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幸福在哪里?(名人回忆连载)


  共有68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幸福在哪里?(名人回忆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幸福在哪里?(名人回忆连载)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30 11:45: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幸福在哪里 640x480.jpg:

 

  在过去的60年,有多少美好刚刚闪现就已成为历史?有多少幸福还没分享就已经在回忆中慢慢淡去?本文以新中国建国后的发展为纵线,跨越60年,邀请一百多位嘉宾分别从童年、青春、偶像、结婚、邻居、节日六个主题出发,讲述各个不同的时代,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幸福往事。这些是名人们的幸福回忆,也是属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故事。

  本书改编自纪录片《幸福中国》。

 

  来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60安全浏览器截图14747515.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30 11:46: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1节:马未都:幸福需要饥饿感

  童年 能不能永远不长大
  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
  马未都:幸福需要饥饿感
  生于1950年代。
  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
  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当过机床铣工。1969年的时候,马未都兄妹三人跟着父亲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启程前往黑龙江省宁安县的空军“五·七干校”。“刚到东北的时候,常常会挨饿。因为在北京都是自家做饭,油盐总是有的,但吃‘干校’食堂,首先就是缺油腥。那时候什么都想吃,但什么都吃不上。“马未都回忆说,“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的那种饿的感觉,是今天的孩子们所无法体会的。”也许正是充满了这样的饥饿感,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他,终日浸淫于文章典籍之中,成长为博古通今的收藏大家。
  最爱吃小豆冰棍
  小时候吃的东西种类少,所以特别爱吃冰棍。那时候卖冰棍还是走街串巷地卖。我们只要听见他嚷嚷,就管家长要钱去。有时候父母高兴,会给你三分钱、五分钱,然后自己跑去买。当时冰棍都非常简单,就是长方形的。三分钱的一般都是红果冰棍,含糖量比较低,比较酸,很硬。一般情况下,它很长时间都不会化掉。五分钱的冰棍一般含糖量高一点。最贵的冰棍现在还有,叫双棒。我们小时候叫鸳鸯冰棍,是加奶油的,我印象中好像是两毛钱一根。那种冰棍家长偶尔会买一回,不会随便买。我们小时候,冷食仅限于冰棍。印象中,我最爱吃的是小豆冰棍。天热的时候,吃上一根,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
  爆米花的乐趣
  我们小时候还有一个乐趣,就是看人家爆爆米花。一开始不敢凑前--声音很大,就看他加一点煤加一点炭之后摇。到一定程度了,他拿一个有橡皮口的大袋子,套在爆爆米花的罐子口上,一开。突然一声巨响,响声传得很远。米花全爆在袋子里面,你就拿盆接着。
  那时候我们常吃爆米花,为什么呢?因为它简单。你从家里拿碗米就行(我们那时候爆玉米花很少,大部分都是爆米花)。就是从家里拿一碗米,其实也用不了多少。就是一小碗,爆一大堆回来吃。如果喜欢吃甜的,就往里面加一点糖精。我印象中,爆那么一锅,一毛钱几分钱就够了,很便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1节:马未都 320x200.jpg:

 

马未都,汉族,19553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34396.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 13:30: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2节:陈中:自由是幸福的基石

 

陈中:自由是幸福的基石
  生于50年代。
  《南风窗》杂志社社长。
  陈中幼年随父母南下广州,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大院里长大。当过工人,读过大学,进过市委机关。1985年的时候,中国除了官方话语的媒体外,主要是"拳头加枕头"的文字占据市场。所谓"拳头",就是武侠小说,"枕头"则是指言情小说。在那个思维活跃、观念激荡的年代,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亟需一份能够配得上城市改革进程的新锐杂志。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陈中等5人创办了《南风窗》。当时,陈中认为,广州有很好的人文环境,宽松、自由、舒适,它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于其他的城市要更大。这样一个相对广阔、相对自由的空间,是《南风窗》得以茁壮成长的坚实基石。如今《南风窗》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之一,陈中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极普通的人"
  我是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大院里长大的。我们那个大院子有三平方公里,非常宽的一个院子,里面还有鱼塘、山坡、树林、草地。我相信比鲁迅那个百草园可能大出一百倍。整个大院里面,大人大概有三百来人,小孩有三百来人,你想想那得多热闹。这个大院就跟一个大家庭一样,孩子们相互之间跟兄弟姐妹一样。甚至有的时候到这家住,那家住,这家吃,那家吃,就像是大家族、大集体。从托儿所到小学都是这么一种状态,很自由,很宽松。那里是我们的天堂。我们在里面用弹弓打鸟、爬树、玩抓特务、捉迷藏。那时候的小孩子差不多都是那种半野生的孩子,因为父母工作都忙,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根本操心不过来。我姐姐比较文静,基本上是我带两个弟弟玩。那时候没电视,但是有小人书,小人书实际上带点儿漫画性质。那时候我的小人书算是比较多,大概有一百多本,有整一箱子。小朋友们很羡慕,都跑来跟我借。我在托儿所就是孩子王,平常有一群小兄弟跟着。整个大院成了我们成长的天地。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真是很幸福,现在想重新找到那么一种状态,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2节:陈中 640x480.jpg: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3 18:19: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3节:张蔷:玩疯了的童年

