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二十八——走向混沌


  共有62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二十八——走向混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王振廷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97 积分:10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4/20 10:31:00
《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二十八——走向混沌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8 17:36:00 [只看该作者]

 

                《抚摸逝去的日子》连载之二十八——

       走向混沌

 

一九六六年的春天,是一个令人充满疑虑的春天。大约在五月份左右,我们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彭、罗、陆、杨”被革职审查的消息。但绝没有想到,他们竟成为很快就要在全国风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第一批被打倒的当权派。我们当时尽管稚嫩,但也隐隐约约预感到在中国党内似乎出了大事。大概两个星期之后,中央又发表了“五一六通知”,列举了“二月提纲”的十大罪状。认定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艺术界、出版界等文化领域的领导权都不在无产阶级手里。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大批“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的重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五一六通知”里这些声色俱厉的措辞和不言自明的暗指让我们听了之后不禁有些毛骨悚然。当我们仍在迷茫惶恐的时候,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了。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在红色中国拉开了序幕。

首先在城市里燃起的“文革”烈火从批判“燕山夜话”、“海瑞罢官”和捣毁“三家村”、“四家店”开始,愈烧愈旺,不久就烧到了全国农村。从收音机里、从报纸上我们惊讶地得知,在中国共产党内竟然存在着我们过去闻所未闻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而且“由来已久”;所有舆论工具都反复告诫全国人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隐藏在党的各级组织里”,要警惕“中国的赫鲁晓夫”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矛头所指再清楚不过了。不久,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公开批判,并称他在“黑修养”中宣扬的是机会主义者“吃小亏占大便宜”的谬论,他倡导的上山下乡实质是鼓吹“下乡镀金论,是典型的“修正主义思想路线”。

我们一贯无限信赖的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全中国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如今怎么分化成了针锋相对的“两个司令部”?这可真让我在大惑不解、十分震惊的同时,也自然地产生了许多迷惑。我不禁在内心自问:既然如此,那么两年前我们高中毕业后放弃升学、下乡插队这一壮举,响应的到底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号召呢,还是受了“资产阶级司令部”机会主义宣传的迷惑呢?我们的行动体现的本来是报国之志,怎么会是“机会主义”的投机行为呢?我们到农村接受“三大革命运动”的洗礼,将来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难道不是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对全国广大青年的期待,而是中了“黑修养”的毒害,妄图“吃小亏占大便宜”吗?

我的思维此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逻辑,没有了遵循,变成了一团乱麻。

共和国的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全国上下、大江南北一片混乱。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工厂还是学校,无论是机关团体,还是科研单位,到处都乌烟瘴气,吼声震天。黑色的和红色的大字标语贴满了几乎所有的墙壁,什么“誓死捍卫……”,“坚决打倒……”,什么“砸烂xxx的狗头!”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各大媒体通过无线电波那充满杀气的宣嚣无孔不入,弥漫了整个中国的上空。

大概是由于农民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并且政治运动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的,所以导致农村对政治运动历来不如城市敏感。农民们不懂“三家村”、“四家店”为何物,也不知邓拓、吴晗、廖沫沙为何人。所以“文革”烈火烧到农村以后,在农村张贴的大字标语或在房山的土墙上涂抹的大字块儿,多半都是从报纸上抄来的口号以及那些雄心勃勃的誓言。不过,半个月以后,终于出现了一张带有火药味儿的大字报,而且仿照毛主席的第一张大字报,大标题叫做“炮打饲养员”。这一炮打不要紧,可真的把这个朴实的人家炸了个人仰马翻。

那是这年夏初的一个中午,只听窗外一片喧闹,还夹着阵阵哄笑,我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光着上身的女人,蓬头垢面,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那女人挺胸抬头、披头散发的样子,活像是哪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后面跟着看热闹的孩子们一个个拉长了脖子,嘻嘻哈哈地起着哄。那女人模仿着军人的样子迈着踏步前进的步伐,不过走着走着常有顺拐的时候;嘴里时而还给自己喊着口令,时而又高呼着革命口号,从知青点儿大房子的东边朝西走了过来。这女人身边那个七、八岁的女儿和一个五、六岁的儿子紧拽着她的衣角“呜呜”地哭着;她那个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的丈夫老远地从后头追了过来。

后来我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这个女人的丈夫是第六生产队的饲养员,干这种活儿必须懂得马的习性,白天夜里连轴转,就是有一条——一年三百六十天不用下地干活儿,而且每年都挣头等工。这早就让一个好吃懒做的社员眼红了。这活儿不铲不割不出多少力,白天还能帮家干点儿啥,他早就有心思把这个“俏活儿”巴结到手了。可是这个饲养员为人本分,尽管这个人总想找个“茬”把他“拱”下去,却很难找到机会。这下可好了,“文化大革命”来了,以假乱真、栽赃陷害成了当时的气候,这种人也成了“阶级斗争敏感”的象征。于是这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他趁着时兴贴大字报的热乎劲儿,一口咬定说自己亲看见饲养员昨天夜里往家里偷马料了。还事先故意把高粱粒子从生产队马棚哩哩啦啦地撒落到人家的门口,让你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在天天高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日子里,造反团当然要把这事当作阶级斗争的大事来抓,是绝对不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于是扬言要把这件事当做“破坏集体经济的典型”来处理,要给社员们上一堂现实的“阶级斗争教育课”。

这个女人知道,这种谣言会把她们家在屯子里的名声搞臭。那年头儿,农民们尽管缺吃少穿,但却非常重视名声,谁家如果是被这么糟贱一回,那么全屯子人都会指着这一家人的后脊梁骨说长道短。于是她就拽着丈夫去找那人去说理。丈夫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谁愿咋说就咋说吧,反正大伙儿的眼睛是亮的。”可是这女人却咽不下这口气,就一个人去了。结果,几句话就跟那人吵了起来,接着就对那个人一顿臭骂。那人面子上过不去,本来心虚又骂不过她,就变本加厉地胡诌起来,煞有介事地说几年前就搬走了的那个的“李光棍子”跟她“有一腿”,拿“屎盆子”往她头上扣,结果她一气之下晕了过去。造反派说她装死吓唬人,威胁说晚上就开批判会,如果她男人还不交代,明天就把他带到公社去批判。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怎能经得起这种折磨和恐吓,她的精神竟然一下子崩溃到了这步田地。

这个女人疯了。她这一跑出来,孩子都哭哭咧咧地跟了出来,丈夫在地里喂牲口脱不开身子来顾她,家里只剩下一个半瘫在炕上七十多岁的老婆婆,眨巴着一双老红眼,蠕动着塌陷的嘴巴,惊恐地在炕上爬摸着,不知道家里到底发生了啥事情……(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伯江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42 积分:12038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10/3/16 9: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8 17:58:00 [只看该作者]

【……煞有介事地说几年前就搬走了的那个的“李光棍子”跟她“有一腿”,拿“屎盆子”往她头上扣,……】

那个混蛋胡说八道真可恶,太缺德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9 8:17:00 [只看该作者]

文革风暴忽掀起,

头错脑涨失主意,

村里有人胡乱搞,

逼疯村妇家破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