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共有2890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8 23:18: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部关于河套地区知青生活实录的记实文学。本来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组织,由作者撰写的《河套文化丛书——知青卷》的书稿,现贴于《中国知青论坛》,希望能被人们所认识,也为中国知青史添一方资料之砖。

如有争论,联系QQ:772141413

 

巴彦淖尔知青录(全本)

目录


第一章     道路篇
1、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背景
2、巴彦淖尔,安置知识青年的理想天地
3、苍茫的第一印象
4、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
5、兵团,铺开在河套的大摊子
      附录:生产建设兵团驻巴彦淖尔三个师所辖兵团工厂情况说明
6、在政治漩涡中大浪淘沙
7、知青,一个倍受关注的群体
    8、在裂变中渐渐地融合
9、无所不干的劳动分工
10、巴彦淖尔本地知青下乡一览
11、终于等来的返城大潮
12、扎下根的一片片绿荫
第二章    磨砺篇
      1、 兵团,一座青春的大熔炉
2、在苍茫的乌兰布和上
3、最苦最累的三大劳动
4、流血流汗的兵团工矿企业
5、“吃”的悲哀与荒唐
6、“吃”的企盼与罪过
7、“吃”的智慧与潇洒
8、永难忘怀的集体快乐
 9、酸甜苦辣的情与爱     
10、三次政治事件中的人和事
                附录:“王亚卓”和黄帅互写的两封信
11、乌梁素海上冰与火的洗礼
第三章     作为篇
1、纵横田野的插队生活
2、遍布巴彦淖尔的知青教师
3、令人难忘的知青医生
4、精神在缺失中执着
5、萌芽于巴彦淖尔的包产到户理论
6、劳动汗水洗涤热血青春
7、最后的一场“大战役”
8、记住这些永不凋谢的光荣
        附录:1、1975巴彦淖尔年出席内蒙古自治区知青先代会知识青年集体代表和个人名单
                          2、生产建设兵团一、二、三师出席表彰会的集体和个人名单
9、永远的《兵团战友》报
  附录《兵团战友》报诗歌两首
10、割不断的联系与回声

第四章    反思篇
1、看看轰轰烈烈的另一面
2、无限上纲的大批判
3、发生在特殊时期的故事
4、由悲情的二十团说开来
5、一篇“伤痕累累”的记录
6、一所昙花般盛开过的大学
7、八年一笔经济账
8、回归路上的众生态
第五章       人物篇
1、知识青年人物概述
兵团中的“老板娘”————王淑贞
奏响南湖波浪的人 ————沈婉芳
骑在网络上的商人 ————秦子敬
用涟漪微笑的人————梁富海
“英雄”的力量————翟新华
兵团熔炼出的骄傲 ————任亚平
平凡的另一种表现————晓坤
永不言悔的信念————邱家恒
河套的守梦人————高崇毅
知青中的“宋大成”————宋毅华
交给黄河的青春————贾凤岗    苏士伦
逃避饥饿的大角色————陈佩斯
为土地谱曲的人————姚盛昌
一块泥巴的命运————方铃
乌兰布和中的玫瑰 ————禾菱
兵团八年大学梦 ————龚 玉
命运无语的老支边————苏仁慧
走遍内蒙的足迹————昝振英  
捅破天的大手笔———— 邢卓
方言的百灵鸟————刘先普

第六章      趣闻篇
        1、香透记忆的风物
2、方言导演的故事
3、知识青年趣事录
阿惠的家信       赛歌    谁是台湾特务     鲁迅是谁     信号弹    打赌    “枪崩”    “傻子”    “黑枣”   最高指示
4、知识青年笑话录
忆苦会纪实     “八戒”发威     “扫黄”失误     “臭蛋”发威    “纠偏”    蒙驴眼      “圪泡”不要哭     毛驴师傅
5、知识青年绰号谈
6、七零八乱鬼怪事


