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交出我的作业


  共有802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交出我的作业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28 12:47:00 [只看该作者]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确不能消灭三大差别。盖因知青们下乡过程的仓促与混乱,导致其中至少大部分人无法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力量出现在乡村中。然而青春的力量和曾经城市的经历却又让知青们并不甘于在上山下乡中默默无闻地平淡度过,于是很多的知青们都从古老的农民那里学会了奋斗与拼搏,坚韧与顽强。终于成就了这一代人完整的人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28 13:4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1-2-27 11:45:00的发言:

关于“资产阶级法权”,当时看到后也是很费了一番琢磨。这东西作为上层建筑,绝对有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改变这种基础,想灭了它是不可能的。而现在明明就是这些基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任重而道远啊!


回龙班:

“法权”这个词在翻译上有争议,通俗讲就是权力或等级制度吧? 龙班说
“法权”属上层建筑不错,但是要消灭“法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才能使其被消灭,对此我很怀疑。因为资源有限,物质产品不可能超过人性需求而达到极大丰富,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总要以某种方式持续下去。例如庐山美卢只有一座,如果人人都想把美卢当成自己的避暑屋,怎样“大同”?“按需分配”的前提是消灭差别,如果差别消灭不了,索需如愿是不可能的。从目前世界来看,从人类经验来看,差别是消灭不了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28 20:15:00 [只看该作者]

本作业是一个从我们这一批人的历史咒符中跳出来的尝试.    (山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茅山派曰:
        首先,我们这一批人身上并没有所谓的"历史咒符".如果一定要用如此说法,那么此"历史咒符"从"五四"运动前后,就起码套在全中国人民身上了.况且,一 千几百万"知青"只占很小的少数,尽管有些朋友觉得自己是很"特别"的一代人,但是,别人不是如此看待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前者,要跳出不存在的所谓"历史咒符";后者,要跳出套在全体中国人民身上的"历史咒符",那么作为个人,结果只能是白费力气和精神,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甚至连朵浪花都见不到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至于人类是否会迁移到别的星际,莫須有的事大家是可以随便说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基本上我们都无此机会.
      所以,"山风"的"上山梦幻记"题目起得好,但看"交出我的作业"一文,觉得"山风"实在是心太累了,似乎在努力挣脱精神枷锁之中,竟令我想起一位老同学! 自然,"山风"是年轻许多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至于道教是否曾是"国教",好像答案是肯定的."百度"上可查明.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山下鄉"這件事很快就沒人會再提起了,更不要說"未来的人类有可能在外太空某处新家园的课堂中上地球历史课时提到上山下乡的","山風"真有些太"革命的浪漫主義"了!
    "養老院"的課題,倒有許多朋友經常提起的,可能都算是"蟻民"心態吧.開句玩笑而已!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順提一筆,張春橋曾提到了"社會主義萌芽"問題,似乎同"法權"有關聯......



回茅山派:

一千七百万人的上山下乡在中国历史上是 一件历时十年的不大不小的社会事件, 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更算不上人尽皆知的大事件,还不如犹太人“出埃及记”闻名,在地球生物史上我们这一代的消失更不会比恐龙的消失有名。不过我们这一代的十 年历程是在国家意志下延续了欧文“大同村”的社会实践要在人类历史上“改天换地变人”直指那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壮丽的理想“人类大同社会”,这里面的说道可 就不仅是上山下乡四字可“浅说”的了。因为我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大规模的用改变三大差别的口号指导下从城市迁移到乡村追求“大同”理想的有知识者,这和 古代修长城的民工和出塞军屯垦殖的无地乡民完全不同。在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上山下乡的历史意义可就不是仅仅追溯到“五四”就能打住的了。换言 之,GCD和老马也不是追求“大同”的源头,据文字记载,儒家的《礼运。大同篇》可能是最早的“大同”宣言。我们这一代被赋予去追求“大同”的先行者使命 中还有一个比改天换地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灵魂深出爆发革命”,也就是革自己的命,说到底就是要改造人性“变人”。这就是最有趣味的话题了。天有天性, 人有人性,天人合一之中有大道,那就是一种我们还不明白的宇宙性。我的作业可不仅是要为上山下乡说些肯定或否定的见解。

