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黑土情之歌(上部)第一章—第十四章


  共有38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黑土情之歌(上部)第一章—第十四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心大哥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7 积分:82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12/26 14:47:00
黑土情之歌(上部)第一章—第十四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6 16:27:00 [只看该作者]

  

黑土情之歌(上部)

                                                                               ---难忘的黑龙江岁月

    2011年9月1日上午7时许,在T157次北京—哈尔滨的空调硬卧车厢里,我们天津知青战友一行10人,踏上了我们相隔30多年后重返人生的第二故乡—红五月农场的“黑土情之旅”。对于我本人来说,自从1973年8月末离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师53团工程连到省城哈尔滨“黑龙江工程学院”上学,算起来至今已经有整整38个年头了。

    在战友们的叙谈与回忆中,头脑中已经逐渐淡忘的三十几年前青春时光的一幅幅画面又慢慢地、慢慢地清晰起来。

                             第一章     下乡始末

    我们这些下乡知青是天津市69届初中毕业生,是当年社会上俗称“老三届”(66届、67届、68届初、高中毕业生)的下一届初中毕业生。其实我们只是从1960年9月至1966年8月上了一个完整的六年小学教育。然后从1966年的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开始,就投入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直造反到1967年年末。根据中央当时“复课闹革命”的有关指示,我们从1968年1月开始升入初中,边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边投入对学校教师队伍“斗、批、改”的中学历程。由于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始终担任班长和少先队大队委员的职务,又在小学5、6年级时遇到了一位擅长文学的优秀班主任,她勤勤恳恳的语文教学为我们这个试验班的同学们打下了一个较好的文学功底。那时我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学校的广播中播出呢。所以进入中学以后,我就被学校任命为年级黑板报的责任编辑了。

    我们天津市69届初中生到了1969年8月份,马上就要毕业了。由于前面的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都到黑龙江、内蒙古或者山西以及天津市近郊区下乡或者插队落户了,工厂出现了大面积缺乏工人的情况。所以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从69届初中毕业生中选调一部分根红苗正的工人子弟充实到工厂去工作。这样从69年8月份和70年1月份先后从69届初中毕业生中两次选调了40%的学生到天津市的工厂企业去参加工作。由于当时工宣队进入了学校,把持着学生分配工作的权利,所以能进入他们视线的主要是一些所谓出身好的“红五类”子弟,像我们这些父母是臭知识分子的所谓“黑五类”子女是绝对不能分配到工厂当产业工人的。当时我们学校69届共有五个班级,共计约有学生250人左右,约有100人左右能够留城工作。由于我小学开始一直到文革后上中学,始终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中具有极高的威信,又是年级有名的笔杆子。可是由于我父亲是1945年留学日本回国的老知识分子(是我们天津市汉沽区首席日语翻译,他的同班同学分别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和中央党校副校长等职务),所以即使我在这两次工厂选调中排名总分都在班级前5名,但是最后仍然名落孙山,被工宣队从工厂选调的名单中划去。

    转眼到了70年的4月份,这时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各团开始到天津市来招收69届初中应届毕业生下乡锻炼。当时来到天津市汉沽区招人的是53团司令部参谋姜士达(现役军人)和53团卫生队大夫董贵海、原兵团知青小武等3人。经过近半个月到各个中学(汉沽区70年下乡的共有汉沽中学、寨上中学、天化中学、铁神庙中学和东风中学等五所中学的毕业生)调查摸底、政审以及面试等繁杂的过程,终于于5月10日前定下了招人的大名单,初步决定去黑龙江兵团的约有120人。由于考虑将来长期扎根边疆、保卫边疆,所以各个中学都是一一配对去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比1,男女生各有60人。并根据将来到53团各连队的知青人数进行了临时的组织编队,当时任命汉沽区带队连长是王大钧;指导员是孟晓芹;4连带队排长是王建兰;5连排长是李清娟、邵瑞平;7连排长是赵大鹏;16连排长是王秀英、唐云春;工程连排长由王大钧兼任。当时按照国家对知青的政策每人可以优惠买一只装衣物的木箱子,并给予足够做一床新被和一身衣服的布票,几斤棉花票等等。我们于70年5月11日每人领取了一身草绿色棉大衣,虽然天津的5月中旬已经很热了,但是大家仍然高高兴兴地穿着崭新的棉大衣和老同学们在一起照相留作纪念(我至今手中还留着这张难忘的同学纪念照呢)。虽然当时定下来下乡到53团的名单是120人,但是到5月13日在汉沽区出发点登车时的实有人数是98个人,其余22人由于家庭等等原因而没有成行。

