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赴内蒙古临河插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筹委会推荐文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对知青问题的几点思考(再次修订稿) 吕秋梦/文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仍然是议论的话题,足见其对社会影响的深远。知青的历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丰富的内容,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弘扬民族精神都是有意义的启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解读。作为当年的知青,谈谈我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中的必然选择
文革造成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教育制度陷入瘫痪。一批又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无事可做,如何安置这些精力充沛的红卫兵和学生,是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知青上山下乡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也只有农村才能接纳这么多的学生。这是知青上山下乡的根本原因。
文革中,意识形态主导一切。当权者不可能把国家的困难向人民交待清楚,知青上山下乡只能进行革命的包装,以运动的形式推广。
知青上山下乡的决策并不是“有病乱投医”的草率之举,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夺取政权,建设国家的历史。毛泽东对农村情有独钟,不仅是知青,连干部、教师、演员等都要下放到农村劳动锻炼。
发展经济,恢复教育,才是解决城市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毛主席一言九鼎的年代,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和复杂的政治生态,他仍然不想结束文化大革命,广阔的农村就是缓解矛盾的最后“根据地”。
虽然知青上山下乡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权宜之计,但是在当时是相对合理的必然选择,除非文化大革命没有发生或早早的就结束了。
二、知青运动不可能持续
解放以后,我们习惯把农村作为解决城市就业的“蓄水池”。知青运动发展的轨迹证明,这并不是灵丹妙药,而且还会产生许多新的矛盾。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知青政策内在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合。知青上山下乡的人数众多,据说全国有2000多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庭和亲朋好友,人就更多,牵扯的面也更广。人多事就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少数知青的不幸遭遇,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同情,也使知青家长感到不安,成了心病。舆论的导向也从支持变成了怀疑,连当年不怕艰苦和牺牲的老干部也为孩子寻找比当农民更好的出路,最后形成了要求知青回城的普遍民意。这是知青回城的社会基础。
几年以后,知青到了婚嫁的年龄,他们没有经济实力盖房成家,尤其是男青年。除个别人外,农村姑娘也不愿嫁给各方面都没有安全感的城市娃。不能妥善解决婚姻问题,知青政策不可能持续。
文革高潮过去以后,社会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发展经济,恢复教育是大势所趋。城市有了安置部分知青再就业的条件。从72年,在知青中开始招工,招生,知青运动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整而平稳的结束。在知青再就业的政策中,把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区别对待是严重的失误,激化了矛盾。当兵团知青集体大返城的时候,政府并没有做好妥善安置的准备,造成了上下都不满意的结局。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吃点苦,对认识社会,磨炼意志很有好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农村长期生活的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而且牵扯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存在决定意识。革命的口号掩盖不了当时农村的贫穷以及农民是社会最底层的社会现实。农民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且没有保障。在温饱型的社会里,城乡巨大的差别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也是知青政策结束的根本原因。
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运是文化大革命特殊国情所产生的历史现象。知青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结束,是社会矛盾互相转化的结果,无法改变的城乡差别早已决定了它的不可持续。消灭“三大差别”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几次运动就可以解决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进城,农村城镇化是更好的途径。我们不能刻求历史,当年城市人就业都是大问题,更别说农民进城了,看来,发展生产力才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必备条件。
三、知青的经历是中国人民奋斗史的一部分
知青的历史并不完美,也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并不防碍我们对它社会意义的评价。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千万城市学生到农村去自力更生,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这是人类伟大的社会实践,也是中国人民奋斗史的一部分。它丰富的内涵和对社会的影响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
唯物主义者对历史的评价是多层次的,不是以简单的成败论英雄。甲午战争失败了,我们不能把邓世昌和他的战友们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也否定。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我们不能否认长城是伟大的建筑,更不能否定为修筑长城进行创造性劳动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劳动人民。
