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茶余饭后 → [转帖]海湾战争回放:海上作战篇


  共有89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海湾战争回放:海上作战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蓟门烟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72 积分:97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6 23:01:00
[转帖]海湾战争回放:海上作战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13:53:00 [只看该作者]

海湾战争回放:海上作战篇


随着多国部队发起的“沙漠风暴”空中作战行动全面展开,旨在摧毁伊拉克海军和海上防御力量的“沙漠风暴”海上作战行动也在波斯湾悄然拉开帷幕。依据作战目标的不同性质,多国部队主要实施了水面攻击作战、防空作战、反水雷作战、舰炮火力支援和两栖作战等行动。

双方海军力量的主要兵力部署情况是:伊海军共有导弹快艇13艘,其中7艘为前苏联的“奥萨”级导弹快艇,装备有最大射程约68公里的“冥河”导弹;艘为从科威特搜获的TNC-45和FPB-57快艇,装有最大射程150余公里的“飞鱼”导弹。此外,伊拉克还有各类舰艇约165艘,其中大部分是小型巡逻艇,其他为布雷艇、气垫艇、“北方”级两栖坦克登陆艇和辅助舰船等。另有1艘护卫舰,但一直被用作训练舰,几乎没有作战能力。

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集结了247艘舰船,兵力达6万余人,其中美国海军舰船约占50%,且多为主力作战舰艇,英国和法国海军分别为16艘和14艘,其他成员国派出的多为辅助支援船只。另外,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投入150余架飞机、6.5万人和近2000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

根据作战需要,多国部队将战区内的所有海军力量编组成数个作战编队,分别为红海作战编队、波斯湾作战编队、中东作战编队、两栖特遣编队、后勤支援编队和地中海攻击大队,其中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是红海作战编队和波斯湾作战编队,它们包括了美国6个战斗力较强的航母战斗群。

1月18日,即“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后的第二天,多国部队对伊发起了第一次反舰攻击。从“突击者”号和“中途岛”号航母上起飞的攻击机袭击并击伤了2艘伊拉克舰艇,1艘为TNC-45级导弹快艇,另1艘则是从石油平台驶来支援伊拉克舰艇的“萨瓦希尔”级勤务船。

入夜,“尼克拉斯”号驱逐舰和科威特“独立”号快艇向伊海军占领的道拉油田发起了海湾战争中的首次海上战斗。借助夜幕掩护和无线电静默,美舰“尼克拉斯”号驱逐舰从南面接近伊拉克道拉油田上的一座石油平台,在视距之外,多国部队的直升机驾驶员利用夜视瞄准仪做好了发射空舰导弹的准备。OH-58D、“大山猫”和SH-60B直升机以低空飞行接近两座伊军设有重兵的钻井平台。随后,OH-58D和“大山猫”直升机向其中一座发起导弹袭击,引爆了平台上的一个弹药库,6名伊拉克士兵企图乘橡皮艇逃跑,被科威特“独立号”快艇抓获。

直升机攻击后不久,美舰“尼克拉斯”号和科威特“独立”号快艇用炮火轰击了伊军设防的9座平台,摧毁了平台上的防御工事。随后,一个特种作战排登上这些平台,又俘获伊军士兵23名,并缴获几部肩射地对空导弹和一部远程电台。

1月18日当天,多国部队在布比延岛以北的祖拜尔河口布设了水雷,以便把波斯湾北部的伊海军水面舰艇同伊军巴士拉、祖拜尔和乌姆盖斯尔的港口设施和海军基地隔离开来,同时可防止更多的伊拉克舰艇离开这些基地。多国部队出动了“突击者”号航母上的18架飞机,把42枚“破坏者”MK36水雷成功地投入到4个分散地点。

1月21日,“沙漠风暴”行动进入第5天,“突击者”号航母战斗群司令接替了多国部队波斯湾海军作战编队反舰战司令一职,新任波斯湾海军作战编队反舰战司令将反舰战的任务进行了调整,以尽快消除伊拉克的海上威胁。

1月22日夜间,多国部队的1架P-3C巡逻机发现并跟踪了1艘载有气垫艇的伊拉克油轮。不久,从“中途岛”号航母起飞的几架A-6飞机在这艘伊拉克油轮投放气垫艇时向其发起了攻击。伊军的气垫艇企图利用附近的米纳巴克尔储油站隐蔽起来,1架多国部队的A-6攻击机将其击沉。

