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转帖]知青文学还能让我们反思什么?


  共有37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知青文学还能让我们反思什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光水色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35 积分:7698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10/6/10 20:22:00
[转帖]知青文学还能让我们反思什么?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6 22:48: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文学还能让我们反思什么?

 

---《苍凉青春》重新出版序言

 

 

 

    武汉大学出版社历经一系列报批手续,终于获准出版知青文学书系。该书系均是重新出版曾经产生一定影响的知青文学,拙著《苍凉青春》忝列其中。这是国内出版社第五次重新出版拙著。广州出版社曾于2001年再版,我写过一篇序言,这次重读这篇序言,20多年前创作《苍凉青春》时的一些思考和困惑重又袭来,它是我思想的忠实记录,自觉对己很有意义,我还想,对于当今读者,也许亦能引发一些思考,也就权作这次重新出版的序言。现转录于此。

 

    呈现在这本书里的故事,是我为准备创作一部小说作品在陕北黄土高原深入生活时采撷而来的。那是一部计划用一到一年半左右时间完成的小说。但当我决定放弃小说创作,改用写实笔法忠实记录生活里发生的真实故事后,仅是采访,前后便用去了三年时间。那是一场考验耐心的追踪采访,在我的视野里,即将走进我作品里的人物连同她们的故事,三年里一直处于“现在进行时”,就像舞台上尚未合幕的戏剧,剧情仍在不断演绎,等待出现的结果一拖再拖。当然我知道,要想等到剧情不再发展,除非生活停止前进,但起码,即使看不到人物命运的最后归宿,能获知基本走向,也会为我对生活的判断提供依据。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按捺住创作的冲动,一直与她们保持联系,共同走过三年光阴,这才着手开始写作。

    改变写作小说的初衷,原因在于生活原生形态对我的震撼。当我的主人公们诉说她们的经历时,我不至一次地感叹生活和人的命运自身竟具备那么丰富的传奇色彩。小说留给我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很大,但面对我的主人公们真实的故事,若用小说形式来表现,读者也许会以为我是在编织臆造。我想赋予这部作品以最朴素、最少矫饰的形式。这是需要自信的,是生活本身赋予了我这份自信。

    当然我明白,将作品成败的砝码单纯押在题材上是可笑的,任何猎奇的想法只会败坏文学的品位。在采访和写作中,我没有停止过这样一种努力,即怎样才能让思想穿越事物的表层而探触到其中的底蕴?苦苦努力的结果令我茫然。比如,我不明白,我笔下的这些女知青,当命运把她们抛向黄土高原的腹地,她们所代表的都市文明,与古朴落后的乡土文化传统意识之间的冲撞、较量,到底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在被现实环境粉碎了的青春之梦的废墟上,她们和农民的结合,究竟是毁灭了自己,还是重新铸造了一个自我?她们的婚姻遭际是滑稽时代导演的滑稽闹剧,还是蕴涵着深刻社会和人性内容的悲剧?她们沥血滴髓的人生经历,是个人原因所致还是时代所致?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还是时代?还有她们生命、青春的价值取向究竟有无意义?有何意义?等等,我没有寻找到确切的答案。

    从黄土高原走出的摄影家黑明,曾在北京办过一个很轰动的影展:《走过青春》,后来结集成书也很畅销。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这个摄影展时,看到这本书中的几位人物进入了黑明的镜头。镜头捕捉的她们的生存样态,让观众颇受震动。那是我与她们告别多年后再次与她们对视。我又想到我采访和写作中思考的那些问题,心中依然茫然。

    时代毕竟在前进。我曾经写下的这些故事,今天的读者看来已是往昔云烟。像我的主人公已经走过青春一样,我已走过昨天,读者也已走过昨天。今天的读者有今天的视点。曾经困惑我的问题,也许今天的读者完全能够做出清晰的判断,但我想,历史终究是历史,历史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启迪后人的思考。从这种思考中如果读者能体味到点什么,那么,我想我曾经付出的努力也算有意义了。

    但愿如此。

                          写于20015月  

 

             (转自新浪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广西知青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6961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10/7/26 13: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9 11:3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山光水色在2012-1-16 22:48:00的发言:

    比如,我不明白,我笔下的这些女知青,当命运把她们抛向黄土高原的腹地,她们所代表的都市文明,与古朴落后的乡土文化传统意识之间的冲撞、较量,到底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在被现实环境粉碎了的青春之梦的废墟上,她们和农民的结合,究竟是毁灭了自己,还是重新铸造了一个自我?她们的婚姻遭际是滑稽时代导演的滑稽闹剧,还是蕴涵着深刻社会和人性内容的悲剧?她们沥血滴髓的人生经历,是个人原因所致还是时代所致?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还是时代?还有她们生命、青春的价值取向究竟有无意义?有何意义?等等,我没有寻找到确切的答案。

   

-------知青文学,又叫“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主体: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

      作者:多为知青。

      主题:以知青生活为主,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感知、反思知青的那个不平凡的年代。

 

 

      这帖转得好,是应该好好地反思的。

      帖中洋洋洒洒,我就拮取一节跟帖。

 

      我以为,作者不是没有找到答案,而是不忍心正视答案。

     

      作者笔下的女知青,既无胜利也没有失败,人生的一段插曲;她们和农民的结合,不是女知青的主流,所以也就谈不上毁灭或者重新铸就,历史流程而已;她们的婚姻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和平常人一样,该喜则喜,该悲则悲;她们的人生经历,有个人原因也有时代所致:上山下乡是时代所为,婚姻是个人原因。比如,现在的“剩女”,更多的恐怕是个人原因的吧。

      她们生命、青春的价值取向有无意义?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尽管这个“她们”是极少数,也是我们知青整体的一部分,少了她们就不完整。而我们知青的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

     这,恐怕就是作者不愿正视的答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光水色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35 积分:7698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10/6/10 20:2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9 15:37:00 [只看该作者]

    上山下乡是时代所为,婚姻是个人原因。

 

  广西朋友所说有一定道理。她们和农民的结合虽然不是主流,可如果没有上山下乡,很难设想会有这种结合,这么说起来,与时代还是有关系的。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原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