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插队生活片断……中秋节


  共有728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插队生活片断……中秋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0 8:56:00 [只看该作者]

细粮白面特珍贵,

平时节省招待最,

偶而分次大米吃,

原汤原汁蒸得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7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0 11:04:00 [只看该作者]

 

主 食

        当地生产的粮食主要的有三种,玉米、高粱和谷子;次要的有小麦、黄豆、绿豆、江豆等等。

        玉米产量高,最好的亩产可达八百多斤,所以种植量最多。虽然价钱不贵,国家收购价一等品八分八厘一斤,但是农民一般都不愿吃玉米,好多人说玉米吃多了胃里冒酸水,所以农民很少用玉米作主食,只在新鲜玉米刚下来时摘些嫩的尝尝鲜。队里种的玉米绝大部分作为公粮和定购粮卖给国家粮库。一个生产队每年要卖玉米几十万斤。

        高粱产量不如玉米,但也不低,亩产可达四、五百斤,所以队里种了不少。高粱价格略高于玉米,大约九分多一斤。农民主食就是高粱。高粱还可以作牲畜的食料。队里种高粱,主要目的就是这两项。

        高粱米做饭比较费火。做高粱米饭时先在锅里放一锅水,高粱米和水一起煮四十分钟左右,然后把米捞出来,把米汤舀出来(可以当汤喝或是喂猪),再把米放在锅里,利用灶膛里柴火的余烬焖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如果高粱加工时碾得仔细些,做饭前用热水淘淘高粱米,做出来的高粱米饭还是比较白,否则就是通红的。有一次男生下地干活,女生在家休息。也不知是男生提前收工,还是女生忘了时间(谁也没有手表,全组连个闹钟也没有),男生到家时午饭还没作。因为下午还要干活,女生ZYH为了快点作好饭,煮高粱米时往里加了点食用硷。煮了才二十分钟就捞起来焖,焖了一会儿尝尝没熟,再添点柴火炒。这么来回一折腾,高粱米变得又红又硬还夹生。我们男生一边费力地嚼着小石子般硬的高粱米,一边大声抱怨:“这人的手指头比脚趾头还笨!”ZYH心知理亏不敢大声回嘴,只好小声嘟囔:“你们的脚趾头就那么灵,用脚趾头作顿饭试试。”

        高粱米比较难煮熟,到了肚子里也比较难消化,所以吃饭后能坚持相当长时间不感到肚子饿,农民们称“耐饥”,这也是农民大都愿吃高粱米的主要原由。我们下乡一年后,慢慢体会到这一点,就改吃高粱米了。到第三年,我一顿饭最多可以白口(即只吃饭不吃菜)吃八两高粱米饭。二〇〇二年,我们回开鲁,真想再尝尝久违的高粱米饭,可是这时农民生活提高了,没有人再吃高粱米饭。

        高粱米虽然耐饥,但天天吃毕竟乏味,于是想方设法提高食欲。WBG祖籍辽宁,献出一个秘方:高梁米饭拌猪油加白糖。我们依方炮制,果然,用“香甜可口”一词形容恰如其分。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猪油和白糖,只好偶尔尝尝解馋。

        谷子,加工成粮后称小米,就是革命回忆录中常提到的“小米加步枪”中的小米。小米饭很香,口感比高粱米好得多,且容易消化。但是谷子贵,一斤一角二分左右。再就是不耐饥,所以农民一般不吃小米,只有产妇坐月子时才吃些小米,并且是熬粥喝。小米做饭很容易熟,小米放到水里煮,水一开就得赶快捞起来,动作稍慢一点,就烂在米汤里捞不起来了。我们第一年做饭图省事,口粮几乎全要的是谷子,队里也满足了我们。吃了一年小米饭后,我们慢慢地改吃高粱米了,原由有两条:耐饥和便宜,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就是“经济实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7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0 11:08:00 [只看该作者]

 

