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长虹坡
长虹坡为黄河故道,空旷无垠,方园数十里,渺无人烟,像个恬静的少女静静的躺卧在美丽的卫河岸边。记忆的闸门打开,思绪像一溪泓流又涌入了那难忘的岁月。
1963年,县二中,我是三一班的学生;深秋,夜。
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号声划破灰蒙蒙的夜空,惊飞的宿鸟在夜空中盘旋着,鸣叫着。校园里杂踏珠脚步声,人们紧张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同学们像股股洪流,涌向操场。各班级老师紧张低声的呼唤自已的学生,排队坐下。同学们屏息静气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请党支部书记,校长下达作战命令!”教导主任低沉的说道。
“同学们,”张校长沙哑和嗓音比平时威严十倍,天像要下雨的样子,我坐在队列中只能看到校长脸部的轮廓,“刚才接到公安局紧急通知,今夜有美蒋特务在长虹坡空降,上级命令我们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协同搜索。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同学们要发扬勇敢战半斗的精神,不可放过任何可疑人员。现在分配具体战斗任务。。。。。。”
全校共分九支搜索队,我们班负责长虹坡中部的搜索。同学们怀着对美蒋特务的仇恨,保卫祖国的赤胆忠心,在班主任焦老师的带领下,沿着黄河故堤的下坡弯道,在夜色朦胧中进入了寂静的浩瀚的长虹坡。我们拂拨着半腰深的芦苇前进,仔细搜索,女同学紧跟男同学的后边,紧张得像个侦察兵。一会儿,搜索到一条河边,河水在在夜色中泛着淡痧淡的鳞光。几个男同学想涉水过河,脱掉鞋袜,刚一迈步,污泥过膝,只好放弃。约半小时左右搜索到一座桥边,影影绰绰过来几个人,悄悄地说着话,渐渐走近。
“站住,干什么的?”
没有回答。
同学唰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乱喊:“狗特务哪里逃!”
“我们不是特务,我们是新镇馏红薯的。”
“不可能,他们肯定是化妆潜逃的特务。”一个同学高声喊道。
细看,这几个人背着罗头,拿着铁锨一副老实巴脚的样子.
“搜!”我说。
他们穿着夹衣,没有手枪之类的东西。
指挥员班主任焦老师上前问道:“你们是哪里人?怎么证明你们不是特务呢?”
“我们是三村人啊,不信你们可以去查问”。
焦老师显得很沉着,命令道:“月人三,你带领李庆生、刘相林、张彦学、陈振怀10个同学把他们押到三村,搞清楚,要百倍警惕,不要让他们跑掉,其他同学继续搜索。”
我们十个男同学押住那五个夯汉向三村走去。
三村座落在长虹坡的堤沿上,有数百户人家,我们丝毫不敢松懈,押着他们,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三村。
我说:“老实说吧!现在交待还不晚,你们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空降的?”
“大队妇女主任是我姑,不信可去问问她”。一个低个子问道。
押着他们来到村头一户人家,开门。
“请问是妇女主任家吗?”
拍门半天,问了半天,才听到一个妇女怯怯的说道:“俺是个妇道人家,俺的小孩还小,俺啥也不知道。”
这时天渐渐地亮了。
无奈,我们又押着他们来到了支书家,拍门,询问。一会儿,一个黑脸膛的中年汉子,披衣推门出来,嗡声嗡气地问:“有啥事儿?”
“请问,这几个人是你们村的吗?”
“这不是二憨、米饭、狗蛋几个吗?他们咋了?”
……
一阵沮丧袭来,同学们个个灰溜溜的,那抓到特务的喜气早跑到九宵云外去了。
忽听一阵紧急集合号声,同学们又向股股洪流涌向操场,只见张校长与几个老师站在那里,张校长笑咪咪的说:“同学们,演习结束了。”
淡淡的晨雾笼罩着校园、笼罩着长虹坡,仍是显的那么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