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工作站 栏活动与交流 → 一个知青的情怀,走进波罗峪


  共有74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一个知青的情怀,走进波罗峪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冬梅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2 积分:50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7/2 21:14:00
一个知青的情怀,走进波罗峪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6 14:35:00 [只看该作者]

 

一个知青的情怀 ,走进波罗峪

秋高气爽,轻风拂面。揣着青岛老年报《济南知青再建知青村》的报道。怀着敬慕的心,走进慕名已久的波罗峪。

还没走进景区,举头眺望,一块巨大的迎宾石,用它慈祥的微笑。迎接着来到的每一位客人。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嵌在红色门框上的《波罗峪》三个金色大字,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格外耀眼,展示着波罗峪的光彩。

在红色大门两侧的对联,让我驻足许久《云阶月路引人来,登而观之,随处襟怀随处畅。湖光峦影,邀友至,临亦戏也,自家园林自家亲。》仔细品味,感到非常亲切。既想踏上云阶月路,又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仿佛此刻,让我读懂了波罗峪的亲和力来自何方。也许在景区主人的心里,他把来来往往的客人视为亲人和家人。

读懂了这副对联,再走进波罗峪,山山水水陡增了一份亲切感。漫步在这山,这水,这田,这地,这林间小径,这碧波泉边,都像徜徉在自家园林中。那感觉真的是很惬意。

进入香山书院大堂,首先看到的是华夏第一红木屏风,它通体采用名贵的缅甸花梨木制作。是中国东阳木雕师卢向群先生及弟子,耗时两年雕刻而成。整幅作品采用浮雕、透雕、镂空雕的工艺。手法精湛,细腻、高超。作品中镌刻了对华夏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59位帝王将相,神态各异,表情清晰,堪称绝世佳作。背面的百鸟朝凤图,也是栩栩如生,有着极高的收藏和艺术价值

走进香山书院,让人惊叹!这里一步一画。一步一景。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古典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建造了这座独特的香山书院。珍贵的名人字画,处处深藏着中华古文化的精髓。贵宾接待室和会议室的陈列各有风味,会议室的门都是精致的木雕工艺。贵宾接待室被称为《十二月华》。是源于一幅十二条屏风的花鸟作品。作者是日本画家冈田鹤川,他是江户时期的日本著名画家。此画创作于1870年,明治天皇三年。画家利用矿物颜料,在生丝上创作而成。后用锦缎,采用日本传统装裱技术完成。经历了一百四十年的岁月年轮,仍不褪色,不变样。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风景、花鸟,依然栩栩如生。实属价值连城,稀世之宝。

香山书院的阳光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组大型的宫灯。四周是古香古色制作精美的各式宫灯。据说是聘请制作宫灯的民间艺人用手工制作的。

香山书院里每一件摆放的物品,都是精心挑选,用心收藏,也彰显了景区主人的文化底蕴和高深的艺术水平。

离开香山书院,走进三叠湖景点,更让人流连忘返。秀美清澈的三叠湖,从第一湖到第三湖叠排下去。湖面微微泛着波光,湖两岸翠柳低垂,倒影入湖。叠映出一幅最美的湖中风景。

徜徉在林荫小径,被小径两边的树木包围着。心情非常惬意。往前走,来到莲花池,虽已是初秋,绿色伞状的的莲花叶子仍然覆盖着清清的莲花池水,增添着莲花池的美色。这里是波罗峪这块风水宝地的精华所在。现在已经打造成了最时尚的草地和水上举行婚礼仪式的场所。莲花池也是“青山作证,碧水为媒,百年好和,永结同心”婚姻的最好见证。

波罗峪山上的三圣佛洞洞中熔岩形成已上亿年。洞中的三圣佛是请了省雕塑协会的雕塑大师进行复制。恢复了西方三圣佛原貌。现供奉在洞中。为重显当年三圣佛的灵气,三圣佛立起后,请千佛山兴国禅寺寂昌法师举行了开光仪式。

