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大山深处系我情


  共有9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大山深处系我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蒋任南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4 积分:15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0/29 23:21:00
[原创]大山深处系我情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31 22:03:00 [只看该作者]

 

大山深处系我情

陈弟林回忆  蒋任南整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从资兴县一中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当知青时,年纪比较小,当时只有16岁,可说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稚嫩孩子。那是1975年2月春节过后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在父母的帮助下,卷起被盖背起行囊带着一些必用的日用品从兴宁镇(原资兴县县城)来到了属城厢公社管辖的山海大队盈背生产队插队落户,开始了知青生活,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和我一道下乡的还有男知青胡开湘、女知青李小平、黄凤莲,他(她)们都是我高中时上一届的同学,年纪比我大,个头比我高,是我的大哥哥大姐姐。

      盈背生产队地处崇山峻岭之中,海拔较高,附近山岗布满了石灰岩石,从岩缝中长出的林木也郁郁葱葱。这里缺水,天上下的雨水全从石缝中渗透走了,汩汩的山泉全靠一口颇似水库其实是一亩面积宽的水塘汇集,那处于山垅峡谷中的层层梯田全靠它来灌溉。这里是一个几十户人家总是104口人的小山村,也怪,在我当知青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不管添减人口的多少总是维持着这个数字。这里与外界的联系,是一条条羊肠小道从四面八方连接省道1813线。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来到盈背后,我和胡开湘住在老乡一处放杂物的空房,两位女知青住在村落的另一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点。我俩住的地方条件相当简陋,土坯房,斑驳的墙体,潮湿的地面,前面是猪圈,臭气熏天。我俩住在二楼,旁边还摆放着一口油漆了的棺材。显然,老乡们住的条件也不比我们好多少,生产队已经尽力了,再也找不出比这好的房子了,我们只有将就了。

      山乡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大规模的农活还没有开始。我们在城里家中时读书上学,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闲暇时间都是在玩耍逛街打打篮球锻炼身体中度过的,谁还会想到做饭洗衣服的活计?鉴于我们不会做饭,热情的老乡们开始给我们吃派饭,东家一天,西家几顿,轮流“供养”,这样坚持了半月。我们知青想,长此以往下去也不是个事,老乡们碍于面子,常倾其所有好饭好菜待之,我们很是过意不去。这样,我们在老乡的帮助下搭起锅灶另外开伙了。

     天气渐渐的暖和起来,满山遍野泛起了新绿,迎春花开满了村落的前后山岗,鸟儿啁啾,蜜蜂嗡嗡忙着采撷,汩汩流淌的山泉清澈透亮,山乡的春天真是美啊!我们尽情的享受着,有些抑郁的心情慢慢的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也怪,平时我见了棺材都会心颤的人一点也不害怕了,看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觉得它就像一件家具摆放在那里。最令我们高兴的是,我们都学会了做饭,且技艺都在不断的提高。农活开始了,是挑牛栏淤肥往田间送。开始,我们不会挑担,挑个三四十斤也会气喘吁吁,而且是“猴子挑担”不会换肩,踉踉跄跄很吃力。看着我们的狼狈样,老乡们笑过之后就主动教我们,让我们很快的学会了“换肩”。慢慢地,我们学会了扯秧、莳田、中耕、踩打稻机脱粒稻谷等农活,还学会了烧石灰和烘烤烤烟等农事技术活,这年冬天我还被抽到坪石公社税里大队修水电站,过了一段艰苦但很愉快的“民工”生活。

      我由于人小个子矮,干农活时虽然拼尽了吃奶的气力,还是干不过比我年长的知青们,连吃饭也吃不过他(她)们,更不要说老乡了。我自叹弗如,我在老乡们知青大哥大姐们眼里成了长不大的小不点,评工分时,也是全生产队最低的。我没有气馁,我不觉得歧视,倒觉得很温暖,老乡们对我的戏谑之语我认为是对我的关心和关注,大一点的知青们对我开玩笑我认为是他(她)们把我当成了小弟弟。那时,上级对我们知青每月定量供应一些粮油,我吃不完,就接济知青大哥大姐们,哄他(她)们开心,其情义乐融融。年终决算分配时,我还没有超支,反倒分了50多元钱,其高兴劲甭提了。

