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看戏 电影与斗私批修 祭灶 吃肉 麦收等


  共有212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看戏 电影与斗私批修 祭灶 吃肉 麦收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欣舞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27 积分:360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10/21 8:35:00
看戏 电影与斗私批修 祭灶 吃肉 麦收等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3 9:35: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博客内容 看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天,有人告知路北小各庄有戏班唱大戏。心想戏是活人演的,总比八个样板戏的老套电影好,于是和老许一同往。
小各庄不远,几里的路程在当时我们十七八岁的人脚下,好象玩似的。各庄共百十口人怎么有能力唱大戏,同路的田营人议论着。到了各庄北地场上,这里原是庄稼收后打碾的地方,现在一溜排开了十余辆大车搭起的戏台,我们到时还没响场,但也是人山人海了。那年代人的精神生活匮乏,看戏也算一种上佳的社交场合,男女老少都来了,这里的打麦场加外围麦地,早巳被人踏成集市。我们仗人多往前,那个一阵挤,总算到达稍前位置。刚想坐下,后来的人又涌上来,不好,快把戏台挤塌了。台上响起乐声,后排又一阵骚动,只见各庄的戏主跳上台。用一根长竹杆把人头压下去,可是,此举适得其反,各村的戏迷仗小各庄人少力薄,大骂大闹起来,竹杆扫来,老许一把把杆篡在手中,一咬牙竟把杆夺了下来,台上台下大乱起来。一看用硬的不行。各庄长辈抱拳上台请大家帮忙,用文的手法把众人稳住。同时,几个壮汉向夺杆处窜来。老许还在研究那折了的竹杆,我一看大事不好,急叫老许!撤!
哎,好戏今天是看不成了,快逃回庄吧。一阵紧走,上了公路,只听身后传来阵阵喊声:“哎!别让上海的蛮子走了---”

电影与斗私批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下乡的时侯,村里人把看电影当成一件大事,虽然那时只有八个样板戏和几个历史片子可看,但农村没了唱老戏和大鼓等传统文娱活动,看电影也成了一件唯一的,具有社交意义的全民活动了。

原墙公社有放映队,轮流上各村放电影,大约要年把半年的轮一次,村干部把放映队的人当神供着。一天夏日傍晚,我村来了放映队,队长把二个放映员迎进我们知青户,说今晚在这里搭伙。邻居是个不错的厨子,他来帮忙炒菜,主食由我们顺便解决了。那时的菜也简单,就弄个韭菜炒鸡蛋,豆腐炒笋瓜什么的。(可能就是太简单了,给后面的放映埋下隐患)。

天快黑了,放映员吃喝完了上场扯起大白幕,开始发动磨电机,人们早早地喝完茶(晚饭)围了过来,场地也有老坟,有土堆,有盖房子用的土坯,大家各找方便,席地而坐,齐齐地朝幕布望着,后来的人涌上,嚷着家人的名字,挤成一堆。我们几个知青涮好锅碗,见没地方落脚,就跑到银幕后面,那里人少,只有敏带着几个小孩在耍闹。

天黑了,汽油机在欢唱,银幕上出现了《列宁在一九一八》的字样,观众停止了喧闹,伸长脖子看着。瓦西里来了,还是几句老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再下面,就是拥抱场面。哗,群众乐了,大家哄起来,小伙脸皮厚,大喊“亲嘴呐,看啊!”姑娘忙把脸捂住,却偷偷的漏过指缝在瞅。只听张寡妇喊得最响:“嚷什么,嚷什么,没见过两口子亲热,总见过牛犊打架吧!”

正进入高潮,一阵嘎嘎声,磨电机不响了,电影也黑了,人群中叹声四起。队长上来递烟给放映员,那一双“老爷”不紧不慢地说:“机器坏了,要修”。听到这里,大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焉了。队长指派着人到处借搬子、螺丝刀什么的,放映员抽起“大铁桥”,凑着马灯,在那里修机器。人群中慢慢安静下来,小孩让大人抱回家了,老头抽了旱烟,我想倒在土堆上睡会儿,没有想到一手按在敏的手上,不知怎么的,她也没有回避……终于,白日的劳作后的疲劳,胜过了青春的萌动,大伙依着坟头,枕着土坯睡的酣声四起。一个小时后,电影又开始了,伟大导师列宁上来了,山羊胡子加光头,标准的双大指插在上衣袋里……大家朦朦胧胧睁开眼,又欠起身看着画面,全没了刚来时的兴志。