走过那片开阔地,我们进入不老泉,这里空气特别新鲜。深深吸一口,感觉心情舒畅多了。这里是景区负氧离子高密度区。据传,古代有一孝子,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吞咽不下饭食,日渐消瘦,久治不愈。儿子为尽孝道,背着母亲,行走天下,寻求神医,为母治病。一日走到不老泉边,因口渴而取水。母亲喝下。顿感精神了很多。又让儿子去取。再喝,母亲突然感到饥饿想吃饭,这让儿子非常惊奇,因为母亲已多日不能进食,病入膏肓。后母子二人在泉边搭蓬居住,每日饮泉水。从此母亲病体痊愈,据说,病愈后的母亲,又长出一头黑发。所以。不老泉的传说,越传越广。

走在弯弯曲曲颇有意境的山路上,眼前是一片豁然开朗的“二龙潭”水面。一处独立的“怡心亭”在一湾碧水中亭亭玉立,显得格外美丽。我想,“二龙潭”里的“降龙罗汉”一定能保佑着这一方山水风调雨顺。

“二龙潭”。是这里真正的世外桃源。潭内有两个粗大的井口。那是两口山泉水。每逢雨季,井里的水就会倒流入潭,而潭内的水,却永远不会流入井内。自古流传的俗语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在“二龙潭”却是河水不犯井水,别有一番独特情趣。

秋渐浓,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金灿灿的一片。而山上红红的枫叶尽染着满山满坡。山下的桃树,虽已过了收获的季节,还有些零星的果子挂在树上。远远望去,黄色的柿子、绿色的桃子、红红的枫叶。交织成片片彩带。给波罗峪增添着迷人的美景。

走出桃园就是波罗峪最著名的甘露泉。据说:“此泉沏茶,甘洌无比,清香四溢,沁人心肺。”为了保留这珍贵的历史遗迹,修建了这座方石亭。方石亭内的“甘露泉”会年年久久,永不断流,永尽甘甜。

驻足本振老和尚的舍利塔院。塔身建造之精美让人羡慕。塔身之上,有24尊金身佛像。汉白玉围栏上,雕刻着金刚经四大菩萨及八大护法金刚。雕工精细。抚摸着这些汉白玉围栏,心领了波罗峪对高僧的尊重。

见过大大小小的瀑布,有如垂帘,有如银雨倾盆,而波罗峪的这座小瀑布,丝丝成画,常年喷涌。因为水中富含硫黄成分。长时间的流淌,慢慢沉淀在了山石上,所以岩壁呈现了金黄色。也由此得名金泉。

波罗峪里的知青村,是用心留存的一处知青纪念馆。2001年,景区主人到波罗峪考察,看到知青村保留的比较完整,他决定斥巨资留住知青记忆。当年的济南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波罗峪,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下乡上山的知青生活。现在,这里的知青村完整的保留了知青当年住过的房屋,用过的灶房。

走进依旧低矮的知青屋,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那个难以忘掉的知青年代。知青村的广播里播送着当年知青唱的歌。屋子里,摆设着当年知青曾经用过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看到当年我们都曾用过的柳条箱,虽已破旧,但摸起来还是那样亲切,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院子里的石桌、石凳、石磨、还有那棵老槐树都完整的保存着。见证着当年的知青生活。

知青屋的墙皮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海航行靠舵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标语口号至今清晰可见。现在知青们已步入晚年。可当年知青们栽下的杏树,桃树都已年年岁岁开花结果,知青村村口的那棵椿树,树根深深的扎进岩石之中,历尽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仍然茁壮成长,现已长成苍天大树。这棵树,后来起名为“青春永驻”,希望知青能永远记住那青春的蹉跎岁月。这正是知青当年在农村不怕苦,不怕累,在艰难困苦中锻炼成长,百炼成材,奉献国家的精神。

