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盐场碎忆之一:繁重的体力活


  共有84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盐场碎忆之一:繁重的体力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图河盐工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4 积分:18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5 12:08:00
盐场碎忆之一:繁重的体力活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5 22:33:00 [只看该作者]

 

    开头的话:1969年12月,笔者从苏南来到苏北,在五图河农场盐场工作十年,与众场友同吃一锅饭,同挑一副担。现岁月已逝,年隔久远,不免记事疏淡,但仍有不少情景常常浮现脑中,咀嚼回味之际,令人唏嘘感叹不已。笔者将一些记忆陆续登载于中国知青网上,与众知青交流。

 

        盐场的活儿绝对是重体力劳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五图河农场所属盐场的原盐生产,几乎都是手工操作。

        从卤塘提取卤水上滩晒盐,用的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的旧式水车,三四人趴在架子上,用脚踩踏,转动龙骨,带动戽斗,将卤水提到高处,灌入盐田。踩水车,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踩得慢了,脚下感觉沉重,每一步都要用很大力;踩得快,脚步倒一时轻了,但很快就因步频加快而气喘不已。

        晒盐前结晶池是需要碾压结实的,我们称之为“压格子”。压格子用的是石辊,两头拴上麻绳,由人拉着在池中来回碾压,往往要压上三、四遍才坚硬平整。一人拉的是一二百斤的小石辊,大的石辊则重达四五百斤,要两人才能拉得动。一方盐滩10块结晶池,全部压下来着实是很累的了。

        盐结晶后,则是用木制的刮板扒成堆,再用板掀装入筐内,挑上小盐廪堆放。扒盐的活儿相对较轻,一般由女生承担,挑盐则非爷们所属了。从小盐廪把盐盘入大盐廪,或者将盐装船运出,也都是靠人的肩膀,或一人挑担,或两人抬筐。后来有了一些木制的独轮车,已经是比较“先进”的工具了,但数量有限,不少人还是要挑担抬筐的。一担盐,大概要有二百来斤;两人抬的,少说也有三四百斤,压在我们这些城市来的知青肩上,其沉重感是可想而止了(前不久场友聚会,笑谈中灌西、台南知青对我们南方知青在重担之下有点变形的姿态和步履,仍是记忆犹新)。最为可怕的是挑担走跳板,盘大廪要走,上船盐更要走。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在颤巍巍的跳板上,我们的心也是颤巍巍的。时隔三十多年,我双肩至今仍呈右高左低之状,委实是那担担海盐给我留下的永恒纪念了。

        那时,粮食都是定量供应的。城市居民月定粮是28斤,农业连队人员的月定粮是30多斤,而我们盐场人员的月定粮是55斤,由此可见当时的劳动强度之大。据说在全国成千上万的工种中,只有盐业工人和煤矿工人是吃这一定粮的。

        大约在七十年代后期,我们盐场开始安装了抽水泵,由此告别了人工踩踏水车提取卤水的时代。其后,又逐步推行了塑料薄膜苫盖深池新技术,收盐从三天二头进行改为一年二收,从而促进了海盐的稳产高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盐工们的劳动强度。至于当时传说要配置的履带运输机、压池机等机械化设备,到我们返城时也没看到,只是作为一种遐想留在我们脑海中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6 9:37: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你,图河盐工朋友。知青的盐场生活大家知道的很少,谢谢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6 12:06:00 [只看该作者]

千百年来食海盐,

先煮后晒特辛艰,

河图盐工忆往事,

劳动繁重第一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图河盐工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14 积分:18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5 12: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12 18:29:00 [只看该作者]

谢版主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