吃饭的策略

        有政策的规定和队里的照顾,我们知青虽然没有像社员们那么缺粮,但也不能总是敞开肚皮吃饭。粮食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实行“定量下锅”,每顿饭下锅的米有个定量限制,不能超过。虽然是定量,每个人吃一大碗饭还是有保障的,关键是第二碗饭。每人一碗饭盛过之后,锅里已经所剩不多。吃饭动作快的还可以再盛一碗,慢的就只能望锅兴叹了。狗急了跳墙,情急了生智,饿急了出歪招。有人想出了类似“田忌赛马”的策略,第一碗不盛太满,然后赶紧吃,为了快,甚至不吃菜。吃完第一碗,第二碗满满的盛一大碗,再从从容容地吃菜吃饭。当然这个办法也不能多用常用,大家都会了,还不是老样子。

        我们队还不错,没有因为伙食问题发生什么大矛盾,有不少队的知青,因为吃粮甚至影响到组里的团结。有的实行饭票制,有的干脆分灶分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7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0 21:58: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点一年以后分灶分火的不是少数,因为毕竟那时候年龄都太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7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1 7:17:00 [只看该作者]

 

吃派饭

        有一次我和一个社员到奈曼旗外调,去的地方在奈曼最南边,靠近辽宁省的朝阳,在大山里。此地就是“麦饭石(改革开放后闻名全国)”的产地,但因为不允许农村搞副业,所以相当穷。一天正好是阴历二月初二,按当地习俗这天的早饭要吃饺子,被安排我们俩吃派饭的人家没有白面,更没有肉(即使是曾经有过肉和白面,过年时也吃光了),只好用荞麦面包酸菜馅饺子。荞麦面粘性差,饺子皮擀薄了容易破,煮熟的饺子呈暗红色,吃到嘴里,几乎全是面,没多少馅。三十几年后一次到商店买白面,发现荞麦面的价格竟然比白面还贵三分之二,不由得心生感慨,想不到当年上不得台面的荞麦面会身价倍增,甚至超过白面。

        还有一次我们到开鲁县东边的东风公社外调,这个公社在开鲁县过去算是比较富的,但是受大形势的影响,不少生产队越干越穷。这天的早饭我俩被派到一家吃饭,不知为什么,这家人只有三个女人,母亲和两个女儿。饭端上桌,女主人照例在一旁张罗,两个女儿坐在炕角落里看我俩吃。还没吃上几口,那个大约四无岁的女孩哭叫起来:“妈妈,我的包破了!”一边说一边拉起袖管给她妈妈看,我用眼角瞄了一下,果然,黄绿色带着血丝的脓水正在往外流淌。我不敢有什么反应,可那位社员受不了了,他“叭”地撂下饭碗,虎着脸掏出粮票和钱(按规定,在社员家吃派饭每顿半斤粮票三角钱)拍在桌子上,“吃好了,咱赶路吧。”    

        参加“清队工作队”期间,每天两顿饭都是到社员家吃“派饭”。当时正是春节前后,队干部安排时,总是派到已经杀过猪的人家,所以我们工作队员几乎是顿顿有肉吃。吃了几家,我发现他们做菜的手艺都差不多,端上来的菜味道没什么区别。我最喜欢吃的是一种白切肉片,半寸多宽,两三寸长,两三分厚,肥瘦全有,还带点皮。不知怎么弄的,似乎只有八成熟,咬起来还咯吱咯吱的,有嚼头,味道很好,别看白花花三指多宽的肥膘,可是一点也不腻,吃了还想吃。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特别喜欢吃肥肉,无论是红烧还是白烧,看见就想流口水,吃到嘴里感觉比奶油蛋糕还美。二〇〇二年回开鲁,真想再尝尝这白切肉片的美味。可能是当地人的吃肉习惯也变了,竟然没有一家上这菜,未能如愿。事后和同学们说起,有几位也有同感。

