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永久怀念吴天明


  共有127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永久怀念吴天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美丽的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1 积分:1345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0/6 18:11:00
永久怀念吴天明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5 12:21:00 [只看该作者]

         2006年5月11日,吴天明专门从西安雁南一路的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跑到钟楼发了一封信,这就是给我的而我一直珍藏的他的亲笔签名信。

         “王侠:你好!

          感谢你的来信,你提醒的几个问题非常重要,我很赞同。我知道,现在把陕西影视做大做强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比二十年前西影的掘起要难得多。我有思想准备,努力一下吧。

         希望以后多提意见和建议,有你这样热心肠的朋友,我不会感到孤独。

         祝夏安!

                            吴天明

                  2006年5月于西安唐华宾馆”

        也就是今天【2014.3.5】我去北大街的一个北京知青杨虹家里,坐在沙发上我随手翻开当天的《西安晚报》,在头版上,赫然刊登着这个大导演去世的消息,我心特别悲痛。最早,吴先生执导的电影《人生》我看了多遍,深深触动着我,那时,作品如此的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是现在无可比拟的,有时就是说的我们自己,那沸腾的激情,那悠扬的歌谣,那优美的画面,震撼着人们心灵,影视界我最看好的就是如此的吴先生,我深知,他的倾力将为影视再造辉煌,谁也不如他对中国电影掌握的那么精准,也只有他能出真正的精品。

         可是,一切都消失了,他早早的远去了,我也不能再与他探讨了,我会永久怀念他!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5 13:27:00 [只看该作者]

大师仙逝,托体同山,原艺术辉煌与他同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土阡陌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290 积分:9807 威望:0 精华:34 注册:2010/3/2 10: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5 13:59:00 [只看该作者]

  愿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掌门人——吴天明在天堂安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美丽的云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1 积分:1345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0/6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5 14:14:00 [只看该作者]

1 人物简介 编辑本段

  [1]吴天明,是自学成材的导演。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接着以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吴天明的导演风格凝重、厚实,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吴天明以深沉、饱含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以对人民对土地的深情处理题材,刻画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既融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充溢着新的艺术方法,并透视出他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2 演艺经历 编辑本段

  [2]1960年,高中未毕业就报考了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训练班,并在影片《巴山红浪》里扮演一个农村青年。1962年训练班结业后,留在西影演员剧团作了一名演员。当电影演员并不是吴天明对电影艺术的最高追求,他开始向电影导演的目标奋进。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74年,他参加了《红雨》的拍摄工作,在著名导演崔嵬的关怀的指导下,他学到了许多导演艺术知识,也学到了老导演身上那种对艺术的执着感和责任感,1974年进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电影导演专业班(后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1979年和1981年两次与著名导演滕文骥合作拍摄了故事片《生活的颤音》和《亲缘》。

  1983年独立执导了故事片《没有航标的河流》,该片于1984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夏威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这可以说是西影厂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吴天明的名字从此在电影界,在观众中震响。

  1984年,他执导的影片《人生》(1984)又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这显示了吴天明的导演才华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87年,已做了几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吴天明,又执导了一部轰动中外电影界的影片《老井》,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北方贫瘠山村生活风貌的影片。为解决老井村缺水的问题,回乡知识青年孙旺泉带领村民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出了盼望已久的深水井。在影片中,吴天明大胆启用干摄影的张艺谋出演男主角孙旺泉,人们都担心不会成功,但吴天明运用他高超的导演技能挖掘演员的潜在素质,成功地拍摄了《老井》,并于1988年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一届百花奖故事片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第七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等。吴天明本人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90年代初,吴天明辞去厂长职务去了美国,在美国他看了近千部影片,学到了不少东西,导演水平有了更高的升华,1994年,吴天明回到中国,执导了回国后的第一部影片《变脸》,这是一部蕴含着人间真情,单纯而温馨的影片,影片通过一个老艺人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表达了人间的真善美,这一次,吴天明又获得了成功,《变脸》获得1995年华表奖最佳对外合拍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3 主要作品 编辑本段

  2012年参演电影《飞越老人院》

  2002年电影《首席执行官》

  1999年电影《非常爱情》

  1996年电视剧《黑脸》

  1994年电影《变脸》获得1995年华表奖最佳对外合拍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87年电影《老井》1988年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第十一届百花奖故事片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第七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1984年电影《人生》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3年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该片于1984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夏威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

