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兵团战士谈话剧


  共有82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兵团战士谈话剧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山脚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2 积分:185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20 23:07:00
兵团战士谈话剧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23 14:22:00 [只看该作者]

50年代的人艺很穷,没有很多制装费。
一些外国剧目,演员西服革履,《带枪的人》中,俄国士兵也要穿一件呢子大衣。
制作那件大衣要200元。话剧有灯光。灯光一照,弄假成真。
那时候,话剧舞台上的西服革履,呢子大衣,都是“麻袋片”,
也就是用粗麻布制做的,灯光下,非常笔挺。话剧的“服装”人员是造假大师。

中国话剧界崇拜斯坦尼拉夫斯基,称为“斯坦尼理论”。
简单地说来,“斯坦尼”强调真实,有这一条就够了。
“斯坦尼”并不反对造假。人艺的麻袋片服装就是跟苏联专家学的。
服装可以造假,剧情要真实。

中国的戏剧比欧洲早得多。一首古诗就是一个出色的剧本。
导演的剧本不能光有台词,还要有时间、地点、表情,甚至动作指导。
这么多内容写在一首短诗里,可能吗?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这里,把他们的研究抄袭过来,介绍给大家。
剧本如下。
时间:清明时节。天气:雨纷纷。
地点:路上。群众镜头:行人。表情:欲断魂。
主角上场。动作:借问。对话:“酒家何处有?”
配角身分:牧童。动作:遥指。远景:杏花村。

古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把这首诗念十遍,就可以成为剧作家了。
当然了,写剧本要有生活,要有语言功底,不见得非要有文学博士的头衔,
下乡四、五年,能说几句北大荒方言,就可以了。
那位朋友说,你写一个剧本,给大家看看!
还别说,当年我还真写过一个剧本,没敢演,因为太斯坦尼了。
如果像《清明时节》剧本那样写,太繁琐了,在这里简单说说剧情,
兵团战士们去想象吧!

话剧:《好汉做事好汉当》
时间:1968年冬天,兵团组建。晚上7点多钟。
地点:男青年大宿舍。
人物:工宣队长(生产队的一些机务工人被派到其他连队,调查职工
和青年的出身和表现,清理阶级队伍,称为工宣队员。)
北京和哈尔滨青年。

一个人跑进大宿舍,气势汹汹。
“他是谁呀?”
“你不认识他?刚来的工宣队长嘛!”
“队长大人,大冷的天,您到哪儿冲澡去了?”
“冲澡?”工宣队长气得牙根子冒火星子,“我在厕所蹲坑,哪个小子,咳!”
“蹲点儿,蹲出毛病来了!”
“嗨,他那个惨相儿,你还有心开玩笑?”
“咋惨呀?前两天他多汹呀:出身问题要老实交待,谁也不许隐瞒!
有的人就不清不白,光写爹,不写爷爷!”
“写了爷爷还不够,还有姥爷、舅爷、三姨妈、四姑奶奶。”
“反正,谁的成分最不好,就写谁!”

工宣队长问:“刚才,谁最后一个跑进来的?”
“那不就是您吗?”
工宣队长说:“我说的是,在我之前?”
“在您之前,一定有一个人,那是谁呀,站出来!”
“好汉做事好汉当嘛,不要拖累众兄弟。”
“工宣队长,他要是站出来,还能被评议为兵团战士吗?”
“这点小事儿就不让当兵团战士?”
“那要看他是啥出身了!”
“住口,没那么多废话,是谁,站出来!”工宣队长急眼了。
大宿舍变得非常安静,没有人说话。
“说话呀!都哑巴啦?”
还是没有人说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24 14:04:00 [只看该作者]

话剧真实有体系,

理论来自斯坦尼,

楼主创作一小段,

当年经历最实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