 

接下来我就要写结论了,我不怕“心累”,上天给予我们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能力就是“心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 11:07: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无声的作业快做完了!可关于这些事的争论大概还会继续吧!我先不多说了。要不无声的结论又要被耽误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2 18:25:00 [只看该作者]

结论可能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但总要一步步的做下去。

上山下乡早在50年代就开始,有时也叫支边,垦荒等。文革前中央专门开了会议把上山下乡定为国策,并制定了15年计划,后来又改为18年下乡3500万的计划。当时的邓总书记发明了“插队”的概念,以每个生产队插进两名知青为目标,他还建议到兵团的知青年龄可小些,将来在边疆安家落户。 文革前出台的《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主要提了知青
上山下乡是为了建设新农村,解决不能上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和培养接班人。当时还提出“三自愿”,也就是说不强迫。

而文革前
决定的废除高考和随之而来的停课闹革命并没有进行计划中的教育革命和选拔推荐大学生的工作,因为随之爆发的文革将学生们推向社会卷入了上层的政治斗争。接下来的红卫兵武斗更造成文革收不了场,原定半年的教育革命和原定一年的文革都被打乱了计划。

文革中那些曾主管上山下乡的中央领导除周恩来都被打倒, 但周在文革中一直紧抓上山下乡工作。他先是在66-67年令回城造反的文革前下乡的知青返回农村,他还在67年底批准了红卫兵自发要求下乡的要求并在68年底老人家发出接受“再教育”动员之前主导了当年和积压的几届毕业生下乡。

老人家在文革中也一直“忙里偷闲”的在考虑教育革命如何搞, 他先后提出“七二一大学”和“四个面向”,在接见红卫兵五大领袖时他又提出“斗,批,走”和“教育革命搞不下去就散伙”的意向。

而周恩来髦下的〈中央安置办〉在68年5月给中央写的报告中提出了非常详细的“一揽子计划”,其中有三市一省跨省插队为主的安排和预算以及68年全年上山下乡所遭遇的困难。可以看出这份报告的主持人是以高于各省的口气说话的,全文如下:

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关于老三届毕业生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

52, 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国务院呈送《关于1968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全国66——68年三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近400 万人,其中势必有大批人要走上山下乡这条路。下去要以插队为主,安置方式可多种多样。京、津、沪、浙需要跨省安排的,请国务院召开协作会议给予落实。《报 告》说: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受磨炼最大,最能体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光辉思想。但是阻力甚大,问题较多,工作确实艰巨。但不能动摇插队为主的方针。 1968年安置经费2.5亿元,拟根据各地计划分配下去,没有完成计划的,其剩余部分安置费上缴中央,不再留给地方结转使用,各省、市、自治区应尽早制定计划。


我个人的推论是老人家在几个月后所发出的12-21动员正是回应这份报告,与文革前上山下乡提法最重大的不同点就是“再教育”,而且用了“要说服”的软话。但接下来在各地执行中就不再讲“三自愿”而是“一刀切”和“连锅端”了。还有一个细节是老人家在姚文元12-21人民日报编者按送审稿上删掉了“消灭城乡差别”一段,但后来发表时出现了“缩小城乡差别”的字样,在这删改之中流露出老人家的无奈。

如果城乡差别不能因我们上山下乡而被消灭,那能被我们缩小吗? 在这点上老人家显得不如周恩来自信。总理在文革前后的上山下乡中有几个反对:
(1)反对在城市征兵,因为复员又要回城。
(2)反对知青下乡两年后招工回城。
(3)反对各种形式的走后门(当兵,上学,回城)。
而且总理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双向交流”。也就是城里知青下乡变农民,乡村农青进城变工人,请看他的原话: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城市青年后备劳动力和一部分闲散劳动力动员下乡搞农业,其目的要使城乡结合起来,工农业结合起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 来。将来要使这三个差别逐步缩小、消失。要把我们现在的农村和城市搞齐了,做到又是城市又是农村,中国之大,这不是我们20世纪就能看到的,这是长期的。 不消灭“三大差别”进不了共产主义社会。但现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我们要打下底子。这就是毛主席提倡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