下边这张照片就是1970年5月11日我们穿着兵团发的军大衣与老同学在天津照相馆的留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29.jp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7 8:26:00 [只看该作者]

文革开始上初中,

没学文化闹哄哄,

进厂都是红五类,

终于招进兵团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心大哥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7 积分:82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12/26 14: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7 10:01: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龙版的大力支持!我的照片又重新发了一次,不知这次大家能否看到。请龙版明示,谢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心大哥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7 积分:82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12/26 14: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7 10:12: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奔赴兵团

    1970年5月13日中午13时,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汉沽知青98名全体同志在原区中医院门前集合。各位知青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属数百人都蜂拥到坐满知青的大客车前面,纷纷拉着自己儿女的双手舍不得放开,亲人一遍遍的叮嘱,“孩子们,你们还都是不满18周岁的孩子啊!这回要远离父母兄弟姐妹们了,到了东北一定要好好干工作啊!千万不要给汉沽的父老兄弟们丢脸啊……”

    下午14时左右,在兵团53团姜参谋认真清点了全体知青的人数以后,我们坐满98名知青的大客车就从汉沽革委会门前向着塘沽火车站进发了。经过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塘沽火车站,这时坐满天津知青的专列已经从天津站开过来,稳稳地停在塘沽火车站的站台上。我们汉沽知青从大客车上下来以后,按照天津市知青专列的编号,每个战友都扛着自己的行李,进入我们53团知青的列车车厢,各个中学的同学们都按照顺序坐好。有些同学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远门,看着这满满一趟列车都是穿着和自己一样棉大衣的奔赴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友们,感到非常的自豪和荣光。当时我们汉沽区知青到53团(红五月农场),塘沽区知青到54团(现克山农场),至于天津市内各区的知青都分配到哪个团,现在确实是回忆不起来了。

    13日下午16:00时,天津市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的知青专列正点开出了塘沽火车站。这时位于各个车厢的来自于天津市各个区的知青们在带队人的率领下,纷纷唱起了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唱支山歌给党听”;“大海航行靠舵手”;“歌唱祖国”等革命歌曲,真是一路行程一路歌啊!当专列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进又从汉沽火车站路过的时候,我们看到汉沽知青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们都纷纷聚集在火车道两侧,纷纷向自己的亲人们挥手致意,亲人们心中都在默默祝福自己的孩子到了东北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在那遥远的地方早日锻炼成才,早日离开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啊!

    知青专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运行,于14日上午11时开到了辽宁省省会沈阳火车站,列车刚刚徐徐进站,我们就听到了震天动地的锣鼓鞭炮声。当列车停稳以后,沈阳市革命委员会以及沈阳市下乡办的领导同志们来到天津知青专列的各个车厢慰问我们,并向我们每一位兵团战士都赠送了三枚精致的毛主席像章。天津市革命委员会的带队领导代表全体天津知青,向沈阳市各级领导对我们天津市知青的关怀和慰问表示深深地感谢并致以革命的敬礼!

    列车在沈阳站加煤加水、列检人员对列车检查完毕后,又向着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进发了。知青们在火车上吃完了简单的晚餐,第二个离开家乡的夜晚来临了。虽然大家对兵团生活有着非常高的憧憬,但是少年离家思亲想友的情绪慢慢的蔓延开来。离开家乡有二十多个小时了,也不知亲生父母们现在是不是也在挥泪想念自己那可爱的儿女啊!有的知青在默默的写着日记,记录着一路上的感观;有的知青和几个不错的小伙伴在小声回忆着少儿时期青涩的故事;有的知青在头脑中展望着理想的未来,在不断想象着自己人生的锦绣前程……

    14日晚上7时,列车开进了北国冰城—哈尔滨,来到了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7县,代管3个县级市。当时市区人口230多万人,48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数十万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称。乘着列车在哈尔滨待避的机会,我们纷纷走出车厢,呼吸着车厢外面新鲜的空气,观赏着具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那俄式建筑物尖形屋顶下璀璨的灯光。

    列车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停车待避,终于又出发了,向着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市进发。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运行,终于来到了有鹤城之称的齐齐哈尔市火车站,大家又走出车厢,活动着长时间坐车又酸又麻的双腿,再往前几百里地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双山车站了。