      在农村劳动是艰苦的,文化娱乐生活是十分单调的。这里没有电,晚上漆黑一团,点灯全靠煤油,还要凭票供应;老乡要是串门或有事到外面走山路,就全凭篾片、葵花籽杆和火焰腾腾的松明火把了。有一天晚上,我们没有煤油了,便弄来了一点点用于抗旱抽水的汽油,用酒瓶和布带子做了一个土照明灯。那时我们确实懵懂,因盖子不密封,胡开湘用双手压住瓶盖,我划火柴点火,灯点着后,突然“嗞——噗”的一声响,火窜入到瓶内,火苗火焰熊熊燃烧起来,两人慌忙之际,只得用衣被将火势罩住进而闷灭。乡亲们闻讯赶来,火已经灭了,但胡开湘的手却烧伤了。事后想起这事,我们还非常害怕,如不及时扑灭大火,那屋挨屋户连户,土坯木制结构的房子一点就着,整个村落将会付之一炬......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我除阅读了大量的毛泽东著作外,还借阅了《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和偷看了一些当时颇为流行的手抄本。

      在农村劳动的过程中,我还经历过一件险事。那是在一次抗旱中,山田干涸,急需山塘放水救急,可那放水的楔子没有人去拔水放不出来,大家都干着急。看到此情此景,我也忧心如焚,我自恃水性好,就主动请缨,脱掉衣服穿着短裤,开始潜水拔楔子,楔子拔出来了,我却遇到了麻烦。因为楔子一拔,漩涡出现了,巨大的吸引力将我一只脚吸进了水流洞,怎么也拔不出来。情况万分危急,可岸上的人浑然不知,我只得靠自救了。我憋着一口气,用另一只脚使劲蹬着水泥台阶,这样才升出水面......我看着汩汩水流向干涸的田里流去,受旱的禾苗得救了,我也会心的笑了。

      要说农村艰苦,也有一些趣事,至今回想起来,有时还偷着乐。有一次,我和胡开湘一起并几个社员一起去烧石灰,那时没有煤,只得用茅草白天黑夜不停的烧,二十四小时不能离人,烟熏火燎的,十分辛苦,生产队奖励我们两斤猪肉,我们决定晚上打牙祭,以解嘴巴之馋。我和胡开湘去地里拔大葱和大蒜时,为了我俩能独吞这份美餐,我便出了一个坏点子,他同意了,于是搞起了人不知鬼不觉的“恶作剧”。在那时,农村卫生条件相当差,老乡大便后从来不用手纸,而是用稻草自制一根小草棍揩之擦之。我俩趁着暗淡的夜色,将自制的“小草棍”丢入锅中,神鬼不知的和肉菜搅到了一起。菜出锅后,我们故意用筷子拔拉,当“小草棍”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大家都惊叫起来,我俩也详装不知,并解释说,“小草棍”很可能是浇地时混入葱蒜中,而晚上择菜洗菜又粗心所酿成。几个社员都不吃了,说要倒掉给猪吃。我俩却坚持这样做太浪费的观点,竟美美的吃了两顿,这样美味大餐让我俩独享了,大开脾胃。是啊,我们可是一个多月没有沾肉腥了。

      还有一次,我竟做了一次“贼”。那时的我人小鬼大点子多,常利用当地的“偷青不算偷”的风俗,和几个知青在夜间去老乡家里的地中拔青菜和白菜,回来煮吃以解决温饱问题。老乡们碍于情面和风俗,知道是我们干的,也是一笑了之,从不追究。时间一久,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得罪了老队长,一时两人像结了仇似的,我决定反击,总想伺机“报复”他一下。那是一个傍晚时节,在一片冬水田里,我迅捷的抓捕到一只鸭子,我知道是老队长家的,我用一把稻草将鸭裹身,并将鸭嘴摁牢不发声,悄悄带回来并藏匿在我住房一楼的地窖里。老队长发现丢了鸭子,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搜索了一遍均未果,遂到我们知青点找寻。他在我住的屋里上上下下转了一圈,未发现什么蜘丝马迹。我从容应对,但心中就像打鼓一样嘭嘭直跳,此事查出,将名声扫地。老队长分析寻思,知道很可能是我干的,但苦于没有证据没有抓到现行,遂苦笑一声作罢。老队长走后,我串通相邻大队的一要好知青,将鸭子从窖中拎出,将鸭脖扭转让其不发声,遂装入挎包,连夜赶到另一个村庄将鸭子宰杀吃了。多年以后,我探访盈背时,觉得此事是一个该了的心结,遂向老队长致歉。老队长却哈哈一笑说:“那时农村苦,可你们这些城里人的崽娃仔比我们还苦......当时我确实怀疑是你干的,心中确实窝火,但事后一想,那也是生活所逼啊!你们知青有时一两个月不沾肉腥,苦啊!这样,我也就原谅了你。”

