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茶余饭后 → 浅谈祸国殃民的诸葛亮(一)


  共有67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浅谈祸国殃民的诸葛亮(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苍狼向月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58 积分:5485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6/28 6:17:00
浅谈祸国殃民的诸葛亮(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25 19:11:00 [只看该作者]

    中国自汉未开始历代都将诸葛亮奉为智慧的化身,臣子们学习的榜样。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作为同代人,关羽和诸葛亮死后命运大不相同。关羽身为五虎上将,其地位颇高,但无沦如何也不可能排在诸葛亮的前面。可是造化弄人,关羽死后被历代帝王和民间逐年加封,最高加到帝王爵位,称为“关武大帝”直至被册封为武财神。而他的顶头上司诸葛亮生前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天子都称其为相父,而死后对关羽也还只是个忠心耿耿的臣下而己。


    其实这是出于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而已,关羽千里走单骑,护皇嫂忠心耿耿,面对千金、封候因其思念旧主而不为所动。这不正是每一个当权者所需要的忠心不二的奴才吗?所以不单帝王,就是三二个人的帮派也要把关二爷奉为学习榜样。因为如果其治下都向关二爷学习,他们即可为所欲为,而不必耽心其位置被这些忠心的关二爷的徒子徒孙们所窜夺。这才正是关羽被历代统冶者和每一个掌权者所追捧的真正原因。


    如果诸葛亮也被封王封帝的话,那么谁还来当鞠躬尽粹臣子呢?帝王们都希望臣子们不单忠于自己,同时也希望大臣们都像诸葛亮一样辅佐自己的子孙,使其家族帝王业千秋万代继承下去。和关羽相比,他们更需要诸葛亮这样的臣子。所以诸葛亮即使被封为神也只能是臣,而不能封王封帝,这是政治上的需要。帝王们所需要的只是鞠躬尽粹的辅佐,他们才不管诸葛亮对山河大地对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其实诸葛亮不顾百性死活的穷兵黩武,正是历代皇帝所需要的。有几个统冶者把老百性当回事?在帝王和统冶集团眼中老百性是什么?不过是草头百性,割完还能长出一大片来。


    东汉未年,国家即将从分裂走向统一时,诸葛亮登场了,策定了三分天下。孙刘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在曹操和孙权对峙的两分天下中,刘氏家族分得了一杯羹,使得中国统一的进程遭到了严重阻滞,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当然这三分天下的策略,对于刘氏统治集团来看无疑是大功一件,可是对于百性来说呢,山河大地因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策略,多了一片片尸横遍野的焦土,人世间因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洒下多少家破人亡的悲酸泪水。此后的连年征战造成人间血流成河、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除了用如山的血肉给刘氏统治集团的几个统治者及其后代造下安乐窝,对百性对社会,别说用今天的民主思想,就是从当时的人民大众的角度来衡量,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又有多大价值,多大意义呢?


    历史规律证明,国家要强盛,人民要安康幸福,国家则必须统一。战乱只能给国家,百性们带来伤害和无尽的灾难。三国鼎立就是一种历史性的倒退。并且,诸葛亮以兴汉为口号协助刘备争霸天下,就是与历史进程是相背离的。宋朝司马光曾说过:“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诸葛亮这种“先三分后一统”的计划,其实完全是为了彰显个人的才智和功业。这是为了个人能够名传千秋,在国家即将结束战乱,面临统一大好形势的时候,先破坏它的统一局面,再发动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更多的流血来创造统一,希望能够达到插上野鸡毛,号令天下的个人英雄主义行径。诸葛亮为了个人目的欺世盗名,破坏了国家统一的进程,这种分裂的局面,是逆天而行 。造成了此后连年的征战血流成河、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使得天下民心向背,最终导至蜀国的灭亡。


    任何一个统一的国家都要有统冶者和统冶集团,自古以来百性们无权选择谁来做皇帝,他们也只能期盼着上天赐予他们一个明主。对于百性而言,曹氏和刘氏谁当皇帝有什么不同吗?其实不管是曹还是刘,都是统治者,只要他们能够让老百性过上好日子,生活无忧,家庭团聚,亲人安康,你就是好皇上,你就是明君,你就是用再动听的言词,再美好的承诺,只要老百性过不上好日子,你就是在欺世盗名,就是祸国殃民的流氓政权。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谁愿意在战乱中渡过,过着那种朝不保夕,亲人离散的日子,谁不想一生平平安安的渡过。恐怕只有那些想在战争或者乱中捞取好处和名利的人,才会不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巧言利说欺骗老百性以图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
 
