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有这么一群人—(再读史铁生)


  共有399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有这么一群人—(再读史铁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有这么一群人—(再读史铁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7 15:41:00 [只看该作者]

 

有这么一群人(再读史铁生)

 

    “人生的意义众说纷纭,众说纷纭最好,它原本就丰富到不适合统一。”

    每一个时代都有过这么一群人,那个时代的全部复杂,都可以印照在这一群人的经历里。如今变迁的由来,未来世境的草图,也都能从这群人的脚印与眺望中找到线索。

    “这群人是命定的铺路石。但哪一代人又不是呢?”

    “没有必要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同凡响的,是受过大苦大难是不屈不挠的,是独具理想和使命的。不必这样,因为不是这样。每一代人都是独特的,都必有其前无古人的际遇,有其史无前例的困境、伤疤和创造。”老史这么说,朋友们认同。这帮家伙都叫老插。

    而今这帮人都步入了自己人生的秋天。秋日里他们常常忙着聚会,共同品尝秋天果子的时候,多的是,体味和感悟,笑言和梦谈,再就是永不缺席的歌声。而春天,常常是他们最心仪的话题。

    春天,小苗破土而出那一瞬的惊诧和喜悦,风雨中稚嫩柔弱的可笑和可怜…。

    四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们去插队,整整四十年了,春天的记忆倒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春天的故事又出现了那么多的版本和续集。

    在丰饶宽厚的秋天来纪念春天,回顾春天,迎接春天,顾影自怜和孤芳自赏都太没味道。秋天,只是把它自己的落叶和果实合盘托出,无论甘甜还是苦涩,都是为了让往日的梦想于中保存,让一代又一代日夜兼程赶来的春天,听见秋天的要求:苦难磨砺不可逃避,良心责任不可推卸,热忱渴望不可湮灭,理想信念不可动摇。

    日月轮回春秋更迭,这群人拥有更多的自信,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都曾经历过了,严寒酷暑疾风柔雨都曾领教过了,不久的春天又将来临,又会发出新的呼唤,还是要他们一次再一次地振奋。

    这一群人惟愿的:春天和秋天都需要记住,险路和歧途更是都要记住,何况这并不遥远的一段历史,不要在遗忘中作废,不会在沮丧和怨怒中重演。历史要求于这群人的,永远是思考,是激情,还有祈祷,一样都不能少。

    再透露个秘密,他们的接头暗语是:“你是哪届的?”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7 16:32:00 [只看该作者]

我是初66的,您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7 16:35:00 [只看该作者]

等有一天我们这伙人真都老了,七十,八十,甚至九十岁,白发苍苍还拄了拐棍儿,世界归根结底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已经是(夏令时)傍晚七八点钟的太阳,即便到那时候,如果陌路相逢我们仍会因为都是“老三届”而“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不管在哪儿,咱们找一块不碍事的地方坐下——再说那地方也清静。“您哪届?”“六六。您呢?”(当年是用“你”字,那时都说“您”了,由此见出时间的作用。)“我六八。”“初六八高六八?”“老高一。”“那您大我一岁,我老初三。”倘此时有一对青年经过近旁,小伙子有可能拉起姑娘快走,疑心这俩老家伙念的什么咒语。“那时候您去了哪儿?”“云南(或者东北、内蒙、山西)。您呢?”“陕北,延安。”这就行了,我们大半的身世就都相互了然。这永远是我们之间最亲切的问候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我们这代人的专利。六六、六七、六八,已经是多么遥远了的年代。要是那一对青年学过历史,他们有可能忽然明白那不是咒语,那是二十世纪中极不平常的几年,并且想起考试时他们背诵过几个拗口的词句:插队,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如果他们恰恰是钻研史学的,如果他们走来,如同发现了活化石那样地发现了我们,我想我们不太介意,历史还要走下去,我们除了不想阻碍它之外,正巧还想为“归根结底不是我们的”世界有一点用处。 转自史铁生《相逢何必曾相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7 17:02: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不晓那兀咋及琢磨到咱会念咒,看把年轻人吓着咧。

   主席后来又教导俄们说:“世界是咱们的,也是儿女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那帮孙子们的…”那子子孙孙就是莫个穷尽的。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7 17:13:00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天南地北,只要一提是知青,马上就格外亲切,像是久别的亲人见面一样,那份激动那份热情能把你融化,因为我们都在特殊的年代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山丹丹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357 积分:20630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08/10/29 13:5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7 20:14:00 [只看该作者]

    苦难磨砺不可逃避,良心责任不可推卸,热忱渴望不可湮灭,理想信念不可动摇。

   

    越江说的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史铁生同学一路走好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 16:05: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插友 著名作家史铁生于2010年31日晨去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史铁生.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资料图片:图为作家史铁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060806065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廖翊)

        著名作家史铁生未能走过2010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凌晨3时,59岁的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铁生昨天下午6点多从医院做完透析回家后,感到头疼、恶心,并呕吐,后一直昏迷,被急救车送往医院。他再也没有醒过来。”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向新华社记者叙述。王升山介绍说,根据史铁生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年轻时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文革”期间,史铁生插队陕北,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臾声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426 积分:18496 威望:0 精华:11 注册:2008/10/17 9: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 16:58:00 [只看该作者]

史铁生同学一路走好!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共同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8804 积分:198646 威望:0 精华:37 注册:2009/3/12 15:0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 0:56:00 [只看该作者]

与史铁生见过一面,但未和他说过一句话,也未读过他的文章。

 

那是在85年,在延安一位留在延安歌舞团的北京知青的家里。

他随北京知青回访团回延安采风,同行的都是著名知青作家。

他们喝酒吃茶,谈天说地,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丝毫没有

插嘴的欲望与空隙。

 

从他侃侃而谈的笑语中,我丝毫看不到他文章中袒露内心的

思虑,看不到他遭受的不幸,就像他留给我们的照片那样,

内心充满阳光,坚韧与奋进。

 

现在他走了,正如在他文章中所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他到另个世界写作去了,但愿在那里,还有一个地坛似的小公园。

 

史铁生同学,安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布衣者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28 积分:257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24 10: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 7:24: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个地方虽然也还算是黄土高原,却只有黄土,见不到真正的平坦的塬地了。由于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

   这是我读史铁生〈遥远的清平湾〉看到他对黄土地的描写,他是个坚强的人,是个有做为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人。                                                                  

 回到顶部
总数 35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