踩着红色地砖铺就的通往知青林的山路,心里肃然起敬。这是波罗峪为圆知青的梦想创建的知青林。我在知青林中的牌子前伫立许久,真希望景区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在这里亲手栽下一棵树,让它在波罗峪美丽的山水间,随岁月而成长。让年轮一圈一圈圆着我们的梦想。也给这座深藏着知青情结的波罗峪再增一道绿荫,再添一道美丽。让它永远记住知青这一庞大的群体,也让知青的奉献精神像绿树一样万古长青。

游走在波罗峪美丽的风景中,独酌知青村那抹一独特的风景。它虽不艳丽,却见证了那个年代的知青历史。景区主人用他无垠的对知青的大爱,保护着知青村,心系着知青。用他的奉献诠释着知青精神。给“知青”二字再添光辉,再放光彩。

回来许久,知青村的那屋,那树,那墙上的标语,屋里的陈设,都经常在我的眼前回荡。难忘的知青村,让人流连忘返的波罗峪,谦虚和蔼的景区主人都让我久久怀想,久久怀恋。

四面环山的波罗峪,美不胜收。景点之多,让我目不暇接。景区主人—一位老知青倾注十年的心血,投入巨资,建造了这座占地三千多亩。植树三十万棵。景点无数的一处美丽无比的旅游休闲景点。

三十万棵,在我心中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3650天是一段长长的岁月,这位老知青不计自己所得,用他的辛勤汗水和奉献精神。又一次奉献了自己的年华。我想这里的每一颗树,每一块山石,每一处景点。都印记着这位老知青的一份情感。一份心血。如今的波罗峪已是绿树成荫。给大自然又添了一处绿色氧吧。它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价值,它将留芳千秋,造福世代。

走过波罗峪的每一处风景,处处留存着景区主人的文化内涵。每一件物品的陈列,都彰明较著着他深邃的文化底蕴和修养。

有幸走进波罗峪,又幸敬仰了一名知青。曾经支边生活的磨炼,锻炼了他坚韧不拔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做事踏实,讲究诚信,倾尽十年的心血,在波罗峪修路、通电、一棵树,一棵树,一块石,一块石。点点滴滴。任劳任怨干出了一番事业。建造了这座人人向往的波罗峪景区。让我们从心底敬佩。他用无私的奉献,把山水装扮。他用努力、辛勤、付出再次奉献给了波罗峪的山山水水。又给知青们建造了一个家。让全国的知青能在这里相聚。今年五月,全国第一届知青节就在这美丽的波罗峪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都非常敬佩这位老知青的付出。

美丽的波罗峪环抱着一个知青如此宽广的情怀,如此高尚的情操。他是我们知青的骄傲,也是山东人民的骄傲。

走出波罗峪,来时的兴奋和激动依然难抑。可不知为什么,回走的脚步却在不自觉中放缓。我想也许是对这座山的留恋,也许是自己把知青的情结也留在了那里。

没能有太多的时间走遍波罗峪的山山水水,可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却让我梦魂牵绕,异常留恋。听景区主人介绍的时间也非常的短暂。可短短的相遇中,我好像真的读懂了知青,读懂了知青情结,读懂了知青精神。读懂了这位老知青的宽广高大的知青情怀。

再回望,青山叠嶂中,有长青的知青精神在陪伴。四面环山的波罗峪,环抱着一个知青高尚的情操,他用温暖的怀抱,拥抱着每一个知青。给他们温暖。让知青的夕阳生活,更加绚丽。

美丽的波罗峪山高水清,山水相映中,映照一个知青博大的情怀,他像波罗峪的高山一样伟岸,湖水一样清澈。像满山的绿树一样长青

走出波罗峪,人依恋,心依恋。带着对景区主人的崇敬。再回望,那巨大的迎宾石依然在微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光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789 积分:22190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09/12/6 11: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6 18:10:00 [只看该作者]