第七章      资料篇
1、巴彦淖尔插队知识青年情况统计表
2、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二、三师简介
3、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驻巴盟三个师的组织形式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8 23:19:00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     道路篇
知青,一个鲜红的名词
   知青,一个现代的童话
     知青,一个童贞的回忆
       知青,一段无奈的过去

1、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背景
知识青年,词义原指受过学校教育、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人。可是自从中国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之后,这个词也有了新的特定的含义,即指从城市到农村或边疆地区参加生产劳动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回顾中国知识青年回乡或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历史,应该说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
早在1951年,山东省掖县过西区后吕村的农家女徐逮春,高小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7岁当了村里四户人家的互助组组长,后来她成了新中国树立的第一个回乡知识青年的典型。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社论,以“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为口号,号召家在农村的高小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从那时起,国家就把组织知识青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作为一项政策提了出来,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广泛的宣传动员。究其历史背景,第一是减轻当时出现的城镇人口就业压力的需要;第二,国家也确实想通过“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参加正在蓬勃发展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改变农村文化落后面貌。1954年3月12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山东《大众日报》文章《徐建春——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旨在号召全国农村知识青年向徐逮春学习,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接着密锣紧鼓,1954年4月22日,青年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生产劳动的指示》;5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直到1995年,这个宣传动员的热潮仍在继续。继徐逮春之后,也又不断涌现出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先进典型。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吕根泽,广东省罗定县的杨明汉等。1955年夏天,河北省临西县十五岁的高小毕业生吕玉兰背着行李卷来到东留善固村,几个月后当了农业合作社社长。她成了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又一个影响深远的榜样。
1955年12月,一份题为《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的材料,送进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看后十分兴奋,他针对文中提到的该乡中小学毕业生在农业合作化中发挥的作用写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批示:“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无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一批示在以后若干年中成了指引和激励中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纲领性口号,以后二十多年,它推动着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次次掀起高潮。
也就在1955年,学习苏联组织青年到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地区建立“共青团城”开垦荒地的经验,中国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中国的青年垦荒运动。1955年8月,由北京1500名青年组成的垦荒队,到了人称北大荒的黑龙江省萝北县,先后建立了“北京庄”,之后又有天津、河北等地的垦荒队员接踵而至,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庄”、“河北庄”等8个集体农庄。中国南方的大城市上海也不甘落后,1955年9月,组织了98人的垦荒队开赴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在那里建立了“共青社”。之后又有浙江温州的青年垦荒队去开发大陈岛,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青海创业等等。当年这些“北京庄”、“天津庄”、“共青社”,类似于后来以安置知识青年为目的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的雏形。
回顾巴彦淖尔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也当从1955年开始。这一年夏天,上海市高小毕业欧玉莲等36人来到尚属甘肃省蒙古族自治州管辖的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各管理区落户。当时被称作支援边疆,简称“支边”。她们当是最早来河套平原落户的知识青年。欧玉莲后来曾获渡口管理区妇女标兵和配种能手称号。1960年《内蒙古日报》曾发表题为《从上海到内蒙古献身我区农牧业——欧玉莲志在建设新农村》的通讯,介绍欧玉莲的先进事迹。和欧玉莲同期在巴彦高勒镇幸福乡河壕管理区艾家湾村落户的女知青万锦云,曾任管理区妇女主任,于1957年当选为磴口县人民代表,后又曾任艾家湾生产队副队长.
1956年初,山西省团委组织了由中小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组成的1104人的青年垦荒队,分为五个支队,分别到当时属于河套行政区的五原县、狼山县、安北县、达拉特后旗和属于乌兰察布盟的固阳县,建立集体农庄,垦荒种地。其中在河套平原的四个集体农庄中有知识青年891人。从晋北到狼山的垦荒队员230人,50%是青年团员,40%是中小学毕业生。后业这些垦荒队员全部留在当地。
1958年“大跃进”时期,杭锦后旗蒙古族女知青郎秀云等13名高小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到临河县永华农业社安家落户。1960年,郎秀云被树立为当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进典型。
欧玉莲、万锦云、郎秀云,她们是巴彦淖尔最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进典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7:05:00 [只看该作者]

