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老照片里的土学堂


  共有10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老照片里的土学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行者足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8 积分:112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7/21 11:02:00
[原创]老照片里的土学堂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4 15:57:00 [只看该作者]

 

                            老照片里的土学堂

                       

      偶然翻捡老照片,居然发现几张30多年前在兵团农场学校任教时的留影,虽已褪色发黄却倏地触动了我那久远的记忆的琴弦。

    土操场,土坯房,学校办公室的一面土墙。墙上用生石灰书写着“勤俭办学”四个大字,尽管已有些斑驳却依然历历在目。我背靠土墙站在那里,面对一群席地而坐的小学生,正在做开学典礼讲话。孩子们的面孔已不甚清晰,但我似乎又看到了他们肯于吃苦、渴求知识的专注的目光。

    陈旧简陋的农场连队小学,静静地依傍着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河,视野开阔。百十号学生,七、八名教员在这里迎日出送日落,孜孜苦读,让这块沉寂的土地充溢着朗朗的读书声,释放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清新活力。想起那个最爱笑、最调皮的绰号叫“羊娃子”的甘肃籍同学,因其父长年在野外放羊遂养成了散漫好动的习气,每天在教室的土凳子土台子之间窜来窜去,蹭得像个土猴,回家没少挨打。当时学校规模小都采用复式班授课,要在一间教室同时教两个年级的学生。轮到这个年级写作业时,他总要乱动乱说话,妨碍老师讲课,为此不知被我罚站了多少次。“羊娃子”的唯一特长是嗓门大、爱唱歌。我任校长那年,上级拨款给学校添置了一台脚踏风琴,我对音律略通一二,便兼任了音乐课教学。投其所好,我就重点教他唱歌给他吃“偏饭”, 那首“小杨树”的儿歌很快就成了他的拿手曲目。一来二去孩子懂规矩了,爱学习了,因表现积极还当上了少先队小队长。还有一位叫程爱菊的女同学,比别人上学晚两年,在班里个子最高也最懂事。她学习勤奋语文成绩很好,讲卫生爱劳动文文静静的,是全校的三好生。我辅导她带着几个骨干写板报、布置学习园地,把土呛呛的教室搞得花花绿绿,平添了活跃的生机。眨眼间三十多年过去,曾在这所土学堂就学的孩子们也该是四十来岁的人了,都已成家立业了吧。你们生活还好吗?

   另一幅照片:狭小的办公室里,几位教师和一个带花镜的老者围坐在一张自制的木桌旁,正在认真地备课研讨教学。老者是我们的前任校长、广西籍的复员转业干部,几位教师则都是来自上海、天津的支边青年。在兵团农场这个特殊的亦农亦兵的小社会里,绝大多数人在一线垦荒种地,当老师要从人堆里拔尖子。说起我当老师还有一段故事。那年文革刚刚结束,我借调到团部帮忙搞落实政策。一天,团场的梁政委拿着一本诗集询问,谁知道唐诗中,那句“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诗《咏怀古迹》)的“冢”字该如何读音?众人哑然,我素好文学,古文底子尚可,自然对答无误。政委对我赞叹有加,落实政策工作一结束,便调我到学校任教了。

    我们这些教员都非师范科班出身(此前文革动乱学校也都停课了),学历最高的不过是高中,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珍惜却是一致的,当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确是很神圣的口号,尽管教学条件很差也很清苦。我们为教好学生,缺乏教科书就从家里寄,缺少教学用具就土法上马自己制,没有专家指导就自己钻研,一门心思放在教学上。晚上回到家,点着煤油灯备课、改作业、自学到深夜,鼻孔都被熏得带黑。教学之外,农场春种秋收的繁忙季节,老师们还要常常带着学生下地,拾麦子、捡棉花参与生产劳动。在文革结束刚刚复课的非常时期,在校舍简陋,条件艰苦,环境闭塞的困难情况下,全国各地有多少城市知青“临危受命”担当起教师的重任,为使农村、边疆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及时得到应有的文化教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中国教育史上最为青黄不接的动荡年代,他们含辛茹苦地培养了一大批祖国建设急需的人才,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至今还有一些知青留在那里,仍奋斗在农村教育的岗位上。

    我想,无论什么年代、什么环境,教育事业都是民族强盛,国家富强之根,都是个人成才奉献社会之本。而教师责无旁贷是最光荣最神圣的职业。虽然在我的个人经历中这段教师生涯很短暂,但心中却总是难以忘怀,对那些辛勤育苗的园丁们,我永远怀着由衷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4 17:16:00 [只看该作者]

,团场的梁政委拿着一本诗集询问,谁知道唐诗中,那句“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诗《咏怀古迹》)的“冢”字该如何读音?众人哑然,我素好文学,古文底子尚可,自然对答无误。政委对我赞叹有加,落实政策工作一结束,便调我到学校任教了。

这位梁政委还是欣赏有学问的人。当年许多干部经常讲话,上来就说自己是大老粗,似乎大老粗成了荣耀的金招牌。
      我们知青给农场,给农场的孩子留下了不少东西,这东西叫——文化。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4 17:46:00 [只看该作者]

老照片中有新诗,
当年育人努力持,
条件艰苦凭创造,
人类灵魂工程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谦言婉语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19 积分:220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17 20:4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5 11:47:00 [只看该作者]

老照片唤起久远的回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墨黛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890 积分:10909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8/7/3 1: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5 15:28:00 [只看该作者]

可感的回忆!经历其中读着倍感亲切。单纯 热情 心怀祖国,知青的时代身影那么清晰的重现眼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