有照片就好了。


内蒙兵团一师六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枪神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024 积分:320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6/3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6 22:5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冬梅在2012-12-26 14:35:00的发言:
 

一个知青的情怀 ,走进波罗峪

秋高气爽,轻风拂面。揣着青岛老年报《济南知青再建知青村》的报道。怀着敬慕的心,走进慕名已久的波罗峪。

还没走进景区,举头眺望,一块巨大的迎宾石,用它慈祥的微笑。迎接着来到的每一位客人。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嵌在红色门框上的《波罗峪》三个金色大字,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格外耀眼,展示着波罗峪的光彩。

在红色大门两侧的对联,让我驻足许久《云阶月路引人来,登而观之,随处襟怀随处畅。湖光峦影,邀友至,临亦戏也,自家园林自家亲。》仔细品味,感到非常亲切。既想踏上云阶月路,又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仿佛此刻,让我读懂了波罗峪的亲和力来自何方。也许在景区主人的心里,他把来来往往的客人视为亲人和家人。

读懂了这副对联,再走进波罗峪,山山水水陡增了一份亲切感。漫步在这山,这水,这田,这地,这林间小径,这碧波泉边,都像徜徉在自家园林中。那感觉真的是很惬意。

进入香山书院大堂,首先看到的是华夏第一红木屏风,它通体采用名贵的缅甸花梨木制作。是中国东阳木雕师卢向群先生及弟子,耗时两年雕刻而成。整幅作品采用浮雕、透雕、镂空雕的工艺。手法精湛,细腻、高超。作品中镌刻了对华夏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59位帝王将相,神态各异,表情清晰,堪称绝世佳作。背面的百鸟朝凤图,也是栩栩如生,有着极高的收藏和艺术价值

走进香山书院,让人惊叹!这里一步一画。一步一景。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古典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建造了这座独特的香山书院。珍贵的名人字画,处处深藏着中华古文化的精髓。贵宾接待室和会议室的陈列各有风味,会议室的门都是精致的木雕工艺。贵宾接待室被称为《十二月华》。是源于一幅十二条屏风的花鸟作品。作者是日本画家冈田鹤川,他是江户时期的日本著名画家。此画创作于1870年,明治天皇三年。画家利用矿物颜料,在生丝上创作而成。后用锦缎,采用日本传统装裱技术完成。经历了一百四十年的岁月年轮,仍不褪色,不变样。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风景、花鸟,依然栩栩如生。实属价值连城,稀世之宝。

香山书院的阳光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组大型的宫灯。四周是古香古色制作精美的各式宫灯。据说是聘请制作宫灯的民间艺人用手工制作的。

香山书院里每一件摆放的物品,都是精心挑选,用心收藏,也彰显了景区主人的文化底蕴和高深的艺术水平。

离开香山书院,走进三叠湖景点,更让人流连忘返。秀美清澈的三叠湖,从第一湖到第三湖叠排下去。湖面微微泛着波光,湖两岸翠柳低垂,倒影入湖。叠映出一幅最美的湖中风景。

徜徉在林荫小径,被小径两边的树木包围着。心情非常惬意。往前走,来到莲花池,虽已是初秋,绿色伞状的的莲花叶子仍然覆盖着清清的莲花池水,增添着莲花池的美色。这里是波罗峪这块风水宝地的精华所在。现在已经打造成了最时尚的草地和水上举行婚礼仪式的场所。莲花池也是“青山作证,碧水为媒,百年好和,永结同心”婚姻的最好见证。

波罗峪山上的三圣佛洞洞中熔岩形成已上亿年。洞中的三圣佛是请了省雕塑协会的雕塑大师进行复制。恢复了西方三圣佛原貌。现供奉在洞中。为重显当年三圣佛的灵气,三圣佛立起后,请千佛山兴国禅寺寂昌法师举行了开光仪式。