巴彦淖尔广阔天,

数万知青曾临边,

如今集结出书看,

真是珍贵好纪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10:15:00 [只看该作者]

谢版主致诗,此作当年颇费了一番心血,作者随队走遍了巴彦淖尔大地,身临其境感受了来自祖国各地的十几万知青曾经生活过的广阔天地。乡村团部一切虽然面目全非,但遗迹处处,遗人多多啊!为写此作,当时还翻阅了地方档案馆中上百卷的珍贵原始资料,从中采撷了一些旧照片,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同时贴上来供大家品味。

 

巴彦淖尔今非昔,大地处处皆旧迹。

曾经沧海难为水,也叫人生有余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沙鸣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1 积分:15554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5/15 8: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12:25:00 [只看该作者]

亚宁你好。看到了《巴彦淖尔知青录》对的介绍很高兴,本人就是于1969年从北京到巴彦淖尔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杭锦后旗)的兵团战士,谢谢你的大作。很希望能得到此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21:15:00 [只看该作者]

你好,沙鸣老师,已经加QQ为好友了。很高兴。如果需要此文电子版,可以从网上传过去。

在此要说明一点,此作完稿后交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审核过关,却迟迟没有开印,至今还没有纸质版本。前后算起来,中间已经有十年时间了。我也一直压于电脑中没有外发,现贴出来,希望一番心血,能对社会有点作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21:22:00 [只看该作者]

2、巴彦淖尔,安置知识青年的理想天地


      到20世纪60年代,安排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为中国的一项国策。
   

      巴彦淖尔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所辖河套平原,土地肥沃,可资开发土地多,人口却相对较少。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从中央到地方,都着中了这块安置知识青年的“宝地”。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会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为贯彻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于1964年4月2日成立;5月23日—31日,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安置城市下乡青年工作会议”,确定之后七年内以巴彦淖尔盟黄河灌区和哲里木盟辽河灌区作为安置知识青年的重点地区。这就预示着巴彦淖尔盟即将迎来安置知识青年的高潮。在此之前,巴彦淖尔盟于1963年就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之后又成立了“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1964年3月,就有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首批知青来巴彦淖尔盟临河县、五原县和乌拉特中后旗插队落户。5月,又有包头市300多名知青来到河套平原。到1964年5月,全盟各旗县都已成立了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

      巴彦淖尔盟安置知识青年的真正的高潮,是从1964年夏季开始的。这年6月8日,中共巴彦淖尔盟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旗县行动起来,认真做好知识青年安置工作。此后一月之内,就有来自呼和浩特和包头市的579名知青,分别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杭锦后旗、临河县、五原县的十七个人民公社插队落户。7月15日——8月7日,又有包头市知识青年114人分赴临河、五原和杭锦后旗插队落户。7月18日《内蒙古日报》刊发专题报导称“巴彦淖尔盟从上到下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热情欢迎知识青年安家落户”。这说明,无论从组织上和舆论上,都为这个高潮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接着,1964年8月9日,呼和浩特市一批知识青年158名赴五原县和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农村和牧区安家落户。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64年8月,巴彦淖尔盟已安置来自呼和浩特和包头的知识青年846人。但是这个高潮才仅仅开始。9月5日,又一批呼和浩特知青100余人 ,分别到五原县和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农村、牧区插队落户。9月到11月间,又有包头市三批知青计80余人接踵而至,分赴杭锦后旗和五原县插队落户。这一年内,还有白云鄂博矿区的51名知青分别到临河县、五原县和杭锦后旗农村落户。

