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妻老夫学汽车(一)
俺们一家三口人有四辆摩托车。
俺胯下爱骑是一辆250,本人骑车也有点儿二百五。俺酷爱钓鱼,最爱往没人的荒山野岭里钻,而且是风雨无阻。俺那可怜的250一年到头总是被泥水打扮得花里胡哨、面目全非的。每次到专修点保养摩托车时,俺都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这车太脏,简直象农村里的车……。修车师傅却总是撇着嘴反驳俺:别客气,农民兄弟的车可要比你的干净多了!
儿子喜欢大排量——至少得是400以上的:改装、另类、假牌、见了警察叔叔就得跑的那一种。他总爱到峻岭密林中把摩托车摔个七扭八歪,或是在大路上呼啸着跑个一百八十迈,总之,是越剌激越好。尤其是经常不伤大雅地犯点小法小规,逗逗警察叔叔,然后再来个警追匪逃大飙车,够剌激吧?
妻对摩托车向来是深恶痛绝。这也难怪,俗话说:“要想死的快、就买‘一脚踹’” 嘛!(摩托车启动时要用脚踩下启动踏杆。)家庭主妇当然得对家庭成员的生命负责啦。但架不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妻最终还是和俺们两位男士同流合污了。最初,妻还羞羞答答地骑个小50,在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流中鱼目混珠;但是不久就换了辆125——电影[罗马假日]中又漂亮又复古的那一种,头顶黑丝绒马术头盔、面戴超炫大墨镜、颈系长绸巾、身穿紧身皮衣,英姿飒爽地在机动车流中和俺并驾齐驱了,在俺这丑男破车反衬下,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惹得俊郎帅哥纷纷回头,直闹得险象环生、追尾频发。
俺和儿子对摩托车是情有独钟。“汽车是工具,摩托车是武器。”俺们向来对又大又笨的汽车不屑一顾,摩托车可比汽车强多了:十字路口绿灯一亮,猛拧油门一马当先地窜出去,行云流水般一气直加到五挡,屁股后的汽车只有吃尘土的份儿啦!快速穿梭在滚滚车流的缝隙之间,再不时来个夸张的侧倾压弯儿,故意从那些飞驰的高档汽车前一闪而过,让什么“大奔”、“宝马”、“保时捷”统统靠后边玩儿去!闪转腾挪钻出那几公里长、象蜗牛般蠕动的车龙,扬长而去,咱就只管兴灾乐祸地偷着乐吧!到了荒郊野外,摩托车更是如鱼得水——俺最得意的就是:当钓友们的汽车望山兴叹,只好背着沉重的钓具翻山越岭时,俺早就骑着俺那250沿着崎岖的山路直捣水边,扬杆抄鱼了……
妻虽然对摩托车颇有偏见,且早有换汽车之“贼心”,却没有开汽车之“贼胆”。她有不可救药的二症:第一是晕车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一概巨晕不误;第二是恐车症——她生性胆小,小的时候又被汽车撞过,一见汽车就肝儿颤。妻有了这二症,对汽车只能是敬而远之、叶公好龙罢了。“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还是委屈地认命骑摩托车算了!
所以多年以来,俺们全家人出行,一律是清一色的摩托车。
岁月不饶人,眼看着“进五奔六”,妻越来越常念叨汽车的好处:“铁包肉”比“肉包铁”的安全;遮风避雨的舒适;长途奔袭的轻松;载物的方便;拉着远来的亲戚朋友游玩时的乐趣;当然还有驱车绕国、环球远游的宏伟“马歇尔计划”……
终于有一天,妻表情凝重地宣布:全家倾巢出动去学汽车,言语间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悲壮感。于是乎,妻在网上找了一个据说考试通过率最高的驾校,毅然带着全家三口人报了名,俺兜里的上万元钞票也顿时不翼而飞了。
儿子报名后就逃之夭夭,在驾校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俺身为模范丈夫,只好妇唱夫随了。俺跟着妻在电脑上猛做了两天交规考题后,双双以98分通过理论考试。开始上车操练。
驾校的校长对俺们老两口还真是格外关照,给俺们选了一个据说是最好的教练。此人虽不到三十岁,但驾校内很多比他老得多的教练据说还是他的徒弟。此教练操车规范、遵规守法、不苟言笑——绝对是[士兵突击]中袁朗那种角色。俺们对此也还满意,严师出高徒嘛!
第一天上车,妻就为报名学车追悔莫及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