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思歌腾的故事


  共有2882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思歌腾的故事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4 12:35:00 [只看该作者]

拜读您的回家
双眸满含泪花
当初年方十六
如今鬓染霜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思歌腾的故事
  2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3 积分:214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17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9 21:09:00 [只看该作者]

 

在达赉湖钓鱼

上午从外面出诊回来,上楼时,门诊大厅里一位中年男子目不转睛的望着我,好像认识我。是我看过的一个病人?我一时想不起。我顺着楼梯上楼,扭头一看,他仍然在注视着我。登上二楼,他已站在天井里,仍然在看着我。我迟疑了一下,是谁啊?我应不应该和他打个招呼?登上三楼,他终于说话了;“你是…..吧?”我站住了,是啊 ,你是……?“我是德平”。哎哟,德平,这名字我再熟悉不过了。我快步走下楼梯,他也向上奔来。我们紧紧的握住了彼此的双手,一晃36年啊!

36年前,我们还在内蒙古呼盟新巴尔虎右旗黄花公社插队落户,那时叫接受贫下中牧的再教育。那一年的冬天,草原知青多数被调离牧区,许多知青天各一方,从那时起我们从未见过面。他年长我几岁,是先我一年到牧区的天津老知青,那时还是一个能言善讲,满腹经纶,很善于交际的青年。而今我们都已两鬓白霜一脸的沧桑。

我们都很感慨,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感叹这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其实,他的家就在我们医院附近,他也在此居住多年,但是我们从未相遇过。只是偶然的机会,他偕同老伴来医院看病,从医院的宣传栏上看到了我的名字,也还是不敢确信就是我。今天相会,真是太高兴了。

我们彼此述说着这些年各自的经历,自然也要回顾过去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他提起了当年我们一起在达赉湖畔钓鱼的情景,真是往事历历在目。达赉湖,又称呼伦池,和贝尔湖一样,是内蒙古,也是呼盟的第二大淡水湖,呼伦贝尔盟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记忆中,那可是像海一样的大湖;宽阔的平静的水面,清澈,洁净,湖边是银色的细沙滩,那绝对是草原的一大美景。据说她形成于百年前,听草地牧民说过,最初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水泡子,由于地下泉水不断的上涌,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方圆近百里的巨大湖泊。蒙古话“达赖”,就是海的意思,所以就叫她达赉湖。

每年夏天,草场都要迁到达赉湖的周围,这里也就成为了我们知青、草地牧民、还有我们放牧的马、牛、羊的乐园。每天的中午,我们都要赶着羊群到湖边饮水。草原的夏天,中午时分也是很炎热的。羊群饮过水后都很自然的趴在湖边或站在水中歇息,马儿也站在水中纳凉。此时也是我们知青最惬意的时候,每当此刻我都要跳到达赖湖中尽情的游泳,当然也利用这少有的机会尽情的洗澡,一年中也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有洗澡的机会,因为草原水源有限,打一次水,通常是套上装有木桶的牛车去数公里或十几里以外的地方。所以,在蒙古包内是没有条件洗澡的,甚至每天早晨洗脸我们也只能用很少的水,那些蒙族老人常常用一个小碗,将水含在口中吐在手心来洗脸。

达赉湖的水,纯洁、透明,相当地干净。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没有一丝的污染,纯粹的原生态。迖赉湖里鱼儿也特别的多,在湖中游泳时,无数的鲢鱼追逐着你,轻轻的啄你,好像在和你亲吻,那感觉也是满爽的。迖赉湖的鲤鱼是很有名的,吃起来那味道就像河蟹一样的鲜美,没有我们内地鲤鱼的那种土腥味。据说“党的九大”以及后来的很长时间内国宴上吃的都是迖赉湖盛产的鲤鱼,草原人很为此而骄傲。