       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巴彦淖尔敞开了她宽大、温暖的怀抱,开始接受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知青。
在此期间,在巴彦淖尔盟委的组织安排下,几个粮食生产大县都派出了县长和公社书记或社长,到北京和天津接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964年7月初,首批北京知青100多人来到了临河县和磴口县插队落户,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0多岁,最小的仅13岁,是跟着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下乡来的。
      

      当年规模和声势最大的一批,要数1965年7月29日,首批760名天津市下乡知识青年一齐落户五原县。这一批下乡知青,其构成全都是本届高、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是天津市机关干部和工人的子弟。他们从天津出发的时候,天津市四千余人集会热烈欢送,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胡昭衡到会讲话。他说:“内蒙古的河套平原是很富饶、大有前途的地方,你们在那里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你们下乡后要准备克服困难,不断克服困难,这就需要有不断革命的精神。革命精神与战胜困难是一致的。你们要学习革命本领,又红又专,改造农村,改造自然。”中共五原县委副书记高文厚代表五原县党委、人委讲话,热烈欢迎天津知识青年到五原安家落户。知青代表、天津铁路一中毕业生冷洁,代表全体下乡知识青年向党表示,要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使自己的青春在内蒙古放射出美丽的火花……插队知青途经呼和浩特时,受到自治区党政领导以及两千多人热烈欢迎。知青们高喊:“感谢党政领导的关怀!”、“以农为业、以社为家!”、“红在内蒙古,专在农村!”、“海可枯、石可烂,一颗红心永不变!”

      作为历史的记录,1965年8月8日《内蒙古日报》第一版醒目位置发表了题为《首批到我区农村落户的天津知识青年去五原》的报导。报导称:“七月二十九日,首届七百六十名天津市下乡知识青年,在前往五原、途要呼和浩特时,受到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党政领导同志及两千多名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呼和浩特车站,彩旗林立,革命歌声到处飘荡。上午11时许,当载着天津下乡知青的列车进入车站后,等候的人们以春雷般的掌声,向到来的天津市下乡知识青年表示热烈欢迎。”当时,天津市第十六中学高中毕业生袁明礼,代表全体知识青年宣读了感谢信,表示一定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一定要红在五原农村,专在五原农村,向贫下中农学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斗。列车途经包头时,又受到包头党政领导和群众代表五百多人的热烈欢迎和欢送。这一大队人马在五原刘召车站下车,旋被接入五原县城,接受五原人民的热烈欢迎之后,即按照县里的分配,奔赴所去的公社和生产队。之后,又有两批天津知青来五原插队,1965年内五原县分三批共迎来天津知青1024人.

       再看临河县欢迎知青的情景。
      

       1965年8月11日,正是河套平原小麦丰收、瓜果飘香的季节,人数最为集中的一批北京知青共643人,一次性乘火车来到巴彦淖尔盟临河县。
那是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明丽的阳光照耀着五彩纷呈的河套大地,天地间像是洋溢着无限的喜气。
       

      这一天,县里的所有机关单位,都提前接到通知停止办公半天,所有的行政人员和工人、市民,被组织起来到离城还有四、五里的火车站去迎接知识青年。许多中、小学生也排成队列,高擎红旗,敲锣打鼓赶来,场面显得十分隆重而热烈。随着太阳的冉冉高升,有组织的队伍都走向了车站,更多的人则集聚于车站到县城的道路两侧,形成了几里长的夹道欢迎的队伍。时间是早晨7点多钟,一列火车鸣着汽笛,从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隆隆驰进站台,最后缓缓停靠在了站台边上。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人们顿时像潮水一样涌动起来,早已经守候在站台上的秧歌队,伴随着锣鼓喧天和鞭炮齐鸣欢舞起来。翘首而望的群众,都纷纷涌向列车,又自觉地止步在划定的白线之外。随着列车停稳,车门开启,知识青年井然有序地走下火车。他们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件行李,还拿着一面小旗子。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来到站台上的县委和县政府的十几位领导走在最前面,许多的群众跟在他们的后面,迎了上去。

