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知青岁月》录------抹不去的记忆


  共有9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知青岁月》录------抹不去的记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难得糊涂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05 积分:3333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3/12 17:12:00
《知青岁月》录------抹不去的记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11:49:00 [只看该作者]


                            抹不去的记忆
                                    王惠荣
  
     听到老三届的同学要搞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活动的消息,尘封了40年的记忆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回顾过去感慨万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它将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我有幸经历了这一历史阶段。按我的文化程度,实在不敢说是有知识,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却被冠于“知识青年”的称谓,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吃了不少苦,承受了我们本不该承受的磨难,但是我们也在这场磨难中得到了锻炼,成为我们后来的人生生活的一笔财富,所以我至今都为我曾经是知青而骄傲。当年的我们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后来的人生经历也各不相同,但当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时候,仍是那么的亲切,这是共同的知青生涯将我们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我们的知青情怀是曾经一起度过的艰辛岁月的印证,更多的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40年过去了,当年的许多人许多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模糊了,但是插队第一天的经历,只要一想起来就历历在目,永远无法忘记,好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清晰的眏在眼前。
  1968底我刚刚过了16岁的生日,就积极(也是必须的)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和同学们一起兴高采烈的奔赴广阔的天地。当年的我们思想很简单也很单纯,虽然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离开我们熟悉的城市生活。但对于离开家后怎样生活,大山里的劳动能否适应,当时压根就没有想过,有的只是莫名的高兴和激动,感到能以实际行动落实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这是无比的荣耀和骄傲呀。
  1969年元月6号早上10点多在学校召开了隆重的欢送会,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叮嘱声中坐上了去杨斜的大卡车,一路欢歌笑语很是兴奋。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杨斜区,我们上百人聚集在一起,等待区上具体分派我们去各公社各生产大队。听到我和阿明被分在了杨斜公社三合大队,我们两个很是高兴,一是我俩是好朋友,二是杨斜公社就是区的所在地,听说有的同学分到其他公社,离杨斜区还有几十里地。来接大家到生产队的人早早的就到了,分派名单一定,他们就帮同学们拿行李。来接我俩的是两位中年人,他们刚把我俩领出公社院子,就放下行李说,咱那里离公社远,山很高也很苦,你两个太小,害怕受不下苦,是不是找公社的干部说一下,把你们调到公社跟前。当时我俩已完全沉浸在对“广阔天地”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对他们的善意提醒根本没在意,还坚决表示没关系,我们能行。刚开始走在路上看见啥都感觉很新奇,山间的小溪、山崖上的房子、山坡上的牛羊,就连一高一低山路也都觉得很好玩。也不知走了多远,渐渐的就跟不上带路的了,蜿蜒的山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脚不听使唤,肩上的挎包好像越背越沉,不停的换过来换过去,两位大叔不时的停下来等我们,看到我们不停的换挎包,干脆连包也帮我们背上了。至今我也不知道从乡上到三合村有多远,但那是我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走的好辛苦呀。记得下午从公社出发,到队上好像天快要黑了。欢迎我们的人挤满了场院,拿来了柿子、柿饼、栗子、核桃、苞米花,好像迎接他们从远方回家的闺女。不长时间天就黑了,队长提着马灯招呼我们到他家吃饭,至今我还记得吃的是稠糊汤,黄灿灿的糊汤就着咸里带酸的咸菜还真是香呀,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稠糊汤可不是随时都能吃得上的。山里的冬天应该是很冷的,可那个晚上来看我们的人多,火也烧得旺,没有一丝凉意,直到很晚大家才陆续离去。当我俩收拾完房间准备睡觉时却发现屋子的门无法关上,土炕也烧得太热了,山上不知道是啥动物在叫,声音忽高忽低,外面漆黑一团,房子里的煤油灯慢慢的油干灯灭了,只有那炕灶的“疙瘩火”还在不停的烧着。看着黑洞洞、空荡荡的房子,望着没有门闩的门,听着那凄厉的声音,我们忽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谁也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睡觉。房间里的柴烧完了,俩人都不敢出门去拿柴火,于是“疙瘩火”渐渐的熄灭了。我们更加害怕了,为了壮胆,我们打开手电筒照亮。夜越来越静了,那不知名的动物的叫声越来越觉得恐怖,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时而似乎就在门外,我俩害怕得互相依偎着,实在太冷了就站起来跺跺脚。这时的我们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出发时激动兴奋的心情和到广阔天地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已荡然无存。慢慢的手电筒的电池也快完了,只能发出一丝微弱的黄光。我第一次感到冬天的夜晚咋就这样长啊!
     终于等到天亮了,我们出门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才发现我们是住在半山腰,周围一共有十几户人家,还有一些人家住在对面的山上,庄稼地就像豆腐块一样镶在山崖上,不远处全是大树林。没多长时间队长就来了,说你俩一晚上咋都不吹灯,是不是忘了?我俩告诉他门关不上,外面不知道是啥在叫,挺害怕的,我们不敢睡。他看了看发现门关不上的原因是谁把门闩碰掉了,找了半天原来是昨晚收拾房间时被我们当垃圾给扫到了门外。队长又告诉我们,这里山大林子深有狼,昨晚的叫声可能是狼。接着他说他们几个队干部今早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我俩太小,在这里插队不合适,今天把你们送回公社,由他跟公社干部讲让把我们重新分到川道人多的地方去。可能是一晚上的恐惧再加上没有睡觉,我们没有再坚持,吃完早饭队长就带我们回到了公社,公社干部很快又把我们分到了公路边的北槽大队。虽然我在三合大队只呆了一个晚上,但这一晚的经历却永远嵌入了我的脑海,成为一段抹不去的记忆。至今我连队长的名字也不知道,但他那山里人特有的质朴和善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1969年元月到1971年8月我在商县杨斜公社北槽大队插队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但那段蹉跎岁月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那些难以忘怀的岁月,早已铸成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那段艰难的生活经历,让我吃了不少苦,初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让我学会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东西,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奸诈,也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我的意志,造就了我的性格,是我人生中难得的财富。也使得我在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咬牙坚持挺过来。“上山下乡”和“知识青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和称谓,是我们这代人一段苦涩、多味的经历。我们不幸曾经成为“知识青年”,我们有幸曾经是“知识青年”!无论后人怎样评说那段历史,我都以我是一名知青而自豪。
                              