    1970年5月15日14时,经过近两天两夜46个小时的运行,天津知青专列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黑龙江兵团五师师部所在地)--双山火车站。整个双山车站广场上红旗招展,停着数十辆苏制大“吉尔”“步切齐”等大货车,都是各团派来接送天津知青的汽车。我们在53团领导的亲切欢迎中涌出了双山火车站,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分别坐上了奔向各个连队的大汽车,汽车向着53团的驻地疾驰而去。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驶,我们工程连知青的汽车第一个开到了工程连知青大宿舍门前,工程连的领导刘有财连长、周亚东指导员带领全体老知青和老职工们在门前欢迎我们天津新知青的到来。大家七手八脚地帮我们从大“吉尔”汽车上卸下我们的箱子和行李,把我们让进男女知青的大宿舍里,协助我们放好了行李。这时已经快到5点钟了,开晚饭的时间到了。这时工程连全体知青也都收工回来了,看到我们从天津又来了22名刚刚17、8岁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这些老知青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工程连食堂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特意加了好几个菜,有些老知青还从团部商店买来兵团自己烧的白酒,大家在一起开怀畅饮。连队领导和老知青的热情接待,使我们这些新兵很快就和大家融合在一起,从心理上减少和消除了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初次走上社会的青涩与不安。

下边这张照片是1970年7月我和天津战友邵光辉、张金壁在53团工程连知青大宿舍前的留影,时年17周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8 8:59:00 [只看该作者]

五月十三出发起,

两天才到目的地,

汽车送进工程连,

老兵欢迎真惬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心大哥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7 积分:82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12/26 14: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9 0:18: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新战士培训班

      按照兵团有关规定,要对新参加工作的兵团新战士进行一周时间的形势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学习。从5月16日起到5月22日止,工程连对我们这22名新战士举办学习班进行学习。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学习196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以“中发[68]98号”文件发出的“关于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毛泽东主席在这份文件上做了批示“照办”(简称“618批示”)。原东北农垦总局和省农垦厅所属的农场及农建一师、农建二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辖五个师计58个团,约1300个连。共接纳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杭州、温州、齐齐哈尔、鹤岗、双鸭山、鸡西知识青年共约45万人。1969年后,又在三江平原东北部依托三师的四个团新建6个团,组建第六师。6月18日,周恩来总理将筹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批件呈交毛主席,毛主席批示“照办”,这就是伟大的“6.18批示”,是影响到祖国边疆安危,影响到上百万人口的大事。当年,中苏由意识形态分歧,发展到关系全面破裂。苏在我边境陈兵百万,为防苏对我地面突然袭击、武装入侵,加固我东北边陲安全,党中央决定像新疆一样组建兵团。其战略构想是:屯垦戍边,在沈阳军区的指挥下,执行战役火力侦察,于黑河、佳木斯、牡丹江各战役要点、杀伤迟滞敌有生力量、配合野战军战役行动。实施全民备战,歼灭入侵者。由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沈阳军区副政委李少元少将兼任兵团政委,颜文斌少将任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主持兵团工作)、程克廉任兵团政委,率三千余现役军官在第一时间开赴兵团屯垦戍边的战斗岗位。在各团组织若干武装连队,由红五类知青组成,平时参加生产也安排一定的集中军训任务,做到平战结合。

      在我们到工程连的第五天,也就是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题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严正声明。这是毛主席晚年发表的一篇著名声明,是一篇具有伟大震撼力的重要历史文献。从当时的国际战略上说,毛主席从苏联领导集团霸权主义政策的发展趋势和中苏美大三角关系的大背景出发,认为反对美苏两个霸权主义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任务。但从当时的总体形势看,一个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高潮已经出现。提出“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口号(将苏联霸权主义包含在“一切走狗”之中)更加符合实际,更易为国际朋友所接受,也更能动员世界人民掀起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新高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黎笋于5月中旬对我国进行秘密访问。毛主席与黎笋就当时形势下双方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了看法。毛主席对越南和印度支那形势及国际形势的看法成竹在胸,在听取了黎笋的谈话后庄重地讲了一段话,概括起来,主要是表明一个态度、提出两个论断。

      一个态度是:坚决反对美国扩大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战争,热烈支持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斗争精神,支持印度支那三国联合声明,支持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领导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成立,支持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这是继我国政府多次表示支持西哈努克亲王的正义立场及其斗争之后,我国最高领导人又出面表明了立场和态度。