张蔷:玩疯了的童年
  生于60年代。
  歌手。
  张蔷的歌影响了一大批60后、70后。听过张蔷《童年的美好时光》的那代人,都会被她的歌声带回幸福快乐的童年。别人不曾想到的是,张蔷本人却有一个不愿回忆的童年。张蔷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抛下她的母亲和她们姐弟,离开了这个家,并且断绝了对这个家的经济接济。她们一家三口的生计靠母亲一个月55元的薪水维持。她因为父母离异而被同学视为异类,被吐口水、扔土块,还曾因为捡同学掉下的一颗水果糖吃而被同学打。童年的经历,对于张蔷演唱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多少年后,那些当年只能在冷漠呆板的教室里枯坐的孩子们,那些现在已经热血冷却的中年人们,都还能感受到张蔷的歌声带来的那种想冲破学校禁锢,去拥抱狂野自然的冲动。
  相信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孩子都做过两件事:粘知了和捉迷藏。
  粘知了是我的强项。把那个胶粘在一个大竹竿上,拎着就出去,听哪儿有知了叫,就往哪块跑。那时候眼神非常好,现在可不行了。那时候一看哪儿有知了,一粘就抓住了。一捏肚子,知了就"吱吱"地叫唤,我感觉很开心。
  不过玩得最开心的,还是捉迷藏。有一次,我眉毛上还让铁丝勾了一下。就因为玩捉迷藏玩得太尽兴了,没看到地震棚拐出的钩子,一回头就撞上了,那真的是剧痛。玩得太高兴了!玩疯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3节:张蔷.jpg:

 

张蔷

  出生:19671218

  昵称:小怡

  英文名:sara chang

  出生地:北京

  星座:人马座

  生肖:羊

  血型:0

  身高体重:165cm/50kg

  语言:英语、广东话

  初恋年龄:16

  口头禅:...啊,,,

  出道时间:1985

  出版专辑:29

  进棚灌录的第一首歌:星星想我眨眼睛

  第一张专辑:东京之夜

  代表作品:《爱你在心口难开》

http://baike.baidu.com/view/336024.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3 18:20:00 [只看该作者]

 

老狼:冰棍和爆米花里的幸福感觉
  生于60年代。
  歌手。
  本名王阳。他也许不是最高产的校园歌手,但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多少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都是在老狼的歌声陪伴下告别了自己的青涩岁月。"当岁月和美丽,已成风尘中的叹息,你感伤的眼里,有旧时泪滴。"那种淡淡的忧伤、款款深情的倾诉、朦胧而幸福的初恋,至今仍让人悸动和感伤。现实生活中的老狼,也是一个感情异常丰富和细腻的人。根据一则没有被老狼本人证实的传闻,有一次老狼喜欢上了某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但人家对他没感觉,结果演出结束后,大家就找不到老狼的踪影了。天明后,才发现他裹着大衣在电视台的楼顶睡着了。
  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吃冰棍。我记得只要三分钱。那时候觉得特别好吃,现在想想它它实际是用色素和糖精兑水做出来的。粉红色的叫红果冰棍,还有一种白色的冰棍。现在好像又重新把这个白色的冰棍拿出来卖了,偶尔吃起来,还会有当时的那种幸福感。
  爆米花和吃冰棍又不一样,有另外的一种感觉。我一直觉得崩爆米花的人挺像电影里的坏人:一个小推车,上面放着炉子,炉子上是一个枣核型密封的罐子,很厚的铁罐子,有的是钢罐子。把大米或者玉米放在里面,把它密闭起来。然后放在火上,边用风箱加热边来回地转动,让米花均匀受热。转上个三五分钟,具体时间我忘了,好像比五分钟还长一点。然后又用一根撬杠,""一下打开。每次要开盖的时候,小孩都捂着耳朵在旁边等着。那一声特别过瘾,就像放炮一样。""过后,热乎乎的米花就倒出来了,然后孩子们特开心地围在爆米花旁边。有时候大人比较和善,看小孩围在旁边,就拿一把:"吃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3节:张蔷2.jpg:

 

老狼,本名王阳。于1968年出生于音乐世家,母亲是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父亲为中国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工业自动化设计公司做电脑工程师;后参加香港大地唱片公司唱片《校园民谣1》的录制,演唱《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及《流浪歌手的情人》三首主打歌;《同桌的你》因为一场意外的大学生毕业晚会而瞬间红遍全国。代表歌曲:《同桌的你》、《恋恋风尘》、《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6056.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5 9:03: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4节:鞠萍:永远的童心

鞠萍:永远的童心
  生于1960年代。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
  "鞠萍姐姐"的名字随着她主持的中央电视台的幼儿栏目《七巧板》,深入千家万户。"鞠萍姐姐"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全国亿万小观众的喜爱。除主持节目外,鞠萍还举办过"鞠萍儿童歌曲演唱会",并将全部收入捐给中国儿童少年电视奖励基金。现在,鞠萍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但是,忙碌的工作让她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儿子。当有人问她:"以后不能做鞠萍姐姐时,你将做什么?"鞠萍笑着说:"我是学幼儿教育的,做少儿节目也有二十几年了,我觉得这份工作很适合我,它让我永远有颗天真的童心、博大的爱心和宽容的耐心。将来当不了鞠萍姐姐,我就当鞠萍阿姨、鞠萍奶奶。"
  自由的童年最开心
  我三岁的时候跟家人去了河南的"五七干校",从1969年到1972年,共三年。那段时光感觉特别好,也不用跟父母说,伙伴叫两声就走出去玩,也没什么事。因为孩子一多,家长就管不过来了,也不会特别重视你。你该干嘛就干嘛去,到点就回来,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也都找得着。比如说5点回来,那就一定会回来,也用不着到处找。那时候的孩子好像更多地接近自然,可以疯玩疯跑。
  当然,小孩之间有时也闹些不愉快。在'干校'的时候,有次跟小伙伴生气,一气之下我还把人家的鞋子踢到河沟里去了。还有一件印象很深的事就是上山采桑葚。我们那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帽子也是妈妈织的。有时候玩疯了,帽子玩丢了,回来就会挨打。不过这种事情小孩子忘得最快了,小朋友一来招呼,又高兴地跑出去玩了。
  回北京后我们住的是筒子楼。朝南的房间我爸妈住,我跟哥哥住另一边。后来生活慢慢变好,搬了好几次家,就变成了单元房。住筒子楼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一块儿玩游戏。一住进单元房,好像就不怎么出来了。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房间里头,找人玩,你还得敲人家的门。所以,至今我都很怀念童年的时候在院子里一呼百应,走走来来的时光,觉得特别开心。
  我小的时候玩具市场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我们最常玩的玩具是橡皮筋。另外,住在筒子楼里时,小伙伴吃完饭以后,一定要在楼下玩闯三关的游戏,还有拽包、羊拐等。我觉得相比今天来说,当时的幸福感表现在,家长不是那么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因为那时候家里可能都是两三个孩子,大人照顾不过来,他就不能老盯着你,说你学习怎么怎么样。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