我们那一代人由于从小受的教育,在文革初期有幼稚和盲从的弱点,但是,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有“国家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和自我牺牲精神。当年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由此产生的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是留给社会的宝贵财富。
当国家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和农民共同劳动和生活,渡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知青下乡期间计算工龄,就是党对知青为国家分忧解难所做贡献的肯定。知青精神也会传承给后人。
我相信一代会比一代强,但新一代也不能瞧不起上一代。我们那一代人生活清苦,但不缺精神。现在的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候,尤其是城市青年,他们不缺物质,缺的是精神。我们不赞美贫穷,但也不应该提倡“享乐主义”,我们反对“极左”,但也不能把“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也反掉。世界并不太平,当国家遇到大风大浪怎么办?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不能丢。
我们天天讲为人民服务,但是有些人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中国最广大的地区是农村,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对农村和农民不了解,怎么谈的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有幸和原汁原味的农民共同生活过,虽然有诸多不如意,仍然是一段难得的经历。知青回城以后仍然比一般人更爱看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和文艺作品,更关心农民的命运。这是上山下乡经历留下的烙印和抹不掉的情感。现在社会上对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没有好感,就是他们的言行脱离了群众,对普通老百姓没有感情。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经过艰难曲折的奋斗换来的。知青的经历作为中国人民奋斗史的一部分,将永载史册。
四、一代知青人材辈出
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都有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们的性格和经历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毛主席的话不一定句句都是真理,但他“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当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满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在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思想的指引下走上了上山下乡之路。
热情是可贵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如何适应农民与农村的生活,在身体上和思想上都是巨大的考验,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知青在农村,如果不想当学生就想当先生,不克服城市人盲目的优越感和“骄娇”二气,你和农民就是两张皮。你苦恼他们也不买你的帐,你对农民说教,他们会说你就会放“字屁”。如果你摆正了位置,和他们交朋友,农民会教你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家里有好饭菜都想着叫上你。他们的生存能力,他们的机智幽默和古道热肠也会感动你。
当你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你的观念也会改变。农民拼死保卫自己劳动成果,你就不会认为是简单的自私自利。农民抵制不符合生产规律的瞎指挥而消极怠工,你也不会认为是落后和没有觉悟。
我们下乡时农村非常贫穷落后(主要指生产力),这是农民造成的吗?农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应该受到尊敬,不只是同情。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据我所知,最早农村改革的骨干力量如:陈一咨、王小强、翁永昕、王歧山、张木生、邓英桃等一批人都有下乡插队的经历。他们了解农村和农民,有文化理论基础、年富力强框框少,在农村又勤于思考。他们成为农村改革的先锋绝非偶然,是农村插队生活为他们打下了基础。
知青上山下乡主要有插队和建设兵团二种形式。有人总结说,兵团出文艺天才,插队出政治人物。虽然不是绝对的,但仍然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确实,在兵团知青中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和文艺工作者。插队的很多知青,后来成为改革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中有下乡插队经历的人也不少。
知青发展轨迹的不同,除个人条件的差异外,和生活环境不同有很大关系。
建设兵团各级组织健全。兵团知青集体劳动和生活,组织纪律比较强。兵团对政治思想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丰富生活和搞好宣传教育,经常组织文艺文化活动,有文艺特长的兵团知青,在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成长。他们不缺天赋,又有劳动体验和生活积累,加上个人努力,在回城以后逐渐显露才华和优势,成为这一领域的名星和领军人物,也是顺理成章。他们应该感谢建设兵团的生活经历。
插队知青就不同了,农村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他们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这都需要独自面对。插队知青虽然比较散漫,但更善于独立思考。插队知青行动上也比较自由,你想看书、访友,只要不是农活特别忙,没人强迫你必须出工,只是少挣点工分罢了。你的言行和主流思想不合拍,农民也没有“上纲上线”和打“小报告”的风气,“运动红人”在农村并不吃香。
在相对独立和宽松的环境里,一部分知青思想活跃,对严肃的社会问题多有探讨和研究。我们队的知青张木生,在插队时就理论联系实际写了《中国农民问题研究》,后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知青在回城以后,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他们的的身影和作出的贡献。据我所知,仅我们一个县的知青中,就涌现了学者教授,驻外大使,作家,画家,企业家等优秀人材。古人说:“自古英雄多磨难”,经历上山下乡磨砺的一代知青,可以说人才辈出,不是被耽误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