       霎时,下了车的知青站满了站台。欢迎的人们没想到会有这多人,为了腾出地方,迎接的人一部分先行撤出了站台。知青们被这热烈的欢迎场景所感染,脸上连夜坐车的倦色顿消,大家高呼着革命口号,齐声高唱革命歌曲,在一片热烈欢迎的呼喊声中,迈着雄健的脚步走出站台,重新聚集在站外广场。在这里,他们聆听了临河县委领导代表全县人民所致的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接受了当地学生代表敬献的鲜花和旗帜。知识青年代表也宣读了“扎根农村、革命到底”的决心书。最后,在一片充满豪情壮志的口号声中,知青们乘上了临河县组织的披红挂绿的解放牌汽车和一些杂牌子敞篷车,还有的坐着马车,向着县城进发了。沿途欢迎的人群手拿花束,不住地向知识青年们招手致意,高呼欢迎的口号。车上的知青激动地流出了眼泪,车子过后,欢迎的群众又跟在后面进了城区。这时,城区里彩色横联挂满了街头,到处贴着欢迎知识青年来临河插队落户的标语,同样有许多群众,手里擎着条幅和红旗,高喊着欢迎的口号。然后,分配到知识青年的公社和生产队,都派来了佩戴红花的骡马大胶车和马驴车,兴高彩烈地把分配给他们的知识青年接走了。

      这样的欢迎场景,那一年在磴口县、杭锦后旗和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都出现过。欢迎的都是来自北京、天津的知青,以及来自呼和浩特和包头的知青。
据有关方面统计,到1965年5月,巴彦淖尔盟已安置城镇知识青年2890人,其中来自呼和浩特和包头的1551人,盟内知青1339人。1965年下半年,全盟又安置来自北京和天津的知青2367人,安置呼和浩特和包头的知青近300人。这样累计算起,1964和1965两年,巴彦淖尔盟共安置知识青年约5500人,其中北京和天津知青2367人,呼和浩特和包头知青约1850人,其余为盟内知青。


      1968和1969两年,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一次掀起高潮,在正在开展的“文化大革命”中,它已从正常的对知识青年的安置工作而发展成一场群众运动。究期历史原因,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否定了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来所执行的教育路线,废除了原有的升学考试制度,致使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一九六八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不能按部就班地升学,而投入了一度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这三届初、高毕业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到1968年,随着“文化大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红卫兵”运动渐渐平息,但上千万的“老三届”毕业生滞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不能升学也不能就业;更重要的是,时下的政治斗争已不再需要他们,这批有着“革命造反”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革命小将”集中在大中城市里无所事事,长此下去,必将成为社会的包袱,甚至会成为破坏力量。而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的惟一出路就是上山下乡。

      1967年10月,北京25中高三毕业生曲折等10人自发组织起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白音宝格公社插队落户,成为一代青年从“红卫兵”到“知识青年”角色转化的开路开锋。他们的行动立即得到了当时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196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走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北京一些革命小将自愿到内蒙古当普通社员》的报导,说“他们的这一革命行动,代表了革命知识青年的方向”。果然他们的这一行动拉开了“老三届”毕业生上山下乡运动的序幕,很快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和号召下,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的高潮在全国兴起,一度震撼世界的“红卫兵”运动也很快为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所替代。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导,在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主席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再次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吹响了号角,不仅使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一个新的热潮,而且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由原来的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演变成了或者说加进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内容。


      毫无疑问,在这次全国性的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中,巴彦淖尔又首当其冲,成为安置知识青年的重点地区。就在北京市曲折等10名中学毕业生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音宝力格公社插队,10天之后,1967年10月19日,就有北京第九中学,石景山中学、北大附中和北京女八中等学校的一批高中和初中毕业生,来到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长胜公社插队落户。 


