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我与山塘曾经有过亲密的接触(一)(二)(三)(四)(五)(六)


  共有250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与山塘曾经有过亲密的接触(一)(二)(三)(四)(五)(六)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我与山塘曾经有过亲密的接触(一)(二)(三)(四)(五)(六)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9 19:23:00 [只看该作者]

                   我与山塘曾经有过亲密的接触                        
                                                   ——兵团生活纪实(原创)
                                           一、序
   
        一个秋梦,唤醒了沉睡的心灵,重又开启那扇紧锁的记忆闸门,思绪顷刻间随着那梦中缤纷的色彩而流泻一地。原始的大和山塘顿时轮廓清晰地浮现出昔日那种恢弘的旧貌。尤其是月光下的山塘,总是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受与无穷的想象。
      当初,我非常喜欢那里的山塘夜色。那种水光落摇月,树色带晴烟,落月满山顶,疑是霓裳色的夜晚曾经给我留下过许多美好的遐想与  青春少女般的梦幻 ,陪我度过一段无悔的青春岁月。
      每当银色的月光映照在大和山塘下的西塘河边,折射出一条条经过无数人工开采后山塘之间彼此起伏的美丽弧线,它犹如曲线分明的婷婷少女,拖着曳地长裙,迎着山塘的微风款款而至的时候,这种诱惑,恐怕谁见了都会怦然心动。
 
      虽然生活在那个沉重的年代,但我们这群不穿军装的“工程兵”战士却过着军人那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正规军营生活(至少在我看来)。业余时间除了政治学习,军训、拉练等等,留给个人的时间不是很充裕,但是晚上8点半以后则完全成为我们宝贵的私人空间了。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内,我会独自来到山塘边(就在我们宿舍附近)去欣赏夜的那种古朴与自然浑然一体的颜色。                                                               (未完待续)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千帆过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6300 积分:35486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28 10: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11:02:00 [只看该作者]

   读黄蓓的文章总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即使是兵团那艰苦的环境,在黄蓓的笔下也有些许诗意。好文笔,期待下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0 18:02:00 [只看该作者]

不记兵团多艰苦,

只忆山塘夜色足,

古朴自然浑一体,

月光洒作道道弧。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8:03: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千帆过版主的关注欣赏与精神鼓励!因为赶时间,初稿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待空闲时再作修改。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8:06: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的关注欣赏,非常欣赏你的和诗!短短的四句小诗把第一章的内容浓缩了!谢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8:12:00 [只看该作者]

                                                 二、大和山塘揭密
   
        大和山塘坐落在萧山党山与西山之间,四周群山环抱,山脚下,一条20多公里长的公路蜿蜒缠绕,远远望去,那片光秃秃的石山在天际中连成一片。
     
      山的一边隶属于萧山农村,而山另一边却属于浙江绍兴县管辖范围。中间一条公路成为两县之间的接洽部。当时最为明显的就是靠近萧山农村边上的几乎全是低矮的茅舍,而延伸在绍兴农村的那头,看上去则几乎全是青瓦片盖起来的小屋。这在四十年前也许已经成了贫富差异明显的标志性建筑了。
     
       由于兵团所在的大和山塘,按地理位置上判别,理所当然地属当年萧山农村最偏僻、也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因为是建设兵团,所以挑选越贫困、越艰苦的环境作为建设者开发建设的目标,既符合当时最高指示的精神,又能实际体现建设兵团决策层的意图。而开发大和山塘,为新围垦的大坝加固,为农业连队提供基建材料,是一举二得利国利民的具体举措,也从此揭开了大和山塘那层神秘的面纱。
      
      党山到大和山直至西山的各个山塘口连接的前面有一条并不十分宽敞的河道,它的一端通向江南水乡绍兴,另一终端一直可以通向新湾围垦区域。这条小小的河道成为当时石料运输的水泥船只必经的水上交通要道。 倘若碰到第二天清晨山塘前面装船,那么当天晚上待装的船只往往会像一排排列队的士兵,等待检阅般地整齐、平静地出现在静静的河道上,形成了一幅“好风好月无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栖”的奇特风景。
     
