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共有2898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9 13:3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5-19 13:01:00的发言:
 

       欢送还没开始,会场外好不热闹。

       “你什么时候下去?”

       “首批!”

       “咱俩下到一个生产队去?”

       “想得到美,谁跟你下到一个生产队?”

       “别搞拉郎配,也别乱点鸳鸯,人家早就名花有主,早就约好心上人了!”

       “你少胡说,没有人把你当哑巴看!”

       “瞧,被我说中了吧!你约都约好了,还怕我说?”

       “嘴上要留德,惹火了我,我就不客气了!”

       “要文斗,不要武斗,你真敢动手打人?”

       “打死你这个黄毛丫头,看你还敢嘴硬不?”

       “我是黄毛丫头,那你是什么丫头?”

       “我嘛,嘿嘿,我是你的农民伯伯了!”

       同学们一面整理行装,一面相互嘻笑着。

       有些女同学红着眼圈,低声诉说着临别的知心话。而一些男同学却在那里高唱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陈晓阳与李春玲都在首批下放的名单里面。尽管李春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说动祁雅青,他们三人下放到一个地方的计划泡汤了。

       陈晓阳直到昨天晚上还在等待奇迹的出现。他一面漫不经心地翻阅《宋诗选》,一面观察大路上的动静。然而正象陈师道在诗中描述的那样:“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象百岁几回开。”快十点钟了,祁雅青仍旧没有来,陈晓阳失望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准备关门睡觉了。

       “哈哈!你这真叫作闭门谢客呢!”陈晓阳刚把门关上,军代表罗连长就来了。罗连长刚开完会,就直奔陈晓阳这里。今晚工宣队的老杨在会上突然提出要陈晓阳代表上山下乡的同学在欢送会上发言。罗连长对老杨的提议也不好说什么,他不愿意去猜测老杨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担心陈晓阳不买老杨的账。于是就主动将通知陈晓阳的事给揽下来了。

       一进门,罗连长就说明了来意。陈晓阳没加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极为棘手的事,罗连长不费吹灰之力就办成了!

       这其中的奥妙,许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在他俩第一次谈话后,什么芥蒂都没有了。

       那天,罗连长主动自报家门:“罗盛亮,新化人。”

       “新化人?罗盛亮?那么罗盛教是你什么人?”还没等罗连长自我介绍完,陈晓阳就迫不及待地反问了一句。

       “罗盛教同我是一个村子里的,从年龄上来讲,我叫他哥哥。他的爷爷和我的爷爷还是叔伯兄弟。”罗盛亮如实地回答。他对陈晓阳的联想感到很惊奇。这么多年来,陈晓阳是第二个将他的名字与罗盛教联在一起的人。第一个是罗盛亮所在部队的团政委。政委在朝鲜战场上与罗盛教同在一个营里,也可以说政委不是局外人。在局外人中,将他与罗盛教联在一起的,陈晓阳是第一人。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年青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了拯救落于冰河里的朝鲜儿童而英勇献身的壮举,与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等英雄一样,永远是陈晓阳学习的榜样。所以陈晓阳很快就发生了联想。

       既然对英雄人物熟记于心的人,本质肯定不坏!陈晓阳一句联想的提问无疑给罗连长送来了良好的第一感觉。罗连长也称得上投笔从戎的一介书生。罗连长读高中三年级时,是学校的团委书记,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才生。当年,空军部队到学校挑选飞行员时,他放弃了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应征入伍。在一次训练中,为了保护战友,不幸摔伤了手臂。就这样遗憾地转到了空军地勤部队。

        陈晓阳与罗盛亮之间的距离,就是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没有了!没有了距离,就没戒备,就没有敌意,就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

       陈晓阳满腹牢骚地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谈起。谈自己如何从运动初期的逍遥派变成了运动的狂热参与者;也谈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运动向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发展时,自己不止一次产生彷徨,怀疑和动摇。他向罗连长倾诉自己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象他这样毫无私心,单纯得很的人,真诚地拥护和积极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人,今天竟落得如此下场。罗盛亮耐心地听完陈晓阳的诉说后,仅仅说了一句话:“如果我还是一个高中生,如果我还在新化一中读书,也许我会成为新化的陈晓阳。”

