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16团。
34连的四班是水利班,又称“牤牛子班”。 这个班的战士都是北京和上海的小青年。 他们自打来到兵团,只发了一件武器:捅锹。 经过几年的磨练,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他们挖出的土方,早已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当四班长很容易。 清早上了工,统计早就在地里做好了标记。 班长迈着大步子,把总长度丈量一下,除以全班的人数, 一人一段,大家说:“没问题!” 收工的时候,这里已经出现了一条水渠。
牤牛子班就是部队里所说的“尖刀班”。 那时候,常搞水利会战,咱连把牤牛子班拉出去, 你看那一个个小伙子,身手矫健,一把把捅锹,银光闪闪, 任你是团体赛,还是单挑独练,说一个“怵”字,不算是好汉! 牤牛子班出干部,出骨干,有的升任了排长,有的调到机务班。 可是那一年,班长的位置出现了空缺,连长点将,没人愿意干。
四班战士开玩笑说:“让小陆当班长吧,群众推荐,领导批准!” “别逗了,小陆能当班长吗?” 小陆是上海青年,也是四班资格最老的战士。 可是,他的本事太大了,修水利是把好手,打牌也是一把好手。 34连打牌,赌烟卷,小陆总是赢家。尖刀班咋能让赌徒当班长呢?
说了半天,为啥没人愿意接四班长这个差事呢? 按理说,四班长是个好职位,可以升官,可以换个技术工种。 整天耍一把捅锹,一锹一锹,挖的是啥呀? 用那时的话说,挖的是“帝修反”! 这么说,太俗了,说点实际的,一锹一锹,挖的是上大学的阶梯!
那时候,大学招生,重在表现。 东大甸子好几个被推荐上大学的知青,都是水利战场的干将。 当然了,不能说当了四班长,就一定能上大学。 那年的选送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 但是,这总算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吧?
可是,1973年,群众推荐的人根本沾不上边。 没法子,连长只好让小陆代理班长。 小陆是上海人,学了一肚子东北话,又丢不掉方言。 他站在战士面前,把捅锹戳在地上,点燃了一支烟, 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莫得用, 这叫唯心?唯物,就是接着挖地球,分好了段,干!”
1973年的大学招生,一方面提倡“白卷”, 另一方面,又否定了所谓的“群众推荐” 人们无所适从,只好相信“司马牛之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