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转贴]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共有295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贴]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语无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206 积分:205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6/9 18:20:00
[转贴]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1 22:15:00 [只看该作者]

 

                  被政治运动绑架的青春

[南方]长平

    知青回城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出现在不少媒体的系列报道中,我看见其中一些变味的历史记录。

  传统的历史书写里,总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动。知青史本来不是这样开头的,因为它借助文学的形式,以伤痕为内容,以控诉为目的。这类文学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像北岛等人就不承认“伤痕文学”,认为那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宣传。不过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文学还是有意义的,至少它记录了一些小人物被卷进荒诞运动之后的悲惨命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记录突然改变了方向。历史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那时候知青一代正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当年的控诉者中不少人变成了成功人士。他们回眸历史时,觉得与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凄凄惨惨,还不如打扮得壮怀激烈。于是一股“青春无悔”的热潮席卷全国,“伤痕文学”中的苦难记忆被成功人士的温情怀旧取代,他们通过展览、影视、回访等方式缅怀自己的动人青春,甚至一些餐馆也因为打扮成当年的模样而生意火爆。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1600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政府官员,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可以变成记忆中或艺术上审美的题材,这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那一场运动的开始,很多年轻人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主动去到农村,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被政策强迫驱赶。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人的整个青春年代都被绑架了的时候,他就难以避免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是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和依赖。所以并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一些阻碍正好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以为彻底反思“文革”就会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香茶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957 积分:2510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6/12 11: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2 9:30:00 [只看该作者]

整篇文章很有力度下面这段我看的更详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1600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政府官员,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可以变成记忆中或艺术上审美的题材,这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粒沙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660 积分:1568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6/12 11: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2 14:01:00 [只看该作者]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这一段,值得我们深思.它阐述了知青二十年多的奋斗状况,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证明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就没有改革发展的今天.只是就中国而言.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8/2 8:19:00 [只看该作者]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寂寞而彷徨的青春、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可以变成记忆中或艺术上审美的题材,这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的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分析得太好了,我认同这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哥巴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4 积分:156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6/26 19: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8/10 9:52:00 [只看该作者]

少数人,主要是当权阶层,因上山下乡而得益,但更多的人是受损。不过得益的人因为占据好位置,有极多的话语权,所以今天在很多宣传工具仍大喊“青春无悔”,仍说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一点都不令人奇怪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哥巴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4 积分:156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6/26 19: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8/10 9:56:00 [只看该作者]

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其实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

其实时间还应当追溯到更早,由于所谓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等一系列析端的、失败的政策,造成城市就业岗位不足,当局只能以“上山下乡”,以牺牲一代人——具体说是一代“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青年和平民青年的青春来应付……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香茶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957 积分:2510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6/12 11: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8/11 11:09:00 [只看该作者]

对于知青这个问题我们是当事人,当局者迷。地位不同,看法不同,我们看问题有局限性,片面性。都是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比较固执坚持己见,讨论不出结果来,还是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面瓜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0 积分:13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9 21: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8/11 12:16: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清风出袖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15 积分:15479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9/13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 9:31:00 [只看该作者]

     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当局者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
      一代人的青春与“要了你的命”比起来,那当然要轻微得多,政府的行政政令的存在肯定就是合理的,历史学家评:自秦汉以来,一切帝王无一不是“X”......,老百姓可都是地道的“面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3 11:15:00 [只看该作者]

哈!
如此热烈的讨论我怎么居然没有看到?!
看来以后对“贴吧”要多关注些了。
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这段历史,作为文革的一个几乎是必然的组成部分,是一定要坚决否定的!这一点不应当有丝毫的疑义!反对这一观点或曰结论的人,不是糊涂,就一定是别有用心了。

 回到顶部
总数 31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