        还有什么大道理比这句话更打动陈晓阳的心?还有什么大道理比这句话更能令陈晓阳信服!什么叫推心置腹?这就是推心置腹!人贵知心,陈晓阳这位从不轻易服人的人,就这样被罗连长轻而易举地说服了。

       虽然,陈晓阳很爽快地答应了罗连长明天在欢送会上发言,但仍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这不是多余的话吧!”

       “这不是多余的话,这也不是最后的晚餐!这是共产党的天下,我既不是刽子手,也不是犹大!”罗连长知道瞿秋白烈士写了“多余的话”以后,就被国民党反动派刽子手杀害了。所以也用开玩笑式的语句来回答他。

       “对了,罗连长我想将这些书带到农村去,请你法外施恩了。”陈晓阳指着那些已捆好了的书,引用清代张河陶的诗,借以自嘲,“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件事好办。明天开欢送会时,我派人将这些书先放到车上去。你就放心地去作你的告别演说吧!书到用时方恨少,丢了多可惜,将来会用得着的!”罗连长用李大钊的诗句来鼓励陈晓阳。

会场外面也热闹,

晓阳即将发言了,

前与连长促膝谈,

相互理解终一笑。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7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9 22:50:00 [只看该作者]

      下乡前就经历了这样多挫折,下乡后遭遇如何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7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0 13:07:00 [只看该作者]

 

       欢送会是在学校民兵俱乐部举行的。学校赠送给每一位上山下乡的同学一枚毛主席像章,一本毛主席语录,一本毛主席诗词。邱运智先于陈晓阳到会场。陈晓阳与秦东明、成亚胜也有意与邱运智保持一段距离。用陈晓阳的话来说,这段距离也代表了城乡差别。

       民兵俱乐部对陈晓阳来说,是一块福地。一九六一年,他刚进初中,少年先锋队一中大队委员会改选就在这里举行。在那次会上他当选了少先队大队文体委员。第二年,他又在这里夺得了乒乓球初中组冠军。他还在这里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理论家哲学家李达的接见。

       李达,一八九O年出生于芝城蔡家铺油榨头。一九O五年,李达十五岁时考入萍州书院。萍州书院是芝城一中的前身,这样一来,陈晓阳与李达还称得上校友呢!一九O八年,李达考入京师优级师范。一九一三年,东渡日本求学。一九二O年从日本回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党》月刊。一九二一年主持筹备并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上,李达当选首届党中央领导,任中央宣传部主任,“人民出版社”主编。一九六二年,在他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时,回母校视察。

       那时,陈晓阳就读初611班。那天上午第一节课后,班主任熊升阶老师通知他,立即去民兵俱乐部参加座谈会。当时校长室就在民兵俱乐部旁。他以为是学校召开座谈会。当他跑步赶到会场时,才得知李达校长要接见学生代表。大约等了十几分钟,一辆黑色的轿车驰过来,停在民兵俱乐部左边空地的大树下。陈晓阳与参加接见的同学们,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年过七旬,远道而来的校友。李校长听取学校领导详细的汇报后,语重心长勉励同学们立大志,树远大目标,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就在他讲话即将结束时,突然发问:“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什么实际困难需要我帮忙解决的?”李达校长用的是“帮忙”,而不是帮助,浓浓的乡音,使陈晓阳感到格外亲切。陈晓阳当时年仅十三岁,是参加座谈会中年龄最小的。大概是“少年不知愁”,或者说是年幼不知天高地厚,见没人发言,便站起来说:“李校长我们现在的困难就是肚子饿。一到第四节课,肚子就咕咕作响,根本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李达校长听后哈哈一笑:“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你一到第四节课就想吃饭,当然无法集中精力了。”随之,他详细地询问了同学们的粮食定量,然后深情地说:“你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粮食定量是低了一些。这样吧,待我到北京时,把这个情况告诉主席,请他解决。”

