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粮票啊 粮票


  共有487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粮票啊 粮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盖头坪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541 积分:2444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0/25 18:44:00
粮票啊 粮票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4:49:00 [只看该作者]

 

                         粮票啊 粮票

 

村聚。男女生们(四十多年过去了,都是老头老太太了,却还沿用着这个称呼)无拘无束的在一起东拉西扯是种常态。而说着说着,就会扯到插队那点事,是啊,谁让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同在一个锅里搅过三四年的马勺呢。面对着满桌丰盛的菜肴,不由的聊起了在插队第一年的挨饿经历,想起了在晚上收工时,会时不时的有同学出现眼冒金星,浑身发软,迈不开步,瘫坐在地头的情景。最后是靠着吃了老社员们没吃完的一口酸馍,才铆足了劲儿,扛起老镢,慢腾腾的回窑吃饭。而等待着受苦人的吃食,会是什么呢?不过是稀里咣当的一老柴锅苦菜小米粥而已。

聊到这里,大家不由百感交集。我们还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起来了,全想起来了。

这时,一个男生问到“当年到陕北插队时,从家里带粮票了吗?”

“有啊。”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还有点散碎银两呢。”

“把咱们饿成那样,怎么就没有想起到甘谷驿食堂吃一顿呢?哪怕是买个两面馍。”此时,甘谷驿食堂呈现到眼前,黑糊糊的饭馆,好像还是镇上唯一的饭馆。

“到食堂买点啥吃的?!想都没想过的。”饿成那样了,怎么就没想到过这个自救的办法?

粮票有,散碎银两也有,但怎么能用来下馆子呀,那可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我们是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得与贫下中农一样受苦的。

桎梏了!于是,思维上就出现了某种定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迷迷糊糊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5677 积分:33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8/22 1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5:18:00 [只看该作者]

插队时,我也是几次饿得走不动路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寒江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968 积分:16804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1/8/25 18: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5:46:00 [只看该作者]

插队的同学们真是太苦了,怎么熬过来的?吃饭是头等大事,是生存的第一条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纯粹是弥天大谎。把知青当劳动力也没关系,不能连吃饭都不保障。唉!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盖头坪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541 积分:2444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0/25 18: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6:45:00 [只看该作者]

是啊,寒江问的好,怎么熬过来的呀。我有时也挺奇怪,我真的受过那些苦吗?再想想,是真的!那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就是那样熬过来了。

羡慕过兵团战士,竟然是你们能够吃饱!还不用自己做饭。层次有点不高了,但,那是很实际的想法。民以食为天。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盖头坪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541 积分:2444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0/25 18: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6:5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迷迷糊糊在2011-12-7 15:18:00的发言:
插队时,我也是几次饿得走不动路啊。

咱们两个村虽然分属不同的县,但却离的不远,因此插队生活,就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迷迷糊糊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5677 积分:33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8/22 1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7:2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寒江渔翁在2011-12-7 15:46:00的发言:
插队的同学们真是太苦了,怎么熬过来的?吃饭是头等大事,是生存的第一条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纯粹是弥天大谎。把知青当劳动力也没关系,不能连吃饭都不保障。唉!

谢谢寒江渔翁同学的理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随想如歌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94 积分:369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11/28 22: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8:32:00 [只看该作者]

盖头坪一席插队饿肚子经历,使我想起一件很感人的经历。

……终于有一天我们(小队)知青断顿儿了。晚上大家商量了一下由第二天做饭的同学(知青轮流做饭)上工时向大队书记反映情况,看能不能先借点粮食,别的同学饿着肚子分散上工。也就是五个同学跟五组社员出工,避免出现中午地头上集体没饭吃的尴尬现象出现。

果然,中午。负责给各家担饭的社员上来了。就趁社员们一哄而上寻找各自的瓦罐时,我借口拉屎躲到了梁背后躲起来。想不被人注意下躲过午饭间。可没多久就被小队会计找到了我,拉回来当面质问担饭的社员怎么没有北京娃的饭?那社员辩解说:知青窑霍末有界人 寻不上咯 哦咋知道。我忙说,我不饿,胃部舒服,不想吃。周围一阵沉默,一个社员小声说了句可是抹粮了?这一下子可是炸了窝了。“抹粮咋不言传,咋还能饿着咱球?”“哦娃受苦咧。”说着一下子七八个罐罐端在我面前……那中午我是泪流满面的吃了个肚儿圆。晚上回窑后大家一说中午的遭遇,竟是惊人的一样。在大家听借粮的同学汇报时,突听窑门外一阵乱,推门一看,同学们都呆了。那真是恨不得全村的婆姨、半大后生还有乡亲们端着簸箕、提着罐罐来给我们送吃的来了。瞬间窑内哭声一片……窑外安慰声也是一片……。这场景我是永生不会忘却的。永远不会!!!

