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蹭饭与北京土语


  共有123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蹭饭与北京土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山脚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2 积分:185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20 23:07:00
蹭饭与北京土语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2 21:14:00 [只看该作者]

仔细地看一个人,可以用很多词汇表达。
文革时,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喜欢说“照”。
张三看着李四,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奇怪呀?上下打量着,多看他几眼。
李四生气了:“照什么?”
“照”表示不友好的,甚至是挑衅的注视。
说一个人好,形容词太多了。
文革时,北京的一些中、小学生喜欢说“份儿”。
说一个人“棒”,“够棒的!”就说他“份儿”,“够份儿!”。

那天,34连改善伙食,肉末炒元白菜。
食堂前面放一个大盆,炊事班长亲自坐阵,每人两大勺,不添菜。
连队的青年差不多都打完菜了。
炊事班长把菜盆端进厨房,给晚来的人们留菜。
这时,连队里来了两个外连的知青,看见食堂没菜盆了,就往厨房里闯。
炊事班长问:“你找什么?”
一个青年说:“我们是外连的,蹭顿饭!”
东大甸子的几个连队,互相串点的现象很多,赶上啥吃啥。
炊事班长盛了菜。另一个青年喊着:“够份儿!”
“咋不够份儿?我们连的人都是这样,你特殊咋的?”炊事班长问。
“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个青年结结巴巴地说。

这是咋回事?炊事班长说:“你找什么?”
北京人说话太快,“找”字听不出是第三声,
被误听成第四声“照”,变成了“你照什么?”
炊事班长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呢?
外连青年觉得很吃惊,随口说出“够份儿!”
可是,炊事班长对这些土语一窍不通。
这说明,她说的确实是“你找什么?”而不是“你照什么?”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海喜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2431 积分:65273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6: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2 21:30:00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


欢迎您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3 6:41:00 [只看该作者]

         地域不同,一个词汇的含义完全不同。
         比如说一个女人“浪”。在好多人眼里,这个女人肯定是轻浮、淫荡的。而在东北一些地区完全是赞美女人漂亮的意思。
        因为大姑娘美,所以大姑娘浪。这个“浪”字,不作其他地域文化的贬义理解,而是东北人特有的赞美女性的一个词语。“美”是资本是前提,“浪”则是更高层次的美,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只有经历了“浪”的阶段,一个东北女性才算完成了风华毕现的青春历程。这个“浪”含有风度、才华、聪明和美德的意思。
         姑娘们:我说你们真“浪”。可是赞美你们啊。不是找抽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早安!我下线了。上班去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3 8:32:00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时看网上常常出现“浪西安”、“浪某地”这类的词,就已经发现各地用词之差异明显。如今听到梧桐楼主的介绍,又长了一门学问。
大山楼主幽默的小段子层出不穷,真好!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内蒙五原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566 积分:23200 威望:0 精华:15 注册:2008/9/6 16:1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3 15:42:00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或许您还能看到我们昔日的身影:
大风曾经见证北疆刺骨的冰雪;
曾经的一幕幕,过去的一件件。
就是觉着挺难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18:5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9-6-3 8:32:00的发言:
前些时看网上常常出现“浪西安”、“浪某地”这类的词,就已经发现各地用词之差异明显。如今听到梧桐楼主的介绍,又长了一门学问。
大山楼主幽默的小段子层出不穷,真好!

            不好意思:第三段话是我在网上摘录的。我可不能解释这么详细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