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书画艺苑 → 求索偶思(二):王羲之与《临河叙》


  共有118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求索偶思(二):王羲之与《临河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于文坚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52 积分:173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9 22:23:00
求索偶思(二):王羲之与《临河叙》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6 22:54:00 [只看该作者]

 

求索偶思(二)(2008-09-18 00:00:02)

 

《临河叙》见于《世说新语》,《兰亭集序》见于《晋书》

公元353年,王羲之嘗与同志宴集於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根据“兰亭八柱第四”:唐柳公权书群贤诗王献之 四言诗并序:

四言诗王羲之为序 序行於代 故不录 其诗文多不可载 今各裁其佳句而题之亦古人断章之义也

以上句说明王羲之四言诗有序文,不录,不知为何文?

王羲之与《临河叙》 附《兰亭集序》

王羲之(公元321年—公元379年,今暂作公元303年-公元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为南迁琅琊王氏贵胄,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师承卫夫人、钟繇。著有《兰亭集序》。真迹无存,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

王羲之娶郗鉴之女郗浚为妻,与妻子共生育有七子,有名者五人。

     长子王玄之,早殇

     次子王凝之,妻子为谢道韫

     三子王涣之,生卒不祥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

     五子王徽之(?—公元388年),字子猷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

     七子王献之(公元344年—公元386年),字子敬,妻子为郗道茂(高平郗昙女)

王羲之后代:

七世孙智永。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其父王华)。

     五十五代孙王德水,书画家,收藏家。

     六十六代孙王新铭,绍兴人,词人,收藏家。

     六十八代孙王正清,绍兴人,书法家。

 

王羲之《临河叙》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修禊事,古人在阴历三月三日上巳於水滨修禊,以消除不详。阴历三月上巳亦有初八,初十日者,魏晋以后始定于三月初三日,修禊亦分春禊,秋禊。

 (接下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于文坚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52 积分:173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9 22: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6 22:55:00 [只看该作者]

(接上页)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 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詠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讬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於所遇 蹔得於己 怏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既惓情随事迁 感慨係之矣 向之所欣 俛仰之閒 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於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後之视今 亦由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録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跋一也 后之揽者 亦将有感於斯文

 

王羲之之死因

《晋书》曰:

   时骠骑将军王述(字怀祖)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先是,羲之常谓宾友曰:“怀祖正当作尚书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会稽,便自邈然。”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谓其诸子曰:“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世说新语》《仇隙》第三十六/5曰: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至终,卒年59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姜钧杰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5390 积分:2858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2/7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7 14:55: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于文坚介绍历史知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