      两个论断:一是关于国际形势的总体看法,认为“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但是,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关于国际形势总体发展趋势,是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这是毛主席一直在观察思考的一个问题。毛主席看到,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也在发展。毛主席认为,通过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被制止。另一个论断就是著名的“谁怕谁”的理论。毛主席说: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越南人民、老挝人民、柬埔寨人民、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怕美帝国主义,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世界上许多事实都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毛主席的这个论断已经为越南和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的实践所证实。当时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主要学习了毛主席的这两个文件,另外又学习了有关兵团组织及组织纪律性的内容。通过学习班的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兵团战士到黑龙江边疆“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16字方针的重要性。

下边这张照片是1970年7月我在工程连西侧不远的冯百兴烈士墓前的留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22 - 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19 7:48:00 [只看该作者]

参加新兵培训班,

兵团性质记心间,

横扫一切帝修反,

努力屯垦又戍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心大哥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7 积分:82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12/26 14: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0 1:05: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初闯“劳动关”

      学习班结束以后,我们22名天津知青就被分配到工程连各排参加劳动锻炼,当时张金壁、王爱媛、刘广英、孙玉荣分配到一排(基建排);王大钧、崔淑兰、夏月兰、李建芝分配到二排(基建排);靳克强、刘素芹分配到四排(制材排);邵光辉、王启旺、蔡东来分配到武装排;张建华、张勇分配到打井排;李新光、王建霞、李振英、张玉芝、李志新、冯志英、张金萍分配到砖厂。从此,我们就和工程连原来的老知青共计180余人在一起,夏天我们盖房子、烧红砖;冬天组建采伐连奔赴大兴安岭采伐木材,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时真是“手持红宝书,心向红太阳。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当时又赶上整个建设兵团掀起学习我团11连救火牺牲的英雄冯百兴的热潮。

    冯百兴烈士,1949年11月1日生于辽宁省黑山县药王庙乡黄马窝棚村。1955年随母亲迁居哈尔滨市。冯百兴从小就爱英雄,学英雄,立志当英雄。上中学时经常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就读于哈尔滨第二十七中学期间,学生食堂炊事员少做饭忙不过来,他天天起早帮助食堂担水、劈柴、掏炉灰。有的同学家中困难没钱买笔记本,他就把自己新买的给同学用,自己用大白纸订本用。有一次下乡劳动,冯百兴和几名同学住在农民老乡家,发现这家柴禾不多了,就带领同学们每天收工回来捎一捆柴。十几天的劳动结束时,房东李家的柴垛堆得老高。1965年夏,一个小女孩在松花江中学游泳不慎掉进深水里,冯百兴本来水性不好,可还是毫不犹豫地扑过去把小女孩救了上来,而他自己却被水呛着了。同年7月6日,他光荣地加入共青团。
    1968年10月,哈尔滨市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冯百兴积极报名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五十三团十一连(现红五月农场十一队)当战士。到达连队当晚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请求组织在实践中严格考验自己。在连队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抢重活,干脏活,从不叫苦叫累。秋季脱谷,他专干“喂大嘴”(往脱谷机里填谷物)的活,又脏又累;冬季积肥,抢着跳进粪坑,抡镐就刨;修水渠,别人干40米,他干60米;挖电柱坑,别人挖1个,他挖两个;拉柴、运砖、伐木、锄草,样样活儿他都比别人干得多。节假日从来不休息,一有空闲,就主动帮助老职工家担水、劈柴、扫院子,还常为战友缝洗衣服,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1968年冬,冯百兴调到畜牧排当调料员。调料房离水井有半里多路,200多头猪,每天烀猪食需用七八十担水,冯百兴主动承担挑水任务。冬季白天很短,从早忙到晚,身上结了冰凌,水还是供不上。他就找来一根结实的扁担,一次挑4只水桶,保证了用水。1969年被提升为副排长。1970年2月,由于劳累过度,患上“腰脊劳损症”。家中多次来信来电报催他回去治疗,可是他把信和电报悄悄揣起来,每天照常上班干重活。
    1970年4月19日,冯百兴的病情加重,医生一再劝告必须注意休息,可是他呆不住,却为连队补起麻袋来。下午两点钟,离连队不远的山上发生火灾。十一连连队紧与小兴安岭相连,如果不及时扑灭山火,后果不堪设想。冯百兴不顾病痛,带领7名战友立即奔向火场。因火势太猛,用树枝扑打不住,就脱下衣服扑打,还是打不住。冯百兴见状大喝一声,躺倒在地用身体滚压灭火,直到满身起火,也全然不顾。待大部队赶来,火被扑灭后,冯百兴却被烧得昏了过去。战友们把他抬到医院抢救,终因烧伤面积过大,伤势过重,不幸于4月22日光荣牺牲,年仅21岁。
    为表彰冯百兴同志的英雄事迹,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中共五十三团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兵团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干部、战士、职工、家属向冯百兴烈士学习。当时冯百兴烈士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名句“革命不离老三篇,彻底改造世界观,誓死立下革命志,拼到全球红满天!”这样壮丽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篇的。当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受到威胁时,他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明知火烧人,偏向火海冲,就是情理中的事情了。