       果然,不到一个月,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了在校中学生粮食定量标准。别小看区区几斤粮食,这对于正处于“过苦日子”的中学生来说,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啊!张传佐主任为此事伸出大拇指对陈晓阳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今天,民兵俱乐部对陈晓阳来说,既不是什么福地,也决非滑铁卢。但他以什么姿态出现呢?从逍遥派到造反派,再到极左派,反正每一派都在陈晓阳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是三派的综合体,还是失意的红卫兵?历史是如此的造化,历史又是如此捉弄人。抹去岁月的尘土,撕去历史的封签,还一个本来面目——学生。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陈晓阳走向台前,向在场的老师和员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学生应该行的鞠躬大礼。他开始了在一中最后的一次演说。

       “毛主席教导我们: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陈晓阳照例先念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开始自己的演说。邱运智曾把这种作法称之为“现代八股文”。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内容的讲话或演说,必须要找一段与之有关的毛主席语录。如果不这样做,将被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

       “今天,我们即将迈出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坚定步伐!到广阔天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晒黑皮肤炼红心!不管你是什么观点,不管你是哪一派,只要你迈出这一步,你就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派!汗水将冲走过去的成见,稻香将带来共同的喜悦!来吧,你还犹豫什么?快加入上山下乡的行列!”

       陈晓阳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开头,赢得了所有在场人的热烈掌声。那些担心他讲话走火的人,也不得不私下伸出了大拇指。当然最高兴的还是罗连长。他与工宣队的老杨相互交换了眼神,满意地笑了。

       “再见吧,我敬爱的老师和工友;再见吧,我亲爱的学友;再见吧,我可爱的母校!这里的人,使我倍感亲切;这里的物使我深感留恋。明亮的教室里也曾充满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宽广的操场也曾出现过我们龙腾虎跃的身影。人工湖畔,杨柳树下,我们曾相聚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巍巍的飞龙塔,滔滔的湘江水,你们目睹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你们见证了我们赤子之心。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间二百年。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不正是我们!

       呵,一中,我的母校!红墙高楼,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百花争艳,我们为您骄傲,我们为您自豪!

       敬爱的老师和工友,你们象园丁培育幼苗那样精心栽培我们!我们在成长,你们在衰老;我们在进步,你们在微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们真实的写照!你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的征程。世界上最无私的就是你们,你们是未来的谛造者,你们是人类希望的托起人!

       我们就是你们的未来;我们就是你们的希望!

       母以子贵,子以母荣。作为你们的学生,我们感到无限荣幸;作为你们的学生,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谁持彩练当空舞?’我们,是我们,是我们这群一中的毕业生!是我们用你们授以的知识挥动着成就的彩虹!你们的欣慰,便是我们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我深信,总有一天,我的老师会自豪地说,天南海北活跃着我的学生,各行各业竞相风流的是我的学生,我的桃李满天下,我的桃李尽芬芳!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

       亲爱的同学,我们即将告别学校结束我们为之魂牵梦萦的学生时代;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途,开始新的里程!是驯服的羊羔,还是蹄飞的骏马?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还是绕檐呢喃的乳燕?现实将要求我们作出选择,时代在呼唤我们作出回答!

       生活的征帆业已高悬,生活之舟业已飞疾在革命的长河之中。激流,险滩,狂风,暴雨或轮流出现,或结伴而来!面对着生活这一本百科全书,我们将一页页,一行行认真地读,细心地品;我们要读懂她,学精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面对着生活这一张无字的试卷,我们将用心醮着热血与汗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书写最好最美最正确的答案!

       听吧——

       出征的号角拂动着战旗,

       迎来的满天朝霞!

       看吧——

       张张喜悦的笑脸,

       就象朵朵盛开的向阳花!

       革命青年啊,

       天下为己任,

       四海是我家。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上山下乡乐耕天涯!

