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收完庄稼,都要把地用犁翻一遍。队里一共四副犁杖。每副犁由两头牛拉着。秋天,各种野草都结籽了。牲口吃了长膘,干活有劲。这八头牛,牛倌是不管放的。由四个把式轮流,每人一天。后半夜将牛赶到山上吃草。还得吃饱。天亮后赶回村子,好干活。我就是四个把式之一。
由于胆小,我主动排在最后放牛。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轮到我放牛了。怕影响哥几个休息,我自己搬到西屋睡觉。把闹钟对到两点半响。可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胡思乱想:山沟里有没有孤魂野鬼。遇到男鬼,恶鬼,祘我倒霉。要遇到善鬼,女鬼,祘我运气好。搞不好还能闹段“艳遇”。[聊斋看多了,中毒太深]迷迷糊糊刚睡着,闹钟响了。真不乐意起啊。睏不说,主要是怕。渗了一会儿,再看表:三点了。晚上山,牛吃不饱,干活没劲。几位把式,准得跟我急。哥几个要是知道了,还不笑话死我。不能栽面,起——!穿好衣服。腰里扎上麻绳,掖把镰刀。不为防鬼,[鬼是不怕刀的,砍不死]就为砍柴。[哥几个都会过日子了。出工都要带镰刀。收工一人带回一捆柴火。我们院里老存着不少柴火]
打开牛圈门,只见其它的牛都卧着。就那八头牛站着。看见我进来,“哞,哞”直叫。好象埋怨我来晚了。走吧,几位。就靠你们给我壮胆了。
村子里静悄悄。偶尔传来一俩声狗吠。更使人感到一丝丝恐惧。出了村子,山路上结了层薄薄的秋霜。牛群走过留下零乱的脚印。我突然想起两句古诗:“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惜当晚没有月亮。只有淡淡的星光照着寂静的山林。正在“发思古之幽情”,“嘠,嘎”,一只山鸡被我惊醒。飞了起来。吓我一大跳。事实证明;最后一个放牛是错误的。村子附近山上的草都被牛群吃光了,我只好将牛往深山里赶。到了一片山坡。[坡那边就是别的公社地盘了。]牛分散吃草。淡淡的星光下,山林中影影绰绰有几个黑影晃动。不知是牛是鬼。突然我听到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就见眼前的山药地里,拱起了一个土包。吓得我心怦怦的跳。心想:别是土行孙找我来吧?[其实是一种叫“地羊”的鼠类作怪]心里害怕,唱歌壮胆;“牛儿还在山坡吃草.......”哆哆嗦嗦声音,回荡在山谷。有鬼也吓跑了。
天还没亮。打不了柴。睏劲上来了。正好身后是个土包,我倚在上边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我被冻醒。一看天已蒙蒙亮。赶紧打柴吧。起身回头一看:“我地妈呀!”身后的土包,竟是个坟头。原来我和死人,躺在一起睡了半天。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混身直哆嗦。冻的?吓的。可我又一想:哎,不对呀。鬼不就是死人变的吗?我跟它捣了半天乱。它怎么不找我来哪?看来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鬼。都是人们自己吓唬自己。想起以前的种种做为。自己感到很可笑。 从此我再也不怕鬼了。
从农村回来。分到一座千人大厂工作。该厂在华北地区同行业中,是龙头老大。出过与李瑞环,张百发齐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市级“特模集体”。产品供不应求。改革开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可我厂领导却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乡镇企业的崛起,对国有企业形成很大的冲击。加速了我厂的衰败。换了几套班子,改了几次制。无力回天。只好卖地,遣散职工。
厂里号召职工买断工龄。干了几十年的老工人。三万多就打发走了。当时有部分人乐意买:有“第二职业”的,早就想走。不给钱还想走那。给钱就更走了。再有就是“企业蛀虫”,早就捞足了。夜长梦多,早走为妙。快跑!大部分职工都是被动的买断。[怕晚走给钱更少了]
我冷眼观察:好多干部都不买断。而且越是上边有人的干部,越不买断。同时公司规定:“厂级干部一律不许买断”[我是平民百姓]。这不出鬼了?你们不买,我也不买。有你们干的,就有我干的。你发工资,就得有我一份。再加上我干的确实不错。厂里也不愿放我走。就这样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又上了九年班。几个三万都挣出来了。不但工龄长,而且退休金还多。那些买断工龄的老同事碰到我,既羡慕,又后悔。后悔有什么用。谁让你们怕鬼哪。我是再也不怕鬼了。插队一段经历,使我受益非浅。朋友记住了:“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