒。这个数值与现代一般计算正规半月潮每日推迟5O分钟,相差只有28. 04秒,对于古人来讲,能达到这个精度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里还可以看出,窦叔蒙实际上是根据潮汐和月亮同步的原则,利用天文方法来推算太阳日的长度,这就是月亮两次到达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并将其看做两个潮汐所需的时间,即24小时5028 .04秒(248411208小时),这与现在所定太阴日为248412024小时,相差甚微。

《海涛志》第三章为论涛时,主要讲述对高低潮时的推算方法,窦叔蒙为此建立了一种科学而且独具特色的图表法。这种图表实际上是一个具有纵横两轴的坐标系统,在上边的横轴上列着月相的变化,从月朔到月晦,代表一个朔望月的日期;纵轴上标明着时间(图中用古代的十二辰表示)。把某地实测的潮时标在图表中,然后将这些点用斜线连接起来,便做成了一个朔望月中的高低潮时推算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朔望月内高低潮变化的整个情况。按这段文字可以复原出高低潮时推算图。它是我国最早的高低潮时预报方法,比欧洲最早的存于大英博物馆的伦敦桥涨潮时间表1213年)要早450年。窦叔蒙对坐标系统的使用也较司马光在《类编》韵表中的应用要早三百多年。

《海涛志》第四章为论涛期,主要讲述了海洋潮汐在一日之内、一月之内、一年之内的变化情况。他首先指出海洋潮汐的大小和升降时刻每天都有变化,每个月也不相同。他还讲述了正规半日潮的一般规律,即在一天之内,有两个潮汐循环;在一个朔望月内,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一年之内,也有两个大、小潮时期,这些叙述相当准确、科学。

《海涛志》第五章论朔望体象,是用日月运行的自然现象来虚拟君臣将相等人间行为。

《海涛志》第六章论春秋仲涛解,进一步阐述一年之内出现大潮的问题。指出,二月朔望后第三天就发生了一年之内春季的大潮,同样八月朔望后第三天便出现了一年之内秋季的大潮。这些论述在他之前还没有人提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窦叔蒙-《海涛志》3 640x480 640x480.jpg:
 

潮汐(tides)是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地壳、大气的周期性升降现象。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海潮,地壳相应的现象称为陆潮(又称固体潮),在大气则称为气潮。上述三种潮汐中海潮最为明显。17世纪,牛顿用引力定律科学地说明海潮是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所引起的。至于陆潮和气潮,都是相当小的,一般必须用精密仪器才能测出。

由月球的引力所引起的潮汐称太阴潮。一个太阴日(月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长约24小时50,在这期间地球表面上同一点发生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因此连续两次涨潮的间隔时间约为12小时25分。太阳和月球一样,也会引起潮汐,称为太阳潮。被吸引天体某部分受到的引力与该天体中心同样质量的部分受到的引力之差称为起潮力。太阳或月球对地球上同一点所产生的起潮力,与太阳或月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此,太阳的质量虽然是月球的质量的2,700万倍,但月球同地球的距离只有太阳同地球距离的1/390,所以月球的起潮力为太阳的起潮力的2.25倍。太阳潮通常难于单独观测到,它只是增强或减弱太阴潮,从而造成大潮和小潮。在朔日和望日发生大潮,因为那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太阴潮和太阳潮彼此相加,以致涨潮特别高,落潮特别低。在朔日和望日,如果月球又经过近地点,涨潮和落潮的高度差异就更大。上下弦的时候发生小潮,因为那时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距90°,太阴潮被太阳潮抵消了一部分。

潮汐对地球自转有一种制动作用,能使地球自转逐渐变慢。对古代日食记录的分析研究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变长12毫秒。这个变化虽然很小,可是经过长期积累,便颇为可观。从对古珊瑚化石生长线(环脊)的研究得知,在37,000万年前,每年约有400天左右,即当时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目前地球的自转周期的9/10

一个小天体(伴星)围绕一个大天体(主星)运行,若伴星的轨道逐渐缩小到临界半径以内,伴星就会被主星的起潮力分裂为碎片。这个临界半径值是法国数学家洛希于1848年求出的,所以称为洛希极限。位于洛希极限内的土星光环,系由许多小块物质组成,这一光环很可能是土星的一颗卫星进入洛希极限后分裂形成的。

纪录编号:H-01141-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www.hnkp.gov.cn/KXSLS-622000-10000319.html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2 16:59:00 [只看该作者]

 

021世界上最早揭示月食成因的人——张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张衡 320x200.jpg:

 

【纪录详细】

张衡,字平子,生于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生,卒于永和四年(公元139)。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张衡2 640x480.jpg: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张衡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光武帝登基后张堪受荐拜官。曾被任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蜀郡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拜为渔阳(今北京附近)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此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毫无所取。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职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他即告逝世。

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为张衡墓碑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这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张衡与小行星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1977年,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人们还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张衡南阳墓3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52-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43.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3 8:27:00 [只看该作者]

 