幸福的感觉不一定是物质的
  也许是在'干校'那段时间疯玩疯跑惯了,在学校里,我也十分喜欢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印象深刻的有那种象征性的长跑,今年跑到"延安",明年跑到"井冈山"。然后都会有一个纪念性像章,我就觉得这是特别高兴的事情。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我都会代表学校在颐和园跳舞,迎接各国来宾。一说来了什么团,我们就开始跳"美丽花朵"什么的,一跳就跳一天,都是自己带饭。那时候我爸爸、妈妈会五点钟起来给我烙饼。我打小就爱吃这种农家烙饼,把咸菜或者酱豆腐夹中间。那一天下来感觉非常美好。
  说到吃的,我们小时候的零食没法和现在的比,种类很少,家长能买得起的更少。我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吃的一种点心叫江米条,很硬,咬起来嘎吱嘎吱响,泡在水里倒是能软。我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喂我吃过这个,拿水泡了以后变成糊糊喝。当年的孩子没有现在那么多营养品,那时候江米条就是很奢侈的儿童食品了。还有就是爆米花。崩爆米花特别便宜,用那么一小碗米,能崩一大盆回来。你喜欢甜一点的,可以往里面放点儿糖。那时候大多是放糖精,老板放得还特别少,算计着呢!崩那么一锅,才搁一两粒糖精进去,但是它甜味很浓。我们都觉得很奇怪,这甜味怎么能散到每一粒米上,觉得很有趣。
  总的来说,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比现在的小孩子艰苦得多,条件也差得多,但是更自由,也更容易满足,感觉生活的幸福感更强一些。
  用蚊帐做舞台
  小时候可能爱好文艺吧,学校里那些文艺活动我都会参加。比如说那时候学校举行京剧汇演,我就演《智取威虎山》的小常宝,管一个男同学叫爹。那时候服装都自己弄,就是一件羊皮袄、一条纱巾。《智取威虎山》的电影看了很多遍,都数不清次数了,台词、唱腔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也没有别的可以看,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动画片,所以反反复复地看样板戏,也就自然迷上了。以至于今天还能够信手拈来,唱上几句。最熟的是《沙家浜》的唱段,我挺在行的,也算童子功吧。小时候打基础是很重要的,它也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愿意培养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的原因,其实出发点都很好。小时候记忆力、学习技能以及兴趣对今后的成长影响很大。小时候的学习可以改变你的性格,塑造全方面的才能。

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跳舞。在河南的"干校"时,那时候有蚊帐,蚊帐旁边有两个钩把它分开。我想象力也丰富,就觉得它特别像个舞台。3~6岁的时候,经常把蚊帐搭成舞台给邻居们唱歌、跳舞。
  后来我这个舞蹈的梦想,被海政歌舞团的一个教练给毙了。当时,我去看他们排练,然后看他们更衣室里每个小洞里都放了一双芭蕾鞋。当时我确实动了一个不太好的心思,我想偷双回家,后来想他们是不是有数,就没偷。喜欢芭蕾舞是因为看《红色娘子军》,觉得电影里的人物脚尖一立是那么好看,就想拿双芭蕾舞鞋回家自己穿穿看,是怎么立起来的。后来我的婶婶跟他们教练说,我们家有个侄女,你们看看怎么样。人家毫不留情地跟我说,脚不直而且太硬。我当时很难受,我的跳舞梦想实现不了了,后来才去唱的歌。
  为小朋友做主持
  1976年我参加了少年广播合唱团。我当小团长,又好指挥又好张罗。很巧陈铎老师那时候在剧团。他一看,哎,这个女孩子不错。后来,电视台导演就把我调去了。当时我中专毕业已经在幼儿师范学校留校当老师了。
  我到了电视台以后,正好碰上改革开放,电视刚刚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七巧板》是1985"六一"推出的周播节目,等于小朋友每个礼拜才能看到一期。当时节目收视率高达36%,以后再没有那么高了。我至今保留着1986年我们收视率的表格。从每周一期的《七巧板》到每天都有的《大风车》,到后来第七套里面4个小时的少儿节目,再到如今的少儿频道。就这样一直走下来。
  做《七巧板》的时候,五六个导演围绕我一个人做节目。比如说这期是音乐节目,就带着小朋友到外头去写生,听音乐;然后又一个导演说咱们做个唱歌的节目,我就弹钢琴,教小朋友学唱当时的歌曲;然后又做一个带小朋友做游戏的节目。比如,教电视机前的小朋友折纸、叠手绢。当时很多折纸都是幼儿园老师他们自己做,然后教会我的。所以说幕后很多人为你付出,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教会的。但是观众一看,这个主持人真了不得,又会这个又会那个。其实,人哪有什么都会的。
  和孩子一起成长
  跟我们那代相比,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业余活动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学画画、学跳舞、学跆拳道什么的。这时候,家长往往容易只专注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去疏导和排解孩子的压力。在这方面,我觉得我是个挺合格的妈妈。我跟我儿子无话不谈,他不怕我。如果孩子很惧怕父母,说明有代沟,没有成为一种朋友的关系。我推崇的是和孩子以共同的视角去看世界、看社会。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说你要这样、你要那样。尽管他觉得世上只有妈妈好,父母对我最疼爱,可是如果你老是用那样的口气跟他说话,他慢慢地就会有一种抵触心理,这样孩子就不会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我看过一个材料,说小朋友最烦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你怎么没学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4节:鞠萍 320x200.jpg:

 

鞠萍,1984年毕业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熟悉儿童心理,热爱幼教事业。同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成为第一位专职青少节目主持人。198561日至1995531日主持幼儿栏目《七巧板》,深受全国亿万小观众的欢迎,成为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63691.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6 8:31: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5节:田亮:看动画片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我的儿子有个偶像--林肯公园。他喜欢摇滚,特别喜欢。而我小时候的偶像就是样板戏《杜鹃山》里面柯湘的扮演者杨春霞阿姨,她的唱段我都会唱。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时候主持戏曲节目还会跟她在一起。从我主持节目到现在,我一直保持这种柯湘的发型,其实是有偶像情结在里面的。不过后来因为受到我儿子、身边的年轻同事的影响,我喜欢的明星也有所变化。比如说我也听林肯公园、周杰伦的歌,有时候我也唱。比较流行的我都学学,一边开车一边听。我甚至可以和儿子一起在KTV唱歌。这样,我和儿子就有了共同的语言,我也能够理解他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和处理办法了。
  幸福要从内心寻找
  幸福其实是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情,快乐没有烦恼,这就是一种幸福。我们的社会天天在变好,生活越来越好,你的工作得到别人认可,孩子们都非常地快乐,这就是幸福。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都很幸福了,但是我还期待他们的精神里更多一些快乐和轻松。
  田亮:看动画片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生于70年代。
  奥运会跳水冠军。
  作为两届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田亮弱冠之年就已经功成名就。虽然少年时更多的是艰苦的训练生活,但他对于动画的激情,仍然让他神采飞扬。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出看动画片的时间,他总是飞快地吃饭、洗澡。为此,他发明了"快速吃饭法",就是一边吃饭一边喝奶帮助吞咽,节省下来的那小段动画时间在他的心里尤其宝贵:"看着动画片的时候觉得那是最美好的时刻。"
  不一样的童年
  说实在的,我的童年跟别的小朋友都不一样。从七岁开始,我就已经在运动队了。而且当时是在业余体校,经费有限,室内训练条件非常艰苦。教练对小朋友的培养也很严格,所以我觉得我的童年挺灰暗的,但还是健康地成长着,而且这些经历让我有了很强的独立能力。
  喜和悲的交替
  小时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中央一套周六晚上的六点半开始播。我那时候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星期六回家,星期天晚上八点半要回到运动队。《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个动画片看完了以后,其实本来是很开心的,但是要回到运动队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每周都会有一个悲和喜的交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5节:田亮.jpg:

 

田亮(1979827日生)重庆人,前中国跳水运动员,陕西西安注册运动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男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男子双人10米高台跳水冠军,同时还获得个人季军;影视圈当红小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28.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7 20:26: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6节:陆毅:家庭是幸福的温床