      

       走与工农兵相结合之路,

       迈开我们雄健的步伐!

       向贫下中农学习,

       在三大革命斗争中,

       摸爬滚打锤炼自己的才华。

       耕云播雨,

       秋实春华。

       让辛勤劳动的汗水,

       灌浇开那文字变五谷的新芽!


       生活在召唤,

       歌声催我们整装待发!

       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军。

       向广阔天地开拔!

       再见吧!我的母校;

       再见吧!老师和同学。

       放飞着理想,收获着桑麻。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让我们重逢在天涯!”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7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0 21:37:00 [只看该作者]

    这好似一大段华彩乐章,后续如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1 9:51: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李达作接见,

申诉意见定量变,

如今慷慨诉离情,

下定决心勇向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7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1 10:04:00 [只看该作者]

 

       谁也没想到,陈晓阳竟然即席赋诗,作为他最后一次在一中校园内演说的结尾。他仍旧不用讲稿,充满激情的话语,构思新颖的诗句,打动了每一位到场人的心。秦东明第一个冲过去,紧握着陈晓阳的手,用韩愈的诗抒发自己的感受:“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成亚胜、邓西北俩也走了过来。成亚胜仅仅说了五个字:“虎死不倒威!”而邓西北象在与成亚胜比精悍似的,打出了四个字的评语:“为我壮行!”这时,邱运智也忍不住了,走过来凑热闹地说:“陈晓阳,我算服了你。在这种场合下,你竟然敢将师道尊严这一套抒发到了极点,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你是欺我东吴无人呀!”

       “我只不过是正本清源,正言不讳,正心诚意而已!”陈晓阳一连用了三个带“正”字开头的成语,大概也说明了他心正不怕影斜吧!

       “什么叫作打着红旗反红旗?什么叫作拉大旗作虎皮?今天我算见识了!”邱运智点了点头。

       “与你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这一切都是向你学的。”陈晓阳不失时机地将了邱运智一军。

       “你向我学的,我又向谁学的?”邱运智很不情愿地承认这一点。

       “你大智大勇,当然是无师自通了!”秦东明看了邱运智一眼,提醒地说,“在这种时候你就别乱运智了。”他本想说邱运智这一套是家传的,话到嘴边时才将家学渊源四个字换成了无师自通。秦东明不想激刺邱运智了,尽管邱运智过去说话时总离不开我父亲怎么怎么说的,怎么怎么看的一类话。秦东明知道邱运智总要摆出一副世人皆醉、唯我唯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姿态,总会找出一些不合时宜的理由,说出一些让人摸磨不透的话,来证明自己的高明。好在,同学们纷纷离开会场,在这种时候,谁也无心听他在讲什么,更没有谁想跟他辩论什么。

        在掌声中,在歌声里,陈晓阳和他的同伴——芝城一中首批上山下乡的同学,登上即将远行的大客车。

        马达声,发动机声,喇叭声,声声入耳,挂档,抬离合器,松手制动,大客车司机将车缓缓开动。送行的同学,老师和工友竟不同而约地尾随大客车,不停地挥手,不停地嘱咐。这时,抛失了往日的成见;这时,忘掉了过去恩怨!能出现如此的送别场面,别说是陈晓阳没料到,送行的和被送的,谁也没料到。这种感人的不可思议的送别,别说在芝城,就是在湖南,在全国,在那派性高于党性,派性重于生命的年代里,这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

        满头银丝的曾老夫子,见景生情,用呜咽般的声调,流露出藏在心中已久的万般无奈:“这哪里是在送行呀!这简直象生死离别!我们这是送别一个时代,一个特殊的时代!我们亲手将自己精心培养的人才,送到并不急需他们的地方去。天地之大,哪用得这么多的陶渊明,这么多的孟浩然?”痛心啊,疾首啊,曾老夫子实在不愿意往下说了。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谁愿回答,谁能回答,谁敢回答?