    曹操统一北方前,经过几十年的战乱,昔日富庶的中原已经是一片狼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当时北方情况的形象写照。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在政治上恢复社会秩序、旁施勤政,恤慎刑狱,吏无苛政。「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为方针」,其结果「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曹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内,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终达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曹操在国家治理上采取不少恢复经济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无地或无牲畜的农民,统一组织耕种官田,成为组织流民归农的有效办法。大规模的屯田,招收了大量流亡的农民,使北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形成了“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局面,他又在地广人稀的地方,扩大开辟种殖面积,积极兴修水利,提高产量。还大力发展手工业生产,当时的武昌是冶炼中心,铜和金银制造业很发达,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等也都十分发达,魏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时魏国有很多的商业交通贸易中心城市,商业经济很发达。而且从国土面积上来讲,魏国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曹操有大片地盘作后盾,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来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
 
    蜀自古以来已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汉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质丰厚为根本。东汉末年,刘焉父子先后担任益州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刘备与原益州的统治者刘璋进行了将近三年的战争,致使益州百姓“饥膏草野”。刘备攻占成都后又纵兵抢掠且“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土”,使原本充裕的府库为之一空,以至日常军费开支都成了问题。为此刘备不得不采纳刘巴的建议,“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以充实府库。刘备采用发行大面额货币的办法是一种转嫁经济危机的手段,虽然可以聚敛财富解决暂时的困难,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且必然要对益州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破坏。


    后来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采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措施。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诸葛亮对水利设施的新建和维护也十分用心,他曾派壮丁一千二百人保护秦时李冰所修的都江堰,并专门设了堰官,主管都江堰的维护。同时大量兴建各类灌溉设施,时人称为 “诸葛堰”、“小诸葛堰”,并且在各地筑堤以防水患。《成都志》载:“九里堤在县西北,堤长九里,老相传,诸葛亮所筑,以捍水势”。 此外法正对冶铁、煮盐、织绵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在蜀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成果显著。“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而后关羽失荆州,刘备讨伐东吴败亡,使蜀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战争严重地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对蜀汉刚刚恢复的经济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影响。蜀国经济面临崩溃边沿。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经济凋敝、民心不安、社会动荡的局面。以至于诸葛亮在南征时,命令兵士种蔓青于山中,“以济军食”,这是当时蜀汉经济困难,军粮难以供给,不得不靠种植蔓青来接济军粮的真实情况的写照。 为解决刘备讨伐东吴之战失败后面临的经济困难,诸葛亮在恢复经济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农业社会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古代支撑战争的重要物资。所以诸葛亮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特别注重蜀国的农业生产,以保障百姓温饱和军粮供应。他为此专门设置了督农官,主管农业生产。诸葛亮又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绵生产量,以助加快恢复国力之步伐。


    西汉鼎盛时期全国人口曾达到6000万,后经长期战乱,东汉末年人口已下降到2000万左右。


   刘备攻占时益州时蜀国总人口有200多万。除去妇女、儿童与老人,蜀国的男丁(兵源)约为50万,诸葛亮每次北伐出兵都在30万左右,这已经是蜀国兵力上的极限了。蜀国灭亡时户部统计只有户28万,人口94万,可见连年的北伐战争对百性的伤害之深,仅四十年人口下降了一半。诸葛亮也承认,他是在“益州疲弊”的情况下率师北伐的。


    当时吴国总人口多时有400万,而魏国从国土面积上来讲,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九个州的总人口约为1400万,比吴、蜀人口总和的2倍还多。有了人口才有兵源,人口数量上的巨大差距,决定了西蜀战略上的劣势。  