        开鲁农村和北方农村一样,土炕除了晚上睡觉外,日间是一家人室内活动的主要场地。男人干活回家喝茶吸烟,女人飞针走线缝衣裳,包括一日三餐,都是在炕上。倘若家里来了客人,为表示礼貌,也是热情地往炕上让“上炕,上炕!”。对于尊贵的客人,还要加上一句“炕里坐!”让到炕中央靠近窗口的位置。

        到农民家吃饭,盘腿坐成了我的困难。我家是南方人,虽然一直生活在北方,也住过北京最典型的四合院,但从没睡过炕(下乡劳动除外),也没有盘腿而坐的习惯,吃饭一向是坐椅子或是板凳。在我们知青家里,队里特意给做了桌子和凳子,我们平时吃饭看书都是在桌子上。盘腿坐的时间长了,两条腿又酸又麻,吃完饭跳下炕来,两条腿几乎不听使唤,要活动一阵子才能恢复正常。还有一样,我盘腿一坐,就像有一口气憋在心口窝,堵在那里咽不下饭。如果硬往下咽,吃不了几口饭就堵到了嗓子眼,噎得我直翻白眼。拍胸、灌米汤地折腾好一阵子才能把饭送下去。噎了两次,我再也不敢坐炕里边了,只能坐在炕沿上,一条腿盘在炕上,一条腿垂在地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7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1 9:38:00 [只看该作者]

     您的知青生活比我们山沟里不知强了多少倍。幸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1 10:43:00 [只看该作者]

玉米高粱和小米,

还是高粱更经济,

吃饭头碗要少盛,

派饭盘腿最无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开新河
  7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4 积分:49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2/10/13 17: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2 8:02: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青穿的衣服绝大部分是从北京带来的,后来在劳动中,衣服陆续损坏,就在当地添置了一些衣服。

        农民穿衣受经济条件限制,很简单,基本上只有单衣和棉衣二种。不过棉衣有大小两种。这里的大小不是指尺寸大小,实际是棉花厚薄有所区别,以适应冬季和春秋不同的气候。他们穿棉衣时,贴肉只穿一件单衣,外面就是一件棉衣。有的人干脆连单衣也不穿,也就是光膀子穿棉衣。棉衣外面大部分人不加罩衣,小部分比较富裕的罩件单衣。如果能套一件条绒(灯芯绒)的罩衣,就是相当豪华的了。在定亲或结婚时女方向男方提出的财礼,绝大多数都要提出条绒的罩衣。所谓“里外三新”,就是这三件衣服。我曾见过一个退婚的女青年,因为退亲解除婚约是女方提出来的,根据当地习俗,女方必须退还男方赠送的一切财礼。退礼之前,女青年穿的一身新条绒。讲完条件退完礼后,因女方身上穿的也是男方送的,所以也得脱下来。女方走时,只剩一身破旧的老棉袄,与来时相比,判若二人。

        有年冬天,我和一个社员到开鲁以南百多公里的奈曼旗办事。那个地方比开鲁穷,农民几乎都是单穿一件棉衣,既无内衣也无外衣。同去的社员穿了一身黑条绒的外衣外裤,令当地人羡慕不已,连声称赞之后,有的人禁不住伸出手摸摸,仿佛他穿的是绫罗绸缎,高级毛料。

由于当地冬天气温很低,风又大,所以再厚的棉衣,也只能在家里、村里或干活的时候穿。如果要外出,一定要穿大衣。刚去的那年冬天,我们都没有棉大衣,除了自带的棉衣外,还有上级发的一身棉衣裤(从安置费里开支)。发的棉衣实际上是一件棉制服,比一般棉衣稍大稍厚一些,长短差不多。因为是棉的,所以保暖不抗风,冬天的凛冽寒风一吹就透。而且因为太短,只能包住上身,两条腿一点儿也遮不住。有一次我进城,里面穿了自家的棉衣,外面又套上棉制服。进县城二十几里路,一路就坐马车,一动不动地坐在没遮没盖的马车上,任凭风吹。只觉得一股股寒风像锥子一样吹透两层棉衣直往身上扎,厚厚的棉衣好似一层薄薄的纸,迎风的半边身子一片冰凉。二十几里路马车跑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地方跳下车来,只觉得两只脚全麻木了,踩到地上好像是两只不听话的木头脚,几乎站立不稳。活动了好半天才恢复知觉。