草原的夏日也特别的漫长,早晨4点多钟太阳就出来了,晚上8~9点钟才落下,到中午也会是烈日炎炎。为了打发这漫长的一天除了游泳外,另一个乐趣就是钓鱼。说起钓鱼,其实很简单。夏天的迖赉湖畔蚂蚱很多,随手捉几只大蚂蚱,找几根粗铁丝弯成钩,拴在套马杆上,将蚂蚱穿在这个自制的“鱼钩”上,随手甩入湖中,只需几秒中就会有鱼儿咬钩,一条欢蹦乱跳的半斤多大的鲢鱼就被钓上来,有时还会一次钓上2~3条,照此速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钓上几十斤,天津的钓鱼迷恐怕很难相信,但这绝对是事实。值得一提的是,草原人,尤其是蒙族牧民一般都不吃鱼,至于为什么,我无从考证。我们也没有条件熬鱼吃,只不过是玩玩。所以钓上来的鱼,被摘下鱼钩,又被随手扔到湖中。有意思的是,有时刚被扔下的那条鱼,又被钓了上来。因为可以看到牠被鱼钩刺破的嘴啊,你说这鱼有多实在,牠一点也不接受教训。

现在30多年过去了,迖赉湖还是如此美丽吗?那里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否遭到了破坏?是否受到了污染?我无从而知。记得那时迖赉湖边已经建立了国营渔场,还有小火轮在湖中捕鱼,有时知青馋鱼吃了,就到渔场的食堂花几毛钱吃顿饭也是常有的事。

我和德平说了很多,但毕竟要分手,他还要回家照顾他们4岁的小孙子,他已经退休,现在生活的不错。我们相互留下了联系电话,相约有时间再谈。如今通讯发达,这个世界似乎又小了许多。

战友情是可贵的,知青友谊是深厚的。尽管我们在草原的时候,受条件的限制,彼此交流的不深,接触的机会也不多,但仍然是一见如故,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话题,一时半时说不完。这就是知青情结,我们都倍感珍惜——过去那一段难忘的时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思歌腾的故事
  2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3 积分:214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17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6 20:26:00 [只看该作者]

  本文前几天已经在本栏目发表过了,为了保持思歌腾的故事的连续性,特重复发表在此,请见谅。

选调——离开草原以后最初的日子

1972年底,根据中央的一个文件,草地知青被大批的调离了草原。其中大部分被分配到当时的全国第一面红旗——大庆油田,成为了令人羡慕的石油工人,另一部分被分配到内蒙呼盟所属的一些国营农场,还有少部分知青仍然选择留在了草原。

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有去大庆,和几位不错的同学一起去了国营农场。应该说,农业工人的生活是从1973年3月开始的,这期间,我们这些人都在天津过了年。

1973年3月初,我们一行数人从天津乘火车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呼盟国营格尼河农场。

3月初,是知青返回农村的高峰期,就像现在的农民工返乡潮一样。那时,火车车速慢,而且常常超载、晚点,能登上列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天津到哈尔滨还算可以,但从哈尔滨再倒车去齐齐哈尔就麻烦了。记得当时列车上人挤得满满的,大家都是前心贴后心地站着,就像庄稼地里的高粱密密麻麻地矗在那,一动都不能动。哈尔滨到齐齐哈尔600里路程,整整走了14个小时,一路上都是晚点、晚点、再晚点。我们也是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连一泡尿也没尿,只能在原地站着根本就动不了地。那时也就是年轻吧,要是现在,还不得搭上一条老命。出站后,我们每个人都买了4~5棵冰棍儿,一口气吃光,那可是北国的初春啊——可见渴到了什么程度。从齐齐哈尔还要转车去阿荣旗,住一宿后再转车才到了新的地方——国营格尼河农场,算是我的第三故乡吧。

新的地方与草原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它已经是农区,是人群聚居的地方,不再是游牧的生活;它是国营企业,我们成了农业工人,简称农工。国营农场的人们大部分是解放初期十万大军开发北大荒遗留下来的复员转业军人,所以编制上还留有军队的痕迹。比如,队长也常常叫连长,还有指导员、排长、班长等。但基本上已是乡土气息,人与人之间也很淳朴、坦诚。