先是看动画片的时候好快乐,但是看完了以后,结束音乐和那些英文字幕一起出来的时候,心情马上就沉重起来。该离开了,一周一次的快乐时光结束了,又该回到运动队艰苦训练了。那种悲悲喜喜的转变一直伴随了我好长时间。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永远在看动画片,而没有回去的日子。
  陆毅:家庭是幸福的温床
  生于70年代。
  演员。
  陆毅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5岁的时候就出演了第一部电影《泉水叮咚》。不过,与那些从儿童时代就受到关注的童星不同,陆毅似乎没怎么被关注过。经历了贫穷的童年和孤独的"北漂"1999年陆毅才以一部《永不瞑目》一炮走红。拿到金鹰奖后,他二话不说,把奖品奥迪车卖了,为父母还清房贷。陆毅是个特别爱家、恋家的人,他说:"我的个人生活里,家庭的确比事业更重要。"女儿小贝出生后,陆毅更是做起了"超级奶爸"
  五岁就开始挣钱了
  我第一次拍电影的时候,是1980年,我才5岁。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石晓华导演要拍《泉水叮咚》,要找一帮小孩做演员。我那时候在上海西街幼儿园上中班,是文艺骨干。老师带着我们幼儿园里的二三十个文艺骨干到电影制片厂里去面试。我记得面试的时候我朗诵了一首诗,然后就回家等通知。等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有通知发到学校,老师就跟我爸爸妈妈说,你们家孩子被选上拍电影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挺开心的。爸爸妈妈都很高兴,也很支持我。那时候拍戏挺吃香的,我成了整个弄堂里的榜样。大家看到我都会说:"看,陆毅这么小就出去拍戏挣钱了。"
  那个电影拍了四个多月,我拿到了50块钱、一袋香菇和一把自动雨伞,还有很多玩具,我记得有一盒积木。那时候50块钱是大人两个月的工资,挺多的。钱和香菇、雨伞交给家长,玩具什么的都是自己玩了。
  自己做的玩具也很美
  那时候商店里的玩具很少,而且价钱很贵,变形金刚之类的我们都买不起。所以,我们小时候都会做玩具,用自行车链条做枪,把很多冰糕棍儿用橡皮筋捆在一起,然后用这个打东西。那时候我动手能力特别强。
  没有人认出我
  我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的电影就是我自己演的《泉水叮咚》。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我觉得自己出现在大屏幕上很神奇。也没有人认出来那就是我,因为那时候小孩长得都挺可爱的,一下子也认不出来。那种感觉奇妙极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6节:陆毅.jpg:

 

陆毅,中国大陆男演员、歌手,197616日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95级表演系。在5岁时,陆毅就开始了童星的演艺生涯。1998年因饰演海岩剧《永不瞑目》的男主角肖童而一炮而红,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随后主演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2》、《男才女貌》、以及近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我的青春谁做主》和新版《三国》,在内地播出均创下高收视率。曾出版相关图书、音乐专辑。2006年陆毅与爱情长跑10多年的女演员鲍蕾结婚,2008年两人的女儿出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18555.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9 12:55: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7节:张悦然:孤独可以是一座鹊桥

张悦然:孤独可以是一座鹊桥
  生于80年代。
  作家。
  张悦然从14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岁的时候获得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相对于70后的激情澎湃,精神上的孤独似乎是整个80后的一个格外明显的特征。因为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一个大家庭。"我们不能像我们的父辈或者祖辈那样在同一幢房子里终老,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拥有那么绵长的朋友。"张悦然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孤独。孤独中,她开始感悟:"彼时我在和我的孤独作战,而你正和你的孤独对峙。我们忽然被打通了。孤独,原来也可以是一座鹊桥。"因为孤独,张悦然开始写作,因为孤独,80后开始学习分享:"青春会因为孤独留下划痕,这不是微风拂面的感觉,而是会有一种刺痛。当你学会了分享,就能释放掉一些曾经难以接受的深刻的感悟。"
  渴望伙伴的童年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作为80后的年轻人,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幸福是:我们是独生子女。但话说回来,我们同时又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孤独感。因为这种孤独,所以我们更渴望伙伴。跟周围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觉得特别珍贵。那些时光会让我们记很久,比如捉迷藏、扔沙包那些游戏。
  我是在山东大学家属院里长大的。在我记忆里,家属院就像一个小世界,在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因为父母下班都比我们放学晚。所以我们在家属院里会玩很久的游戏。如果我最后一个回家,就会缠着其他的小朋友,不让他们走,希望继续玩下去。我小时候很外向,是个活泼的孩子。
  我和小朋友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过家家"。我相信很多小孩子都有这种记忆。像一个成人一样对一个家庭负责。分别打扮成"爸爸""妈妈""孩子",然后做饭。做饭往往是拿一些树叶磨成粉,包起来像糕点一样,还有饼、包子这样的。还要准备很多种食物,很丰盛的样子,然后觉得自己很能干。一个小孩子迫切想要长大,迫切想要加入成人世界,希望能够担当自己的责任,真的很有意思。
  然后还有很多拍手游戏,游戏当中的歌谣我记得很有意思。当时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风靡,所以有很多关于郭靖、黄蓉的儿歌。对这个我印象也比较深。
  小朋友之间偶尔也会分享一下自己的零食。我记忆中的零食就是江米条、江米棒那种。当然那东西也不是在全国流行,但我相信北京的孩子都会有很深的记忆。再就是大大泡泡糖,还有跳跳糖--在嘴里跳来跳去的那东西,我觉得很神奇。好像一夜之间,出现了这些只能在童话里听到或者看到的东西。让你觉得世界变化突然开始多起来,开始快起来。