        下乡临行前,我特地跑到北京天桥旧货市场买了一双旧军用大头鞋。这是当时解放军关外部队普遍使用的一种鞋,里面有一层带毛狗皮,又结实又暖和。带到乡下后,冬天我就穿这双鞋。不过大头鞋太重,干活、走路时比较吃力,而且爱出脚汗。所以后来又买了一双胶底棉鞋,干活、走路时穿,很轻便,出汗也少多了。有一次,也是坐马车走远路,我穿了大头鞋去。到地方后办事走了好多路,结果出了不少脚汗。再坐一个多小时的马车回到家后,鞋怎么也脱不下来,原来是汗水结冰把袜子、鞋垫和鞋底全冻在一起了。没办法,只好拼命地跑、跳,蹦哒了大约有半小时脚暖和过来,才把鞋脱下来,又费了好大劲,把鞋垫扯下来一看,鞋垫上还结着厚厚一层霜呢。七一年我被招工回城,收拾行李时,曾和我一起看过场的老范来找我,想要我这双大头鞋,我满足了他。

        当地夏天不算太热,所以农民无论男女都不穿短裤,当然也有风俗的关系。见知青穿短裤,开始觉得奇怪。见多了也觉得很实惠,有的中青年社员就学。他们以为短裤无非是裤腿短一点儿,于是回家让老婆把长裤裤脚剪去一截,当作短裤穿出来。

        棉大衣不抗风,要抵御塞外的凛冽寒风,必须穿带皮板的毛皮大衣。农民们说,皮板可以抗风,毛、绒可以保暖。我写信给父母,请他们想办法。父亲拿出一件皮大衣,是短大衣,衣长刚到臀部。皮统是绵羊毛的,毛很好,绒又密又软。此时父亲要下放到湖南,料想一是用不上,二是新家未定,连个存放的地方也没有。于是就托人在北京大栅栏瑞芙祥改成一件皮大衣。不够长,让店里接了一块黑色山羊皮作下摆。一时没有合适的大衣领,只好配了一条黑色山羊皮的领子。这新领子别的倒没什么,只是山羊毛又长又直,且是黑色的,作成大衣领子披在肩上,不仔细看,和长头发一般无二。六九年末七〇年初回湖南探亲过春节,我用胳膊夹着这件皮大衣走在长沙大街上,有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看见了不知是何物,特地从马路对面跑过来,伸手摸摸、捏捏大衣的毛领,才放心地跑开了。大概他把我当成了杀人犯,那件大衣是不幸的被害者,而大衣领正是被害者的头和头发。

        帽子也是一样,非皮的不可,并且薄了还不行。下乡时,我们四个男生都带了棉帽来。他们三个带下来的是棉帽,我比他们略强些,算得上是顶皮帽子。这些帽子只配在北京混混,到了东北农村,戴在头上,让寒风一吹,感觉和戴顶纸帽子差不多。于是我们向农民们了解关于各种皮帽子的性能和价格。最便宜的是绵羊皮的,一般做成与解放军军帽的样子差不多,就是雷锋着冬装照片上戴的那种样子。但是羊皮的不很暖和,也不太牢。再稍贵一些是狗皮的。最贵的是狐皮的。狐皮又分草狐和火狐。火狐,顾名思义其毛色像火一样红,既好看又暖和,据说雪花落在火狐皮上都要融化。但是狐皮不如狗皮的牢,使用保管都得格外小心谨慎才行,否则一撮一撮地掉起毛来比癞皮狗还难看。狗皮帽比羊皮的暖和,几种皮帽子中狗皮帽最牢最耐用,使用保管几乎不要费什么心。狗皮帽外形与狐皮相同,仅毛色不同。好的狗皮帽不仔细看,还会当成是狐皮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们四名男生每人买了一顶狗皮帽。狗皮帽子确实暖和,有时还觉得太热了一点。寒冬腊月,四五级的西北风是常事,戴着狗皮帽子干活,凡是皮毛能护住的地方,都是暖呼呼的,再一干活,甚至能热出汗来。皮毛护不住的地方,被西北风一吹,像被刀子割一样生疼。过了一年,我又买了一顶羊皮帽子,用于干活时或不特别冷时戴。