      附近山塘的民工均以开山采石为生,他们靠山吃山。可惜在当初的年代甚至更早,采石的行业并非致富的行业,那里的民工一家几口,甚至几代人都热衷于这个超低成本的高危露天作业行业,靠着出卖体力努力过着生活与精神同样清贫的 小日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从“饬装侵晓月,奔来侯残星”的晨际就出早工,一直到“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的漆黑晚才肯挪动疲惫的脚步,回到他们原始的部落——那片低矮的茅房进行吃饭与睡觉。在他们眼中中,似乎多采一块青石,多敲一颗石子,多装一个船只往往意味着与年关结算收入的钱币紧密相关,所以哪怕只是极其微薄的收入他们也往往乐此不疲。
     
      但必须一提的是:他们中间的每个人都是国家建设者 的一分子。本质上,他们个个都是劳动者。默默地生活在几乎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里,常年累月地为社会的建设 与繁荣,名副其实地增添着一砖一瓦。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5:22:00 [只看该作者]

                                       三、我与山塘曾经有过亲密的接触
 
      我与大和山塘曾经有过整整五年多时间的亲密接触。现在想起来似乎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凭借当年兵团战士那个光荣的头衔,凭借革命军人那种一切命令服从指挥的工作作风,才驱使我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去认真完成特殊的开山采石的使命。
     
      记得1973年初,随着浙江兵团司令部的一纸调令  ,我们连队从新湾围垦驻地奉命来到大和山塘接受开山采石头的艰巨工作任务。
     
      刚来到大和山,我们就被彼此化整为零分散安排住在当地大和公社红旗生产生产大队的各社员家里 ,与当地农民进行同吃同住,并接受他们的再教育。唯一不同的是 ,我们不像上海到这里落户的插队知青,劳动也跟着当地社员一起同工同酬,而我们工作并非“摸六株”(当时对割稻、插秧的戏称),是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方式,每天早饭后集中集合去新开发的塘口进行艰巨的露天采石作业。
     
      常常是吃过早饭后去工地,中午2小时吃饭,休息后再去工地,晚上收工回来晚饭后集中去大队的池塘边空地上集中学习、开会等。这段时间的晚上基本进行集中学习安排。 当然,住在社员家各户中的房子有大有小,一般大些的住上3、4名或5、6名战士不等,最小房子的社员家也起码安排2名战士以上住,单位对战士入住社员家均按一定比例给予津贴。
     
      我所住的那家社员家比较大,当时有一间原本用来堆放柴草的房间腾出来。我们6名女战士在地上铺上稻草,再铺上几条大草席,放上自己家带来的棉被,在那样“床”上席地而眠。没有洗澡更衣的地方,大家只能在自己床的位置上拉起蚊帐,躲在蚊帐里面将就擦洗,经常是她的手碰到你的胳膊等,大家戏称为亲密的接触。冬天还好,到了夏天,天天都要端着一盆水,躲到蚊帐里面洗澡,难免弄湿地,睡觉时候就浑身黏着感觉很不舒服。那时候没有电风扇,只靠自己摇摇扇子驱赶蚊子。虽然条件相当困苦,但是谁叫我们都是兵团战士呢?那种精神简直可以感动上帝!可我们还是照样乐观地生活并工作着。
     
      每到吃饭时候,看着饭桌上那些少得可怜的素菜,我们总是拼命地大口吞咽着米饭,凑合着把自己的肚子填饱。最开心的是看到有番薯芋头上桌时候,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因为那个时候,农村多数是吃杂粮,而我们入住的各户社员家因为有大米配给,所以一般社员家不好意思经常请我们吃杂粮。但是由于菜肴单一,又少油,我们大部分战士宁可吃杂粮也不太愿意吃米饭。
     