随后,多国部队加紧了对伊水面舰艇的攻击。1月24日,美“罗斯福”号航母上的A-6攻击机击毁了1艘伊拉克布雷舰和1艘巡逻快艇。同一天,沙特阿拉伯“费萨尔”级巡逻艇用“鱼叉”反舰导弹攻击了1艘伊拉克小型巡逻艇。在当日的加鲁岛水战中,多国部队俘获了67名伊军俘虏,同时获得了这一地区伊军雷场的情报。

1月29日,英国皇家空军“美洲虎”飞机发现,15艘伊拉克快速巡逻艇企图从古莱阿角驶往米纳萨马德。获悉这一情况后,多国部队对这批伊拉克快速巡逻艇发起了攻击。从英国“格洛斯特”号驱逐舰、“加的夫”号驱逐舰和“布雷曾”号护卫舰上起飞的“大山猫”直升机,向伊拉克快艇编队发起了“海上大鸥”导弹袭击。其中2艘伊军快艇被击沉后,其他快艇纷纷溃散,多国部队又重创或击沉余下13艘中的10艘。

1月30日,多国部队在波斯湾北部的布比延岛附近进行了“沙漠风暴”行动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攻击作战。这次称为“布比延之战”的海战前后持续了13个小时。战斗中,多国部队利用P-3C飞机确定伊舰艇的位置,其他作战飞机则对目标进行了21次轮番攻击。结果,伊拉克海军的1艘FPB-57导弹艇和2艘TNC-45导弹艇受到重创,另有3艘“奥萨”级导弹艇和1艘TNC-45导弹艇被击伤,3艘“北方”级两栖舰被击伤,同时被击伤的还有1艘布雷舰,伊军只有2艘受伤的舰艇逃到了伊朗,1艘为“奥萨”II级导弹快艇,另1艘为“北方”级两栖舰。

经过布比延之战和随后对伊拉克港口设施的空袭,多国部队基本上消除了伊拉克水面舰艇对其海运船队的威胁。到2月2日,伊拉克能够发射反舰导弹的13艘水面舰艇已经全部被摧毁或遭到重创,伊海军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此后,残存的伊拉克海军舰艇仅在海上进行过一些影响甚微的孤立行动。

后来,多国部队的反舰力量攻击了部署在海岸上的“蚕”式反舰导弹发射场。2月18日,从美舰“贾勒特”号上起飞的SH-60B直升机引导2架OH-58D攻击直升机飞向费莱凯岛上1个可疑的“蚕”式导弹发射场,用“地狱火”导弹摧毁了1部伊军导弹发射架。

2月20日,美“罗斯福”号航母上的1架S-3反潜机在美舰“福吉谷”号的战术控制下,投放了3枚250公斤重的炸弹,击沉了1艘伊拉克炮艇。

在“沙漠风暴”海上反舰作战中,多国部队波斯湾海军作战编队以微小的代价几乎全歼了伊拉克海军水面舰艇力量,牢牢控制了波斯湾海域的制海权。多国部队共击沉击伤伊海军舰艇143艘,其中击沉反舰导弹艇11艘,击伤2艘,击沉“北方”级两栖舰3艘、“伊本·哈尔敦”号护卫舰1艘、“波戈莫尔”号近海巡逻艇1艘和9艘扫雷艇,击沉击伤小型巡逻艇和辅助舰船116艘。此外,多国部队还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的所有海军基地和港口设施,攻占了波斯湾北部的所有石油平台,而此间伊水面舰只未对多国部队发动过任何攻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蓟门烟树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72 积分:97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6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13:55:00 [只看该作者]

二、多国部队的海上防空和反水雷作战

(一)多国部队的海上防空战

2月24日,2架执行袭击沙特阿拉伯达曼炼油厂和港口任务的伊拉克F-1战斗机,离开伊拉克空域后飞向科威特海岸,欲伺机攻击多国部队波斯湾舰队的舰只。发现目标后,多国部队的预警机引导沙特阿拉伯的4架F-15战斗机迎击来袭的伊拉克F-1战斗机,在伊军飞机尚未发射导弹之前,便将其双双击落。