是朴实善良的陕北老乡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去感恩!



随想如歌——快乐每一天!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盖头坪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541 积分:2444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0/25 18: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19:50:00 [只看该作者]

 

 

    随想的叙说,是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有的感受,才能写出的文字。看了以后,我不能自制唏嘘不已。同时,我把自己去年写的帖子再贴一次。感恩,陕北人民!

 

 

 

返销粮的故事

 

返销粮!那个年代的词了,是指农民在完成了交粮任务后,在第二年的夏粮没下来前,也就是在青黄不接时,对于那些口粮不够的农民,政府将收购的粮食返回给农民的救命粮。

想必每个有过插队经历的知青,都有过眼冒金星、冷汗直流的挨饿经历,我们那时羡慕兵团战士,竟然是他们能够吃的饱,还不用自己做饭!看来“民以食为天”,有饭吃才是第一大事。

我们的知青灶共有15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男校和女校。其中有9个女生6个男生。第一年我们吃的是国库粮—每月44斤。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小伙子,正是长身体最能吃的时候,从事的又是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44斤粮食,根本不够吃,我们尝到了饥饿的滋味。记得不止一个人,上山劳动回来,饿的直打晃,腿软的抬不起来,根本下不了山。粮食粮食!我们缺粮食!而我们村因为前一年遭受雹灾,各家各户的存粮也不是很多,怎样度春荒,摆在每一个村民的面前。

一天晚上收工后,在公窑照例开会学习。昏暗的油灯下,地上、炕上衣衫褴褛的社员坐了一地、一炕,知青们混杂在其中,也未见得光鲜多少,不是说打成一片嘛,真成了一片,分不出谁是谁了。男人们叭嗒叭嗒抽着旱烟,女人们嘶嘶的纳着鞋底,老汉们靠着墙发出了呼噜声。“开会了,开会了!”书记张明福呐喊着。而社员们则是该干什么还在干什么,一派祥和,一派温暖。“今晚,咱就说说这个返销粮咋及分。”立刻,窑洞里安静下来,嘶嘶声没了,呼噜声停了,而我们,也就是知青们则是该干什么还在干什么,反正此事与我们无关。“队里研究决定了,北京学生,苦重,粮嘛,又不够吃,这个返销粮,得给娃们些!”知青们的耳朵支楞了起来,窑洞里鸦雀无声,“同意的,就扎下手。悄悄价,谁也莫言传,上头查下来,一绳子捆了去!”就这样,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我们队的知青在插队的第一年,在那青黄不接的春天,从农民的口中,拿走了一份本不属于我们的口粮。这是怎样的一份情谊,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

多年后,当我从村里人的口中得知,张明福,也就是那个老书记,年老体衰,光景不太好过时,我和我的老伴,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说出“寄点钱,寄点钱给他!”没想到的是,老人家在接到钱后,第一时间,就给我们打来了电话,感谢我们,在走了这么多年还能记得他。可是当年少不更事的我们,吃了农民的返销粮,却没有一点感恩的表示。想起这些,多年以后,我仍然感到愧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老支书.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我们今年春天回陕北探亲时,弯湾用照相拍下的老书记的照片,老喽,一个奔九十的老人了。当年就是他发现我们的粮食不多,于是主持社员大会给我们分了返销粮,使我们度过了插队时最艰难的时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迷迷糊糊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5677 积分:33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8/22 1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20: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随想如歌在2011-12-7 18:32:00的发言:

盖头坪一席插队饿肚子经历,使我想起一件很感人的经历。

……终于有一天我们(小队)知青断顿儿了。晚上大家商量了一下由第二天做饭的同学(知青轮流做饭)上工时向大队书记反映情况,看能不能先借点粮食,别的同学饿着肚子分散上工。也就是五个同学跟五组社员出工,避免出现中午地头上集体没饭吃的尴尬现象出现。

