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知青科研小组


  共有185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知青科研小组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知青科研小组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6:36: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科研小组

(一)菌肥生产

 

19706月中旬,也就是我被“下放”到生产连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第二年,(于1968528日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派性斗争,我第二次被揪斗了,1969629日才被“平反”。但是,不能回学校继续任教了,而是“下放”到生产连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继续接受被监督下的“劳动改造”。)由于我所在的生产连队,新买了一台外力驱动式发电机,需要安装调试和制作配电装置,并且还要架设生产连队的电线和给用户安装照明设备等。生产连队决定叫我帮助从分场请来的电工一起负责此事了,这既是对我的“信任”,又是对我的“考验”。

虽然生产连队也派了几个农工帮助挖坑、树电线杆子、拉电线什么的体力活,但是制作配电装置以及室内、外的架线和各户安装保险盒、开关、灯头等工作却全都是我和那个电工的活了。天气越来越炎热了,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都是汗流浃背,满脸泥花儿的在各家的屋顶棚里钻来钻去的。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在二十来天的时间里,使得全生产连队晚间都明亮了起来。这样不但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更得到了领导的重视。

虽然,完成了架设电线的任务后,又让我回到农工班去劳动了,但是没有多久,不但安排我担当起生产连队生产粉条的工作,还在完成了粉条生产后,又交给我组建生产连队科研小组的任务了。

因为当时生产建设兵团(农场)的各个生产连队都安置了大批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不但为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事业增添了新生力量,更为农业生产增添了活力。为了活跃这些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业余生活和发挥他们具有文化知识的作用,各个生产连队都像雨后春笋一样的组织起了什么篮球队、文艺宣传队,并且多次地举办了全分场篮球比赛和文艺汇演。此外还在各个生产连队都建立起了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农业科研小组。

生产连队调拨给我两名女知青和一名当地的小青年,我们生产连队的农业科研小组就算成立了。但是却没有具体安排都搞那些项目的农业“科研”?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攻关任务,愣是叫我做出“科研小组”的什么计划来。

这可把我难为坏了。我是63年就来到农场的北京支边青年,但却只从事了不到一年的农业生产劳动,就当了教师。虽然65年我们办了“半农半读”的农业中学,也种了一年的地,但是并没有正式开设农业课就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我哪里懂什么农业啊?又从何谈起搞“农业科研”呢?怎么办?我们只得一方面找农业副连长和一些老同志请教,一方面分散到其他生产连队去了解他们科研小组的情况,更重要的就是到处收集农业技术的书籍和资料了。

因为当时已经进入了冬季,搞什么农作物实验都是不可能的了。恰好了解到当时全国的农业战线都在宣扬搞什么细菌肥料,什么“九二○”生长激素啊,什么“五四○六”菌肥的。我们也找来了不少的资料,并得到了分场农业技术员的帮助。因为我在学校时就参加过化工厂的勤工俭学劳动的基础,再根据我们手头的一些资料,所以决定我们农业科研小组首先搞“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激素的生产试验。

我写了一份计划交给了生产连队队长,叙述了细菌肥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比较多白疆土地的生产连队的农业生产的作用,分析了我们搞细菌肥料的条件和前景……并提出我们所需要的房间、购置的简易设备、以及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接种箱、摇种床、灭菌锅灶及培养室等的清单,结果都得到了生产连队领导的支持与批复。

我们四个人中,有两个女同胞,一个是65年上山下乡的北京知青孙玉梅,一个是68年刚来两年的天津知青陈菊香,她们都是初中文化。当地的小伙子叫张顺利,是我们“半农半读”农业中学的学生,是把劳动的好手,也是我向生产连队领导要来的。虽然我们都没有什么农业生产的经验,但是大家对搞“农业科研”的热情都很高,也很团结,并且绝对听我的“领导”。

因为我在北京时,就向父亲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木工手艺,并在学校勤工俭学时,组织过班级木工厂。上山下乡时,就立下了扎根农场的志向,所以自己就带着一套木工工具来到了农场,这次却有了用场。

因为当时的生产队都是自己盖房子,从建立生产队的时候,各个生产连队就都有了自己木工车间,并且有专职的木工。我们生产连队的木工车间还有一台用拖拉机带动的圆盘锯,所以各种各样的木材都比较齐全,在生产连队的批复下,我们可以挑选所需要的木料,制作我们的接种箱、摇种床等用具了。

我们决定首先搞“五四○六”菌肥的生产实验。

根据资料上介绍的生产“五四○六”菌肥所需要的工具,参考着资料上设备,就带领着张顺利一起设计,并且自己动手制作起接种箱、摇种床、试管架等用具了。两个女同胞也不闲着,她们又是和泥,又是搬砖的给生产连队派来的瓦工当起了小工……营里(分场)的农业技术员还帮助我们购置了试管、酒精灯、平底儿的三角烧瓶等等化学器材,还有酸碱试纸、硫酸、氢氧化钠、琼脂(洋菜)等等的化学试剂。