    魏、蜀、吴三国间的争战一直不断,这些战争,大量地耗费了各自的经济实力。诸葛亮以忠君兴汉为口号,不顾蜀国正处在羸弱状态,连年不断的发动战争。最终导致川蜀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过早的北伐让蜀国耗尽了财力,影响了蜀国的经济发展,使其相对弱小的军事经济实力更加弱小。由于蜀汉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连年战争,浩大的军事开支,加上币材紧缺,使诸葛亮不得不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所铸行的多是大面值钱币。


    没有相应的社会物质基础作为后盾而铸行大面值减重钱币,必然会引起物价飞涨。同时蜀汉国民对长期的战争也极为厌恶,千方百计逃避兵役。有资料表明,由于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兵员不足,遂调各郡兵补充北伐部队,然而各郡大都是以各种借口为由而拒不发兵,形成了“多不相救”的局面。军队中大量的士兵和职业兵户更是纷纷逃亡,做为地方长官的吕乂,仅在一个蜀郡就查出了万余名逃避兵役者。蜀汉后期姜维北伐期间,蜀汉已经出现了“经其野,民皆菜色”的景象,可见连年北伐对蜀汉经济造成的伤害之大。


    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农业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两汉时期,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如冀州、豫州、兖州及洛阳附近的中原地区,这些地方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密集的人口与最先进的生产力。东吴虽然幅员辽阔,但农业发达地区仅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至于两广、福建、江西等地当时还是一片荒凉。西蜀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汉中地区农业落后很难给军队作战提供充足给养,南方一带还没有象样的农业,更不用说提供战时补给了。诸葛亮几次北伐失利,很大程度上在于粮草等战略物资供应不足。而魏国依托自身雄厚的农业经济基础,军队很少出现粮草辎重不足的情况,即便同时与吴、蜀两线作战,也能从容应对。魏国能屡次阻止诸葛亮北伐,靠得就是打消耗战。蜀、魏在农业经济上的悬殊差距,决定了蜀汉集团的必败。


    诸葛亮的北伐战争等于是以区区一隅妄图占领全国的战争,北伐对蜀国来说是倾尽了全力,但对魏国来说只是局部战争而已,虽然一度极其被动,经济上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但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还没有沦落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221年~263年)。蜀国疆域包括今四川、云南的大部分,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流域的一部分。蜀国建国初期,面临的经济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当时,蜀国在魏、蜀、吴三国中国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经济实力也最弱。川蜀地区重山峻岭,易守难攻,若能真正联合吴国,协调一致地对付强魏,则蜀国偏安西南还是有可能的。而四川地区优越的经济环境也可以为蜀国稳固防守提供条件。如果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资源能够真正被开发,蜀国的经济实力必将大增,逐鹿中原的机会自然大了不少。


    然而诸葛亮只重军事,对经济采用掠夺式的榨取,使蜀国经济无法进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而且诸葛亮对蜀国的土地问题一如东汉并未缓解其阶级矛盾,使生产力受抑,经济发展受抑。从而造成蜀国经济发展缓慢。 在一次次的北伐用兵中(包括诸葛亮死后姜维的北伐),由于蜀汉国小人少,他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承受不住战争这部庞大抽水机的吸取,导至经济发展滞后,无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战争。所以战争加速了它的衰亡, 蜀国输就输在经济上。樵周所论备矣;较之刘虞,刘璋父子休兵安民,非蜀人之幸。诸葛以法家治蜀,严而寡恩,蜀人两户一兵,民力已竭,安能久持,蜀国寡民而穷兵不已必亡。


    曹操高瞻远瞩,军事、经济并重,用屯田(招募无地农民耕种无主土地,并租给耕牛,这相当于土改),来解决土地问题,土地问题始终是封建社会的第一要害,这种进步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强了生产力,发展了经济。使魏国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亮定蜀之后,不是想要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而是不顾人民死活。捍然发动北伐战争。伐魏在当时和现在,都可以有数不清的理由,但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这些理由都不能成立,因为当时的曹魏,一,不是暴君统治,二,不是恶棍政权,而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力量。而诸葛亮发动战争的出师之名是“匡扶汉室”,打着“忠君”的旗号,诸葛亮刘备等人如果打败曹魏得到天下,真的会把天下拱手送还给汉帝吗?从他千方百计让刘备称帝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其发动的战争的真正目的纯粹是为一己之私,而实际做着荼毒生灵、鱼肉百姓的祸事,纯属欺世盗名而已。其匡扶的真正目的,无非是为了自己权力欲望和版图的扩大而已。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是勿庸置疑的,是一个具有可以定国安邦,治理天下有一定能力的良臣。如果真正一心为天下苍生谋生实其幸也。但诸葛亮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事必躬亲,凡事都要过问,权力高度集于一人,所造成的恶果也是有目共睹的。魏延忠心耿耿,其能力是完全可以和关、赵相提并论,诸葛亮对魏延一直畏之如虎,到他死了时还用计谋除之。权力高度集于一人的后果是,文;没有可协助安邦定国的优秀的谋士,武;没有可独挡一面的将士,从而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事必躬亲的后果,是培养出一大批庸才,文;无诸葛亮不敢定政策,武;无诸葛亮则无法打仗,事到临头须掏出锦囊。


