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茶余饭后 → [转帖]《诗经》中的诗怎么来的呢?


  共有85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诗经》中的诗怎么来的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蓟门烟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72 积分:97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6 23:01:00
[转帖]《诗经》中的诗怎么来的呢?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7:29:00 [只看该作者]

 近来,诗歌重又步入了公共话语的平台,媒体与民众也对诗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中国自古就是诗教国家,然而诗歌究竟如何教化社会的,知晓的人已越来越少了。如今大多数人仅把诗歌作为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对于诗歌所具有的一些其他社会功能所知甚少。
  
    说到诗歌,孔子有句名言无人不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谈的是《诗经》,然而兴、观、群、怨这四个字,却成为后世评判文艺的重要标准。圣人之言简洁,所含意蕴也往往丰富,历代学者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朱熹时,四字变成了十六个字:感发志意,考见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虽解释了兴、观、群、怨,却又给出了一些限制。

    熊十力是最早恢复这四字真面目的人,他通过考察《诗经》时代的历史,对朱熹注解做了进一步阐发:兴,意指内心意志强大,可以不被强暴所摧折;观,《诗经》的诗均采自民间,由此可见群情的疾苦,考察民众的生计、政治制度的得失、社会风气的善恶;群,因诗源于人的自然情感,其休戚哀乐的感觉,会引起人们同情,所以诵诗可使民众合群而爱生。熊十力认为,所谓民主,就在于群情的互相协助,互相制约,所以诗教的重心便是群;怨,指诗表达了底层民众的忧思之情。因社会不公而忧,忧而思,思虑多了就会积聚,积聚起来就会流露,流露出来就生发为诗,所以诗往往情感深沉、气息充沛,能深深地打动人。这种情感如能传达给众人,社会变革便会由此兴起。

    熊十力考证,孔子曾著有《诗传》来传授《诗经》,可惜毁于焚书坑儒之祸。留下了只字片语在《论语》中,让我们得以一窥诗教的概要。孔子对于诗的观点,与当时乱世所遵从的道理完全不同。原来,孔子把诗当作一种原始的民主之道来推广,所以他认为,“诵诗三百”便可“授之以政”,或“使于四方”。那时分析政治、谈判外交,诗都是重要思想依据。

    《诗经》中的诗怎么来的呢?据古书记载,每年十月到正月,西周王室派采诗官到各诸侯国采诗。此时五谷已经收获、民众也在休养了,采诗官会找那些年老又无子女的人,给他们衣食,让他们去民间求诗。他们摇着木舌金铃,四处寻找歌谣。此时,男女会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采来的诗,再上呈王室。于是君王足不出户,可尽知天下事。那时并没有言论自由这一说,因为君王期望民众能自由地言论,甚至主动去寻找真实的言论。诗就这样,成为执政者了解民意的一种方式。

    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经孔子删定,留下了三百零五首。孔子因与民同患,所以保留了很多哀怨的诗作。孔子对伯鱼说,一个人不学《周南》《召南》,就像面对着墙壁,一物看不见,一步也不可行。这是《诗经》中最重要的两组诗,细细玩味,可感到儒家的人生观多源于这两组诗中。儒家对社会人生的高远理想,并不是无根之萍,而是因为洞悉了民众穷困悲吟的缘由。

    《诗经》长于讽谕,可以说是儒家的批判精神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从此诗成了儒家自在性情的家园。中国不仅有诗教说,更有诗史说。治乱盛衰、民生利病、日常悲欢均可尽入诗中。杜甫、苏轼这样极具个性的诗人,终于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儒者的代表。

    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所谓诗亡,并非民间没有诗了。周王朝东迁后,渐渐政治昏庸,王室采诗的制度被取消,列国也不再上呈民众的言论了。诗亡,使警戒执政者的言论通道闭上了。自此,朝纲不振、官员腐败,周朝崩溃加快了速度,孔子由此开始作《春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8:52:00 [只看该作者]

学问啊!
受教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