走过那片开阔地,我们进入不老泉,这里空气特别新鲜。深深吸一口,感觉心情舒畅多了。这里是景区负氧离子高密度区。据传,古代有一孝子,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吞咽不下饭食,日渐消瘦,久治不愈。儿子为尽孝道,背着母亲,行走天下,寻求神医,为母治病。一日走到不老泉边,因口渴而取水。母亲喝下。顿感精神了很多。又让儿子去取。再喝,母亲突然感到饥饿想吃饭,这让儿子非常惊奇,因为母亲已多日不能进食,病入膏肓。后母子二人在泉边搭蓬居住,每日饮泉水。从此母亲病体痊愈,据说,病愈后的母亲,又长出一头黑发。所以。不老泉的传说,越传越广。

走在弯弯曲曲颇有意境的山路上,眼前是一片豁然开朗的“二龙潭”水面。一处独立的“怡心亭”在一湾碧水中亭亭玉立,显得格外美丽。我想,“二龙潭”里的“降龙罗汉”一定能保佑着这一方山水风调雨顺。

“二龙潭”。是这里真正的世外桃源。潭内有两个粗大的井口。那是两口山泉水。每逢雨季,井里的水就会倒流入潭,而潭内的水,却永远不会流入井内。自古流传的俗语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在“二龙潭”却是河水不犯井水,别有一番独特情趣。

秋渐浓,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金灿灿的一片。而山上红红的枫叶尽染着满山满坡。山下的桃树,虽已过了收获的季节,还有些零星的果子挂在树上。远远望去,黄色的柿子、绿色的桃子、红红的枫叶。交织成片片彩带。给波罗峪增添着迷人的美景。

走出桃园就是波罗峪最著名的甘露泉。据说:“此泉沏茶,甘洌无比,清香四溢,沁人心肺。”为了保留这珍贵的历史遗迹,修建了这座方石亭。方石亭内的“甘露泉”会年年久久,永不断流,永尽甘甜。

驻足本振老和尚的舍利塔院。塔身建造之精美让人羡慕。塔身之上,有24尊金身佛像。汉白玉围栏上,雕刻着金刚经四大菩萨及八大护法金刚。雕工精细。抚摸着这些汉白玉围栏,心领了波罗峪对高僧的尊重。

见过大大小小的瀑布,有如垂帘,有如银雨倾盆,而波罗峪的这座小瀑布,丝丝成画,常年喷涌。因为水中富含硫黄成分。长时间的流淌,慢慢沉淀在了山石上,所以岩壁呈现了金黄色。也由此得名金泉。

波罗峪里的知青村,是用心留存的一处知青纪念馆。2001年,景区主人到波罗峪考察,看到知青村保留的比较完整,他决定斥巨资留住知青记忆。当年的济南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波罗峪,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下乡上山的知青生活。现在,这里的知青村完整的保留了知青当年住过的房屋,用过的灶房。

走进依旧低矮的知青屋,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那个难以忘掉的知青年代。知青村的广播里播送着当年知青唱的歌。屋子里,摆设着当年知青曾经用过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看到当年我们都曾用过的柳条箱,虽已破旧,但摸起来还是那样亲切,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院子里的石桌、石凳、石磨、还有那棵老槐树都完整的保存着。见证着当年的知青生活。

知青屋的墙皮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海航行靠舵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标语口号至今清晰可见。现在知青们已步入晚年。可当年知青们栽下的杏树,桃树都已年年岁岁开花结果,知青村村口的那棵椿树,树根深深的扎进岩石之中,历尽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仍然茁壮成长,现已长成苍天大树。这棵树,后来起名为“青春永驻”,希望知青能永远记住那青春的蹉跎岁月。这正是知青当年在农村不怕苦,不怕累,在艰难困苦中锻炼成长,百炼成材,奉献国家的精神。