同一天,多国部队海军还进行了“沙漠风暴”中唯一一次针对伊拉克导弹的防空战。2月24日,美舰“密苏里”号在美舰“贾勒特”号和英舰“格洛斯特”号的护航下,驶进距科威特海岸线16公里以内海域。2月25日凌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406毫米巨炮开始轰击伊军海岸防御阵地。10架美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从“冲绳岛”号登陆舰上起飞,与两栖登陆舰“波特兰”号一起,开始在科威特谢拜赫港附近实施两栖佯攻。同时,位于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蚕”式导弹发射场向美舰“密苏里”号及其护卫舰“贾勒特”号发射了2枚反舰导弹。第一枚导弹由于受到两舰发现的诱饵的干扰,落在了“密苏里”号和“贾勒特”号之间,第二枚导弹被英舰“格洛斯特”号上的雷达发现,该舰随即发射了2枚“海标枪”式舰空导弹将其击落。

不久,多国部队负责对伊“蚕”式导弹发射场进行监视的E-2C预警机收到了伊军即将再次发射导弹的报告。在查明该发射场的位置后,攻击机迅速出动袭击了这个目标,1架多国部队的A-6E攻击机将伊军导弹发射场摧毁。

(二)多国部队的反水雷作战

伊海军利用多国部队进行“沙漠盾牌”行动的5个月时间,在科威特境内建立了严密的海岸防御配系,并在海上布设了大量水雷。从1990年11月底开始,到“沙漠风暴”行动结束,伊拉克共在波斯湾海域布设各种水雷1100余枚。

为对付伊拉克的水雷威胁,多国部队在“沙漠盾牌”之初就建立了一支反水雷大队。“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为顺利实施登陆,多国部队波斯湾作战编队成立了2支专门执行反水雷战的海上作战力量,即以英军为主的英国反水雷编队和以美军为主的美国反水雷大队。

基地设在阿联尊阿布扎比的美国反水雷大队由水面反水雷、航空反水雷和爆破排雷小队组成。英国反水雷编队共有英皇家海军的“阿瑟斯托”号、“卡提斯托”号、“赫沃恩”号、“莱德伯里”号、“杜维尔顿”号5艘猎雷舰和1艘“先驱”号支援舰组成。

多国部队的反水雷行动开始于“沙漠风暴”作战计划实施之前。从1990年12月起到1991年1月16日,美国反水雷大队共发现并摧毁了6枚伊拉克布设的漂浮水雷。1月24日,反水雷大队正式离开阿布扎比,驶向波斯湾北部的预定反水雷作业区。2月14日,美国海洋地质观察船“先驱”号作为支援舰加入反水雷大队。

同一天,英国反水雷编队的5艘猎雷舰与美反水雷大队汇合一处。2月16日,这支特遣编队正式开始扫雷行动,首先在科威特海岸以东约100公里的海域扫出一条长约25公里、宽近1公里的通道。

2月17日,反水雷编队被科威特境内伊拉克“蚕”式导弹的火控雷达发现。为避免遭到袭击,多国部队的反水雷舰艇迅速驶至伊导弹射程之外的海域。

2月18日凌晨2时40分,多国部队的反水雷编队又返回原扫雷作业区。4时35分,在伊拉克雷区作业达11小时之久的美舰“特里波利”号撞上了1枚触发锚雷,爆炸的水雷将该舰水线以下部分炸开一个长6米、宽约5米的大洞。7时15分,美舰“普林斯顿”号引爆了另1枚水深16米处的“曼塔”水雷,3秒钟后,距该舰100米处又爆炸了1枚水雷。

2次爆炸事件发生后,多国部队重新修订了反水雷计划,后撤近45公里,重新开始扫雷行动。

2月27日,美舰“复仇者”号用AM/SQQ-32猎雷声纳探测系统探测到1枚与炸伤“普林斯顿”号水雷相同的“曼塔”感应水雷,随后派蛙人用炸药炸毁了这枚水雷。

双方停战以后,来自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荷兰的扫雷舰艇与美英反水雷特遣大队一同承担了清扫通向科威特各港口通道上伊军水雷的任务,并于1991年9月10日完成了整个波斯湾的扫雷工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蓟门烟树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72 积分:9757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6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13:56:00 [只看该作者]

三、多国部队的海上舰炮火力支援和两栖作战行动

(一)多国部队的海上舰炮火力支援行动

多国部队舰炮火力支援的任务是配合两栖部队和地面部队作战。

1991年2月4日,美战列舰“密苏里”号在装有高级水雷避碰声纳的“柯茨”号护航下,穿过已开辟的雷区通道,驶至预定火力支援区。随后,“密苏里”号战列舰在美海军陆战队的指挥下,利用舰上的406毫米巨型火炮,猛烈轰击了伊拉克军队C3掩体、火炮阵地、雷达站和其他目标。到6日凌晨,该舰共发射每枚1200多公斤重的炮弹112发。

