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7.夏收记事


  共有100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7.夏收记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树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1 积分:154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6 6:34:00
7.夏收记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6 7:54:00 [只看该作者]

 

往 事 如 烟

作者:张树人


七.夏收记事

 

夏收季节,为避暑热且不误农时,通常出工时间绝早。那段时间早上只有5点多钟,我们就爬起来和当地乡民一样,戴顶竹编帽遮阳,再带上把镰刀就出发了。说起陕北这竹编帽可与我们常见的那种草帽大有不同。草帽虽能遮阳但头顶处不透风,戴起来感觉头顶部很闷热。而竹编帽头顶部乃为双层,既能遮阳还能通风,颇感凉爽舒服。陕北的镰刀也和我在北京农村所见不同。北京农村的镰刀是整体打造而成且留有装把儿的孔,装上尺把长的木把儿即可使用。而我在富县时,当地乡民所用的镰刀则不同,它是由镰刀木架和刀片儿两部分组成。刀片儿很薄,在磨刀石上镗锋利后,往镰架上一卡就可以用了,倒也着实方便。

在山上收麦的时候,当然都是最热的季节。收麦子和收豆子一样,收早了麦子还没成熟,收晚了麦子到是熟透了,但是麦粒儿也掉了不少。老话常说:谷熟一时,麦熟一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豆子,贻误了农时,豆荚一开那可就黄花菜都凉了。我们收麦的时候,顶着日头挥镰割麦,边割边用手掐着麦子,搂着差不多了就往地上一撂,接着再往前割。知青和乡亲们个个不愿拉人后面,真个是你追我赶,场面热火朝天的。大伙儿个个挥汗如雨,我亦用毛巾不断地擦汗,擦完往腰上一别接着干。你猜怎么着,我衣服后背和裤腰一圈全是汗碱。那会儿也就是拼着年轻和一股子冲劲儿,否则弯腰割麦连干几天,那劳动强度非比寻常,能顶下来实属不易。在地里割麦的时候,手上胳膊上被麦芒划的全是口子,累了扶着腰站起来就歇会儿。往前看,麦地就像是永远到不了头,额头上的汗水流到眼睛里沙的眼窝疼,流到嘴里咸咸的。那会儿我有时候就想,不知道这会儿城里人都在干什么呢?他们或许在公园里散步,或许在马路上遛弯儿,他们或许在如何如何。苍天呐!他们可曾知晓我等农民如此之辛苦呢?

麦子收差不多了,留一部分人接着割,把当下这块地里的麦子收一下尾,其余人要把麦子运走。山沟里割倒的麦子主要靠人背。我们和其他乡亲们一样把随身带的绳铺在地上,将割倒的麦子聚拢起来,整齐地码到绳子上摞起来,摞的就像小山一样高。看官可千万不要小觑捆粮草的活,捆不好看着挺结实走不到场院就散了。待捆扎结实又找了根棍儿将绳较紧,这才返身双肩挎上,一咬牙哈腰往前一使劲儿,将麦子背起来沿着山路直奔队里的场院。有一次背麦子闹了个悬事儿,那次捆的麦子多了些加上向下的坡度陡了点,我弯腰往前用力过猛,麦垛从我头上翻过去了。此时我双肩还挎在麦垛的背绳上,连带着把我也折过去了,接着麦垛靠重力还要往下滚,刚巧被山道边上的一块凸起的巨石挂住才停了。真要是滚下去后果实是难以预料,非骨断筋折不可,弄不好小命休矣。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回想起来仍暗自庆幸。

收豆子的情景,亦想在此向列位念叨念叨。原来那时队里总会将主要精力和有限的农家肥等资源用于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上,例如玉米,小米,糜子,麦子之类。其次,是麻子和菜籽等油料作物,种植蔬菜和种些瓜果则是为了有些副业收入。最后,再视情况有一搭没一搭地种些杂粮,比如豆类,荞麦什么的,反正地也多,好歹刨刨地撒上些籽就不管了,到收的时候有多少算多少也不在意。那次队里派我们几个人去北山上的豆子地里把豆子收了,说是有个十来亩地的豆子。闻听此语,我还觉得有些诧异,怀疑这么几个人收的了么?待到地里放眼一看,方知此言非虚。原来这陕北地广人稀,广种薄收,豆子地里仅仅是稀稀拉拉地长了些,并非想象中满地长满了豆棵儿,看起来似乎还不如地里的野生甘草长得多呢。我等东拔一颗西拔一颗,再好歹聚拢起来捆扎好背回场院。初看起来好像觉着没多少,待到地里的豆子收完,我等每个人却也山上山下地背了好几回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