我是陕西省高六六级老三届的知青,向北京知青问好!天下知青是一家。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土左情深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2467 积分:128988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8/14 10: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15:31: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有幸曾经是:”知识青年“我都以我是  一名“知青”而自豪!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15:56:00 [只看该作者]

三年磨炼在山乡,
艰苦生活初品尝,
难忘终生评有幸,
终究青春已闪光。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猫咪咪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会员 帖子:2 积分:8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3/15 20: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6 21:11:00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7 12:28: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刚迈出校门,怀着理想、憧憬来到了艰苦、落后的农村,“那段艰难的生活经历,让我吃了不少苦,初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让我学会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东西,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奸诈,也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我的意志,造就了我的性格,是我人生中难得的财富。也使得我在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咬牙坚持挺过来。”有这几年知青生活垫底,还有什么吃不了的苦,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就是1700万中国知青用青春换来的唯一收获。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海喜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2431 积分:65273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6: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6 17:56:00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的太好了,很真实,我和你的知青生活近似。很骄傲,不管肚里有多少墨水,我们就是,《知青》。以我是一名知青而自豪!


欢迎您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兔子念经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14787 积分:85527 威望:0 精华:175 注册:2008/12/10 15: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6 18:58:00 [只看该作者]

难得,拜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7 10:26:00 [只看该作者]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难得糊涂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05 积分:3333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9/3/12 17: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9 10:23:00 [只看该作者]

“上山下乡”和“知识青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和称谓,是我们这代人一段苦涩、多味的经历。使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咬牙坚持挺过来。


我是陕西省高六六级老三届的知青,向北京知青问好!天下知青是一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1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9 18:37:00 [只看该作者]

   十六岁,还是个孩子,就算离开北槽时也不过是刚成年,但是已经有了苦涩、多味的经历。这种经历肯定是抹不去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