  1981年电影《亲缘》

  1979年电影《生活的颤音》

4 人物轶事 编辑本段

4.1 西影厂差点错失《人生》

  [3]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影坛流传着一句话:西望长安,有吴天明。而吴天明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就是《人生》。《人生》有多成功?“这部电影的宣传力度太大了,还没演多久,主题歌就在百姓中传唱开了,我也一下子就有了全国性的知名度。”该片主题曲演唱者冯健雪回忆当年情景,仍有激情澎湃的感觉,“《人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而长久的反响。当时各大影院连演40多天,每天要演5场,场场都爆满,很多人看一两遍根本不过瘾,要反复看好几遍”。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西影厂差点与《人生》“失之交臂”。起初,路遥成名小说《人生》的改编权已被一家大电影厂拿走并筹备开拍,而这已是铁定的事实。不料,吴天明倔了起来,硬生生地从人家“锅”里抢来了《人生》这碗值得回味的好“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吴天明说:“一看完小说,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拍的东西,这就是我经历过的生活,我想为巧珍、高加林们,为现实中那些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乡亲们呐喊几声。当我得知小说被一个有名的大电影厂拿走时,心里特憋屈。”吴天明立即托人找到路遥,在西安一个小旅馆里,俩老陕兴奋地聊了整整一通宵,都激动地睡不着觉。“我俩相似的经历,对这部作品的定位简直是‘不谋而合’,路遥被深深地感动了,觉得只有老陕拍,才能拍出这部戏的精髓。”后来,吴天明邀路遥一起去故事发生地体验生活,一路上两人畅谈所见所感。吴天明更觉得自己跟路遥在心灵上很相通、很默契,创作时谁想怎样处理,互相都能理解。与老友20多年前的这段往事,吴天明一直铭刻在心,至今回味仍感慨万千。

4.2 吴天明“虐待”女主角

  电影拍摄前,吴天明把剧组成员全部拉到陕北土窑洞里体验生活,小伙子们整天裹着脏兮兮的、露着棉絮的黑棉袄“苦不堪言”,而吴天明更“命令”他们只准蹲着用大老碗吃饭。更狠的是,吴天明竟“虐待”过女主角吴玉芳。有一组拍巧珍担水的镜头,可吴玉芳肩上的扁担根本不听使唤,底下两只桶四摇八晃,令巧珍全无担水的架势。吴天明一拍脑袋:“怎么把这事忘了?”他让剧组把吴玉芳的戏全停了下来,给她布置了一道“功课”:每天必须把剧组两个缸的水挑满,连挑20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个小姑娘那干得了这重活,“哎,吴玉芳长得俊俏,剧组里小伙子们怜香惜玉,都想讨好人家,就天天抢着去帮她担水,中午的时候就把水缸都挑满了。”吴天明说每天他去检查“作业”时,缸里的水满得都能溢出来。“我当时特满意,觉得这小姑娘不简单,没想到20天后一开机就露馅了,吴玉芳担水的姿势全不对!我火了,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是谁干的,那帮小伙子一个也不敢出来吱声。我只好让吴玉芳担上空桶,拍扁担以上的戏,镜头不敢往下照,一照就穿帮啦!”当时这件事让吴天明很生气,可多年后再想想,他觉得一切都特别有趣。

4.3 当时眼界思维有局限

  电影《人生》直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真实的社会状况,直观地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变化的契合。该片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冯健雪也曾久久为之感动:“拍得太好了。片中的爱情悲剧与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人的思维息息相关。主人公的人生起伏,就是当时绝大多数青年人的真实经历。”

  但吴天明却心存遗憾:“我是从黄土地走出来的农民,我现在仍持有最朴素的农民立场。我的感情天平不自觉地偏向了农村姑娘巧珍。我对她格外偏心,把她塑造成我心目中最中意、最完美、最纯洁的女性形象,但把高加林“陈世美”化了。现在想想,这也是当时眼界、思维等各方面的局限吧。”

5 因病逝世 编辑本段

  2014年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3月4日,据知名编剧史航、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等人微博发布的消息,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肌梗塞不幸离世,享年75岁。吴天明曾担任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代表作有《老井》《人生》《变脸》等,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任职期间,他发掘并培养了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在内的一批导演,被誉为“第五代”崛起的功臣之一。

  著名编剧史航在微博爆料,称“导演吴天明也走了!75岁!老井!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变脸!今年这是怎么了?……看人渐上北邙山...想起他兴致勃勃说过的那些项目,法门寺,太极……千古文章未尽才...”