一个晚上,机器停了又开,片子断了又接,二个电影一直放到三星正南,这好象是在加放《智取威虎山》呐。我早就哈欠连天,睡也没睡好,电影也不知看的什么,不少人都走了,我也踉踉跄跄回到屋里。听身后有人咕囊:今天没睡好,明天咋出工干活啊!这就是在乡下看电影,哪比在上海大光明舒服。咳!我回到家,坐在床上还为刚才的事不安,默默向主席像做斗私批修:请原谅我吧,那是资产阶级思想一闪念……
第二天,我们在拉车中见面,谁都没有说什么。

祭灶

.有一年春节,我没回家,在田营过年。在乡下过年可不是小事,人说过年过年半个年,就是半年收入在过年用,我忙着张罗年货什么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所谓的年货也就是割上一刀肉,买一些鸡蛋,换点豆腐,炸些丸子、馓子、果子之类的食品,还有就是蒸馍包饺子了。有的活我能干,可就是炸啥的我还不会,就请村东的田大娘帮忙。

那天我到田大娘家炸果子,果子是用上好的高梁面擀成片,再撒上芝麻,切成长条,中间留孔,再翻成麻辫状,再晾干就成了。那天田大娘吩咐我烧锅(其实我其他活也不会)。大娘在锅里放上小半锅棉子油,我点上火,慢慢把长长的高梁杆续进土灶,屋里弥漫着油香、柴暖,冬天的冷和思乡之情,渐渐远去。油开了,大娘把第一批麻叶下了锅,热油吱吱地响着,很快果子熟了,大娘不知何故把一个大大的麻叶放在我烧锅的烟道前,嘴里在念念有词。柴没了,大娘出屋搬柴。透着油香的果子在我面前,我一伸手把它拿了过来,一阵大嚼把它吃了下去。心想不错,大娘大概叫我尝尝鲜的吧。

大娘回来,炸年货的工作在继续,突然,大娘说:“灶上的果子怎么不见了,这大白天还会有老鼠出来偷吃啊!”我说:“大娘,那不是你叫我先尝尝的吗!”大娘急了,拿起扫把就要打我,她跺着脚说:“罪过罪过啊,灶王爷你不要生气,那上海蛮子不懂规矩,我来教训他。”我挨了二下,才明白过来,那灶上的果子是供灶王的,竟被我这混小子先沾光了。我,我……大娘还说,你呀今年过年过不好了,你得罪了灶王。

小年夜那天,我的牙痛犯了,大概是二年没刷牙的恶果,(二年来我们为了学习贫下中农,硬是二年没做口腔卫生,说贫下中农咋作咱咋作),牙病还只有我自己知,但怎么半边脸也有点肿了,那可藏不住。大娘见了说:“你看,应验来了”。这下好了,我们周围那些大大小小的邻居,都在笑我,说这下放知青今年这年过不好了。我发狠了,出屋当众大声对天喝道:“灶王,你若有本事叫我那半边脸也肿起来。”大伙楞了,摇着头散了。我回到里屋,赶忙把从上海带的消炎药,止疼药,都拾沓出来,一下吃了一大把,心想,大话出去了,可不要让我出洋相啊!年初一一早,我的病全好了,当开门放过三声炮响,我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地出现在邻居面前,一一给大家拜年。大娘在一边又说了:“这蛮子,灶王怕他!”