    我们在当时这种向英雄学习的热潮中,投入到每天紧张、劳累、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去。我分配到基建二排第一天的工作是排长分配我用粗柳条编的大篮子挑河流石,就是打混凝土用的鹅卵石。每挑重达几十公斤的鹅卵石,一挑接一挑地挑下去。不到半天时间,从来没有经历过艰苦劳动考验的肩膀就被硬木扁担磨出了血泡,接着又磨破了肉皮,那扁担磨在肩膀上,每走一步真是如刀割一样疼啊!但是我看到为了赶上工程施工的进度,每一个兵团老战士都在默默地做出自己最大力量的奉献的时候,我这个从小就在各个方面争强好胜的个性怎能甘于人后呢!只有咬牙忍住那钻心的疼痛,心里默默念着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就这样,我硬是忍着那钻心刻骨的疼痛,顶住了第一天那有生以来最最难熬的一天,硬是完成了排长交给的挑鹅卵石的任务。这牢牢印刻在我头脑中难忘的第一天,也为以后的几年中能在更加艰辛万苦的工作中创出更加优异的成绩,为自己以后的奋斗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劳动基础,顺利度过了这最最艰难困苦的“劳动关”。

    由于我团16连是当年新组建的连队,当我们天津汉沽16名战友到连队报到时,老知青们才刚刚搭起了几顶帐篷。晚上睡在小木杆搭起的简易床铺上时,还能听到从高岗往低处小河流水的声音,条件真是万分的艰苦啊!为了让16连战友们的生活与生产逐步走上正轨,团部命令我们工程连必须在十一上冻以前,抢盖出知青战友住的砖瓦宿舍房以及一排连队办公室与食堂用的平房。这个重担工程连领导班子严肃地交给了我们基建二排。

    军力如山啊!从6月1日开始一直到当年的9月底,我们基建二排的30余名老职工、新老知青在老排长孙希贤(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机枪排长)的率领下,每天从工程连徒步行走5、6里路翻过一座丘陵大岗到16连去进行紧张的房屋施工,中午在16连吃一顿简单的午饭。由于我们那时都是17、8周岁的年轻人,加上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往往四两一个的大馒头每人一顿就能吃三个外加一碗黄豆芽炒海带丝,另外再喝上一大碗清汤。当工作了一天,晚上收工往工程连走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累的精疲力尽啊!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无论是刮风还是下小雨,我们没有停过一天工。不管是老职工还是知青战友,没有一个人喊出一声累,叫过一声苦。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如果到上冻前不按时把房屋盖起来,那么16连的战友们就无法熬过那漫长的(从10月初下大雪一直到来年的4月底无凌期)零下35度的严寒冬季啊!就这样,从6月份的盛夏到9月底的寒秋,经过我们二排30余名老职工及知青战友们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在9月底胜利建成了16连的砖瓦知青大宿舍以及一排宽敞的砖瓦办公室及知青食堂等办公用房,另外还超额建成了大仓库等简易建筑。为16连这一新建连队的初步建成做出了我们工程连人应有的贡献,向伟大祖国的国庆21周年献了厚礼。


下边这张照片就是1970年我们53团工程连天津市汉沽女知青的合影。

前排左起:崔淑兰、李振英、张金萍、张玉芝、王建霞、冯志英(缺刘素琴);

后排左起:王爱媛、李建芝、夏月兰、李志新、靳克强、孙玉荣、刘广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sbcajyu70e.jp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0 7:49:00 [只看该作者]

现在所有照片都非常清楚了!辛苦楼主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0 7:56:00 [只看该作者]

英雄年代英雄恋,

知青勇闯劳动关,

难忘第一天考验,

争相奉献无遗憾。


 回到顶部
总数 45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