       也许当时正值青春豆蔻年华,从学校到兵团,单纯的思想经过长期政治学习与熏陶,意志上的磨练与艰苦生活条件的考验,加上繁重的露天作业中的体力劳动所折腾,也没有压垮我们这些“城市娃娃兵”。凭着青春的力量,我们曾经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各自的微薄之力,最终它却为我们各自的人生留下了一笔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兵团战士开采的大和山塘,是当地发掘开采起步最晚的新山塘 。直接隶属于兵团司令部管辖单位。因此,有引进当时看来颇为先进的打炮眼风钻,有代替榔头将石块变成石子的钆石机等半机械化劳动工具,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战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作业的效率。 正因为如此,我们山塘在那个时候也成为周边许多民工山塘争相议论与观摩的焦点。也更因为我们这群不穿军装的“工程兵”战士们由于露天作业与安全需要而统一穿着厚厚的蓝色帆布工作服,头上清一色地带上安全藤帽,双腿打上白色绑腿,以及劳动中那副神采奕奕的样子,常常招来附近塘口许多民工既妒忌又羡慕的眼光。
      
       附近各民工山塘口经过不同年份的开采后,形成一个个起伏不平的凹凸状,其中几个较大的山塘是已经经历了几十年开采的老塘口,各个山塘之间的距离较近,一个紧挨着一个,但是每个塘口中间都似乎有那么一道天然的屏障阻隔着彼此,使他们既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当然我们的山塘也不例外,与民工的老塘口距离不远,所不同的是我们新塘靠近河边,而老塘像挖隧道那样往山里一点点掘进。所以越是老的塘口,距离河道就相对越远。
     
        采石工作的初始阶段,我们劳动的主要工具女战士为铁皮手推车、小榔头、竹板凳、竹土箕等,男战士为24磅、18磅、12磅、8磅榔头、抬杠、麻绳圈、撬棍、钢钎、铁锤等。 从男女战士使用的工具上不难看出,男战士比女战士付出更多的力气。
      
       新塘开采前需要清理许多塘渣、山皮、碎石、杂草等,然后平整场地,找底层炮眼位置,使用钢钎与24磅榔头打炮眼,然后安放炸药进行爆破  ,待点炮后用撬棍把炸松的石头全部撬下,进行分类后由女战士们用铁皮车分别按照不同规格在工地上堆起一个个小堆。大的块石则由力气大的男战士进行剖开,一剖二、四、六不等。碎片儿专门由女战士用土箕盛来倒在石子堆前,然后大家坐在地上用小榔头敲成规格不同的石子,然后按照等级分别装运出售。
      
       二年后随着半机械化劳动工具的使用,才有效地使我们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今后女战士再也不用坐在地上敲石子了,而是进行轮换分工操作钆石机,将所有块石解剖下来的乱石与打炮撬下的松石统统放进特殊的机器中,在机器下面,用人工将铁皮车紧靠机器出口中,等机器的开关一拉,石子就像下冰雹一样出现在铁皮车上。这时女战士就得不停地来回用手推车将钆下来的石子拉到工地的一边,然后用铁筛子(各种规格)进行流水线筛选,最后下来的便是石粉。而男战士们有了风钻后就不再用钢钎与大榔头打炮眼了,而且速度也比纯手工打炮眼快了好几倍。
     
       当然,开采的石头,经过人工加工后,不管石子还是石块,都必须经过最后的装船关,才能运输到各地所需部门去。轮到装船,如果装块石,基本是男战士的拿手好戏。他们二人一组,用麻绳往块石上那么轻轻地一甩,同时用抬杠一柱,石块就被二人抬起,然后大家学着民工的样子,一边轻轻哼着劳动号子,一边双脚有节奏地一步一摇地跨过独木跳板,把一块块石头往船舱里堆,直至满载。
       