      在农村劳动的两年多时间里,“文革”还没有结束,阶级斗争这根弦一直绷得很紧,我们知青也一样,是不能随便和地富反坏右这些人搭讪交谈,包括这些人的子女也不例外,但有一件事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以至多年不忘。我们的盈背生产队有一家是地主,他的两个儿子干农活是把好手,样样都会。有一次,生产队丢了东西,有人就诬陷说是他们兄弟俩干的,遂开批斗大会。大队民兵营长用棍子敲打他俩,搞刑讯逼供,我真有些看不下去了,但又不能当面表示同情。事后,我偷偷的找到这兄弟俩,说他们是蒙冤受屈......我的同情心竟赢得了兄弟俩的回报,他俩后来将烧石灰、烘烤烤烟的绝技都传受于我了,让我受益匪浅。

      1977年冬,我们县冬季征兵开始了,得到消息后,我连夜赶到大队党支部书记家里,要求报名参军。支书见我个子小,又认为我有些跳皮捣蛋,有些不太同意。我执拗地说,当兵参军是为了保卫祖国,你是支书应该大力支持才是。在我的软磨硬缠下,支书终于同意了。在城厢公社体检时,我的身高和体重都不够,但来接兵的山东籍新兵排长知道我的年龄尚小时,知道到部队后还能长个,就这样被他看中了,出乎意料的体检通过了。

      1978年3月,我被县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了。消息传来,盈背的男女老少都很高兴,就像山窝窝里出了状元似的。临走的时候,老乡们每家都按风俗拎来一壶土酒,生产队买肉煮菜办餐,互相把盏敬酒,共贺我走向新的征途。由于饮酒过多,天气燥热,火气攻心,在县一中操场排队领发军装时,我却大流鼻血。新兵连长发现后,认为我有走后门当兵的嫌疑,遂让山东籍新兵排长要带我去县人民医院复检。新兵排长领命,由于对我好,带着我在县城转了一圈就回来交差了。后来,我去了青海省格尔木,在那里当了一名铁道兵。在部队期间,我接到了盈背生产队一位欧姓姑娘的求爱信,由于种种原因,我回信婉拒了。在那上山下乡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位姑娘一直暗恋着我,可我当时懵懂不晓男女恋爱之事,竟浑然不知,后来回想起来不无遗憾,我是不是真伤了这位姑娘的心?

     1981年12月,我退伍回到家乡,旋即分配到县税务部门工作至今。在我当兵入伍后,胡开湘、李小平、黄凤莲3人也先后回城工作,结束了令人难忘的知青生活。现在,我每年都要到我的第二故乡盈背走一走看一看,时有送去图书和农业资料,和当年的父老乡亲聊天侃大山,还是那样的令人怀旧,常常笑声朗朗。

     通联:湖南省资兴市晋兴路西边村马路边154号信箱

     作者:蒋任南(湖南省作协会员  中国自由撰稿人)

 

     作者:陈弟林(资兴市国税局干部)

     邮编:423400

                 2009-10-28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丹柯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742 积分:3554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12 23: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31 23:09: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丹柯 博客:http://blog.163.com/madanke@126/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 8:28:00 [只看该作者]

一朝插队到农村,

第二故乡总是亲,

人生起步一段路,

艰辛岁月记在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 13:49:00 [只看该作者]

懞懂无知插乡镇,

大山深处有亲人,

终得开心参军去,

只惜一段初恋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 14:32:00 [只看该作者]

   每年都要去第二故乡看一看,做到这点不容易啊。受施慎勿忘,老祖宗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 17:01:00 [只看该作者]

        多好的乡亲们。应当经常看望他们。

        欢迎你的到来。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山稔花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2 积分:2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7/11 17:1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 21:50:00 [只看该作者]

 1978年3月,我被县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了。消息传来,盈背的男女老少都很高兴,就像山窝窝里出了状元似的。临走的时候,老乡们每家都按风俗拎来一壶土酒,生产队买肉煮菜办餐,互相把盏敬酒,共贺我走向新的征途。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5 20: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山稔花在2009-11-2 21:50:00的发言:
 1978年3月,我被县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了。消息传来,盈背的男女老少都很高兴,就像山窝窝里出了状元似的。临走的时候,老乡们每家都按风俗拎来一壶土酒,生产队买肉煮菜办餐,互相把盏敬酒,共贺我走向新的征途。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多淳朴多善良的父老乡亲!难忘的岁月,难忘的乡亲!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午夜兰馨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409 积分:823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20 14: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6 14:3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章写得挺真实。不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