       锣鼓声,“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将曾老夫子的疑问淹灭了。听到的人,也没有人出来较真,谁也没有心思去较真啊!

       客车,已驶出了校园,客车已远离校园一公里了,但送行的人群却迟迟不肯离去。路旁的人听说陈晓阳就在大客车里,也自发地加入了送行的队伍。大客车司机只好耐住性子,保持极慢的车速,开车十几年来,这种送别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果不是今天自己遇上了,谁告诉他,他准会说别人在讲《西游记》。

       成亚胜见此状况,摇了摇头对陈晓阳说:“老三,今天真象李白说的那样,‘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我想起了清朝施问章的一句诗来,‘滩声不是无情思,呜咽随君为送行’。我给他改为车声不是无情思,呜咽随君为送行。今天的情景也称得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成亚胜一番话中引用了三位诗人的名句,只不过结尾时没将陈子昂的名字抬出来而已。陈晓阳虽有同感,但没有立即去附和,只将头伸出车窗外,朝相识和不相识的人点头致谢,挥手示别。但送行的人群就是不肯离去。陈晓阳只好请司机将车停下来,自己走出车门,什么话也没说,朝送行的人群深深三鞠躬。

       就这样,陈晓阳在这种时候,在这种场合下,用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挚的谢意。就这样,人们才依依惜别,慢慢地慢慢地离去。

       客车重新开动后,陈晓阳一声不响地坐在成亚胜旁,红着眼,满腹心事摇晃着头。坐在他俩后面的邓西北终于忍不住吟出了李贺的诗句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亚胜反应得真快,立即就将李贺的诗句改了:“今朝送友离学校,天若有情天亦老。”陈晓阳苦笑一声,环视车内,发现同学们一个个都红着双眼望着他。他经不住邓西北与成亚胜的夹击,望着窗外,发出了强烈的感叹:“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用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陈晓阳说完后,慢慢地合上双眼,泪水却无声地从眼里流了出来。成亚胜见陈晓阳如此伤感,便开玩笑地将韩愈的诗又改了:“云横青山家何在,人拥校园车不前。知汝不来用意远,不唱别歌易江边。”成亚胜念完后,用手臂撞了撞陈晓阳,得意洋洋地说,“改得如何?还可以吧!”成亚胜的话说得有点意思,既然问别人如何,怎么又自称可以呢?不过,应该说成亚胜这四行诗改得还很贴切。他们下放的地方叫易江桥公社青山洞大队。成亚胜将易江与青山一一入诗,自然洋洋得意。特别是他将“知汝远来应用意”改为“知汝不来用意远,不唱别歌易江边”,认为是神来之笔,妙手偶得。陈晓阳明白成亚胜在说什么,明白他诗中所指。该来的没来,该出现的没有出现,怎不令陈晓阳倍感悲伤?陈晓阳没有直接回答成亚胜的发问,而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不但用意远,而且也人离远。”

       “还有人没离远呢!”成亚胜话中有话,“西方不亮东方亮!”

      “别乱说,我看就是你们亚字辈的人名堂最多!”陈晓阳制止成亚胜往下说。

       一句亚字辈道破了天机。成亚胜反唇相讥:“黄王不清,亚雅不分。我看你枉为才子,徒有虚名。我爸说你文学天赋高,可你怎么老定不准四声,在这一点上,我要当你的老师了。”平时里,陈晓阳打趣成亚胜的时间多,但一有机会,成亚胜是不会放过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陈晓阳在定四声这个问题上显得非常虚心。

       “必有我师是假,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真。”成亚胜接过话来,有意将“师”与“西”念成一个音。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话说到陈晓阳心坎上了。他摇了摇头,再也没说什么了。他只觉得校园离得越来越远了;巍巍的飞龙塔也渐渐地从视野中消失。汽车又一次换档加速,车轮后扬起一阵阵尘土。汽车沿着弯曲无尽头的公路飞驶着。他和他的同伴就这样告别了学校,告别了芝城,告别了潇湘……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7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1 12:18:00 [只看该作者]