劳动制度,首先是劳动力的安排。现在城市里每年涌现出的青年劳动后备军,起码是200万。就算计划生育做得好,20世纪城市的计划生育能 把人口增长率压到净增1% — 就了不起了,那时也才能实现到100万人。到那个时候城市人口数增加了,也许会是一百几十万。城市不能容纳这么多的劳动力。我们城市的工业、交通、运输业 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一切要按节约计算,每年增加的就业岗位不会太多。我们现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都低,将来要机械化、半机械化、电气化、自 动化、半自动化,就要大大节约劳动力。因此,每年总要有一部分青年后备劳动力下乡,发展农业。而且在农村中也要搞加工工业,也要搞小工业,城乡才好结合, 并且还要吸收农村一部分人到城市做工人,这样才好结合,才好工农交流。因此,我们至少要看到今后15年。将来安置工作要和劳动工资工作结合在一起,城乡劳 动力统一安排。

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6 16:51: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废除高考,如果没有文革,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那今天我们会怎样?

就算废除了高考,如果没有文革, 我们之中将有5%上下的人被选送上大学,剩下的大部分上山下乡, 就象文革前插队和到新疆兵团那些人一样。

就算有文革, 如果文革象反右和四清那样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如果大学,中学不乱,如果全国不乱,那我们中很多人今天一定还在乡下。

正因为有了文革, 我们全下去了, 我们又全回城了(有个别没回来的)。对于我们的个人命运而言, 败也文革成也文革。对国家而言, 登峰造极,物极必反。文革前后的上山下乡都是插队为主,兵团为辅。文革前上山下乡主要是创造“新农民”,文革中上山下乡号称是“再教育”。文革前上山下乡没有招工回城一说,因为上大学和留城分配工作的名额已预留,因此下乡的人就要准备一辈子当农民了,文革前上海到新疆的知青也是被设计为一辈子扎根边疆的。1965年7月
周恩来出国访问回国路过新疆专门去看望了兵团战士,还引用"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的诗句教育兵团干部战士扎根边疆。

但是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是全体毕业生在废除高考和“再教育”的前题下“连锅端”下去的, 后期出台的政策就有了选拔工农兵大学生和下乡两年后招工回城的安排。这样就出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过程中的一个最大“新生事物”,也就是从群众到领袖都使用的一个新名词“走后门”。


如果上山下乡是为了缩小三大差别,那“走后门”出现并发展为燎原之势只能说明缩小差别的政策出了问题,因为老人家说了“走前门的也有坏人”,这说明了领导推荐选送上大学和招工的方法比起在公平前题下考试和考核来没有优越性和公平性。老人家还说了“走后门的也有好人”,这又说明了“走后门”的合理性。就教育革命和废除高考而言,如果新的招生办法好坏不分“前后不分”那还有什么进步意义? 问题不在于是否走前门的都是好人或走后门的都是坏人, 如果前门合理公平的对所有人敞开,那开后门就是一种倒退。偏偏老人家说他也开过后门送过好人上大学,还说他自己也有资产阶级法权,这样一来教育革命的最后结局也就只能是我们后来都看到的那种“何必当初”了。撼三大差别难,撼人性更难,难于上青天!