踩着红色地砖铺就的通往知青林的山路,心里肃然起敬。这是波罗峪为圆知青的梦想创建的知青林。我在知青林中的牌子前伫立许久,真希望景区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在这里亲手栽下一棵树,让它在波罗峪美丽的山水间,随岁月而成长。让年轮一圈一圈圆着我们的梦想。也给这座深藏着知青情结的波罗峪再增一道绿荫,再添一道美丽。让它永远记住知青这一庞大的群体,也让知青的奉献精神像绿树一样万古长青。

游走在波罗峪美丽的风景中,独酌知青村那抹一独特的风景。它虽不艳丽,却见证了那个年代的知青历史。景区主人用他无垠的对知青的大爱,保护着知青村,心系着知青。用他的奉献诠释着知青精神。给“知青”二字再添光辉,再放光彩。

回来许久,知青村的那屋,那树,那墙上的标语,屋里的陈设,都经常在我的眼前回荡。难忘的知青村,让人流连忘返的波罗峪,谦虚和蔼的景区主人都让我久久怀想,久久怀恋。

四面环山的波罗峪,美不胜收。景点之多,让我目不暇接。景区主人—一位老知青倾注十年的心血,投入巨资,建造了这座占地三千多亩。植树三十万棵。景点无数的一处美丽无比的旅游休闲景点。

三十万棵,在我心中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3650天是一段长长的岁月,这位老知青不计自己所得,用他的辛勤汗水和奉献精神。又一次奉献了自己的年华。我想这里的每一颗树,每一块山石,每一处景点。都印记着这位老知青的一份情感。一份心血。如今的波罗峪已是绿树成荫。给大自然又添了一处绿色氧吧。它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价值,它将留芳千秋,造福世代。

走过波罗峪的每一处风景,处处留存着景区主人的文化内涵。每一件物品的陈列,都彰明较著着他深邃的文化底蕴和修养。

有幸走进波罗峪,又幸敬仰了一名知青。曾经支边生活的磨炼,锻炼了他坚韧不拔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做事踏实,讲究诚信,倾尽十年的心血,在波罗峪修路、通电、一棵树,一棵树,一块石,一块石。点点滴滴。任劳任怨干出了一番事业。建造了这座人人向往的波罗峪景区。让我们从心底敬佩。他用无私的奉献,把山水装扮。他用努力、辛勤、付出再次奉献给了波罗峪的山山水水。又给知青们建造了一个家。让全国的知青能在这里相聚。今年五月,全国第一届知青节就在这美丽的波罗峪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都非常敬佩这位老知青的付出。

美丽的波罗峪环抱着一个知青如此宽广的情怀,如此高尚的情操。他是我们知青的骄傲,也是山东人民的骄傲。

走出波罗峪,来时的兴奋和激动依然难抑。可不知为什么,回走的脚步却在不自觉中放缓。我想也许是对这座山的留恋,也许是自己把知青的情结也留在了那里。

没能有太多的时间走遍波罗峪的山山水水,可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却让我梦魂牵绕,异常留恋。听景区主人介绍的时间也非常的短暂。可短短的相遇中,我好像真的读懂了知青,读懂了知青情结,读懂了知青精神。读懂了这位老知青的宽广高大的知青情怀。

再回望,青山叠嶂中,有长青的知青精神在陪伴。四面环山的波罗峪,环抱着一个知青高尚的情操,他用温暖的怀抱,拥抱着每一个知青。给他们温暖。让知青的夕阳生活,更加绚丽。

美丽的波罗峪山高水清,山水相映中,映照一个知青博大的情怀,他像波罗峪的高山一样伟岸,湖水一样清澈。像满山的绿树一样长青

走出波罗峪,人依恋,心依恋。带着对景区主人的崇敬。再回望,那巨大的迎宾石依然在微笑。

 

值得参观的地方,感谢景区主人的心血。



我喜欢枪,喜欢军队的一切,我愿和热爱军队的人交朋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27 8:21:00 [只看该作者]

慕名进访波罗峪,

原是知青插队地,

房屋保存很完整,

美景修饰十年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