       家乡远离,亲人远离,这种送别的场面在我们每个知青心中都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2 10:56:00 [只看该作者]

激情发言震全场,

众人拥戴终去乡,

路上几友还在叙,

少年也是有愁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7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2 11:10: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铸剑为犁

       这间房是长方形的。窗户开在短边的那面墙上,门开在长边那面壁中。门对面墙旁摆着一张单人床。墙是土砖砌的,一不留神,唏唏的灰色泥块便掉到了床上。开门的那一方为什么不叫墙,而叫壁呢?因为这一方本来就没有墙,为了能住人,临时找来十几块松木板和松树棍,横七竖八地拼出了了一面壁来。为了遮掩数不胜数的“孔明”,又找来了一张废弃不用的竹篾垫子往上一钉,再糊上一层旧报纸。

       靠床头的窗户没有玻璃,而是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取而代之。这样的窗户是固定式的,能挡风,但无法透气。窗户下,八块土砖分成两排支撑着一块长不足一米,宽不足零点四米生产队做忠字牌时余下的松木板拼凑的桌面。桌面上摆着毛主席诗词和毛主席语录,放着一面小圆镜和一个旧热水瓶。这就是被陈晓阳戏称的李春玲的合二为一的写字台和梳妆台。

       床的另一端放着一张小饭桌,如果来了两位以上的客人,就得将饭桌抬到屋外去,该使用露天餐厅了。遇上天公不作美的话,下起雨来,那也只好委屈客人,要么站着用餐,要么轮流吃饭。屋子太小了,实在容不下这么多人。饭桌摆在床头与土灶之间,说它是土灶,那真叫绝了。它没有烟筒,灶表面也没粉刷任何东西,可以说它保持了湘南农村泥土的本色。灶的对面便是房门,门后靠墙的那一侧放着一口盛水的大缸。这就是李春玲到毛竹山生产队的第一间住房。当然,这间住房还兼作厨房和浴室。

       这间房子,原本是房东用来堆放土灰肥料的杂屋。临时拼凑的壁将杂屋一分为二。一间大一点的住人,另一间小一点的仍旧作杂屋用。生产队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给下放知识青年盖新房。陈晓阳与伍昌黎住在保管室的楼上,李春玲便安排在这里。他们三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将这三合一的房子收拾得象那么回事。然而横架在梁上的黑色庞然大物,农村中习惯称之为寿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棺材,却无法搬动,也不可搬动。生产队长为了让李春玲住进来,对房东好话说尽,如果再提出搬动寿器,无疑比登天还难。在房东看来,搬动寿器,就会招来不祥。夜里,偶而抬头望着这黑色的废然大物,谁都会有一点点不寒而栗的感觉。这真难为了李春玲这位刚离校门的女中学生。

       李春玲的住房是这样的,陈晓阳与伍昌黎住的保管室那又是别有洞天了。用陈晓阳的话来说,他与伍昌黎是下放知青中住得最高档的。谁见过在农村中有人住楼房的?其实,他俩住在保管室隔壁的楼上。这话听起来很不顺耳,说出来也很拗口。这还得从生产队所修的保管室这栋房子的结构说起。这栋房子地面三间,互不相通。第一间是会议室,中间这一间是粮仓,第三间是保管室。粮仓这一间用木板作成了天花板,一则为了保护粮食的安全,二则是为了防止鼠虫的侵入。这样,就成形了所谓的“楼”。为了合理利用空间,在楼成形后,在朝保管室的这一面,又开了扇侧门。为了到楼上存取物资的方便,从保管室内修建了一条又窄又陡的楼梯直通侧门。如果到楼上取几斤重的东西随时都可以,但取多了必须在白天进行。这条楼梯虽不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一不小心,难免会出意外,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修建这样楼梯的真正意图了。陈晓阳将这又窄又陡的楼梯称之为“一线天堑”。他每晚都要小心翼翼地通过“一线天堑”,才能上床睡觉。