我从不怀疑老人家要改造世界改造人性的良好愿望,但是我怀疑“人定胜天”和人性能被改造。

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3:55:00 [只看该作者]

无声,这一帖是在“知青文物”栏,南望的《那一年“浸种”的记录》里跟的内容,怕你没时间读到,复制在这里:

   

      我离开村里前,也在讨论办集体队,因为各知青点的人越走越少,有的村只有一个人,对当地来说留一个是一个的负担和压力,就要想办法集中,或许也考虑到剩下 的都是没能耐走的?我还真写有一个练习本的策划书或倡议书,现在看来真是太幼稚太嫩的想法了,不好意思晒出来亮相。前几年,听说后来还真的成立过独立的知 青集体队,人不多,很快就随着回城而自动解散了。
     

      不过,这倒也让人联想那样一个趋向的可能性。如果知青集体队的人真的再也走不成,会是一个怎样的生存状态?很可能,他们从此远离了原来的插队村,跟所有自 然村没有关系,成为了一个独立在山野的行政村,再也没有了接受再教育的“贫下中农”,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毕业,可以自立了,同时,也意味着没有村庄再愿意 负担他们,还透露其中的一个信息:可能,农村早就商量过这些知青的最终命运,这个商量不是一级基层组织能够拍板,它是全国性的,自下而上的民心反映,自上 而下的高层决策。

   无声,有没有从上山下乡后期的留守知青建立集体队动向中看出和上山下乡话题有关的内涵?


野歌



回野歌:

我 没插过队,仅就兵团来说,没见过贫下中农也就没有再教育更没有毕业期。文革结束时(大回城前)68-69年插队知青大部分招工离开农村了,1700万知青 回城700多万, 100多万上了大学,还有800多万在下面其中很多是兵团知青。 因为在1975年毛周都在世时全国12个兵团就撤消了军队建制归到农林部算是农场了,也就是要扎根边疆了。后来邓批准插队知青回城本来没有兵团的事,所以 云南兵团才闹起来。当时邓刚复出,访美后正要打越南(后面是苏联),怕云南边疆乱起来误事所以放了云南兵团一马。有人说那是一种意外。后来邓恢复原位后就 压下了原新疆兵团老上海知青要回上海的“闹事”,再后来邓又恢复了新疆兵团的半军事化建制,他说不要再回归军管了,因为还要评军衔,太费钱。

上山下乡毛算政治账,邓算经济账,周两本账都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3:56:00 [只看该作者]

文革结束时(大回城前)68-69年插队知青大部分招工离开农村了,1700万知青回城700多万, 100多万上了大学,还有800多万在下面主要是兵团知青。--无声

这些数据不敢苟同。
1. 按照中央文件1966~1976十年文革结束。
2.  从整个插队的总人数来说,68~69年去插队的只是老三届,后面还有69届一片红和70届。
3.  即便是老三届插队的,76年大部分招工离开农村了?怎么可能?

千 万别以为那些像模像样的“官方”数据是真实的。我在78年底到79年初几个月被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街道临时“借用”到乡办工作(乡办只有主任和我二个 人),我每周至少要到区公安局开出一百几十份准迁证(其它居委会我不熟悉,我自己所在的居委会的插兄插妹还是熟悉的,老三届的最少占2/3),但已经造册 排队等候报批的尚有上千人,而且每周各居委会上报的困退、病退的人数远比批准的人数要多。

南望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4:22:00 [只看该作者]

回南望

我的一篇旧帖谈了你提到的问题, 再发一遍供参考:

----------------------------

 

2009-08-25 16:27

我把和野歌讨论的一个旧帖翻出来,70年后各地开始不再跨省下乡, 北京70届干脆全留城了, 不是说文革导致工厂无法开工不能接收新工人吗? 文革10年上山下乡1700万, 文革结束时还有800万知青在下面.有资料说文革10年全国从农村招工进城1600万,也就是说有900万知青已离开了农村(不一定回原籍). 还剩下的800万知青可不都是留在农村, 不要忘了全国12个兵团的几百万人还在边疆, 他们没有招工进城的机会,对比插队知青保送上学的机会也很少.所 以后来从云南兵团开始闹事. 我记得70年后北京各届中学生或留城或分在北京郊区, 这都给先下到边远省份的老四届造成困惑. 总之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是以"再教育"为号召的, 而且有下乡两年可招工回城的政策(兵团的不算), 那就是说"再教育"后是否毕业可随时由上面决定, 事实上插队知青"毕业"的最多, 这引起了回乡知青和复员兵的不满, 

