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转帖】剃头先儿


  共有76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剃头先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蝙蝠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16 积分:145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17 16:10:00
【转帖】剃头先儿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1 14:48:00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小小的城市,有一个小小的论坛,论坛上有个小小的《知青家园》。我从中采摘几朵小小的花朵,献给大家    剃 头 先 儿

    “先儿”即先生之意,过去在农村是人们对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之尊称,如教书的称私塾先儿,郎中叫医先儿,管帐的是帐房先儿等等。剃头先儿曾是我的雅号,那是三十多年前我当知青时农民赐予我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从开封市回民中学高中毕业,当时全国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峰,为相应党的号召,我和同学们被“全盘端”到当时最穷困的豫东地区商丘县,插队到李庄公社李梅楼大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学校的五六十个知青,首先在公社集中学习三天,然后分到下边四个大队。我们知青点所在的生产队离公社有十多公里,记得那天生产队老队长亲自赶着马车去公社接我们知青,并帮着往车上搬行李。当老队长看到我的行李中有一个小木箱时,他十分纳闷地问:“咦?这是什么家什?”我回答是推子、剪子、梳子等理发工具。老队长瞪大眼睛地问:“咋?你有剃头的手艺?”我微笑着点头默认。“那太好了!太好了!”老队长说着,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就已笑得像绽开的秋菊。
    说起我的理发技术,那还是在“文革”时学校“停课闹革命”那阵子学会的,开始学理发的对象是同院的几个顽童,当时技术欠佳,理的发型不是“茶壶盖”就是“大寨田”,可是没出半年我就出师了,下乡那年,我的理发技术已经相当精湛了。
    当初我们知青下乡的那个年代,农民靠挣工分吃饭,整天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生活极度贫困,加上交通不便,村里的农民理发要到数十里外的县城或公社,全村老少爷们一水儿的光头,俩仨月才理一次发,他们不是惜力怕跑路,而是舍不得那两毛钱的理发费。
    到村里第二天我们刚安顿好,我们知青住的小茅屋便被围得水泄不通,有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翁,有牙牙学语在娘怀里的孩童,还有壮实的庄稼汉子,个个都是蓬头乱发,数十双眸子放出的渴求目光全都聚在我的身上,老队长紧紧拉着我的手说道:“老少爷们儿!这位从开封来的知青有剃头手艺,他今后就是咱村的剃头先儿了!咱大伙给他呱唧呱唧!”老队长边介绍便带头拍起手来,顿时,小茅屋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种场面是我平生第一次遇到,当时我两颊发烫,赧然不知所措,两只手不知放在何处是好,一个劲地直搓。就这样,我被大伙众星捧月似地当起了村里的义务剃头先儿。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我给全村的老少爷们儿理了个遍。当时用的理发工具是手动推子,两天下来我拿推子的右手磨出了血泡,双腿站得酸疼难忍。可看到原先蓬头乱发的老少爷们儿个个变得精神焕发,我的心里就像三伏天被扇儿扇似的那样痛快。特别是那些长期留惯光头的小伙子,说我给他们理的“三七开”、“二八分”式发型是“洋头”,个个乐不可支。打这以后,我就在村里当上了义务剃头先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头发长了,就到我们知青小茅屋里来,我是有求必应,从不怠慢,始终没有忘掉义务剃头先儿的责任。
    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在近五年的知青生涯中,我这个义务剃头先儿,为村里的老少爷们儿理过多少次发,付出了多少劳动,耗费了多少光阴,用简单的数字是无法表达的,可我乐在其中,无怨无悔。从那段义务剃头先儿的阅历中所获取的乐趣和惬意,令我至今难忘,回味无穷。如今,我已遇天命之年,那个小小的理发工具箱,还一直伴随着我,尽管理发工具由手推变成了电推,理发技术由“大寨田”变成了板寸,可不变的依然是在农村当义务剃头先儿的那份情节。义务剃头先儿的雅号将永远伴随我的业余生活!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海喜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2431 积分:65273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6: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1 15:42:00 [只看该作者]

你这先儿当的好!比当代的高级染烫老板名益高多了!他们讲钱,你讲心!为了老百姓做先儿手都磨泡了,好样的!使人尊崇!知青精神万岁!


欢迎您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午夜兰馨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409 积分:823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20 14: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1 16:37:00 [只看该作者]

   如今,我已遇天命之年,那个小小的理发工具箱,还一直伴随着我,尽管理发工具由手推变成了电推,理发技术由“大寨田”变成了板寸,可不变的依然是在农村当义务剃头先儿的那份情节。义务剃头先儿的雅号将永远伴随我的业余生活!

 

是呀,这精神值得我敬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1 22:40:00 [只看该作者]

如今,我已遇天命之年,那个小小的理发工具箱,还一直伴随着我,尽管理发工具由手推变成了电推,理发技术由“大寨田”变成了板寸,可不变的依然是在农村当义务剃头先儿的那份情节。义务剃头先儿的雅号将永远伴随我的业余生活!

不变的知青精神永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2 9:42:00 [只看该作者]

一耸理发好手艺,

一颗为民服务心,

带给乡村真欢乐,

乡民永远念知青。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12 11:03:00 [只看该作者]

   那时的知青就是这样尽自己的所能献给了山川大地、献给了父老乡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