       保管室里堆放着各种农药和化肥,陈晓阳的卧室里也堆放着用来装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和零散的农药的坛坛罐罐。他睡的床,无论按什么方向摆都是一样的,人是绝对不能站立在床上的,否则“未敢翻身已碰头”了。带来的书只好堆放在坛坛罐罐上面了。这真象一首古诗描述的那样:“别开新样殊堪哂,跪著衣裳卧读书。”

       陈晓阳的床是没有床板的。床板都用在李春玲住房的“壁子”上去了。他用几根松树棍放在床上,再铺上一层稻草就准了。用陈晓阳的话来说,这就叫卧薪尝胆!他卧薪可以,别人来搭铺就不可以了。谁还能受得这份罪?就连成亚胜都不愿在这里借宿过夜。冬天,就象住在冷宫里;夏天,却象生活在蒸笼里。农药味,化肥味全朝陈晓阳袭来。他只有硬着头皮硬顶着,因为没有任何空隙可以躲避。不过,他也因此有了炫耀的资本,对外宣称,只有他真金不怕火炼,即能应付物理变化,又能经得住化学反应。当然,他也忘不了用鲁迅先生的诗句来自嘲自己的无奈:“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冬夏与春秋。”

       风吹日晒,他们都不怕,怕就怕雨打。一遇上下雨天,做饭时真难为他们了,满屋烟尘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屋里的人便有“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之态。陈晓阳曾开玩笑地对李春玲说:“我真佩服白居易。人虽姓白,却能写出这么黑的诗句来。难怪当年他在长安拜谒著名诗人顾况时,顾况拿他的名字开玩笑,长安米贵,白居不易。看来,今后我写诗时应写上一句:雨大柴湿,为炊难白。”

       玩笑归玩笑,遇上下雨天,不但为炊难,而且还得抢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外面雨已停,屋内仍滴水。真可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没想到,九百年前杜甫的诗句竟成了李春玲住房的写真。也正是如此,陈晓阳学着老杜的口气,大发感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知青俱欢颜!风雨不动安于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当然,牢骚归牢骚,议论空议论。为了不使雨水将床上的被子打湿,陈晓阳想出了一个绝妙办法。他用一张塑料薄膜钉在床上空的屋架上。遇上下雨天,李春玲就象渔民从船舱里掏渗进来的江水一样,用碗,一碗碗地从塑料薄膜上将雨水掏走。屋上的瓦也请人修检过,然而屋太旧太破烂了,就象一位身患绝症的人,吃几片阿司匹林,能管什么用?

       “瓦破床装零碎月,墙穿屋进整齐风”。也不知道陈晓阳从哪里化过来这么一幅对联,说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没想到成亚胜听后,改动宋朝陈师道的诗句来形容自己的住屋。“断墙著雨蜴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恐惊屋梁落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风窠趁两衙。知青屡问住所事,身居茅屋装天涯。”成亚胜念完后,哈哈一笑:“你说你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身居茅屋胸怀世界,意境比你高多了!”

       成亚胜的话说得没有错,除了尾联改动外,又将“却嫌归鬓逐尘沙”改为“恐惊屋梁落尘沙”。这样一来,虽然只改动了几个字,却将前一句“剩欲出门追笑语”赋予了更新的意思了。

       李春玲听了他俩的谈笑,笑着说:“你们是在赛诗,还是在比屋漏?没想到你俩在这件事上观点这么一致?”

       “不是我们观点一致,而是住的屋太一样了,有感而发!”成亚胜笑着解释。

       “如果你俩还在高朝门的话,就不存在有此一说了。”李春玲笑了起来。

       “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又变着法臭我俩了!是不是对我俩投亲靠友心怀不快?”陈晓阳在一旁没作声,成亚胜却又在喊冤叫屈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李春玲有此一说?成亚胜又怎么提起了“投亲靠友”一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8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22 15:33:00 [只看该作者]

      比较起来,我们下乡时住得比他们好多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