和洋娃娃一起长大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80后这一代人的话,我觉得是"孤独"这个词。因为没有兄弟姊妹,他们确确实实是一个人长大的。所以我们这一代的女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跟洋娃娃玩。我很喜欢洋娃娃。我有那种把这个"女孩"打扮漂亮,然后陪""一起成长的快乐。我父亲出差我就缠着他,让他回来的时候,必须给我带一个洋娃娃回来。所以那时候我有很多天南海北带回来的洋娃娃。我会给"她们"排座,而且很喜欢给她们穿不同的好看的衣服。像很多女孩子一样,睡觉的时候把洋娃娃从这边围一圈到那边,然后自己睡中间。她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我会觉得,我有一种要照顾她、要陪伴她的责任感。我小时候就是很标准的那种女孩子。
  家庭格局对80后来说非常小,在他们眼中,再也没有四世同堂大家庭的概念。在三人的小家庭中,他们是唯一的孩子,同时,因为他们代表了这个家庭的希望,所以会感觉到父母,包括家里的爷爷、奶奶所有人都好像在后面注视自己,希望自己跑快一点、跑远一点。我觉得这种期望感特别强烈。80后其他的关键词还有日新月异。我们的成长轨迹中,你会觉得那么多新鲜的,刚刚出现的东西投入你的视野,然后进入你的世界。我们这代人确实见证了很多的变化。
  童年的爱好影响了我一生
  小时侯我特别喜欢给人家讲故事,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特别喜欢别人听故事的样子,就是别人很专注地被邀请进入你的世界的感觉。所以我就不断地讲故事,然后去获得这种满足感。我记得幼儿园有一个秋千,我总是坐在秋千上,旁边可能会有几个小朋友,然后我就坐在那儿给他们讲故事。那种记忆对我来说是很幸福的。那些故事是小时候我妈妈用录音机放给我听的,当然我会篡改很多结尾。当时妈妈要上班,而我总会缠着她讲故事,所以她走的时候总会给我放上磁带,让我自己听。都是些类似《宝葫芦秘密》之类的故事,总之是很乏味的,因为听了很多遍。我的办法就是改结尾,我觉得可能会有其他的结尾,所以我就给听故事的小朋友安排一个新的结局,一个可能更幸福的结局。
  这样的爱好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它促使我不断地去寻找更好的故事。
  在阅读中寻找幸福
  我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印象最深的有雨果的《悲惨世界》,我被里面的故事吸引。特别是碰到故事有很大的跌宕起伏,比如错失、遗憾,包括生离死别的时候,都会掬一捧同情泪,把自己也带入故事当中。十六七岁的时候,村上春树、杜拉斯开始来到我们的世界。那时候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网络,媒体也不够关注他们。但不知为什么,好像很快他们就成为我们中间的一种符号。我记得当时邻班一个同学给我写信,他为了吸引我,就说我知道你也喜欢村上春树、杜拉斯什么的。意思是说,他觉得这些是我们共通的部分。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我们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它们有一种和之前雨果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让你找到一种可能更自我的情感表达,更决然的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