我和好友玉库以及别的公社的两个女知青被分配到了农场5队,开始都在一起干一些体力活,比如挑大粪、打井、凿石头等。因为年轻力壮,过去上中学时也经常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身体基础,所以干起活来并不感到吃力。毕竟不再风餐露宿——有暖暖的火炕,毕竟能吃饱饭了——有的是白面、土豆、大头菜。厨房大师傅为人宽厚,饭也做得不错,馒头蒸得又大又白。时不时的队里也会杀猪宰羊,给大家改善伙食。那猪肉炖粉条子,虽然白肉膘子让你看了发憷,但吃起来还是蛮香的。白天出去干活,晚上我们一起看书学习,和当地的青年们聊天、下棋、打扑克。高兴起来,大家一起唱歌。玉库能吹一口漂亮的口琴,我也有一副不错的歌喉,他伴奏我唱歌……我们的到来,给这片辽阔的黑土地增添了欢乐。

很快,大家对我们天津知青表示了认可、表示了赞赏。大家都说,起初听说你们要来,我们都不大愿意,因为我们一直对你们天津知青印象不好,有点怕,怕管不了、惹不起。没想到你们这些人这么能吃苦、能干。他们说,不光是你们几个,别的队的天津知青也不错。

时间不长,我又被安排到机务排学开拖拉机,成为了一名拖拉机手,驾驶着链轨式拖拉机开荒、翻地、耙地、播种、中耕、收割……。农业工人的生活,再次燃起我们对新生活的希望。

当生活环境刚刚熟悉,心情也刚刚平静下来以后,一个消息传来;国家大中专院校将来这里招收知青返城上学,天津也有院校来对口招生,即专门招收天津籍知青回津上学。那时,叫选调。其实,选调知青上学之事已经有两年了,只不过我们刚刚到农场就赶上这件事多少有点意外。特别是我根本就没想过能够上大学、回天津。那时自己的信念还是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一个人怎么能随便改变自己的信仰、抛弃曾经的誓言?

连长和指导员对我们相当好,说;放你们2星期的假,好好准备,参加文化考试,考上了就走人,在哪都是干革命。当地的人们对知青一般都很同情——来自大城市的孩子,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身在外,多不容易啊。

当然报名参加考试,不是所有的人都行。要自愿报名、要看表现、要领导推荐、群众评议,还要政审合格。我们那两位女同学,不知为什么坚决放弃这个机会,只有我和玉库报了名,加上其它队的天津知青,参加考试的也不过20人。

两星期的复习时间,我一个68届初中毕业生,严格的说初中一年级的东西都没学完。但对文化考试并不害怕,因为我根本就没想考上。语文、政治,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应该没有问题,那时候不就是阶级斗争和大批判嘛。数学,复习和自学到初中的代数,但三角函数以及物理、化学、外语等就都不会了。这怎能报考大学?但我还是选择了报考大学。我是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去报考的,我想和命运开个玩笑。

记得那时已是仲夏,1973年的7月份吧,我们先是步行40里去总场参加体检,然后一起乘车到阿荣旗(扎兰屯)的一所中学参加考试。临考试前突然接到通知说参加大专以上考试的考生根据上级的指示免去英语、物理和化学的考试,这令人感到即意外又振奋——真是天赐良机啊。数学、语文、政治三门功课的考试使自己没费太大的力气就达到了及格线,但是按照考试的名次,自己排在了后面,只是获得了备取的资格,也就是当有人因为某些原因被淘汰下来时才有资格被录取。我们一同参加考试的知青中不乏老高一的同学,也不乏一些提前进行了复习和准备充分的人,自然他们要比我考得好。

也就是恰恰在那个时候,人民日报、两报一刊发表了张铁生的“我的一张白卷”,他述说了一个扎根农村并一直为之奋斗的知青面对高考的苦闷。即之,招生政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看文化课的考试成绩,而重在政治表现和贫下中农的推荐。这无疑给自己的回城之路打开了希望之门,再加上当时的对口招生比例之大,几乎是3~4比1,使我意想不到的考上了大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宠儿,一个时代的标志——工农兵学员。虽然,后来,四人帮倒台后,张铁生也成了他们的黑干将,受到了批判,但我对他却从没愤恨过。因为没有他的白卷,就没有我的大学。