1976年1月19日,陕西省咸阳市北杜公社杨家寨大队周荣光(回乡青年)和王元成(复员军人),写信给毛主席、党中央,反映了农民对招工政策的意见,提出了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信中说:

" 我国工业在大发展。招收新工人反映了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但是,招工为什么只能从城市来的人里招,农民就应该是“世袭”的?为什么城市学生就应当工人, 农村学生就该当农民呢?甚至有一些知识青年,名字下乡了,人还在城市,只因够了两年时期,不经贫下中农推荐,就也当了工人。这样做能够纯洁工人阶级队伍 吗?有利巩固工农联盟吗?有利于缩于三大差别吗?招工,知识青年要招一部分,农村青年也应该招一部分。在我们国家里,城市青年当农民,这是一件了不起的 事。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崭新成果,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我们誓将上山下乡革命进行到底。我们要求彻底纠正这条错误路线。"

这封信是请当时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注3一lO)转呈的。吴桂贤收到这两名农村青年来信后,觉得言之有理,但事关大政方针,不敢冒然从事,何况她并不分管知青工作。于是,她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主席,春节好!
今 收到陕西省咸阳市北杜公社两位知识青年给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信。反映省计委下达[75]267号文件,在全省大批招工,对象是下乡二年以上的知识青年,回乡 青年不招(据我所知是国家计委规定的)。咸阳地区1968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已经在70、71、72年三次招工中基本走完。去年招工,下乡二年的知识青年又 大都返城。一些青年农场被拆散。这实际是鼓励倒退,“劳动镀金”,早下早上来。有的生产队也怕知识青年靠不住,对他们的安置、培养工作也不做长远打算了。 对知识青年教育就受到影响。这种规定,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新生事物,不是维护,而是拆台。呈上两位知青来信,如有不妥,请主席批评。
吴  桂  贤
一九七六年二月—日

毛主席看到吴桂贤的信,对信中的观点未置可否,而是批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批示说:
“印发政治局。知识青年问题,似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以解决。二月十二日”。


众所周知,  76年1月周恩来逝世, 毛给政治局的信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4月23日晚上,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知青办提出的建议。作出了如下决定:

l、成立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由陈永贵(注3—11)牵头,吴桂贤参加。领导小组成员后议。
    2、同意组织有关部门派出调查组下去调查研究,并请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两个单位参加。调查人员要先集中学习,解决认识问题。    3、同意下半年开个会,按主席指示,解决知识青年的问题。
    5月7日,国务院向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及国务院各部委发出《关于成立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的通知》。
  通知说:为了加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经中央批准,决定成立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以下23人组成:陈永贵、侯隽(女)、 顾秀莲(女)、沙风、刘冰清(女)、董加耕、姚力、杨贵、王丙乾、黄树则、赵发生、康永和、徐光霄、王常柏、肖泽曜、解力夫、田维新、张世忠、杨富珍 (女)、于驰前、石磊、薛喜梅(女)、李庆霖。陈永贵任组长,侯隽、顾秀莲、沙风任副组长。于驰前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为了能够较多的反映下乡知青的呼声,新成立的领导小组吸收3名知青参加,他们是天津的侯隽(女)、江苏董加耕、河南薛喜梅(女)。同年8月11日国务院任 命侯隽同志为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付军级),调到北京,在国务院知青办办公,主持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然而因唐山地震和毛泽东去世, 历史转向了. 决策层在"轮换"和"扎根"之间争论不休, 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历史留下了一个迷语, 毛泽东说的
"
知识青年问题,似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以解决"
到底是要解决什么?