果然,中午。负责给各家担饭的社员上来了。就趁社员们一哄而上寻找各自的瓦罐时,我借口拉屎躲到了梁背后躲起来。想不被人注意下躲过午饭间。可没多久就被小队会计找到了我,拉回来当面质问担饭的社员怎么没有北京娃的饭?那社员辩解说:知青窑霍末有界人 寻不上咯 哦咋知道。我忙说,我不饿,胃部舒服,不想吃。周围一阵沉默,一个社员小声说了句可是抹粮了?这一下子可是炸了窝了。“抹粮咋不言传,咋还能饿着咱球?”“哦娃受苦咧。”说着一下子七八个罐罐端在我面前……那中午我是泪流满面的吃了个肚儿圆。晚上回窑后大家一说中午的遭遇,竟是惊人的一样。在大家听借粮的同学汇报时,突听窑门外一阵乱,推门一看,同学们都呆了。那真是恨不得全村的婆姨、半大后生还有乡亲们端着簸箕、提着罐罐来给我们送吃的来了。瞬间窑内哭声一片……窑外安慰声也是一片……。这场景我是永生不会忘却的。永远不会!!!

是朴实善良的陕北老乡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去感恩!

催人泪下的知青故事。

谢谢随想如歌同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迷迷糊糊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5677 积分:334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8/22 1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7 20:3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盖头坪在2011-12-7 19:50:00的发言:

随想的叙说,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的感受,才能写出的文字。看了以后,我不能自制唏嘘不已。在这里,我把以前的一个帖子再贴一次。感恩,陕北人民!

 

 

返销粮的故事

 

返销粮!那个年代的词了,是指农民在完成了交粮任务后,在第二年的夏粮没下来前,也就是在青黄不接时,对于那些口粮不够的农民,政府将收购的粮食返回给农民的救命粮。

想必每个有过插队经历的知青,都有过眼冒金星、冷汗直流的挨饿经历,我们那时羡慕兵团战士,竟然是他们能够吃的饱,还不用自己做饭!看来“民以食为天”,有饭吃才是第一大事。

我们的知青灶共有15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男校和女校。其中有9个女生6个男生。第一年我们吃的是国库粮—每月44斤。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小伙子,正是长身体最能吃的时候,从事的又是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44斤粮食,根本不够吃,我们尝到了饥饿的滋味。记得不止一个人,上山劳动回来,饿的直打晃,腿软的抬不起来,根本下不了山。粮食粮食!我们缺粮食!而我们村因为前一年遭受雹灾,各家各户的存粮也不是很多,怎样度春荒,摆在每一个村民的面前。

一天晚上收工后,在公窑照例开会学习。昏暗的油灯下,地上、炕上衣衫褴褛的社员坐了一地、一炕,知青们混杂在其中,也未见得光鲜多少,不是说打成一片嘛,真成了一片,分不出谁是谁了。男人们叭嗒叭嗒抽着旱烟,女人们嘶嘶的纳着鞋底,老汉们靠着墙发出了呼噜声。“开会了,开会了!”书记张明福呐喊着。而社员们则是该干什么还在干什么,一派祥和,一派温暖。“今晚,咱就说说这个返销粮咋及分。”立刻,窑洞里安静下来,嘶嘶声没了,呼噜声停了,而我们,也就是知青们则是该干什么还在干什么,反正此事与我们无关。“队里研究决定了,北京学生,苦重,粮嘛,又不够吃,这个返销粮,得给娃们些!”知青们的耳朵支楞了起来,窑洞里鸦雀无声,“同意的,就扎下手。悄悄价,谁也莫言传,上头查下来,一绳子捆了去!”就这样,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我们队的知青在插队的第一年,在那青黄不接的春天,从农民的口中,拿走了一份本不属于我们的口粮。这是怎样的一份情谊,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

多年后,当我从村里人的口中得知,张明福,也就是那个老书记,年老体衰,光景不太好过时,我和我的老伴,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说出“寄点钱,寄点钱给他!”没想到的是,老人家在接到钱后,第一时间,就给我们打来了电话,感谢我们,在走了这么多年还能记得他。可是当年少不更事的我们,吃了农民的返销粮,却没有一点感恩的表示。想起这些,多年以后,我仍然感到愧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老支书.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我们今年春天回陕北探亲时,弯湾用照相拍下的老书记的照片。当年就是他发现我们的粮食不多,于是主持社员大会给我们分了返销粮,使我们度过了插队时最艰难的时刻。

读一次,就受到一次教育。


 回到顶部
总数 51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