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转帖]大陈岛,青春烈火拓荒创业


  共有3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大陈岛,青春烈火拓荒创业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劲草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4705 积分:32603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2 11:51:00
[转帖]大陈岛,青春烈火拓荒创业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 10:39:00 [只看该作者]

     1956年1月31日,第一批由温州、黄岩等地227名青年组成的垦荒队在临近春节的前几天登上了大陈岛。他们把青春和汗水,投入到海岛建设事业——

  大陈岛,青春烈火拓荒创业

  □记者 陈敢 楼嘉卉

  背景阅读:

  大陈岛位于台州湾东南29海里处,分上、下大陈两岛,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今天,从台州乘客船只要2个小时就可上岛。但它却是直到1955年2月13日才解放的。

  建国初期,大陈岛被国民党军队所盘踞。1955年1月,我军解放一江山岛后,该岛已在我军大炮的射程之内,国民党被迫实施大陈岛撤退的“金刚计划”。在美军第七舰队的帮助下,国民党除撤走军队外,还强行将大陈岛全部14000多居民劫到台湾,并将码头等设施和物资炸毁烧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陈浩劫”。

  是年11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温州和黄岩考察工作。回到杭州后,他在青年团干部座谈会上,倡议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开赴大陈岛开发建设。

  参会的共青团温州地委和市委的领导对胡耀邦说:“组织青年垦荒队去大陈岛的任务,就交给共青团温州市委来完成吧!”1956年1月31日,首批227名青年队员登上大陈岛开始了垦荒生活;至1960年,共有4批467名垦荒队员上岛。1985年12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登上大陈岛看望了老垦荒队员。

  据老垦荒队员回忆,初上大陈岛时,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地雷、铁丝网等战争废墟。他们与岛上的解放军官兵一起排除国民党军队撤离前埋下的大量地雷,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还协助部队站岗巡逻。

  开始的拓荒创业之路极其艰苦。

  用汗水在荒岛办起养殖场

  口述人: 陈志强(78岁)

  我在1956年1月31日坐驳船来到大陈岛,当时作为海门区委派往大陈岛的一名农技干部,负责垦荒队员在岛上饲养猪、牛、羊、兔的技术指导。大陈岛浩劫后,岛上有空置的简陋房子,我们挑选了稍好的民房住了下来。

  上岛的第一感觉是一片凄凉,大陈岛到处断墙残壁,一片废墟,弃物遍野。焦土上还残留着铁丝网,满眼都是齐人高的青蒿杂草,岛上还留有数不清的地雷。在岛上,我们指导那些刚出校门、又从未见识过农业劳动的学生开始了垦荒生涯。

  岛上杂草丛生,是办养殖场的好地方。我们第一个任务是:开发土地,种上庄稼;利用青草,发展畜牧生产。我带领大家亲手建造起猪舍牛棚,先后从温州、黄岩等地购买来牛和仔猪,用船运上海岛。当时因为陆地上草地减少,很多农民不大愿意养殖牛、羊,奶牛的价格十分便宜,一头成年母牛加一头小牛只要13元钱,一般的牛每头也就是五六元。

  大家用汗水在下大陈岛山岙里办起养猪场,从当初养殖的20多头猪,发展到规模最大时有200多头;同时在上大陈岛办起了养牛场,从温州小南门一家畜牧场学习来养殖和加工技术,在供应鲜奶的同时,开始研制炼乳。当时垦荒队员们都舍不得喝牛奶,希望加工成炼乳后运往陆地销售。

  垦荒队养的奶牛多了,鲜奶运不出去,必须办个乳品厂。洋设备买不起,就找来土设备的图样,可是制造土设备也要250多公斤钢材才行,怎么办呢?大家一齐上山,到破地堡里去挖炮弹壳、子弹壳等废钢,仅仅一天时间就挖出了350多公斤。乳品加工厂办起来了,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我们造出了符合标准的炼乳。

  1956年8月,垦荒队遭遇到第一次强台风袭击,住房被毁,猪栏墙倒塌,仔猪逃出猪栏,番薯连藤被风卷走,树苗被连根拔起,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的农作物损失殆尽,但大家没有失去信心,一切从头开始。

  牛棚倒了,小牛压死了,母牛没草吃。队员们冒着风雨上山割草,为防止被风刮倒,我们手拉着手,把青草送到养殖场。在岛上找回仔猪,重新种下了番薯和蔬菜。

  那段时间,是上岛生活最为艰苦的日子。住房被风打坏了,饭也没法烧,在陋室里,我们就着咸菜,吃冷番薯充饥,坚持着和台风搏斗,恢复生产。

  再艰苦,也从没有想到要离开

  口述人:李京洲(76岁)

  “大陈岛的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历史,都是革命先辈们用汗水与青春铸造的。”前年,作为大陈岛老垦荒队员,我扛着那把长嘴锄,再次爬上岛上西端的凤尾山顶。半个世纪前,我20岁上岛时,就是在这里和几百名热血青年一起抡下了开发大陈岛的第一锄。

  1956年,这里甚至没有码头,船只能泊在海上,再用小舢板换驳上岸。当时岛上除了驻军,很少有居民,连个像样点的商店也没有,住的是10多个人一间的大统铺。发给的工作装备是扁担、锄头、镰刀和蓑衣、斗笠。在山上割了半个多月的茅草,都是一人多高的。

  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垦荒队员没有退缩。我们这些大都来自城镇的年轻人,学会了垦荒种地,学会了捕鱼捉虾,学会了养猪喂牛,学会了筑路修屋。当年,垦荒队就夺得了丰收,不但收获了大量的番薯、马铃薯和蔬菜,还办起了小规模养殖场等实业。

  我老伴也是当年的垦荒队员。我们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将一生献给了大陈岛,再艰苦,也从没有想到要离开。当年,我们曾向祖国庄严宣誓:“背靠祖国河山,面朝祖国大海,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有十个困难就解决十个困难。我们同边防战士一起,把大陈岛建设成可爱的家乡。”现在,这个誓言实现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