 

 

北 京70届全部留城, 后来就都在郊区下乡,随时抽回城. 全国都差不多, 不再跨省下乡. 因为国际国内时局变了. 但前面老四届的下去了,大学也不知怎样办, 有的大学也下放了. 经过两年犹疑, 后来又再掀下乡高潮, 也还是在近郊. 国有化与计划经济的定式下每个人都要国家分配工作,周恩来就管这类事, 他最主张上山下乡. 文革中原政治局成员大都不再视事, 如何处理乱摊子和几届中学生?正好大串联后北京有红卫兵要求去云南和内蒙插队, 周恩来当即支持. 后来有人说是陈伯达和戚本禹支持, 去年上海国际知青研讨会上叶辛,庄,刘那些知青问题专家还传出毛泽东68-12-22 上山下乡号召是姚文元炮制出来的, 根本查不到原件. 对此我是不信的.我们已看到当时教育部向周恩来告急的文件, 陈述几届中学生积压在校使后面的小学生上不来.正好中苏对立爆发了珍宝岛之战, 那就快刀斩乱麻,一锅端也好, 大疏散也罢, 反正文革前就有了15年内上山下乡1200万的计划(后改为18年3500万), 那就现在都下去.两年后就有了"下乡两年可招工回城"的文件, 只不过不是都回北京上海, 而是去当地城镇的工矿企业.

  总之, 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是在原定的三自愿基础上(分批分期上山下乡的轨道上)被迫"加速全锅端"(因文革大乱的原因). 这里有战备,就业,缓解城市政经压力等多重原因.决策只能是毛周为主,一切以国际关系和国内需要为决策出发点,不是以人权为先."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 也要执行."(现在人们自由了? 我们插友的孩子重点大学毕业三年了找不到工作.国家不逼你了也不管你了!) 四人帮那时狗屁不懂, 他们插不上话!我们这一代确实在客观上为国分忧和作了承担.全国12个兵团的成立就是为了战备.73年和75年上山下乡的两个高潮是在大学招满和工矿招满 的前题下不得已而续之,那是新中国的又一代长大的"婴儿潮"带来的压力. 79年大回城不是因为城里的就业机会多了, 而是顶替还不能解决就业后被迫开放私人经营的领域,最早提出双轨制的就是老革命兼经济学家薛募桥. 现在的问题还是存在, 大学越扩招, 人们越是有资格留城, 国家索性不管分配了, 全推给市场了.市场急眼了!反问道我到底姓资还是姓社?

  中国不发展起来发达的小城镇就永远无法消化大诚市和农村过剩人口. 计划也好,市场也好, 人的观念要变.美国西部的开发是从最早的东部十三州的移民举家乘大蓬车向西探险. 国情不同可能无可比性. 去年我回京陪我母亲去看病, 那哪里叫医院啊?完全象春运期间火车站的售票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无声 最后编辑于 2009-08-25 16:34:23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9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7 14:47: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数据图表,说明及来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不同年度下放知青人数和种类.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不同年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连基:“上山下乡”是为了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吗?──与“上山下乡”有关的数据说明了什麽?
[连基] 于 2004-02-07


(1)“文革”10年中的大规模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共1600多万人[1]。

在同期还有一个数据,城市从农村招收农民进城职工1400万人[1][4]。两数据之差200万人。显然200万人的就业压力并不大。(参见下面 3 的数据)

(2)“文革”中大规模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始于1968年12月。

1970 年、1971年两年,国家新招收全民所有制职工超过983万人。[2]根据1965年---1976年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占全体就业人员的比例,1970 年,1971年两年招收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应在2、3百万。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1970年、1971年两年合计招工大约在1200万左右。

(1977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占69.2%,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占30.8%。

1965--1976年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占全体就业人员的比例由23.9--降到20.9%),而1968、1969、1970、1971年下乡知青共有多少万?显然1968、1969、1970年城市就业压力并不大。

(3)历史上中国城市的新增就业人口与待业率(或失业率)

1949年 中国城市失业工人400万,就业职工800万。

1950年起城市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80万人口。1958年起城市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120万,1970年前后每年新增就业人约300万人。