那时候看杜拉斯的《情人》的时候,我印象很深。其实我后来也不觉得我那时候读懂了。像《洛丽塔》也都是那时候读的。我还是会被故事或者一些情景给打动,然后很容易进入到那个故事之中。读这些书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那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学校,它会给你很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很自由轻松的环境。虽然那是一个重点高中,但不是只知道学习,而是有很多学习之外的东西。我当时高中很多朋友,他们也不是那么单调乏味。我记得大概到高二的时候,语文课实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课彻底不讲课本了,只在考试之前可能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把课本内容跟大家读一遍。平常我们上课就是阅读。我们学校有一个很好的图书馆,语文课是两节课连上的,我们就到图书馆按照自己的兴趣随便读书,那时我觉得很开心。所有语文课都这样上,你就觉得有一种乐队那样的奔放感觉。
  在那里,我看了很多70后作家写的作品,包括周洁茹、卫慧他们的作品。我很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在写大都市里面年轻人的生活。而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必须每天上课,然后回家写作业的学生。我很羡慕那种自由的生活,觉得那可能是一种更幸福的生活。但是现在回头来看,原来中学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找到和梦想最贴近的职业
  其实我是一个从小就不断修改自己的理想,也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人。因为理想有很多,它会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比如说父母发现我很爱讲话,很爱辩论。他们说将来我可以去做律师,然后我就觉得律师是挺好的职业。后来我参加过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尤其物理竞赛分数特别高,我简直相信我将来可以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我觉得我印象最深刻或者说最迫切的一个理想,是希望成为一个什么也不用干,整天可以做白日梦的人。因为我很喜欢幻想,很喜欢坐在那里走神,想很多事情。那时候我就想,要是靠做白日梦我就能养活自己,能生活下去就好了。所以我认为我很幸运,找到了写作这样一份职业。我觉得,写作其实是一个以卖梦为生的职业。所有的小说,都是我一个又一个的梦。我很幸运找到这样一份职业,它是和我的梦想最贴近的一个职业。
  网络给我们更广阔的交友空间
  我是在新加坡念的大学,去新加坡的前两年特别孤独,回忆起高中那些幸福时光,记起来以前的人和事,就特别想写出来。总之那是我表达欲最强烈的时候。那时候我在网络上找到几个文学论坛,在那几个文学论坛上我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跟我年龄相仿,也在网络写作,然后我就加入了论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7节:张悦然.jpg:

 

张悦然(1982-),女,山东济南人,青年作家。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张悦然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图文小说集《红鞋》,主编主题书《鲤》系列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41430.htm

 

(待续)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1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1 19:45: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8节:郎朗:尊重孩子的童年幸福

那时候我特别专注于这几个文学论坛。我很在意自己的小说发表,有多少人回复,他们回复什么等。可能其他人不像我那样,他们在国内有同学,有其他可以消磨时间的方式。但是我只有这几个论坛,我就不停地刷新看有没有回复。那时候这几个论坛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它也成为很多人的精神支柱。其中有一些人依然是我很好很好的朋友,那时候我们会有一种互相分享、互相竞争的感觉。那时特别想尝试小说写作的各种各样的方式,甚至我们会把小说写得很酷,别人都读不懂,我们就有一种成就感。我觉得那是一段很单纯、很美好的时光。那时候的朋友也成为我一生的朋友。
  郎朗:尊重孩子的童年幸福
  生于1980年代。
  钢琴演奏家。
  他被称为"改变了世界的年轻人"。对于中国人来说,他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原来中国人也能弹钢琴!他是中国80后独生子女教育模式的成功典范。为了育子成龙,他父亲放弃工作,全家人勒紧裤带。曾经有一次耽误了练琴的时间,暴怒的父亲还逼迫9岁的儿子去吃药、去跳楼。庆幸的是郎朗最终成功了,要不然,真是不可想象。郎朗在他的回忆录中很诚实地坦露了这段隐私。他希望告诉每一个父母,过度的惩罚会给孩子的心中留下难以弥合的伤口,不要单纯地为了功利而牺牲孩子的幸福童年。
  我小时候挺喜欢玩枪,当然是假枪。第一次上钢琴课的时候,我拿了两把枪,穿海军军装,戴着白色帽子去上课。我小时候特别崇拜海军,感觉他们特酷。当时弹钢琴的时候还舍不得放下枪,我记得老师当时对我说,你先把枪摘掉,然后你再弹琴。我只有先把枪给我爸我妈放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8节:郎朗.jpg:

 

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1982614日生于辽宁沈阳,满族人。曾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曾被《人物》杂志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68.htm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30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