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杜甫川的传说


  共有208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杜甫川的传说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杜甫川的传说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7 18:45:00 [只看该作者]

  延安城南七里铺,有个拐沟沟,叫杜甫川。传说当年杜甫北上勤王曾经此地。
      那是安禄山反叛以后,诗人杜甫领着家眷从关中逃往陕北的鹿州。有一天他在茶坊赶集,听人说唐肃宗在甘肃省灵武即位,诗人出于爱国忧民的心意,便辞别家小,登程北上路过延安,去到甘肃灵武投奔肃宗。
      时值八月十五中秋节,杜甫徒步沿着洛河向上走,一路踩石攀崖,翻沟溜抓,渴饮山泉水,饥食山上果,经石门,过徐寨,到达延安的万花山。忽听鸡叫狗咬,手遮眉前,抬头一望,原来是个小村落。这时日头快要落山,他准备进村里去歇宿,待明日再走。刚人村几步,迎面碰上一个烂衣破衫的老人。老人是卖豆腐的张伯。
      张伯一听他是京城长安来的,又文质彬彬,心想一定是大唐的什么官人,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杜甫”。
      “豆腐!”老人兴奋的说:“那咱是同行当嘛! 
      ‘豆腐’,咱走,回咱那个穷窝里睡一晚上暖和觉,喝一碗热豆浆,吃一块热豆腐,讲一晚上大唐失守京城的事。走,快走!”张老伯热情地说个不停。
      这夜他们乘着明月秋光,拉呱了半夜。杜甫添柴烧火,拐磨豆腐,张伯忙着点豆腐分浆,赶天明,两担豆腐都做好了,每人挑了一担,便顺着“豆腐川”飞步而下,向延安奔去。
      万花山头距延安城三四十里,晌午时分,他们就赶到了。出川口,走到七里铺石岩下,在这歇了一下,卖了豆腐。
      这时天已黄昏,月挂柳枝。张老伯特把两担豆腐卖的二百麻钱送给杜甫,说:“拿上,路上好做盘费!”
      杜甫迟疑地站着,正想推辞不要,张伯又说:“别推辞了,快走吧!你从北关出去,沿延河向上走,出安塞芦子关,就是甘肃省地,离灵武就不远了。”
      杜甫从延安起程,后来据说已到了安塞芦子关,不料却被反贼虏回长安,关进监牢。在狱中,他回忆这次陕北之行,便写了《月夜》《塞芦子》《望春》《三川观水涨》《玉华宫》《羌村》等名诗,以此怀念陕北延安等地的父老兄弟姐妹们。
      延安人也没忘记这位爱国诗人,他们把他走过的这条川叫“杜甫川”。宋时范仲淹还在当年杜甫歇息的石岩上亲笔题了“杜甫川”三字,刻于石崖,今仍完整可辨。明清延安知事特在此处建了“杜公祠”、“望杜亭”并题名“少陵川”三字。那祠两旁还写丁一副对联,左边是“清辉近接鹿州月”,右边是“壮策长雄芦子关”,上眉是:唐左拾遗北断,成了延安的又一名胜古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柯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742 积分:3554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12 23: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7 19:19: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丹柯 博客:http://blog.163.com/madanke@126/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凌云志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106 积分:50941 威望:0 精华:41 注册:2009/5/13 9: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7 22:48:00 [只看该作者]

没去过,听说是延安医疗器械厂那边的沟里就是杜甫川?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柯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742 积分:3554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12 23: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7 23:40: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丹柯 博客:http://blog.163.com/madanke@126/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美丽的云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1 积分:1345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0/6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8 7:48:00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极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凌云志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106 积分:50941 威望:0 精华:41 注册:2009/5/13 9: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8 8:18:0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杜甫川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167 积分:699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4/23 14:5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8 9:43:00 [只看该作者]

好介绍,拜读了!身为杜甫川的插队知青学习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杜甫川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167 积分:699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4/23 14:5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8 10:0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凌云志在2009-11-17 22:48:00的发言:
没去过,听说是延安医疗器械厂那边的沟里就是杜甫川?

凌云兄:在延安南桥(马家湾)向南看,正南方是少陵川,也就是延安柳林公社。向西,进沟就是杜甫川,也就是延安万花山公社。从沟口开始依次是延安汽车大修厂、延安种子站、延安气象站、延安四中、延安八一敬老院等等。以上地标是原来的,现在高楼林立说不清了。在两川分界的小山卯处就是杜公祠所在地。它的山下原来是延安砖瓦厂。哥们就在杜甫川(万花山公社)插队,故网名杜甫川。我在北知网万花山报道里有详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杜甫川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167 积分:699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4/23 14:5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8 10:0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丹柯在2009-11-17 23:40:00的发言:

延安历史上的大事迹,杜甫川的诞生被排在了第一位。


【杜甫避乱延安】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唐都长安被叛军攻陷。寄居于白水县的杜甫也携妻带子,北上陕北避乱。杜甫携家眷来到鹿阝州(今富县)羌村(今岔口乡大申号村)。随后,他又经延州北上,欲北赴灵武,途中不幸被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潜出长安,来到凤翔,投奔已由灵武移驾凤翔的肃宗,被授予左拾遗之职。当年秋,他北上 鹿阝州探亲。十一月,携家离开羌村,返回长安。杜甫在延安期间,写下许多美好的诗篇,如《三山观水涨》、《北征》、《羌村三首》、《塞芦子》等,千古流传。杜甫在羌村的故居,尚有摩崖石刻"少陵旧游"。延安城南七里铺有杜公祠,历代多有修葺。