1973年9月下旬,我们一行5人,从草地出来的知青,三男两女,踏上了回乡之路。大学的摇篮在等着我们,一种新的生活在向我们招手。车轮滚滚,夜幕沉沉,在时代的列车上又朝着家乡飞奔。农村的生活是结束了,从此将打开一个新的篇章……。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6 20:5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幸运,当上工农兵学员,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7 8:4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如此将自己的系列文章重新贴到一起盖楼,是个非常好的做法!
谢谢你为大家着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思歌腾的故事
  2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3 积分:214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17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7 16:40: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鼓励,谢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思歌腾的故事
  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3 积分:214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2/17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2 21:49:00 [只看该作者]

 

                                                      “狼图腾”和打狼

07年春节前,远在甘肃的同学给我寄来了一本书——姜戎的“狼图腾”.他知道我和妻子曾在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活过,对我们的那一段知青经历很是欣赏,于是在该书的扉页上写到:“我被《狼图腾》深深的感动,书中的主人公分明就是你……,愿狼图腾把你和弟妹带回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我们这一代人共同分享那段难忘的历程。”我怀着欣喜的心情阅读了这部著作,深深地被书中的情结吸引,同时也唤起我对30多年前的回忆。

“狼图腾”的作者是一名北京知青,跟我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只是让人敬佩的是在草原几年他竟能从狼的身上发掘出如此动人的故事,在这里狼成了与我们人类紧密连接的一种精灵。书中蕴含的哲理耐人寻味,据报载,他的这部著作已经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老外们似乎很喜欢他的故事。我想“图腾”就是一种神话一种精神吧?我虽然也曾在草原生活过几年,但自愧不如作者对草原深刻的理解和对于狼的认识。

当年我们生活过的新巴尔虎草原也生活着草原狼,当黑夜来临时也常常会听到野外传来那种拖着长腔的、近似于啼哭的悲怆的狼嚎——这常使我感到毛骨悚然。放羊时也常常看到草原上被狼或其他野兽啃食过的马、牛、羊的尸体,也常听牧民说;谁家的羊群被狼掏了,哪个马群的马驹被狼吃了。为了防止狼的偷袭,多年来羊群、马群都是要有人“下夜”的(也就是值夜班),但从未听说过草原狼伤人事件,可能是草原上可供狼吃的食物太多了吧?除了牲畜外,草地上的野兔、旱獭和大量的野鼠都是狼充裕的食源。因此,牠们无需伤及人类。在我的印象中,草原狼是怕人的,总是躲得远远的,轻易看不见,看来牠们确实不愿与人类为敌。

记忆中,我在草原真正的、直接的面对狼只有过两次。

第一次是那一年的冬天,放羊时,我正坐在一个高坡上看书,忽然羊群一阵骚乱。我抬头观看,一只大灰狼从我的面前跑了过去,一边跑还一边侧过头来看着我,不慌不忙的,相距仅有二、三十米。起初我还以为是哪个蒙古包的看家狗,但草原上的狗通常都是那种像今天养的藏獒那样的笨狗,或者是那种杂交后的改良笨狗,偶尔也有养狼狗和细狗的,可是牠们通常都不远离家门,除非是随主人出远门或狩猎。草原上没有野狗,更没有流浪狗。所以看到那大大的脑袋和嘴巴以及直立的双耳,使我立刻确信那是一只狼。狼并未袭击羊群,可能牠当时并不饿,只不过是出来散散心、玩玩罢了。这场虚惊,使我心惊肉跳了许久。