        一年之中,以秋收时最费衣服。成熟的庄稼此时又高又壮,高杆的如高粱、玉米比人还高;矮杆的谷子也有半人多高。要把这些庄稼割倒、打捆、装车,光靠两只手抓抓应付不了,还得要伸出胳膊又搂又抱又夹,有时还得靠脚蹬膝盖顶。所以衣服磨损的特别快,一件新衣服过一秋就破了。这时候供销社进了一批细帆布,黄颜色的。我买了一些,请人做了一件军便服式的上衣。这一着真灵,这件衣服经过一秋拼下来,居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损。帆布还有一样好处,下雨时布料吃了水份由于纤维膨胀会变得更加密实,反而不透雨,可以当雨衣穿。秋收大忙季节,为了抢进度,下小雨不会停工,当别人的衣服被雨淋透紧贴在身上时,我的衣服还和没事一样,只不过重了点儿而已。秋后冬闲排练《红灯记》,正当大家为鸠山的那件呢子军装找不到发愁时,有人提醒我:“你那件细帆布衣裳不是挺合适吗!”赶紧取来一试,嘿,笔挺的。秋收时经过和庄稼杆的反复磨擦,布面上还竖起了短短的绒毛,真有点将校呢的效果。于是我这件衣服在秋收中出了大力后,又为活跃社员业余文化生活继续作贡献。后来回城前收拾衣服,想到进工厂干活还能用得上,就把它带进了城。五弟在铸工车间当气割工,整天跟钢铁和沙土打交道,穿衣服很费,见到这件衣服比厂里发的工作服结实,挺实用,就拿去穿。但他嫌那黄色像狗屎的颜色太难看,弄点染料给染黑了。

        临下乡前一年,一次去颐和园游泳,一口气游了快两小时,上岸后西瓜汽水加油饼一通猛吃。没多久,胃疼得不得了。虽说打了一针很快就不疼了,但从此落下了胃惊挛的病根。遇到暴饮饱食,饮食冷热不均,就会重犯。下乡后一个月,我们四个男生到一队去看同学,回家时天色已晚,为了赶上晚饭,路上走得很急。到家时正赶上开饭,包饺子。大概是路上喝了凉风,吃得又猛了些,饭后没多久,胃就开始作疼。幸好我们都是睡的热炕,热呼呼地捂几个钟头就好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我认为主要是不能让胃受凉,保温是第一要点。我给妈妈写了封信,请妈妈帮我作一个棉肚兜。不久,妈妈寄来两个肚兜,我一个,妹妹一个。人造面的面子,里面絮的是驼毛。妹妹嫌难看,怕别人笑话,不肯戴。我顾不得那么许多,舒服第一。穿戴上这棉肚兜果然舒坦,不管天有多冷,胃部总是暖呼呼的。以后秋冬春季我总是戴着,下地干活,出差外调也不离身。听人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我是服了。插队三年,胃惊挛没犯过几次,这棉肚兜应该记头功。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7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2 10:53:00 [只看该作者]

    穷的地方真叫穷,老乡们那才叫兔子赶集一身皮哪。一件羊皮袄,夏天毛朝外,冬季毛朝里。结婚的嫁妆就是毛蓝色的裤子,红布上衣,能买得起的已经相当不错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山西洪洞
  8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9 积分:20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9/23 22:1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2 12:41:00 [只看该作者]

真有意思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