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茶余饭后 → 中 国 之 最(世界纪录连载)


  共有3945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 国 之 最(世界纪录连载)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紫嫣墨韵
  5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8210 积分:255796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7/5 22: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7 19:4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乌珠在2011-8-1 16:00:00的发言:
    因带老妈去到离杭城70公里的名叫“山沟沟”风景区农家小住一周方回,故今日再续,并感谢各位阅读!上传一张山沟沟风景照共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5997 640x48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孝顺善良之人!敬佩!



活到老,学到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8 20: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紫嫣墨韵在2011-8-7 19:48:00的发言:

孝顺善良之人!敬佩!

 应该,应该!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8 20:41:00 [只看该作者]

 

032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银杏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银杏树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银杏古树有三千岁了,当地称谓老神树gingkgo gingko.,拉丁名Ginkgo 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属裸子植物。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寿命达到千余岁,现存3000余年大树仍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是树中的老寿星。在山东的定林寺内有一颗大银杏树,相传是商代种植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 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一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野生状态的银杏残存于中国江苏徐州北部(邳州市)山东南部临沂(郯城县)地区浙江西部山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别山、神农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群落。由于个体稀少,雌雄异株,如不严格保护和促进天然更新,残存林将被取代。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形态特征: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树冠广卵形,枝有长枝、短枝之分。一年生的长枝呈浅棕色,后则变为灰白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叶扇形,有二叉状叶脉,顶端常2裂。互生于长枝而簇生于短枝上。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椭圆形,熟时呈淡黄色或橙黄色,叶被白粉,花期4~5月,种子9~10月成熟。高可达40m,胸径约为4m。一般生长较慢,在水肥条件较好和精心管理的情况下,幼树生长亦快。江苏宝应7年生,树高约为7m,胸径约6cm20年生开始结实,30-40年进入盛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银杏树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260-0909-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中国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31047.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9 15:54:00 [只看该作者]

   

033世界沉船中年代最久、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南海一号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南海一号(又作南海号),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它于1987年最初被发现,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直到2007年条件成熟才打捞出水。船上装载有八万余件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生活用具等文物,极具价值。

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仅23米深处,船身覆盖了近2米的淤泥,船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不包括桅杆),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而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马尾松木,杉木),其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沉船。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联合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无意间从一艘沉船中找到200多件宋代瓷器,该沉船随后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中国政府直到2000年得到香港水下考古协会会长陈来发赞助并提供技术协助下,才开始有计划的调查发掘活动。期间,为了保守沉船秘密,南海边防军一直以水底有炸弹为借口欺骗来往的渔民。

20057月,曾经有报道称,南海一号的价值超过兵马俑,而在2007年初,又有类似的报道说船的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此后不久,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季崇建等纷纷出面澄清事实,批评了这一炒作行为,认为南海一号价值虽然高,但不能这样去夸大。

打捞计划:

南海一号的打捞计划启动于200758日,按照预计,已于12月中旬进行整体打捞,南海一号将装进特制的钢箱体(沉箱),由起重船华天龙号将连同船体共重4000余吨的钢制沉箱整体打捞,随后平移到专门修建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特制水晶宫中。由于人造的环境与沉船原处的环境有不小差异,沉船是否能适应新环境引发了各界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现有技术能够保护沉船,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沉船在25米以下的充满盐分和微生物的水域共存的800多年,突然换成人造环境,会加快沉船的破损。后来由于天气原因和先期水下调查的失误,导致沉井迟迟不能就位,将打捞期限延长。

由于各方面原因,沉井起吊工作安排到20071221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华天龙于上午1030开始起吊。22日,总重3600吨的沉井被放置在拖船上,打捞工作完成。南海一号在沉没约800年后重见天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南海一号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93-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332127.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0 13:02:00 [只看该作者]

 

034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茶经》 320x200.jpg:

 

【纪录详细】

中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的诞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对唐代茶文化的一个归纳,同时又对以后茶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茶经》全书共分310节,约7000字。

上卷3节: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

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

中卷1节: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

下卷6节: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

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七种工具。

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茶经》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94-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47953.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么丁
  5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72963 积分:376606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2/13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0 13:30: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乌珠朋友的详细介绍 学习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1 10:0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么丁在2011-8-10 13:30:00的发言:
   感谢大乌珠朋友的详细介绍 学习了