    反观曹操以其宽阔的心胸,招览天下名士。其手下;谋士成群,战将如云。古语说的好;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那么多的文臣武将,难道都是糊涂蛋,非要跟着一个无能的白脸奸臣吗?


    自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以来,曹操笼络天下豪杰,招揽各方人才,安定边界,旁施勤政,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贰心。在讨伐袁绍时,曹操的文武官员多与袁绍通谋。操不得不度外用人,发布“唯才是举”的教令,拔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是曹操选官的真正准则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曹操不但不曾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徐州混乱,他曾派出名士陈群、何夔等人出宰诸县,以图稳定局势。曹操得到邺城后,立即辟用绍原来辖区内的名士。破荆州,也尽力搜罗本地的和北方逃来的士人。曹操越到晚年,越是以慎德为念。这才是民心所向,这才是众望所归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事必躬亲,杖二十以上亲决,其实就是在破坏和谐有效的工作机制。造成权利的高度集中,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政治上整个统治机构出现了“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的局面。”对这样的后果,诸葛亮这个蜀汉政权的实际统治者、所有既定方针的制定者,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簿杨颙曾经劝谏诸葛亮:“我常见丞相亲自校对薄书,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治理军国,自有体统,上下不可相互混淆。譬如治家之道,必然是仆人耕田,婢女做饭,这样都有事情可做,也都有所收获,一家之主则从容自在,高枕无忧。如果主人亲自劳作,必然形神皆惫,终一事无成。难道主人的智力不如仆人、婢女吗?当然不是,而是这样做的话便失去了主人应有地身份。古人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诸葛亮听完后,不由得泪流满面,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些,但我受先帝托孤之重任,怕别人不像我这样忠心啊!”


    诸葛亮忠君结果是,刘禅只不过是听听他的汇报而已。诸葛亮南征回来之后,一心想发动北伐战争。可是蜀国正处在羸弱状态,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诸葛亮为达到目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述先帝遗志,恢复大汉天下的雄心,迫使刘禅哑口无言,群臣更无人敢于直言以对。其实诸葛亮和曹操一样都是在携天子以令诸侯,只不过诸葛亮使用欺世盗名的方法而己,动不动搬出己死去的刘备,哭哭啼啼的以其相父的名义使刘禅和群臣臣服,其手法不比曹操更加卑鄙吗?


  诸葛亮怕别人不忠,可他这样作就能视为忠心了吗?漂浮在表面上的是他勤勤恳恳,鞠躬尽悴,其结果是“满朝文武,莫敢妄言”没人敢有不同意见。这种欺世盗名之手法,诸葛亮运用自如,其手段之高明无人无人可比。诸葛亮事必躬亲其实就是为了集权,满朝百官,能干的仅其一人。

   



欢迎光临欢乐小城论坛
http://tlbabu.5d6d.net/bbs.php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苍狼向月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58 积分:5485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6/28 6: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25 19:16:00 [只看该作者]

    卡内基说:“假如乐团中的每一位音乐家都正确无误地弹出自己部分的音符,整个乐曲还不一定会悦耳动听。这时,假如有一个指挥出来调和每一个音乐家的演出,则效果一定与先前大不相同”。而乐团的指挥正是优秀的领导。