       说句实话,在开山采石作业中,除了打炮眼、点炮 、剖石这些男战士干的特别重活 外,其他活我几乎都尝试过。不管夏天坐在滚烫的地上,戴着藤帽,左手拿着小石块,右手握着小榔头,不停地用力敲打着石子。任凭额角上的汗水顺着面庞直淌到头颈,即使厚厚的帆布工作服上出现白乎乎的块块盐斑也不肯轻易休息片刻;也纵然不管在寒冷的冬天里,当山塘撞下来的阵阵西北风吹打在脸上刺骨的疼痛也不喊一声,只是拼命地用劳动增加热量,而手上的冻疮烂得满是血口,甚至握不紧榔头,也使劲地想完成日工作量(规定敲石子的立方任务),生怕耽误完不成任务。更不管当安全哨子刚一过,立即抢前用土箕去装撬下的松石、小块石等,那样可以多敲些石子。即便到了钆石机阶段,我也总是和大家一样抢着推车,顷倒石子。每每轮到进行石子分类时,大家都主动站到第一道工序旁边,抢重活、累活干。那个时候,真的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
     
       有时候,一炮下来几乎全部是塘渣,连长就会统一叫我们女战士全部拿铲子清理到车子上,然后直接倒在船上(因为经常有运输船只等候装船)。
     
       就连男战士抬块石的重活,我也曾经试着尝试过。一次因为特殊紧急的固坝任务,人手不够  ,连长被我们几个女战士的坚决要求而破例批准抬石装船 。经过请教民工老师傅以及一波三折后居然成功了,心里还感到特别的高兴呢。
      
       不知是我的运气,还是连长看我的个头比较小  ,在工地露天作业一段时间后,我就被调到连部任炸药仓库的记账员兼劳保用品的领、收发员等。虽然不用天天去工地,但是空闲时候还是要与大家一起去工地参加劳动并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未完待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6:42:00 [只看该作者]

                                                四、山塘生活的精神调节剂
       
       当时兵团司令部对特别兵种(开山采石也在此范畴内)有着工作时间上专门指示,规定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越6小时(当然不包括吃饭时间在内)。规定连队战士6点起床后内务卫生15分钟,然后出操半小时  ,七点早饭。八点正出工前有半小时的天天读报时间 。中午11点收工到下午1点半出工,晚上四点半收工。五点半到六点的晚饭时间结束后,六点半到晚上八点半时间为政治学习、连队活动或其它相关活动等。当时只有单休,而星期六晚上是周末,是雷打不动的连队文艺活动,因为是战士,连队所有活动都必须参加,如果点名的时候没有人,则要受到相应的纪律或行政处分。
      
      但是到了晚上8点半一过却是一天中难得的私人时间,规定10点半熄灯。我们只要在10点半前回到寝室就不算犯规。当然星期天的时间基本属于个人,除非碰到紧急任务需要突击完成。
     
      在那个经济落后文化生活又极度贫乏的年代里,我们军营般的生活中已经占有比较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尽管除了政治时事还是政治时事, 或者加上拉练训练等,平时几乎没有其他文化娱乐生活了。但是战士们却会想方设法地在探亲期间(一年二次,每次10天,包括途中时间。轮流探亲。)尽量多看些书,或悄悄带上几本互相传阅。直到下次探亲带回家换成另外几本等。
      
      随着一批又一批地分别去浙江各地探亲的战士归队,因此战士的文化生活也相应得到一点程度上的改善。
 
      有部分战士往往把回家探亲期间看的各种书籍,通过故事形式讲述给其他战士听,听的战士就像是自己看过的那样,有时候还觉得不过瘾,就会催促讲故事的战士反复说上几遍。因为我属于比较喜欢看书类型的,而且看过的书也基本上能比较完整地贩卖给其他战友,所以当时大家也经常缠着我,要我讲故事。
      