022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的实例—宋指南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宋指南鱼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在北宋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发现了磁倾角现象,并在实际制作指南鱼时适当予以校正。金属指南鱼的制造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的实例。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有关于司南的记载。司南是利用天然磁体指极性而发明的指向装置,可说是指南针的始祖。但由于司南还存在不少缺陷,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装置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对指向仪器的需求,至迟到了宋代,人们终于发明了指南针,并使之逐步完善起来。

现在已知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指南针制法,是曾公亮《武经总要》所载指南鱼。此书提到:……“鱼法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即先将鱼形铁片烧红,这时铁片内部的磁畴分布杂乱无规律。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令铁鱼头尾指向南北方向。此时,在地磁场作用下,铁片内部的磁畴会沿地磁场方向定向排列。随着铁鱼冷却,这种定向排列方式被固化下来,铁鱼因此具有了磁性。
   
指南鱼这是一种利用地磁场的作用使铁片人工磁化而制作指南鱼的方法。人工磁化方法,在指南针发明史和磁学发展史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但这种方法只能获得较弱的磁性,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入水冷却时要将指北的鱼尾稍微向下倾斜,这表明至少在北宋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发现了磁倾角现象,并在实际制作指南鱼时适当予以校正。金属指南鱼的制造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的实例。

注:什么是磁倾角——磁针南极永远与地磁北极方向平行,但由于地表为球形,在北半球,以地表水平面为参照系,磁针总是指向地表水平面的斜上方。磁针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倾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宋指南鱼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53-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www.stnn.cc/arts/200611/t20061109_386820.html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紫嫣墨韵
  3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8210 积分:255796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7/5 22: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3 8:35:00 [只看该作者]

学习再学习!谢谢大坞珠朋友!


活到老,学到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4 10:2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紫嫣墨韵在2011-7-23 8:35:00的发言:
学习再学习!谢谢大坞珠朋友!

  感谢再感谢。向版主问好!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4 10:26:00 [只看该作者]

 

023世界上最早水稻田——城头山水稻田遗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城头山水稻田遗址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1996年,在中国最早的古城——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000多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奥佛等国际权威考古专家认为,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水稻起源之谜,已基本破解。

起初,大家以为水稻起源于印度。

1973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比印度的稻作历史早了3000年;

1988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9000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

1993 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18000年;

1995 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了近万粒炭化水稻,距今8000多年;

1996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000多年;

2006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了大量炭化谷糠和完整的灌溉系统。

现在,他们证明:湖南澧阳平原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

澧阳平原稻作文明传播八大路线:

第一条路线:距今约7000年,经长江中游越过南岭,抵珠江三角洲,以深圳大鹏湾的咸头岭遗址为代表

第二条路线:距今约7000多年,经长江中游至下游,代表性遗址为浙江萧山的跨湖桥

第三条路线:距今约6000年,由珠江三角洲进入台湾海峡,以金门岛富国墩遗址为代表

第四条路线:距今约50006000年,遍及台湾,以大坑文化为代表

第五条路线:距今约4000年,到菲律宾东南亚地区,南中国渤海边,代表为泰国 NongNor遗址及Khok phonom Di遗址

第六条路线:距今约34002800年,传播至波利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岛屿

第七条路线:距今约1200多年,越太平洋往东,至复活节岛

第八条路线:距今约500年,向西,约印度洋,到达马达加斯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城头山水稻田遗址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55-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248877.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5 19:46:00 [只看该作者]

 

02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维摩诘所说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维摩诘所说经》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从隋代发明至今,一直使用了1000多年。北宋时期的平民知识分子毕昇总结雕版印刷费工、费料、周期过长的缺点,在庆历年间(1041———1048年)研究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北宋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对活字的制作方法和印刷工艺有详细的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如平砥。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毕昇为湖北英山县人,与沈括同时代人。毕昇1051年去世后,他的活字被沈括侄子收藏。所以,沈括对毕昇的活字印刷技术才有这样详细真切的记载。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毕昇当时用活字印刷技术生产的印刷品至今并没有被发现。由于过去中国科学研究工作比较落后,对活字印刷史关注不多,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关于活字印刷史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很少。所以,有一些国家的学者对活字印刷是否为中国发明,有不同的观点。一些欧美国家的研究者认为活字印刷是德国人约翰·谷登堡发明的。谷登堡于1456年使用铅锡拉丁文活字印刷了《谷登堡圣经》,是欧洲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这种金属活字印刷品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之后的400多年出现,是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毕昇发明影响的结果。十六世纪西班牙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志》明确指出,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是从中国辗转传入德国的。韩国学者研究在法国发现的1377年的铜活字印刷本《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认为高丽王朝早期在朝鲜半岛使用的铜活字印刷,是活字印刷的源头,认为毕昇的活字只是一种设想,没有使用。

1965年,浙江省温州市白象塔出土了一批北宋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一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160余字,经文有直行排列,也有半环状弯曲排列。1987年温州博物馆金柏东先生研究认为,这件残页经文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的活字印刷品,也是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实物。但是因其字有交叉现象,有一些学者对是否为活字印刷品有不同意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维摩诘所说经》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56-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www.shijiejilu.org.cn/_d269870645.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100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