    西汉时期,陈平任汉左丞相,刘恒帝一日问,全国一年审决了多少案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陈平说:“这些事有人主管”。刘恒问:“谁主管?”陈平答道:“陛下要了解司法问题,可以问廷尉;陛下要了解财政收支,应该问治粟内史。”刘恒又追问:“如果什么工作都有人主管,那么你管什么?”陈平答:“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帝乃称善。(《史记·陈平传》)


    陈平、诸葛亮是当时的高官,作为领导者,一个重要职责是“授权原则”,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务,下属获得一定的职权和责任,就能独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成就,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取得更大的成就。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工作人员,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呢?身边只有一个范增,他还不能用,所以他丢掉了天下。”


   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但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否则,任何雄才大略都难以实施,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任何人才,只有在集体中各显其长,互补其短,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人无全才,偏才组合,相互搭配如果把人才一个个孤立起来看,几乎都是偏才,但一经合理组合,各展所长,就会形成1+1>2的局面。列宁说得好,组织能使力量增加十倍。 


    蜀国的灭亡是与诸葛亮事必躬亲,高度集权,不顾国力疲弊穷兵赎武,不注重人才培养有关,不能说全是阿斗的错。其实人才是很重要的,蜀的人才相对魏和吴要少,同时蜀的地盘要小,被灭包含了很多的因素,有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还包括其他两国的发展相对要比蜀好,蜀被灭只是顺应的当时的局势而已。


    其实只要社会秩序较为安定,能让老百姓从事正常农业生产,那么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会很快见效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也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在经过大的战争和社会动乱之后都会采用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有效政策和措施,诸葛亮在蜀国连年战争后,人口.经济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情况下,不顾老百性死活,冒然发动战争,其目的究竟何在?难道真像他对阿斗所说;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吗?


    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北伐,进行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战争。尽管蜀汉在北伐中也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但双方力量的悬殊也注定了北伐最后失败的命运。任何一场战争都可能胜或负,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次战斗的胜利,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双方态势相差悬殊,那么一次小胜对整个战局就不会起多大做用的。虽然诸葛亮利用其聪明才智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战术上的胜利,但这些战术上的小胜从根本上无法右左整个战争。


    有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以其聪明才智发动北伐战争(六出祁山),才延缓了蜀国的灭亡,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关羽失荆州、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就会平定中原。其实这是一种谬误,国家走向统一,蜀国灭亡是必然的趋势。如果关羽不失荆州,蜀国就不会灭亡?如果马谡不失街亭,诸葛亮就会平定中原?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关羽,必有李羽,没有马谡,必有牛谡。关羽和马谡的失误,只是偶然事件,蜀国的必然灭亡就体现在这些偶然事件之中,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必然蕴藏于偶然之中”这种偶然只不过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而巳。北伐战争不是延缓了蜀国的灭亡,而是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战争打的是其综合国力所创造的战略资源。两国之间的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其战略物资的储备和后继能力,(其中包括人才储备)而战略物资的后继力是由其国力是否强盛而决定的。


    二战中德国发动战争时,其国力已达到顶盛阶段,希特勒确实是人人皆曰杀的恶棍,但其治国的才干却无法抹杀的,当然德意志民族聪明和才智也是主要因素。德国在当时无论工业.科技还是理论研究均巳达到世界的顶峰,军事上由于其综合国力的鼎盛己屹立于世界顶点。德国又占领了大片的土地,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在1944年未,德国的军事工业达到最高峰,武器生产超过原先的七倍。但是德国面对的是欧美苏几个国家的同盟体,整个战争的战况反映了德国军事工业生产能力的不足,无法及时补充两线作战的损失。任何头脑清醒的德国人都知道德国不可能战胜苏联和美英联合起来的强大敌人,由于是以一国之力敌欧.美.苏多国,其国力再强也注定其必将灭亡。
 
    苏联的军事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整个国家都投入了战争中。虽然在战争开始的头一个星期苏军就损失了一千多架飞机,一千五百辆坦克,二千门火炮,苏军西部的300多万军队也迅速土崩瓦解。但是由于苏联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基本上保证了苏联军事生产能力的复兴,在莫斯科战役以后,苏联的军事生产能力开始赶了上来,其综合国力使其战略物资生产后继力发挥出来,到了1944年未,军事力量对德国已经处于了优势地位。