待业率

1952年 377万人--13.2%

1957年 200万人---5.9%

1978年 530万人---5.3%

1980年 542万人---4.9%

1981年 440万人---3.8%

1982年 379万人---3.2%

1983年 271万人---2.3%

1984年 236万人---1.9%

1985年 239万人---1.8%[3]

(4)中国农业、工业劳动者比例变化(不包括第三产业)

1949年全国职工总数800万人。

1952年农业 17317万--93.3% 工业 1246万--6.7% 轻 874--4.7% 重 372--2.0%

1957年农业 19310万--93.2% 工业 1401万--6.8% 轻 844--4.1% 重 557--2.7%

1962年农业 21278万--92.6% 工业 1705万--7.4% 轻 785--3.4% 重 920--4.0%

1965年农业 23398万--92.8% 工业 1828万--7.2% 轻 866--3.4% 重 962--3.8%

1970年农业 27814万--90.8% 工业 2809万--9.2% 轻1149--3.8% 重1660--5.4%

1975年农业 29459万--87.5% 工业 4292万-12.7% 轻1652--4.9% 重2640--7.8%

1978年农业 29429万--85.5% 工业 5008万-14.5% 轻1825--5.3% 重3183--9.2%

1979年农业 29934万--84.9% 工业 5340万-15.1% [5]

从 1952--1965年工业从业人员由 1246万--到1828万人增加 582万人,平均每年44.8万从1965--1975年工业从业人员由1828万--到4292万人增加 2464万人,平均每年 246.4万从1975--1978年工业从业人员由4292万--到5008万人增加746万人,平均每年248.7万从1978--1979年工业从 业人员由5008万--到5340万人增加332万人。

以上工业劳动者仅指产业工人,不包括党政干部、商业、文化、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

(5)中国城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

1957年全国 1022万 城市557.2万

1963年全国 1542万 城市820.8万

1977年全国 4155万 城市2582.7万

1978年全国 4255.4万城市2746.5万

1979年全国 4436.8万城市2944.1万

中国城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中,1977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占69.2%,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占30.8%。

(6)中国城市工业企业总产值

1957年全国 704亿 城市 512亿

1963年全国 922亿 城市 744亿

1977年全国 3723亿 城市 2715亿

1978年全国 4231亿 城市 3092亿

1979年全国 4591亿 城市 3404亿

(7)职工调整工资

1971年调资。(195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三级工,196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196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和低于一级的工人,以及相同工作年限的其他工作人员,调高一级。) 1977年8月调资调资面约占职工总数的50%。

(8)1949--196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自然增长2162万。

1949--196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出生数约3000多万。

(9)1949年中国的城市人口5765万,占全国人口的 10.6%。

从 1949年到1957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到9949万,占全国人口的15.4%。约2300多万农村青年人进入城市,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1957年到 196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到13072万,占全国人口的19.7%。近2800多万农村青年人爆发式的涌入城市,参加工业化的建设。到1960年 底,1949--1960年约5100多万农村青年人进入城市,占城市人口的39%。如果包括1949--1960年约5100多万来此农村的城市居民在 城市婚姻子女则占城市人口的40%以上。到1960年底,1949--1960年约5100多万来此农村的青年职工占1960年全国职工总数6800多万 的75%。从1961年到196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为13045万,占全国人口的18.0%。其中1961--1963年精简职工,动员2000万城市人 口到农村。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为16341万,占全国人口的17.4%。除了知青上山下乡外,还动员机关干部、医务工作者、知识分子 及其家属下放农村。城市从农村招收农民进城职工1400万人。10年期间城市人口净迁出约500万。

【注释】

[1]中国城市手册 1987 P843

[2]中国城市手册 1987 P859

[3]中国城市手册 1987 P818(中国统计年鉴1986 P136)

[4]中国经济基本资料 1984 P188

[5]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 1981 P104
       

 回到顶部
总数 108 1..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