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104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
知青方言冲撞 Post By:2009/5/31 0:33:00 [只看该作者]
来两句倍儿正的北京话[图] 2007年12月19日11:15
http://luxury.chinesenewsnet.com

“您可别玩大发了!”“他呀,谁都不吝!”甭问,这是两句倍儿正的北京话。只是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一字不错地将这两句话读利落,也不清楚还有多少人能一字不差地说出这之中的意思。
在方言中,北京话可能不是最动听的,却是最亲切的。找不到方向了,别人会说你“晕菜”;吹牛吹大了,别人会让你“歇菜”;管生气叫“搓火”,管出丑叫“
露怯”;强词夺理是“矫情”,难于相处是“各色”;停车叫作“踩一脚”,有话不直说叫作“兜圈子”……北京话天生就有一种调侃、轻松的味道。北京话生动,
有韵味,却也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茶余饭后,细细咂摸咂摸,您没准儿会不由自主地乐出了声:“这词儿有点意思!” 出彩儿的北京话
在网上搜索“北京话”,很快就出现了近80万个网页——有专家学者写的文章,有网友按照音序捋出的“北京话大全”,还有颇为流行的北京话水平测试试题。
据说这套试题的难度与托福不相上下。这话未免有夸张的嫌疑,但这至少说明了一点,要想将北京话琢磨透了,且得下点工夫。
北京话指的是住在北京城区一带的本地人所说的话。在历史上,北京话着实风光过一阵儿。远的不说,就从近代讲起。据老北京人说,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
后,首届国会中有人提议奉广州话为国语。可结果,北京话以一票之差压倒广州话成为国语。时过境迁,今天的国语早已变为普通话。不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如此看来,北京话与普通话的缘分并没有断。 那些曾经引领文化潮流的北京话不但藏着北京的历史,还包含了一方风土人情、习惯传统。北京话就像一部活着的历史,散发着难以言表的精气神儿。北京话,从小姑娘嘴里说出来清脆动人,从老大爷嘴里说出来则诚恳热情,让人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 拔份儿的儿化韵
北京话大多发音含混,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美感——间或滑出的几个儿化音透着骨子里的亲切。北京话喜用儿化韵。张询如编著的《北京音系小辙编》是一本研究北
京音韵的书,里面搜集了3000多条带“儿化韵”的词。儿化韵正是北京话的神韵。想学好儿化韵的外来客不少,但摸不着门道、乱用滥用者居多,香港明星谢霆
锋就是个代表。在电影《无极》中,每每他一张口,观众们就会笑出了声——就为那一口变了味儿的儿化韵。
一般说来,凡是小、少、细的人事物都可加儿韵,比如小狗儿、小车儿,再比如“看你的腰吧,细得像根儿绳儿似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说过一个段子《戏剧
与方言》,用侯先生的话说,凡加儿化韵的话都有一种小巧、亲切的感觉。比如说“冰棍儿”,一听就不大,“如果说‘冰棍’就不好听,好家伙!那冰棍大得是不
是要两人扛着吃啊?” 北京话要“歇菜”?
语言是时代的折射,北京话就是活化石。但如今,这种活在人们口头的语言却逐渐失去了活力。北京退休工人魏林海要为北京土话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
家网站的调查显示,多达53.1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北京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想出的主意”。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申遗
有四个标准,其中之一必须是濒危的,但正宗的北京话还没有死,它就活在南城的大杂院里。多年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曾采访过对北京话颇有研究的语言学家。在
这些专家看来,北京话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因为它扎根于北京这块土地的深厚土壤之中。可在现实中,随着胡同、四合院的消失,北京话正在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
壤。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被定义为人类口述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北京的方言土语正属于这个范畴。有些语言在民间活态传承已经不现实了,所以将它保护下来是很有必要的。”一位专家说。在外来文化的
冲击面前,京味儿从形式到语言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让人惶然的是京味儿这面旗帜还能扛多久。 来两句倍儿正的北京话[图] http://luxury.chinesenewsnet.com 2007年12月19日
链接——不完全北京话 白斋:白吃白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闹别扭。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拔份儿:高人一筹。 白话:说话不着边际。 盘亮(牌亮): 漂亮 搓火儿:生气、憋气。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 逗闷子:寻开心,“逗咳嗽”、“开涮”意思同。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 跌份儿:丢面子,“露怯”、“怯勺”意思同。 硌应:厌恶、厌烦。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坏醋:也做“坏菜”,事情结局不好。 裉节儿:关键时刻。 撂挑子:扔下事情不管了。 门儿清:明白,清楚。 闷得儿密:保密不声张或背着人做事。 抹不丢的:形容不好意思的样子。 蔫土匪:不爱说话而心里有数的人。 拿搪:推脱刁难。 撒鸭子:放开脚步跑。 上脸:越说越不听。 塔儿哄:混事儿。 挑眼: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虾米:傻了眼。 幺蛾子:耍花招儿。 嘬瘪子:有苦说不出。
(练习应用北京话一例) 2008
X君:
我今天有点
背, 一进家门就虾米了.你姐在我门口把我堵了个正着, 开口就跟我拔份迸磁儿, 非说我昨天乱讲话抖机灵儿, 我这才发现坏菜了,
其实我也就是逗逗闷子,真没想裹乱,我哪是那种不开面儿的人呀! 现在可好, 得罪了你姐的朋友, 她为朋友两肋插刀, 我碰上挡横的多搓火儿!
这下子折子了,你姐非让我去给人家赔不是, 我不光是跌份儿而且嘬瘪子了! 好吧, 我就去点个卯应付一下.但你姐又把我喊住非说我是幺蛾子,
你说你姐这人多杠扳,她说是我捅的漏子就得我自己扛.还说我甭想拿搪, 没什么抹不开的, 你瞅瞅你姐说话多损! 得了,
好汉做事好汉当,不管是充哪门子大蒜咱也得刀山火海走一过! 不过这几步路怎么那么长呀? 咱哥们儿只觉得脚底下拌蒜, 后脑勺抽筋儿,
在这个裉节儿上,你们哥儿几个可不能在旁边起哄架秧子! 咱们在一起可不是打联联,
兄弟之间可不能分的那样门儿清,你们要是现在撂挑子了,那是最招人硌应的了,如那样你们也真是一群白斋,
还真不如你姐她们不仅盘亮而且仗义!你们来救我不会吃挂落儿,其实我早知道你是个蔫土匪, 求你也没辙. 咱自个儿过去猫一眼,
一看你姐她们有猫匿咱就往回出溜,再不济就撒鸭子颠儿了,总不能叫她们给搓巴的嗝屁了还没拎清爽! (啊呀弄串了!最后这句上海话上来了!哈哈!)
这回玩大发了,我可不是谁都不吝的主儿, 我现在吓的直处窝子,现在我这是甩裂子给借壁儿听, 阿拉不是白相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