    二战前由于日本没受到过战争的伤害,其国力在亚洲可以称雄,其军事能力在亚洲是首位,由于是岛国生产原科匮乏,迫使其优先发展海上力量,其海军力量甚至在世界称霸。这使得日本主战派忘乎所以,竟然认为可以打败任何对手。但是头脑清醒的“日本军魂山本五十六”站在美国洛基山上看到那如林的工厂的烟囱时,他明白日本对美国一旦开战必败无疑,其幅员辽阔,战略物资后续力之强,日本是无法相比的。


    日本到了战争后期,由于战线过长,兵源不足,只得征调十六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充实兵源。日本军事工业原料全靠海运,战争初期美国只有几十艘潜艇,美国潜艇艇长不会为一艘千吨货轮浪费一颗珍贵的鱼雷。到了战争后期,美国潜艇像狼群一样围着日本的周围,为了不把鱼雷带回基地就是一艘一百多吨的船也给它一颗,一位美国艇长从潜望镜中竟然看到了二艘江轮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直跟踪到日本近海,才相信这是真的,将其击沉。日本军事工业由于生产原料缺乏,无法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日本士兵只好以武士道精神,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去阻滞美国坦克的履带。


    美国战前只有军队三十万,但是二战中最大功臣“马歇尔将军”高瞻远曙,战前已作好人才储备,麦克何瑟早已到了退休年令,横扫欧洲的美国坦克战创始人,军界人人皆曰杀的巴顿,战前只是个上校文书的艾森毫威尔,默默无闻的布莱德利,这些人都被目光敏锐的“马歇尔将军”发现并保护起来。由于美国没有参战,国会不批准发展军事工业,马歇尔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抽调大批科学家进行军事工业理论的研究,同时加快进行各种先进武器的研发。


    美国参战后,由于战前的准备工作充足,美国强大的民用工业迅速转入军工生产。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装备,马歇尔将军共组织了五百万军队,要把这五百万年青人,组织起来,装备上先进的武器,训练好,再送到前线去打胜仗,如果不是马歇尔将军战前进行了人才的储备,和大量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无法想像的。美国战前只有几艘航空母舰,到了一九四五年已达到二百八十余艘航空母舰,当然其中不少是货轮改装的运输航母,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作到的。


    这些实例说明;再聪明的军事天才也无法赢得一场经济实力相差悬殊战争,诸葛亮是军事天才,他可以轻易地赢得一场战役,却很难赢得一场战争。因为蜀国在综合国力上与魏国相差过于悬殊,这种综合国力上的差距不是一两个军事天才、一两步高超策略所能改变的。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战争已是蜀国全国人口.经济的极限了,而对魏国来说并未伤其筋骨。


    诸葛亮高卧隆中,隐居待时十年。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诸葛亮自认为治国可比名相管仲,军事可比名将乐毅。那么诸葛亮对治国策略,军法兵书自然是烂熟于胸了。对于蜀.魏经济,人口的悬殊差距也必然是明白的。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曾经提到:“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对于这种差距,诸葛亮自己也有深刻的认识。


    汉武帝进攻匈奴时,从战略上讲是以强攻弱,在进行穿越沙漠的战役时,也还是集全国之力,准备了几年,才发动的。为越过沙漠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马匹是五比一,兵员是六比一,也就是说卫青所带的三十万人马,真正在一线作战的只有五万名战士。


    伐魏战争,从战略上讲是以弱攻强。诸葛亮所能集结的兵力三十万,已是蜀国人口的极限了,出山作战虽说不能和穿越沙漠相比,但其真正作战的兵力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五万。而魏国是防守,粮草备足,无需大量人马运送粮草,这兵员上一增一减,再加上攻坚战是要三比一或四比一。这无需军事专家,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也会明白北伐战争的结果,更何况蜀,魏身后还有一只“恶狼”东吴呢。


    兵法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是打胜仗如此,那么败仗呢?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打的就是兵力上的消耗战,这种消耗战从蜀魏人口比例1:7来讲,蜀国能承受起吗? 而这一点正是西蜀的软肋。笫六次出祁山时,兵源己严重不足,迫使诸葛亮采用轮耕法来解决,以三个月为期,三个月种地然后轮换再当三个月兵。估且不说这轮耕法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其训练状况可想而知,就这样的军队能击败魏国枕戈侍旦的虎狼之师吗?


