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人是猴子变的。”
小学生在课堂上喊:“我们没见过猴子!”
他们想去逛动物园。可是,动物园太远了。
老师带着学生,来到生化制药公司。这里养猴子、兔子和白鼠,做药品实验。
小猴子们开饭了。饲养员端来一盆水。
“难道猴子懂得,饭前洗手?”
只见几只小猴子,把手伸进盆中,然后把手拿出来,用嘴舔。
饲养员告诉大家,猴子就是这样喝水。
“它们喝的是洗手水,多脏呀!”小学生说,“人不是猴子变的!”
老师改口说:“人是非洲的猴子变的。”
小学生问:“非洲的猴子喜欢满处乱跑?”
现在的学生真不好对付。学校决定,把这个问题提交给各个教研组深入讨论,
绝不能让小学生把老师问得张口结舌。
教研组开始讨论。
一个老师说:“我读过斯宾塞-韦尔斯写的《出非洲记》。
书中说,几万年前,一支非洲远征军来到中国的南方。”
“且慢,请你解释一下,远征军是什么样的队伍?”
什么样的队伍?他们披荆斩棘,长徒跋涉,应该是一支年青人的队伍。
但是,绝不是军队。军队中男青年多,女青年少。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队伍,叫作“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北大荒的新建连队,有二百多名青壮年,男女比例平衡,还有一些家属和儿童。
这是一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顶风冒雪,身经百战的队伍。
“这里说南方,顶风冒雪干啥呀?”
“咱们不是在讨论大迁移吗,难道他们没有北上,到达黑龙江畔?”
“他们为什么执著地往北走?那时候,南方人口密度也不大呀!”
人和猴子不一样。人类非常讲卫生,喜欢清澈、纯洁的水。
几万年前,没有农业,人们渔猎为生。
他们四处寻找,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一片山,一片水,环境最好,风景最美。
他们找到了长江,找到了黄河。草原饮马,塞北扎营,
安阳洹水建了“商”,姜水姬水兴了“周”, 水秀山青,才有东方巨龙。
“如果小学生问,现在,有些地方污染严重,水没有那么清,咋整?”
“污染严重,就会影响饮用水,我们应该给学生讲这方面的知识。”
“老师不是百科全书,咋能都啥都讲呢?”
“我有一个建议,让小学生写作文,谈谈环境问题。”
“作文题是啥?”
“小学生谈28世纪。”
小学生能写出啥样的作文来呀?
不能这么说,后生可畏,你看这篇作文:
“28世纪,小学生开饭了,鸡鸭鱼肉摆了一桌子,可是,没有喝的水,真让人发愁。
老师端来一脸盆清洁的水。大家把手伸到盆里,然后,都把手伸进嘴里,舔手指头!”
“作文的结尾是咋说的?”
“人不是猴子变的,如果不重视环境,却有可能变成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