 

【范仲淹知延州】宋与西夏三川口之战后,关辅震动。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六月,范仲淹赴任延州,担负起防御西夏的重任。范仲淹到任后,大阅州兵,加紧训练,并且修复堡寨,加强防守,使延州一线防守力量大为充实,并屡战屡胜。范仲淹还十分注意选贤任能,重用了狄青、杨文广等将领,使他们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屡立战功。范仲淹还重视教育事业,开办了嘉岭书院。范仲淹在延州时,写了著名的《渔家傲·塞下秋来》和《清凉漫兴》等诗词。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五月,范仲淹因致书李元昊,以擅与通书的过失调离延州,改知庆州。

 

【沈括考察石油】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六月,沈括被任命为知延州兼鹿阝延路经略安抚使,八月赴任。元丰五年(1082)十月,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沈括在延州任上,十分注意巩固边防,多有建树。他还进行了古生物化石的考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对化石进行考察记述的人。他还对延安的石油进行了科学考察,并亲自实践把石油用以制墨,名之为"延川石液"。沈括还第一次提出了"石油"这一名称,被后世所公认,并科学地预见说:"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7日,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1936年6月21日迁 往保安县城,1937年1月10日又迁驻延安,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

 

【瓦窑堡会议】1935年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安定县瓦窑堡下河滩田家院召开政治局会议。参加者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等12人。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确定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的方针,主张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决定红军东征山西,以便准备对日直接作战。

 

【抗日军政大学成立】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 大")成立于陕北瓦窑堡,不久迁往保安(今志丹县)。1937年1月20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革命校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临抗大讲课、作报告。1939年7月10日抗大向敌后挺进,经晋察冀边区到达晋冀豫边区。1943年3月初,返回陕北绥德。从1938年底到1940年春,抗大先后共办了8期,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0月12日迁往东北,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

 

【中共中央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彭德怀、任弼时等23人,会议着重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指出七七卢沟桥抗战,使中国政治形势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会议号召全党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为争取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而奋斗。会议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朱德为副主席的新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协议,中国共产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政府辖陕西、宁夏、甘肃的23个县,首府延安。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张国焘,秦邦宪、董必武等7人为边区政府主席团委员。边区保安司令部归边区政府领导,管理边区地方武装。11月国民政府将陕甘宁政府改称陕甘宁特区政府。12月13日党中央决定由林伯渠(主席)、张国焘(副主席)、习仲勋、徐特立、刘景范、马明方、高岗组成边区政府新的主席团。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1938年4月10日,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发起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沙可夫兼任院长。1939年11月28日,吴玉章任院长,周扬任副院长(后任院长)。1940年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到1945年11月共毕业学员685名。

 

【延安大学成立】1941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赵毅敏任副校长。延安大学附设中学部,9月正式开学。

 

【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遭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359旅在1941年开进野草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不到3年,便把这里变成了"陕北江南"。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办了许多自给工业;军队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和部分工商业;机关、学校发展了自给经济;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各级党政干部也都积极投入了大生产运动,和群众同甘共苦。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解放区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改善了军民的生活。

 

【宜川战役】亦称瓦子街战役。1948年春,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后,以主力五个纵队转入外线作战。2月24日,以一部兵力包围宜川,主力隐蔽在宜川西南地区,准备围城打援。26日,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急向宜川驰援。28日,当敌进到宜川西南瓦子街时,西北野战军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3月1日,将其全部歼灭,毙敌军长刘戡。3月3日,攻克宜川城,又歼敌一个旅。5日,乘胜南下,至10日,连克石堡、白水、宜君、中部(今黄陵)等城,并包围了洛川,战役至此胜利结束。此役歼敌5个旅共3万人,从而改变了西北战场的敌我形势。

 

【延安撤地建市】1997年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行政公署,建立延安市,为省辖市,原县级延安市改为宝塔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是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历史的足迹,详实的史记。学习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布衣者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28 积分:257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24 10: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8 12:20:00 [只看该作者]

 

  在陕西有三个“杜公祠”除了延安,在户县有一个,在西安南郊长安区少陵塬畔有一个,和爱国将领杨虎成陵园比邻。

  冷清幽静的杜公祠远比不上成都杜甫草堂的人满为患,可诗人在这里却留下了浓重的一 笔。当年的杜甫带着追随前人的梦想来到长安,来到少陵塬。“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位于韦曲和杜曲之间的樊川,谲河宛然流过,少陵,神禾两塬隔河相望,远眺终南,连绵起伏。“名园依绿水,野竹上春宵”“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诗人盛赞这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当然,这里留给杜甫是更多的遗憾,“自谓颇挺出”的诗人天真的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愤慨“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自以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料想落了个“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凄凉处境。诗人感慨到“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一生坎坷,穷困有点怀才不遇,他留给后人一千五百多首诗,他更多的是同情老百姓的苦难,典型的“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等诗歌使人过目难忘记,难怪鲁迅先生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象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杜甫在长安十年,他目睹了唐王朝的腐败,贵族官僚的荒淫,世态炎凉,他喊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劳动人民蓄积于心中的强烈愤怒与不平。他十分留恋樊川,“杜曲幸有桑麻田”“愁看直北是长安”表达出诗人对韦杜地方的思念。可是自从诗人离开就再也没能够回来。

  杜甫的诗,各体兼备,体体俱佳,真正做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到顶部
总数 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