      由此巴彦淖尔盟安置知识青年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从1967年10月开始,大约持续到1970年底。其中1968年上半年,主要是做宣传舆论和组织工作。从1968年7月至9月开始,先后有呼和浩特和包头、北京等地两千多名知青来巴彦淖尔盟插队,其中北京知青487人,包头市知青1042人。1969年初,也就是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发出之后,内蒙古自治区于2月25日——31日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时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的军代表讲话说:“内蒙古这么大……而只有1300多万人口,内蒙古养活三四千万人不成问题,我们的土地面积很大,河套土地最好,每人平均七亩地……内蒙古这样多的土地……条件虽然差些,但人多经过加工还是可以改造的。内蒙古可以容纳很多人……”这就再一次表明,国家还要往内蒙古安排许多知青,而河套是主要目标。果然,这次会议之后,许多大中城市的知青安置部门都瞄准了河套这个目标,比如包头市1969年动员13000人下乡插队,要将其中5000人安置到巴彦淖尔盟。这一年中,北京、天津和呼和浩特也又有一批批知青来巴彦淖尔插队。

      无庸讳言,巴彦淖尔群众尤其是农民对于1968和1969年之后再来的知识青年,已不再像从前1964和1965年那样真诚而热烈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1964和1965年间,是他们最早迎接和安置知识青年,出于河套人民及草原人民朴素的情感,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对党的号召积极响应,对知识青年帮助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也充满了希望。但是经过时间的检验,他们感到这一“新生事物”不像从前想象的那样好,知识青年带给他们的好处也不像想象的那样明显那样多,相反在某些方面给农村带来了许多麻烦,某些方面倒损害或者说挤占了社员群众的利益,比如知识青年在生产队里要挣工分,要分自留地、要分口粮而且数量还要比普通社员多,个别知青调皮捣蛋不好好劳动,生产队也得照样供养;还有公社及大队安排什么干部、代课或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农机手、科学实验员等等,多数从知青中选人,社员们便认为这样占了他们子女所该占有的位置。还有个别知青与生产队或大队干部闹矛盾,致使一些干部因知青问题犯错误。这样在一些社队干部和社员心里就渐渐生出了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抵触情绪。还有更重的一个原因是,1964年到1969年间,巴彦淖尔农村经历了“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的运动,许多知青在贯彻执行极左路线的过程中,充当了“积极分子”,参加了“造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挖肃”运动中,一些青年参与了“逼、供、信”,不同程度地伤害了与当地干部及群众的感情。因此一些社队干部和社员对接收知青心存疑虑,怕因接收知识青年而“带害”。尽管这样,尽管少了当初接受和安置知识青年和真诚和热情,但巴彦淖尔人民毕竟是纯朴、宽厚和善于包容的,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他们还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按照上及的要求,努力做好对新来的知识青年的接收和安置工作。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64年到1969年5月,巴彦淖尔盟共安置下乡插队知识青年1947人,在1967年11月至1969年底的第二次安置高潮中,巴彦淖尔盟大约安置插队知青14000人。1970年巴彦淖尔盟又安置插队知青8500人。而更大规模更大数量的则是1969至1970年间来到巴彦淖尔境内生产建设兵团的数以万计的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保定、青岛、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的知青。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时值史无前例的内乱使几届毕业生失去了升学和就业的机会,该离开的离不开,该进校的进不去,社会问题十分严重。这时,中央同意建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这无疑如一盏指路的明灯,让这批坐在家中吃闲饭,混在街头闹革命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使命一样的出路。兵团成立后,马上派出大量的复转军人,在北方、天津、上海、青岛等地,带着安排计划进行招兵宣传。这一举措得到了各大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的大力支持。这一新的渠道,对准备上山下乡的中学毕业生来说,较到农村插队更有吸引力。因为兵团生活在待遇上有保证,组织系统上有人管;更主要的是生产建设兵团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大多数年轻人对紧张严肃的军队生活抱有幻想,而父母把孩子交给兵团,也更放心一些,从而使“招兵”工作在大张旗鼓下,成批招收到了成千上万的中学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而选择了去兵团的道路,这一点是供给制的吸引力在起作用。