  网友得知吴天明死讯,表示惋惜哀悼,并感叹影坛再次痛失宿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枪神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024 积分:320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6/3 21: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5 21:42:00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吴天明老师!祝他在西行之路走好!


我喜欢枪,喜欢军队的一切,我愿和热爱军队的人交朋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美丽的云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1 积分:1345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0/6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6 6:40: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吴天明第五代导演的命运可能被改写

  吴天明常说,自己是沾了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后辈的光,“当时我只是利用自己的能力,支持了这些年轻人一把,仅此而已,他们后面取得的成就与我无关”。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吴天明,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命运可能将被集体改写: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也许因为资金紧缺而暂停,顾长卫、黄建新们则得在摄影和场记的位子上苦熬数年。吴天明让这些年轻人在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年月里,将青春奉献给电影事业,其魄力与胆识,无人能比。

  凑钱帮张艺谋种高粱帮其家人解决工作调动

  吴天明准备拍《老井》时,借调了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青年摄影师张艺谋来掌镜。吴导生前在采访中曾说,“当时选张艺谋演这个角色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因为找不着能来演孙旺泉的演员。找的那一个个演员都是白面小生,白白净净的不是太行山里的感觉。虽然说张艺谋也不够瘦,但他有那个线条,就像兵马俑的感觉。所以我说,‘哎,咱们就照张艺谋的这个样子选吧。’后来派了两三个组出去,拿回来一大批照片,还带了十几个演员回来,但没有一个是我心目中的样子。所以我就说,让他来试试。”

  吴导觉得张艺谋有一股钻劲,于是,张艺谋就从摄影师直接变成了男主角。后来吴天明还把张艺谋送去太行山体验生活,每天背石板,早、中、晚三趟,两个月张艺谋就掉了22斤肉。张艺谋也不负众望,凭借《老井》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连获三个影帝。吴天明还曾在采访中透露过,张艺谋演《老井》的片酬是500元,在当时已是“高额片酬”。而《老井》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吴天明就基本确定了以张艺谋为主的《红高粱》拍摄班子,这在当时可谓是撼动了经年不变的选拔机制。据悉,摄影出身的张艺谋拿着《红高粱》的剧本,说烂嘴皮子也没人敢出钱投资。为了拍这部电影,张艺谋还要在地里种一片高粱。

  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当年的吴天明对年轻人十分支持,“我要拍《红高粱》的时候,当时电影批文还没下来,但种高粱的季节眼看就要过了。”吴天明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道从哪里凑来3万元钱,二话不说就塞给张艺谋,对他说:“艺谋,你先去种高粱,有什么事我担着。”张艺谋说3万元在当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没有他,就没有那片高粱地,也就没有《红高粱》。”正是有了这笔钱,《红高粱》才能顺利开机,后来,吴天明觉得《红高粱》很好看,就送去报名参加了柏林电影节,结果这部电影摘得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年轻的导演张艺谋也凭借此片一鸣惊人。在生活上,吴天明也为张艺谋解决了当时妻子的工作调动、分配住房等诸多问题。

  资助陈凯歌拍摄《黄土地》亲自举牌子宣传《孩子王》

  吴天明通过张艺谋首次认识了陈凯歌,在生前采访中,他曾对记者回忆两人极富戏剧性的初次见面:“在拍《人生》外景的时候,张艺谋、陈凯歌、何群3人拄着拐杖来了,说是给《黄土地》采景,没有钱了。我也不认识他们,但是3个人找过来说饿得不行,我就赶快给他们备饭,聊起来才知道他们缺钱。我就让摄制组拿了两三千元给他们,又把剧组一辆吉普车调出去给他们用了一个多星期。”