另一次大约在1971年夏天,参加公社组织的集体打狼。前不久在克尔伦通讯(原新巴尔虎右旗老知青们自己办的一个小刊物)上看到过当年一起参加过这次打狼活动的老同学写的一篇有关狼的文章,他记载这次打狼是在10月份。但我记得当时的天气还很热,因为牧区的10月气温在早、晚的时候已相当于天津的冬天了。据说夏天打狼,主要是利用天气炎热,狼跑不动,此时在长途奔袭方面狼是跑不过马的。而且狼一旦受了伤,伤口就会感染。那时草原上有一种苍蝇会在动物或人的伤口上下蛆,用不了几天,伤口上就会长满蜂窝一样的蛆虫,而且增长和扩散的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处理,足以能使人或动物毙命。每年夏天我们都可以看见一些羊儿因为蚊虫的叮咬摩擦破了羊尾巴或剪羊毛时伤及了羊皮,随后被这种蛆蝇播下了虫卵,碗口大的伤口上密密麻麻的长满了蠕动的蛆虫。羊儿们常被折磨得烦躁不安,不吃不喝,骨瘦如柴。牧民们不得不将牠们提前杀掉,有时也会将病羊按在地上,用竹签、小木棍儿或小刀之类的工具在羊的伤口处一个一个的往下拨。从鲜血淋淋的伤口中拨出蛆虫,然后再洒上敌百虫或六六粉,那情那景现在想起了都会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还是说说那次打狼吧。那天的后半夜,天还是黑漆漆的,我们全公社所能集结起来的的社员、知青们甚至还有妇女和10几岁的小孩儿,大约200来人吧,从各自所在的位置朝着杭乌拉山出发,据说那里有狼群。大家成一条散兵线,每人相隔约数百米,要彼此能看得见或听得见,渐渐的围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包围圈。人们一边骑着马慢慢的走,一边大声的吆喝着,为的是把狼往中间赶,即使看到狼也不追赶,只要牠往包围圈里跑就行。慢慢的天光大亮,快到中午十分,天已经有了几分炎热。包围圈缩小到杭乌拉山谷,大家站在谷口,眼前一览无余,几只被圈在里面的狼正在东张西望。领头人一声令下,大家呐喊着一齐往前冲。跑在最前面的当然是勇猛的草地牧民,他们手里挥舞着套马杆或马棒追撵着惊魂落魄的野狼,我们也紧紧的跟在后面摇旗呐喊。只不过是短短的瞬间,3只大灰狼就成了牺牲品。人们发出阵阵的欢呼声,我也第一次如此零距离的走到死狼跟前,但还是有些胆怯,摸摸牠的带着体温的皮毛,但不敢摸牠的头,生怕牠突然活过来。在稍事休息吃点东西后,开始凯旋。回家的路是草原上一次少有的赛马。我们这些知青也加入了比赛的行列,并一口气跑完了大约30里的路程。在草原的几年我感到最幸福或最惬意的时刻就要算骑着马奔跑的时候了,此时你什么都会忘记,一切烦恼、忧伤和彷徨都会随着哒哒哒、哒哒哒的有节奏的马蹄声以及耳边呼呼的风声被仍在脑后。前后左右都是争先恐后的狂呼乱叫的骑手们,这也是一种境界,一种“图腾”……

狼被认作人类的天敌由来已久,可能从有人的那天就开始了。但“狼图腾”的故事却在试图改变这个自古以来的“真理”,的确动物应该是人类的朋友,从生态平衡、食物链的角度看更是如此。狼是草原上野鼠的天敌,我记得当年的草原鼠害已经相当严重了,有些草场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鼠洞,你骑着马在上面奔跑的时候不小心就会踩进鼠洞而被摔下马来,有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我的一个知青战友就是因为骑马奔驰时踩到鼠洞被摔断了锁骨,被迫回天津治疗了半年。

如今的草原听说早就都分包到户了,牧民都各自有了自己固定的牧场并将牧场用围栏围了起来,放牧也不再依靠骑马,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吉普车等等。游牧民族变成了定居放牧,跟外国电影里演的牛仔差不多了。那种原始生活方式的改变符合客观规律吗?草原狼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吗?鼠害被控制了吗?草原的沙化还严重吗?“狼图腾”提出了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么丁
  2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72963 积分:376606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2/13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3 10:29:00 [只看该作者]

   “思歌腾 扎璐”是我们共同的姓名,
    思歌腾广场静卧在新巴尔虎右旗,
    飞是我们知青的情怀,
    完善“思 歌 腾”是知青文化的延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荣荣
  2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821 积分:1624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 13:1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3 10:36:00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你的好文章.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土左情深
  3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2467 积分:128988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8/14 10: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3 11:24:00 [只看该作者]

      思歌腾:我们同在辽阔的内蒙古,不同的是;你们在牧区,我们在农区。你们放牧,我们种地.我们有精彩,有酸甜苦辣,让我们珍惜现在吧。美丽内蒙古:我的第二故乡。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到顶部
总数 20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