      当时的年轻人都是革命理想主义者,满怀好儿女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无数的同龄人纷纷报名,高喊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家中吃闲饭”的口号。年轻人热情有余,理智不足,有的家长为了挡住孩子的下乡之路,把家里的户口藏起来,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能阻止年轻人的热情,反而搞得家里充满了矛盾和眼泪。有的年轻娃娃干脆从家里偷出了户口本子,等到报了名,一切都已成为事实,而走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才告诉家里自己的秘密。他们不顾父母的反对和眼泪,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北行的列车,千里迢迢来到了巴彦淖尔。按1975年6月统计,河套三个师在69、70两年,分别累计接收兵团知识青年为19540人,41132人,19325人。按人数比例多少计,这些知青依次来源于北京,天津,呼和浩特,保定,青岛,浙江,上海,包头、济南、集宁、伊盟、巴盟以及其它地方的零星人员。


       这些“出征”的兵团战士,到了巴彦淖尔之后,已经有了类似部队一样的组织机构来安排,他们胸前佩戴着上山下乡光荣大红花,走入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火车站。在一片“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和家长亲属的哭别声中,登上了一列列装满了绿色兵团战士的火车。火车一路北行,在内蒙古辽阔的大地上奔驰着,等进入了事先安排好的连队所在地,一车箱又一车箱的年轻人被抛在了前旗、刘召、临河、头道桥、巴彦高勒的站台上,白天还有一些欢迎的人出来,夜里则在一片黑暗中,亮着几辆接新兵的汽车车灯。这些从来没见过如此荒凉之地的兵团战士,第一眼看到的情景,成为了他们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幅不着颜色的图画,珍藏在脑海之中。所以才会在多年之后,被连篇累牍地写在回忆文章中。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招人,在政审上是比较严格的,这样就卡住了一批不合条件的年轻人,从而在心理上给他们造成了一种不平等,他们又不甘心,一个个为这份渴望的平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些不能通过“政审”的学生,甚至用写“血书”的方式要求加入兵团。有的“血书”感动了负责接兵的现役干部,被破格接收了。更多的人往往都是努力无果,成为被关在兵团大门之外的所谓出身不好的年轻人,为了能圆这个在政治上无尚光荣的上山下乡梦,这些人最后又选择了另一条下乡插队的道路。这些人的壮志豪情一点不比兵团战士差,他们在心头默诵着“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朝着毛主席所指的光辉航向前进!前进!奋勇前进”,“让我们在农村中,在三大运动中为人民立新功”,“让我们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到农村去,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这些光辉的言词如精神的翅膀,无数热血青年就这么一批批 像春天的候鸟一样,来到了巴彦淖尔。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塔松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0971 积分:55686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21 18: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22:20: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亚宁朋友到《纪实》版做客!愿您在这里开心快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howimg朋友欢迎你.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京石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7 积分:13862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12/5/10 8: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9 23:32:00 [只看该作者]

           亚宁老师您好!看到您写的《巴彦淖尔知青录》倍感亲切!非常欣赏您的作品!我是694月从北京参加内蒙兵团的,我们16团所在地就在巴盟五原县,75年兵团交地方后16团更名为牧羊海牧场,现属乌拉特中旗管辖。在此贴几张照片请欣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十六团团部.jpg:

                                十六团团部风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491_200908261811476.jpg:

                                                                                          十六团卫生队旧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380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3805.jpg:

                                                                                                                                  内蒙兵团纪念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010814126fcd4164ae605ea7.jpg:

                                                牧羊海牧场场部




内蒙兵团二师十六团五连、团卫生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0 7:55:00 [只看该作者]

呕心沥血成大作,

亚宁编书大功德,

详述知青经历事,

形成史诗颂如歌。


 回到顶部
总数 34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