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高速公路有很多入口。 人们开着汽车在城里跑,看见立交桥上有个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 东大甸34号公路,1公里。 继续往前开,蓝牌子上有一个指向右上方的斜箭头,右转舵, 猛一踩油门,收音机里面的音乐变调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人们在街上走,马路上急跑着一辆消防车,鸣笛疾进。 当消防车靠进你的时候,那笛声变得非常尖锐,而当消防车远离你的时候, 笛声变得低沉。1842年,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了这个物理现象。
“东大甸子广播电台,下面是听众点播的歌曲,敖包相会:”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兵团战士们辛勤劳动,这个大高坡,你才能爬上来!”
“你喜欢这支歌吗?很多听众来信说,简直太美了, 歌手叫啥名字?她的歌声比德德玛宽厚,比关牧村深沉。 现在我告诉大家,那个歌手是一个普通的知青,女高音。 随着岁月的逝去,那歌声变得更加优美动人,这就是荒原的多普勒效应。”
东大甸子,地势低洼。向阳三库的西坝完成截流任务之后,向东蜿蜒, 保护水稻田,同时,也是通往37连的高速公路。 那大坝有一人多高,汽车和拖拉机“蹦”不上去,所以,人们要在高速 公路的入口修很多斜坡。
很多人修过水利,没修过斜坡,那情景是很有意思的。 兵团战士在地边取土,用铁筐抬土,在地面上垒起一个斜坡,越垒越高。 斜坡的前面是一个断面,像一个不高的“山崖”。 抬筐的人们站在“崖”顶,把土往下倒,直到悬崖与公路合龙,便大功告成。 这个工程需要多少人力,多少工时呢?全连的农工,工时两个半月。
这个活儿安排在冬天。大家辛苦一年了,又不能猫冬,找个体育项目,消遣。 水利工地,男女有别。男青年用镐刨冻土,挥舞着捅锹。 女青年两人一组抬筐,积雪中踏出一条小道,有说有笑。 有时候,两个女青年把筐放在地上,还在不停地聊。 “这就算装好啦,就两个冻块?”女青年说。 “说得轻巧,刨个冻块容易吗?”男青年说。 远远地,食堂的饭爬犁来了,大家都撂下手里的活儿,大甸子点起了篝火。
多普勒效应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还有一种是相对论多普勒效应。 普通的还没弄明白哪,咋又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其实,爱因斯坦的理论更通俗,因为有“爱因”: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