就在我们热火朝天地布置试验室、安装灭菌的锅灶和制作接种箱、摇种床的同时,我根据分场农业技术员的介绍,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写了信。没过多久,他们不但给我们邮寄来了关于“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激素的详细资料,还寄来了两试管“五四○六”的第一代菌种……

我们四个人的活动,成了生产连队比较稀罕而瞩目的事情,既受到领导和一些人的支持,又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冷眼,所以大家也都经常来看看热闹呢……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又请来了分场农业技术员,一起又重新学习了关于“五四○六”菌种的接种与培养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首先开始制作菌种的培养基,两个女同胞拿来了几个大土豆,又是洗,又是削皮儿的,而后砌成丝,在天平上称出一定数量后,又用量杯量出了一定量的水,首先测试了水的酸碱度,是符合要求的,就都到入小锅中煮了起来……再把过滤出来的汤中,加入定量的琼脂,等琼脂都溶解后,把这些液体分别到入已经灭过菌的试管儿里,每个试管里只到入五分之一的液体,堵上灭过菌的棉纱球,并把这些试管摆成一定小角度地,放在用碘与福尔马林灭过菌的接种箱里,并且保持在25℃的条件下……这些液体在倾斜的试管里凝固成几乎是透明的斜面后,就制成了菌种的培养基。

两天后,检查菌种的培养基的表面上,没有任何的杂菌生长,就可以接种了。四十管儿的接种工作,首先由我开始进行(事先我们已经进行过如何进行接种的没有实物的工作程序的演练)。先是双手的酒精消毒和“五四○六”第一代菌种的两个试管的消毒,而后再把拿着菌种的双手伸进接种箱的两个套袖里(既进入到接种箱中了)……点燃酒精灯;把接种针的前端烧红(进行灭菌);从第一代菌种的试管里挑出少许的菌丝;再在我们制作的一个试管菌种培养基的斜面上划上两道曲线;盖好棉塞……就完成了一个试管的接种工作。我做了五个试管后,就由两个女同志去做其他的了……

又经过五天的培养,我们接种过的四十支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都生长出了一层雪白色的菌丝……我们培养“五四○六”菌种的工作成功了!这一消息通过电话告诉了分场农业技术员,他说要求我们继续进行菌种的培养,因为其他生产连队的科研小组也想搞“五四○六”菌肥的生产,但是他们没有菌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队科研组-1a.jpg: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8 16:5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知青科研小组的朋友们还真能干,竟然培育出菌种来,钦佩!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9 10:52:00 [只看该作者]

科技小组显神威,
知青毅力创无回,
聚精会神搞科研,
直到成功堪回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29 10:53:00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下文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30 6:01: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的骄傲,功夫不负有心人。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 18:22: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科研小组

(二)我们的气象站

 

我们生产连队科研小组从农业科技资料上,都比较广泛地学习到了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在此同时,我更关注到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的生产过程是阶段性的,所以,我在菌种培育的空暇时期,又产生了建立生产连队农业气象哨的想法。

虽然团部(总场)有一个气象站,也经常给农业生产提供一些信息,但是因为全20团的面积比较大,各个地方的“小气候”环境有比较大的差异,更是经常可见“隔道无雨,隔林无风”的现象发生。所以我认为,像我们这样距离团部六十多里远的生产连队,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农业气象哨。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生产连队领导的“认可”(既然叫我们搞农业科研,生产连队领导也不好说反对意见。但是后来才知道,他们心里却在想;我们生产连队科研小组这是“好高骛远”的行为,而且也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建立气象哨条件,就是同意了也搞不起来),但是我并没有上交具体的建立气象哨的计划报告。为了慎重起见,我就到团部气象站去了解情况和进行联系了,结果他们非常重视我的设想,并且决定对我们生产连队科研小组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北大荒的“冬天”是比较漫长的,从头一年的九月下旬就开始降雪,日平均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5℃左右,天气就比较寒冷了。十一月初大地开始封冻,最高气温都在零下7℃左右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初冰雪才开始消融,大地表层才开始解冻,所以在北大荒足足有半年多的时间是在“过冬”。春小麦也只能播种在解冻才五六公分深的冻土上……基本上每年的五月二十日左右还会有一场雨加雪的天气,所以很多的蔬菜作物都要在这场寒流过后,才能栽种或是移苗到室外。而三大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的管理都在五月底六月初才能进行,所以我们可以在进行“五四○六”菌肥生产的培育阶段腾出人手,进行气象哨的筹备工作了。