    不言谢!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1 10:11:00 [只看该作者]

 

035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敦煌莫高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敦煌莫高窟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莫高窟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敦煌莫高窟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73-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25.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2 12:00:00 [只看该作者]

 

036世界上手、眼最多的千手千眼观音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千手千眼观音像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关于千手观音的由来,据佛经说:观音发愿要造福于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而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民间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也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造四十只手眼各配上“二十五有”,二十五乘以四十而成千手千眼。

而在中国四川的大足石刻中,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千手千眼观音像。这尊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身前有六只手,两手合十,两手结手印,两手抚膝,举在头上的两只手捧着一尊佛,其余的手在观音身后左、右、上方像孔雀开屏般巧妙地分布在八十八平方米的崖石上。千手手心各有一只眼,手握法物各异;其姿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恍若天生,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菩萨面貌生动,佛手姿态柔软,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足足雕刻了1007只手,不愧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

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有人在惊叹之余还爱问:为什么不刚好凿1000只手,而要凿1007只手?为什么不把这些手排列整齐一点?比如一排十只手,十排一百只手,一百排就刚好一千只手,这样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我告诉他们,如果刚好刻1000只手,那么对“千”的理解就太狭窄了,“千者,多矣,无穷尽也”并非是指一千这个定数。而如果让大家把她的手数清楚了就无多大意义了,大家就会觉得千手观音也就不过有1000只手罢了。我们的艺术家想让大家在看到这尊千手观音时会产生她的手多得无穷无尽的感觉。从而让大家相信她的无所不及、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可见,这里的艺术家们真是“解经深透,技高一筹”。

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比较普遍,但象这样名符其实,立体的石刻千手观音却世所罕见。“画人难画手”,要画出一百只不同形状的手都很不容易,更何况在坚硬的岩壁上打刻一千多只,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没有一只手在当时被打坏,这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这尊千手观音到底有多少只手是如何算出来的呢?

据说,很早以前就有人想解开这个谜。但数来数去,终因手的分布过于纷繁,一直未能数清。于是,数手竟成了一个难题。至清代时,一位聪明的和尚利用贴金箔的机会,贴一只手标明一个号码,才最后解开了这个谜: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有一千零七只手,一千零七只眼。因一般千手观音的造型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具二十只手、眼。故称它是我国佛教艺术中唯一的名符其实的石刻千手干眼观音像毫不为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千手千眼观音像2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177-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6078814.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6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13 9:47:00 [只看该作者]

 

037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d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邸报 640x480.jpg:

 

【纪录详细】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机构,这个住处叫作(类似现在各省市的驻京办事处),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连接全国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

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邸报2 320x200.jpg:

 

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大约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大概后来由于花钱即能购到,无须再去缮抄,因此到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报京报已有了专门的报房来管理经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部门了,开始有了初步的报纸的雏形。

明代,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有时也混称邸报。报房在京城,又从京城向外传发。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三部分组成)。报房出版的京报有报头。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明末邸报的活字印刷是中国新闻传播技术一大进步)。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的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邸报贩卖商人形成了更大的售卖规模,甚至出现了印局和报馆,直至万历时期南北报馆甚多,且多为民办,这些商人相互竞争,甚至直接买通某些官员的小厮或司礼监的太监,将奏章内容提前透漏出来以供贩卖,他们是至今可考的最早的狗仔队。邸报等原始报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明朝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和民间团体的参政性。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谓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钞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导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这种被印刷成单页不加封皮的新闻纸就叫《宫门抄》,多在傍晚发行,派人送阅,在时间上很像现在的晚报,从性质和级别上又很像现在供高级干部阅读的《大参考》和《内参》。而《京报》则由《宫门抄》、谕旨和奏折三部分组成,由于奏折的字数较多,排印费时,需要在晚间才能完成其印刷装订,在次日发行,这种印成对折双页装在一起的《京报》很像现在发行的日报。但在满清官方的严密控制下,清朝的大部分京报只能刊载一些官方允许发布的文件和消息。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它们所出的报纸仍称京报。内容与明朝后期的京报相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邸报3 640x480.jpg:

 

纪录编号:H-01208-0908-01

纪录性质: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纪录

纪录来源:由世界纪录爱好者远山推荐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201.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100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