      影响最深的要数一次看了一本书名为《清江壮歌》的书,是从一位杭州战友那里借来的。要求只能看上一个晚上必须归还给她带回杭州。所以就在晚上熄灯以后,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上通宵。刚巧被同宿舍战士看到以后马上给传了出去。结果第二天晚上就被好几个战友缠住,非要我贩卖故事中的情节。其实一晚上没有睡觉已经很瞌睡了,但被几个战友逼得无可奈何又不能不给面子,只得卖个关子说:“你们要听没有关系,但必须把我的开水倒好,凳子搬到寝室外面空地上,扇子准备好赶蚊子等”。开始认为这么一说,他们一般就会走开,因为搬凳子非常麻烦。谁知这么一说,正中他们下怀,于是急忙把所有的事情办妥,开始听我的故事。但这个时候我的眼皮已经快睁不开了,只能强打精神,乱说一通。突然急中生智,一个刹车“欲知某某,且听下回分解”便把听故事者的热情给挡了回去。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希望,最后分了三个晚上才把故事讲完。当然不乏有自己中间加工的成分。
      
      连队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当时既比较广泛,且流传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当然,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当时农村文化太过落后,许多山塘里的民工几乎都不识字呢!更别说看报刊书籍了。
      
      其他的文化娱乐生活则由战士们不同的文艺天赋来决定。既然每个周末有文艺活动,那么每位班排长平时要想尽办法摸清每位战士的文艺特长,几乎每人每月都有几次上台的机会给你。什么朗诵、唱歌、样板戏、对口词、三句半、口琴独奏、笛子独奏、二胡独奏等等,假如实在没有节目,就全班上去唱一首毛主席语录歌也能凑合过去,往往这时候连长还会帮助打打拍子什么的给予积极的鼓励。
      
      后来连长去营部陆续争取来几副陆军旗和几本过期的解放军画报带给大家,战士们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的进行轮流活动与传阅。
      
       虽然当时的文化生活确实不尽人意,枯燥又乏味,但比起那些郊区插队的知青,或远赴边疆的那部分知青,我想我们这批去浙江兵团的战士还是非常幸运的,至少我们还有军营中那些特殊的、传统的精神文化来滋润我们这群年轻战士纯洁的心灵。            
                                 未完待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6:47:00 [只看该作者]

                                               五、难忘的山塘“夜生活”       
        
      正是处于当时特定年代与特定的环境,在每天属于自己难得二小时的私人空间中,我逐渐地喜欢上了大和山塘的夜色。经常去山塘边散步后来竟成为我业余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原始而带有些许质朴的山塘夜色,随着年轮的滚动而变化出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色调。它使我忘却因白天繁重体力劳动 后所带来的疲惫身躯;忘记对家乡、对亲人们的那份深深的眷恋与思念;更使我在这宁静的山塘夜幕中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彻底放松。
      
      那些连成一片的石山,站在各自山塘口抬头仰望,看上去很高,似乎有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意境 。但一旦爬到山顶俯视,却会立马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时年轻,爬上大和山顶只需十几分钟时间 。特别是男战士,沿着山间的台阶,用不了10分钟就能到达山顶。尽管是石山,但是部分山顶也因常年累月的粉尘与泥土而积累起厚厚的泥层,况且山顶不高,所以勤劳的民工在山顶上种了些桃树、李树等花果与种植一些南瓜、冬瓜、毛豆地瓜、玉米等农作物来补充粮食上的不足。
       
      因为战士们的住宿是完全靠大家从山塘开采下来的块石垒筑在山坡下做成平地打成地基,然后再往上面用空心砖建造起来的二层平房,因此靠北面的一楼窗户几乎与地面一样高低,整天没有阳光,而连队的男战士全部安排住一层,女战士住二层,也许连长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每天晚上安排男战士轮流值班。  当时男战士调侃兵团生活像似被长期关在“地牢”中的阴暗角落不见天日。睡的“白鸽笼”高低床铺板上的垫被也常年保持湿漉漉的潮气状态。
      
      由于寝室与工地的近距离,生活与工作的快节奏,几乎都和那个山塘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士们倒也对山塘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愫。当然并不是因为低矮狭窄的宿舍、潮湿的水泥地与那整天弥漫着炸药味十足的空气,而是山顶的那片绿色花果与宽广的视野吸引着年轻战士的心,尤其在那个充满诱惑的年龄段,在业余生活极其枯燥的夜晚,更显出大家对大和山顶的那种依赖与迷恋。
      