同日,另1艘美战列舰“威斯康星”号在“尼古拉斯”号护航下驶入火力支援区。在第一次射击中,“威斯康星”号就以11发炮弹消灭了科威特南部的1个伊拉克炮兵连。2月8日,“威斯康星”号又摧毁了海夫吉附近的许多伊拉克掩体和炮兵阵地。在1架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指引下,该舰还攻击了伊岸上的各种设施和伊拉克在沙特沿岸准备偷袭的小艇。

2月21日,“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舰到达费莱凯岛南部的火力支援区,随后即用其406毫米火炮袭击了伊军目标。

23日,在多国部队地面进攻开始前夕,“密苏里”号向费莱凯岛发射了众多信号弹。同时,“威斯康星”号在美舰“麦金纳尼”号伴随下驶近科威特海岸。此举旨在吸引伊军注意力,使其相信多国部队即将发起两栖登陆攻击。

多国部队地面部队突破伊拉克防线时,“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战列舰以舰炮火力进行了有效的支援。2月26日,2舰又支援美第1陆战师行动,摧毁了科威特国际机场的几座伊拉克地下油库。

(二)多国部队的两栖作战行动

根据最初设想,多国部队拟在科威特附近海岸进行一次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并为此集结了一支庞大的两栖特遣编队。随着“沙漠风暴”空中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多国部队又对其两栖作战计划进行了重新审订。

2月8日,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施瓦次科普夫将军指示,原定在科威特海岸实施大规模两栖突击的“沙漠军刀”计划改为旨在欺骗伊拉克人的佯攻计划。虽然最终取消了对科威特海岸进行大规模两栖突击的“沙漠军刀”计划,但多国部队两栖特遣编队还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除进行演习之外,多国部队两栖特遣编队还实施了5次两栖作战行动。

2月6日,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下达了攻击费莱凯岛的预先号令。预先号令规定:这次袭击是地面进攻开始前对该岛进行的一次牵制性攻击,两栖特遣编队不要恋战,以便突击后顺利撤出。

2月11日,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命令两栖特遣编队开始进行攻击的战前准备。2月13日,特遣编队司令部向下属各部下达作战方案。该方案要求动用2个连的兵力实施登陆,摧毁岛上伊军的通信设施、雷达站和1个指控所,并歼灭或俘获岛上的伊军士兵。

2月18日,发生了“特里波利”号和“普林斯顿”号2舰触雷事件。这一突发事件打乱了两栖特遣编队攻击费莱凯岛的计划。

2月20至22日,多国部队第4陆战远征旅的AV-8B攻击机从美舰“纳索”号上起飞,攻击了费莱凯岛。23日,由于地面作战行动即将开始,空中攻击停止,原定的小规模登陆计划也被取消。

1991年2月24日下午,在多国部队地面作战进行之时,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命令两栖特遣编队拂晓前在谢拜赫港附近进行一次佯动或佯攻。下午3时起,美战列舰“密苏里”号对假设的登陆滩头周围地区连续进行了4次舰炮火力突击。4时许,第13陆战远征分队的直升机从“冲绳岛”号上起飞,朝芬塔斯方向实施直升机佯动,在飞抵距海滩大约3海里后回返,50分钟后返航。2月25日拂晓,两栖特遣编队又派出10架陆战队直升机飞向谢拜赫港方向,在看见伊军滩头防御工事后迅速折回。同时,“波特兰”号登陆舰也在近海游弋。伊军立刻对多国部队的这些佯动做出了反应,伊防空连开始对空射击。虽然多国部队佯动和佯攻的规模不大,但达到了控制伊岸防部队的目的。

2月25日中午时分,美中央总部海军司令再次向两栖特遣编队发布命令,令其对法奥和费莱凯岛进行佯攻或突击,以阻止伊军撤离布比延岛和法奥地区。次日夜,1个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直升机、电子战飞机和A-6E攻击机组成的机群,对布比延岛实施了一次佯攻。当伊军发射照明弹和高射炮弹时,A-6E攻击机进行了突击。

与两栖特遣编队其他部队相比,第5陆战远征旅是对多国部队地面进攻做出最大贡献的两栖作战部队。2月24日,该旅开始从沙特阿拉伯米什阿具和米拜登登陆,以便担任第1陆战远征部队的预备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