吃肉


我从小不喜欢吃肉,特别是肥肉。为了纠正我的习惯,父母没有少操心。记得那时体弱瘦小,妈妈把肉菜混炒,想哄我多吃点,结果当我把一小片肥肉当白菜吃进嘴了后,刚吞下发现味道不对,竟然连饭一起呕吐出来。从此往后夹菜就特别小心,生怕又把肉错当别样。不喜欢吃肉,看来是我的天性,一辈子对肉过敏,算不算是坏毛病呢?还好,我喜欢吃豆制品,价廉物美的它,也弥补了我生长发育中的营养不良之缺。
但此习惯到下乡时竟然改了,说来也怪,在几年中不知不觉地改了。下乡第一年,没有吃到肉,瘦肉不说了,连肥的也少见。有时买些花油,练出炒菜油外,油渣就是好东西。一年吃肉机会可数可点,那时我还是不想吃肉。有一次,村里死了老人,帮人抬过棺材后吃白席。一色的素菜,最后上一碗八块大肥肉,二寸见方,全是白色的,且三分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旁边的狗剩下手快,夹上一块放在嘴一咬,只见嘴角顿时油水四溢,我稍一迟凝,被狗剩又抢去一块,他吃了我的份,正呜里哇拉不知说什么呢,好象说好东西,真过瘾什么的。这时,我有些后悔,有点动摇。怎么了,不是不热吃肉吗?特别是肥肉!但这次有点想了,那是艰苦的环境在改造人啊。
记得有一次到公社开会,午饭有肉吃,那是汤中的肉片,夹着大量的冬瓜和山芋粉丝。肉少汤多,用那时的话说:要吃肉,得脱鞋下去捞才行。在农村吃不上肉,它的替补就是豆腐,豆腐要用粮食换,三斤才换一把,很心痛的,所以豆腐也是好东西。一天到县开会,又到吃饭时,大伙一看汤里有豆腐,高兴得很。有个馋鬼边吃边说:啊豆腐,你是我的命。只见那厮筷子雨点似的。突然汤底又发现肉片,馋鬼又改口说:啊肉哇,见到你我连命都不要了。在他们的感召下,抢肉吃我也慢慢学会。
几年后一次回上海,我嚷嚷着说想吃肉,从大家眼神中看出他们不相信,好象西边出了绿太阳。妈端来了五花的红烧肉,我独自亨用了一半,大家傻了,我笑了。事后副作用也来了,可想而知这次嘴是舒服了,肚子受不了,泻了好几天。邻居说那是滑肠了。不管怎么说我终于改掉了不吃肉的习惯。后来,条件逐渐好了,肉,也在我家的菜碗里时常见了。一天,到邻居老时家串门,见他割一刀肥肋稍,我便问:多长时候改善一下啊,老时不好意思地说,人多肉贵,只能半月来一次吧。
回上海了,肉越吃越多,好象天天吃那玩意儿,我有点烦了。儿子十八岁生日那天,我在弄好一桌好饭菜后,又别出心裁写一张贺卡夹在蛋糕上:……但愿我儿天天有肉……吃好饭,儿子见字问,这句话是什么竟思?我家什么时候没肉吃了?儿子忘了!我叹,说来话长啊。那六零年的时候……那七零年的时候……大家嫌我酒后话多,爱理不理的。
奇怪,我现在又不喜欢吃肉了,见肥的就扔,又改回从前的习惯。真可谓:环境易移,食性难改啊。

布谷、麦捆、睡梦

 

布谷鸟又叫了,那熟悉的声音唤我回到昔日的麦收季节,地点淮北某地,时间七十年代一个初夏。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麦收开始了,老队长在吃饭时,唠叨年轻人好睡,听到钟声也起不了床。他侄子“筑坝”开腔了:“大爷,您老说我们懒,今天我和您打赌,看明天早上谁起的早。”队长不屑地说:“别吹,明天能比我起得早,那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筑坝说:“那样,明天您把打钟的活包给我,看侄能不能误事!”“中!你要准时打钟,大爷我赏二包洋烟。”“好!”二人一言为定,赌上了。
筑坝先上我那里借钟,全村就我们知青家有闹钟,结果没成,我们的钟被人东借西借地闹罢工了。筑坝回到家,想想这事揽下要真一觉睡了不起,那要被队长熊坏的。于是他想,为了争气,就破上一夜不睡也不能食言,他约几个青年通宵打牌。打牌打到时间约摸差不离时,筑坝出门打起上工钟来。
一时,比平日响得多的钟声惊得村里鸡鸣狗吠,睡眼朦胧的人们,慌得忙起床拿镰下地干活。我也被惊醒,出门跟看人群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麦田。我村北有块地,三里长大得无边。我摊六垅麦子,打着哈欠向前割去。左手张开揽麦在怀,右手拿镰下滑开割;几把麦捆成堆,方便后面的车来把麦装回麦场。
干着干着,只看眼前星光遥远,人群沙沙向前,我的手脚慢下来,原来干割麦的活,妇女比劳力干得快。我这知青看来追不上大队了。心一走神,脚下一滑,我前扑在麦捆上,拄着镰我想就势歇歇,不料趴着竟做起黄梁美梦来——我乘汽车了——我回家啦——我睡在沙发床上——
太阳出来了,晒热了我的屁股。老队长大嗓门在田头吼着:“怎么都睡在地里了,筑坝!你小子怎么打的钟?半夜把人诓到地里来,今天的割麦任务又完不成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往事历历,特别在我睡不着的时候,想起麦田的酣梦,那是多么“幸福”啊!