    诸葛亮六次北伐,三次因粮尽而退,蜀军远途击敌需携带大量粮草和装备,西蜀的经济根本无法承受这种损耗。经济发展是需要人才和人力的,战争更需要人才和人力,战争把杰出的人才和人力都大量的消耗掉了,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可想而知了。不能持续发展的经济,如何能提供充足的物资来支撑战争的消耗。


    斯大林进行的党内清洗,大批优秀的将领被清洗掉。当苏联用一百万军队去侵占爱沙尼亚时,由于是侵略战争,遭到爱沙尼亚人民的顽强抵抗,使苏联的百万大军屡吃败仗。最后虽然寡不敌众,被百万之众的军队吞掉,但他们以几万军队英勇抵抗百万军队侵略的精神,使苏联红军在世界上成为笑炳。这就是缺少的人才的后果,试想; 诸葛亮如果真的打进魏国,诸葛亮手下有几个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去打败,去管理占领1400万人口,土地面积比蜀国大数倍的魏国。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比比皆是,汉高祖刘邦区区一介小吏竟能击败强大的秦国,曹操能携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兵力上数倍于己的袁绍。那么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就不能打败强魏吗?


    表面上看;无论刘邦,曹操都和诸葛亮无法相比,但是刘邦和曹操面对的是前秦和董卓,袁绍的暴政,百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纷纷起义造反。刘邦和曹操顺应潮流,登高一呼,群雄皆应,得取天下是民心所向。


    而诸葛亮面对的魏国,一,不是暴君统治,二,不是恶棍政权,而是社会秩序稳定,工业,农业,商业,经济都很发达国家,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政权。尽管诸葛亮欺世盗名,打着兴汉的旗号,但他发动的战争是不得人心的,魏国的老百根本不会去迎合这种逆天而行的战争,只会团结一心的反击。


    那么问题是诸葛亮对政治计谋,军事方略都了然于胸,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对这一切不会不明白。可是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不顾老百性的死活,用几十万人的鲜血和生命,几十万个家庭的悲伤来发动一场根本不可能战胜的战争呢?


    诸葛亮说;“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难道诸葛亮发动北伐攻魏,真的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真的为了防止魏国攻击蜀国吗?


    如果真的要防止强魏侵占蜀的话,发动一到二次北伐,起到威嚇作用后。倚托川蜀易守难攻之势,真心的和东吴联合起来(诸葛亮对东吴从未真心联合)。同时加快发展经济,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增强国力,让魏不敢轻举妄动,偏安一隅还是有可能的。可惜的是如果真的要偏安一隅的话,诸葛亮也只是一个小国的良臣而巳,怎能实现其名垂青史的神话呢?


    六次北伐,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拖侉了川蜀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把其弱点完全暴露给对手。到第五次北伐时,魏已完全明白西蜀巳是强弩之末了,不用出动一兵一卒,只要坚守,即可使诸葛亮前功尽弃,无所作为而自已退兵。这那里是在完成刘备的遗愿,那里是防止魏国侵犯,分明是把川蜀几十万人的生命当赌注的自杀式杀戮。


    那么究竟是什么动力使这祸国殃民的诸葛亮不顾百性死活,去发动这场连他自已也明白无法战胜的战争呢?


    17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象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曹操虽然实力最强,大有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且不说曹操不是任人摆布的庸才,就其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他也难以实现其对权力的欲望,而只能作个有才的谋士而己。


    孙权帐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同样难以实现高度集权的目的。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有望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只有辅佐刘备,才可以实现其高度集权的目的。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其实即使刘备不去三顾茅庐,为了达到自已有能够有名垂青史的这一天赐良机,诸葛亮也会迫不及待的自巳送货上门的。


    就这样诸葛亮以上百万人的血肉,几十万户人家辛酸的泪水筑就他个人名永垂青史的美名。

第一部分完
未完待续

苍狼向月
2008年9月23日

 



欢迎光临欢乐小城论坛
http://tlbabu.5d6d.net/bbs.php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25 20:27:00 [只看该作者]

拜读苍狼兄的大作。独到的视角,很是佩服。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