  1985年,中影公司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电影展。影展期间,吴天明指出中影公司一统天下的发行体制应该被打破,这让中影与西影的关系陷入了不愉快的氛围中。因此,陈凯歌执导的《孩子王》受到“殃及”,未被列入参展影片目录,西影决定自己为该片召开观摩会。吴天明看到外国片商们那时正在中影的院子里吃饭,就让人把《孩子王》的放映时间、地点用英文写在纸牌上,自己举着牌子依次走到每张桌前。最终,他顺利地推销了《孩子王》,14个国家购买了《孩子王》的发行权,是那次电影展卖得最好的影片。昨日,陈凯歌通过媒体表达对“伯乐”的哀悼之情,并表示吴导在担任西影厂厂长时,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至今难忘。

  何平、顾长卫、黄建新都是吴天明一手提拔

  “电影是个年轻人的艺术。”吴天明生前经常这么说。出于这样的信念,他打破了电影厂多年来论资排辈的传统,将没有上过大学、当时还在当编导助理的何平调到西影厂,催生了何平的代表作《双旗镇刀客》;将当时还是场记的黄建新送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了一两年,回厂之后就以一部《黑炮事件》一炮打响。黄建新在受访时说过,一般一个年轻人必须从场记、副导演做起,熬个十年、八年才能当上导演。“没有他就没有我第一部电影”。

  同样因吴导的重用少熬很多年的还有顾长卫。顾长卫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是从摄影助理做起,通常,从一个摄影助理到摄影需要很多年。吴天明担任厂长后着手改革,让有才能的年轻人很快得到重用。之后,毕业不过两年的顾长卫就开始与陈凯歌、张艺谋等导演合作,为《孩子王》、《红高粱》等电影担纲摄影。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6 8:34:00 [只看该作者]

吴天明导演千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飞宇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103 积分:643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6 23: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6 17:16:00 [只看该作者]

吴天明导演千古! 吴导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降人才在西影是有口皆碑的。
 吴天明常说,自己是沾了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后辈的光,“当时我只是利用自己的能力,支持了这些年轻人一把,仅此而已,他们后面取得的成就与

我无关”。厚德载物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城关公社阳崖大队小知青  李亮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美丽的云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1 积分:1345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0/6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1 19:35:00 [只看该作者]

今天人民网记者采访我的照片已登出【百度人民网陕西频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美丽的云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1 积分:1345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10/6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1 20:40:00 [只看该作者]

影迷曾收到吴天明亲笔签名回信 关切陕西影视发展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2014年03月11日17:10

影迷王侠展示2006年吴天明的亲笔签名回信。 李赢/摄
影迷王侠展示2006年吴天明的亲笔签名回信。 李赢/摄

人民网西安3月11日电(梁锦、李赢)3月11日下午,“重温《老井》缅怀吴天明观影追思会”在西安曲江国际影城举行,影迷们重温《老井》,共同致敬“一代电影伯乐”吴天明。

2014年3月4日中午,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梗离世,享年75岁。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吴天明曾导演过《老井》、《人生》等经典电影。

吴天明是陕西三原人,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导演,也是一位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在任西影厂厂长期间,他大胆启用了张艺谋、周晓文、黄建新、顾长卫等一批有艺术造诣的新人,并把他们推上了辉煌的顶点。

吴天明在陕西有一大批影迷。观影现场,已年逾60岁的王侠老人给记者展示了2006年吴天明给他的亲笔签名回信。

王侠老人说,他自己非常喜欢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人生》他看了至少十遍,他认为《人生》这个电影非常贴近底层,贴近群众,切切实实写出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他认为《人生》就是自己真实人生的写照。

此信是2006年吴天明回国后,王侠写给吴天明的,当时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氛围渐渐浓厚,王侠作为吴天明的忠实影迷,希望吴天明导演不要被这种商业化氛围所影响,决定写信建言。“后来证明,直到去世,他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电影精神”,王侠感叹而又欣慰的说。

以下为吴天明回信内容:

王侠女士(对不起,我不知道性别对不对):您好!

感谢您的来信,您提醒的几个问题非常重要,我很赞同,我知道,现在把陕西影视事业做大做强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比二十年前西影的崛起要难得多,我有思想准备,努力一下看吧。

希望以后多提意见和建议,有您这样热心的朋友,我不会感到孤独。


 回到顶部
总数 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