怕老婆
中队的会计志明三十多岁了,父母60年双亡,没有人给他张罗婚事是个单身。每逢过年别人忙的不亦乐乎,他在家唱“小曲”,那个调悲那个情深,高一句低一句的,拌着眼泪鼻涕,听的叫人心酸。有热心的给介绍了个二婚,说是不生离了,见面一看,人不怎么样,说话还挺冲,志明没有说什么,把她接回了家。志明好不容易有了媳妇,天天把她捧着含着,没有多久就坏了,媳妇经常给他眼色看。有一天,两人吵起来,女人大骂,志明终于出手轮起破鞋拍了几下,这下可不得了了。女人更凶了,一头撞上来,叫道:你打,那打,你打不死我,我撅你八辈祖宗!!!志明没辄了,一头扎进了厨房,顺手拿起了半瓶敌敌畏喝了下去,回到屋,他口吐白沫倒在床上,女人还骂,见不对劲,问:喝什么了,答:农药。泼妇一楞,马上出门大喊:“来人哪,出人命啦!”治付来了,把人弄到医院,用胰子水给灌上,一桶,两桶,到第五桶时,志明挣扎说:“大哥,别灌了,我受不了!”治付喝道:“给我灌,叫你小舅子怕老婆喝农药。来,换尿水,叫他好好长长记性。” 志明救过来了,女人不骂人了,从此好好过日子。

 


心中的最完美的建筑

 

康明兄的一番话,使我想起以前下乡的故事,用麦草和泥打墙的事又涌现在我眼前。
农村人说:脱坯打墙,活见阎王。我下乡时还真干过此话。在生产队的牛棚里,我们用土坯垒坑,用泥糊墙,用秫秸做桌,开始过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的生活。可是买了一头猪没有住所,就学着先盖一个猪圈。
在邻居的指导下,我先用麦草和泥团成泥蛋,按墙基四边形的摔成半米高的短墙,现用粪铲沾水砍齐墙面,等基墙干了再和泥脱坯盖猪圈山墙,山墙间架梁棱和麦杆,小房就完工了。说的容易做时难,为小小猪舍我还真出了几身汗。
后来教书时,唐山大地震后,上级命令大家都盖地震棚,我就发挥了盖猪圈的技能,在一棵紫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树下盖小屋,这次的工程大了,不在是小打小闹。先和泥打墙,拾砖垒房,再搓绳系梁,做成框架。再搭“柏”(高粱杆席)糊泥,做成房上两面坡顶。最后房顶扇草我弄不好(这次房子大了,顶上漏了就麻烦。)买包烟请工帮忙,终于,我的小屋落成了,在花草丛中小屋出落的十分俊俏,我就是童话中的小矮人,钻进屋里透过板条窗正看着外面盛开的紫薇。啊,我的小屋,我在那里烧饭看书,一直存在了六年。我的小屋,你永远是我心中的最完美的建筑,我想念你。

左上图是98年我重返原墙时拍的,房都拆了,树还在。为了怀念小屋,右下图是我把回原墙拍的图,再加上我心中的小屋模似图,两图合成现在的样子,小屋再现了,我非常高兴,感谢现在的电脑技术,把历史再现 。



欣舞网站www.lxw.1a.cn欣舞600首www.6354.1a.cn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3 15:06:00 [只看该作者]

欣赏欣舞老师的文章,图文并茂,通俗流畅。您不但歌唱得好,文章写得好,图片也做得好,让人敬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3 17:54:00 [只看该作者]

    和楼主一样,下乡后由于没有菜吃,没有肉吃,肚里缺油水,一改下乡以前的饮食习惯,什么肥肉、羊肉,没有不吃的,就差没把舌头吞进去了。从农村回来,参加工作后,又恢复了只吃瘦肉、其他什么肉都不吃的习惯。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4 13:42:00 [只看该作者]

文中都是我们知青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语言朴实生动,很有同感!谢谢楼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欣舞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27 积分:360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10/21 8:35:00
[分享]引用中学挚友一首寻找知青恩师的散文诗给全国的知青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4:02: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留言
其他文章在
www.lxw.1a.cn



欣舞网站www.lxw.1a.cn欣舞600首www.6354.1a.cn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6:2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插队生活纪实,有血有肉,真情朴实,
段段精彩,意气风发,快乐向上,耐人回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