因为我在五营(五分场)学校时,曾经几次带领学生去农机修配所进行参观和实习劳动,与农机修配所的领导与工人都有比较好的关系。这次就利用这样的条件,我自己根据气象资料设计了一个带有风压板的风向标。还有从团部气象站拿来了一个破的雨量筒(为的是用那上面黄铜制成的标准的圆形截面口),就根据那个破的雨量筒又画了个复原加工图。这些不但都需要用铁管儿、铁皮、钢筋和轴承来制作,并且还需要车、钳、煅、焊车间的加工才能完成……

除了到五营农机修配所加工风向标和雨量筒外,我和张顺利又到生产连队木工车间的木料堆里,找出了两根大碗口粗的、七八米长的比较直流儿的水曲柳木,把它们接起来用作风向标的立杆。还按照团部气象站提供的图纸在生产连队木工师傅的帮助下,动手打制了一个百叶箱……这一切工作都在1971年的3月前完成了。

为了不耽误实验田的春播工作,我们必须在2月底之前结束气象哨的建立工作。与生产连队领导研究后,选择离住区五百多米远的一块白疆土的高地上建气象哨了。2月24日,我们科研小组四个人与生产连队派来的两位老同志一起,把风向标、立杆、百叶箱和一些用具都运到了指定地点。测量了方位,确定了树立风向标的位置,就开始了刨坑、打炮眼的工作,由老同志安装了炸药后,我们都躲开了。一米多深的冻土层,又不能放大炮,还是老同志有经验,连刨带挖的一共放了四小炮,就开出了半米多直径、一米五深的一个坑。树立起风向标正好符合距离地面十米高的位置,为了风向标的牢固,我们又用8号铁丝打了四根拉筋。而后,又按要求把百叶箱立了起来,并在支架底下,钉入了20毫米粗的四根钢筋……虽然风力不大,风向标却比较灵活地指向了西偏北20度左右的位置,风力板也扬起了10度左右的偏角……

直到5月初,气象哨安装了围栏以后,我们才把从团部气象站领来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计与干湿球湿度计都安装在了百叶箱里,还布置了不同深度的地温表和雨量筒……我们的气象哨就建立起来了。

我们除了准时有人值班观测和记录风向、风力、气温、地温、湿度和降水量外,还学会了根据中央气象台播报的天气形势而绘制出气象云图来,什么五百百帕、七百百帕的高空云图,什么高压脊、低涡云系、副热带高压……还认识了不同形状的云与风、雨的关系。比如“堡状云底黑,大雨即将来。”;“堡状云开锅,雷雨即将过。”;“堡状云顶黄,冰雹即刻降。”;“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早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东虹日头,西虹雨。”……

为了以后做出天气预报,我们还收集了不少的有关农业天气的谚语。比如“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筑巢,蚯蚓闹,瓢泼大雨就要到。”;“早露晴天,晚露雨。”;“蚂蚁成群飞,必会发大水”……

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建立气象哨,还没有什么经验,只是进行记录和学习分析天气现象,所以并没有做什么天气预报。但是,却在这年的84日测得我们生产连队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的数值,在40多分钟时间里的降雨量达到了102毫米。就是这场大雨的前一天,我们就在靠近小索伦河的玉米实验田里,观察到了蚂蚁成群飞的现象,那知道第二天真的就下起了特大暴雨呢。

就是这场大雨,使得宝饶公路(宝清县到饶河县的公路)经过大索伦河草甸子的公路桥被冲垮了。就是这场大雨,我们生产连队的职工在自己的自留地的垄沟里抓到了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鲇鱼。因为我们生产连队东面的大下坡底下是小索伦河,千米的高度差能有五米,大雨的水流急,河里的鱼儿喜欢顶水而上,但是雨很快就停了,小一些的鱼随着水流可以返回到河里,这大鲇鱼因为地垄沟比较窄,没有办法转过身来,水流就流了下去……

生产连队的气象哨,虽然在我调到学校后没有多久就停止了活动,但是却给我们这些城市知识青年学习农业生产增添了知识和乐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队科研组-5a.jp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 11:27:00 [只看该作者]

白手起家干劲大,
从无到有志升华,
建立本队气象站,
其中满涵甜苦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 14:21:00 [只看该作者]

待续着。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 14:40:00 [只看该作者]

这些老照片好珍贵,欣赏好文!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3 10:2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4/2009 PM 2:40:18的发言:
这些老照片好珍贵,欣赏好文!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感谢你的欣赏!

的确一些老照片能勾起当年的,非常真切的回忆。照片上的两位就是北京知青(左)和天津知青,但是姓名都没有用真实的罢了。


 回到顶部
总数 21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