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阔天地,我来了!”
—从红卫兵到知青的蜕变
1968年10月18日,是我生命历程里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
清晨,天空刚刚露出一抹早霞,而这座小城处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市民们纷纷被惊醒,拉开窗帘,只见街道上疾行着一个个青年人,肩背行李,手里拿着一个网绳袋,里面装了一些毛巾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
原来,在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动员号召下,一场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
我也是这些年轻人的一员,送我的是我姐姐,其实再过一个星期,她也要去插队了,走时家中没有人送她,爸爸妈妈也去农村医疗队了。
学校门口,已一字排开几十台墨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因为是临时调来的,防雨篷布都没有装,两边栏板插满红旗,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天已大亮,前来送行的各单位群众蜂拥而来,他们高举毛主席画像,红旗和各种标语牌,有节奏的高呼革命口号,排列在街道两旁,连绵数十里地,现场气氛分外热烈隆重。
欢送大会在嘹亮的《东方红》乐曲中开始,市革委会领导讲话,然后,一声令下:“上车出发”,我们争先恐后的爬上汽车,我站在最前面,双手捧着毛主席画像,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有记者拍下照片发在当天报纸上)
殊不知,从汽车缓缓开动时开始,我们的人生命运就要被改写,从风光无限的文革宠儿—— 红卫兵小将,变成到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的知青。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感觉是多么地惊奇和不可思议!
我们这些既将告别亲人,离开故乡的孩子,竟然没有一点点离别时的悲伤,反而个个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心中充满着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革命理想的憧憬和向往,这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可惜这种兴奋,仅仅维持了几个小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等待着我们的将是漫长的,充满艰辛磨难的蹉跎岁月。
车队很快驶离市郊进入公路,这时我才坐下来,从随身带的水壶里喝了几口水,仔细打量着车上同伴:昔日的同学,今天的知青。
因为大家原本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彼此都比较熟悉,其中有几个与剧中的赵曙光赵天亮一样,是军队干部子女,红五类,也有几个与周萍相似,属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女。
文革爆发后,我们作为红卫兵都到过北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在天安门金水桥,我们个个都是热泪盈眶,又蹦又跳,纵情欢呼高唱着: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我们衷心祝福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毫不夸张的说,那一刻的自我感觉,我们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但很快我们就形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红卫兵组织,先是写大字报撒传单互相攻击谩骂,接着就是在武斗战场上同室操戈。
没想到今天我们又都殊途同归,在同一辆汽车上相逢,奔赴同一个地方插队,这岂不是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但这个玩笑开得一点儿也不好玩,它让我们这一代人,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青春,就要挥洒在这片土地上,真可谓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突然一声尖锐的刹车声,把我从漫漫思绪中拉了回来,已经到县城了,只剩下4部车子,稍加休息后拐进一条土路,颠簸的更历害,有几个女同学开始晕车呕吐,幸好很快就到了我们插队公社所在地——一个小镇子,这里也有不少老乡敲锣打鼓前来迎接我们。
车子后栏板打开,我舒展舒展身子,奋力跳下。刚才失落沮散的情绪又兴奋起来,振臂高呼一声:“广阔天地,我来了!”
就这样,从上车到下车的短短几个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人生道路上,从红卫兵到知青的整个焰炼,涅磐直至蜕变的过程。
我相信,今后的人生里,肯定还有这样的蜕变发生。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难道我们也要像凤凰一样,要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吗?
昆德拉小说《生活在别处》所表现和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书中每一章节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
我将知青岁月第一天的记忆写成本文,以纪念影响千万知青和他们家庭亲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
这里面记载着的是我们这一群知青人的奋斗和追求、彷徨和颓丧、觉醒和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