      当时连队有位姓钱的杭州兵,经常抱着他心爱的 黄色吉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去山顶弹唱那首脍炙人口的“知青之歌”,悠悠的吉他声配上他那浑厚的男低音,在山顶上久久盘旋着,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我们这群青年的战士。它因此而成为当时我们连队中最时髦、最具有活力的象征。
      
       当然,最具有吸引力的要数那山塘的夜色。
       夏晚,绿野明斜日,青山淡晚烟。八点多的时候,当山脚下的暑气还在四周弥漫的时候,我们总会三五成群地爬到山顶,然后坐在山顶上贪婪地享受着山上那种自然的凉风,听听低沉的吉他声,有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合着节奏轻轻地哼上几句;有的时候大家互相嬉戏调侃,还有的时候,大家会自告奋勇地“贩卖”刚刚看过的小说书中的几个有趣的情节,更多的时候,大家会千方百计地讨好山顶工棚中那位看管瓜果花园的老民工,然后恳请他,允许我们去摘几个桃子或者其他瓜果什么的来吃。刚摘下的瓜果带着几分清香,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当时我们的那副馋相 ,现在回味起来,依然能感觉得到那种自然的清香味。
      
      秋晚,绿杨有意檐前舞,凉月多情绕山顶。那种迷人的秋色 ,适度的气侯,常常使我们在山顶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流连忘返。碰到有月亮的时候,大家则更加痴迷。借着月光,什么事情几乎都能做,那种带点野性的趣味,在那个时候已经感觉相当的舒悠了。
      
      当然,冬晚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山塘那种原始而神秘的色彩 ,而且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它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刻意地探究。往往还没有吃晚饭,那种浓浓的夜色就踏着匆匆的步伐,急急地来到我们的眼前。因为晚上大部分的黄金时间几乎让政治学习给占用了,所以,不管多冷,大家也会去山顶上像小跑步地跑上一圈,然后下山钻进被窝里,做个美滋滋的甜梦。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大家的心早就被那“碧天如水夜之轻,莺啼花笑清和天”的春晚所陶醉在乡村的山塘顶上。
      
      所有枯萎的植物都被春的气息所感染,高昂地抬头挺腰;所有冬眠的动物都伴随着春的惊雷而蠢蠢欲动;
 
      当山顶上的桃花映红了我们青春的面庞,白色的梨花含苞吐絮;那种清新的田园气息沁人心扉的时候,许多男女战士瞒着连长指导员,悄悄地互相爱慕,在春色中享受初恋的幸福。因为去兵团的刚开始阶段,是不允许谈恋爱的,一旦被领导知道,肯定会被受到某种干扰或者相应的纪律处分。所以,部分战士即使互相恋爱,也是不让领导知道,表面上大家都装作不知道,其实都心知肚明。
     
      春去春回,月升月落。一年四季,岁月更迭。也只有每天在这个时候是大家心情最舒畅的时候,也会在这个时候产生许许多多令人一辈子都值得回忆的故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黄蓓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33 积分:4218 威望:0 精华:12 注册:2011/6/16 16:1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11 16:50:00 [只看该作者]

                                                     六、尾声
       曾经由于繁重体力劳动带给我的那份疲惫的心境,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不知不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那双在寒冷的冬天里被石头的尖角划成一道道血痕而发展成冻疮溃疡的手,也已经经过长年的办公室室内呵护而腿尽疤痕;曾经在炎热的盛夏里尽管不停地摇着草扇还是被蚊子叮得体无完肤的我,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舒适的空调所逐渐淡忘个中滋味......。
   
      唯独不能忘怀的是兵团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朴实无华的情感,在我的荒芜的心田沙漠中,始终如一地占据着;当年大和山塘的那种特别夜晚的自由空间与感受,是这辈子永远都无法忘却的。
 
                                                                         黄蓓
                                                                        2011.12.10

 回到顶部
总数 36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