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童年的下塘


  共有13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童年的下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涯孤客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34 积分:163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2/17 15:08:00
童年的下塘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9:0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童 年 的 下 塘


    身处大都市的石屎深林中,日夜感受着现代社会的紧张和烦嚣,身心疲惫时,就会怀念旷野的青山绿水,怀念儿时的乡趣。看近年城市像正在充气的气球迅速膨胀,一栋栋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个号称星级家园的住宅小区星罗棋布,人们要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就要跑个老远。昔日的城郊已经成为了新城,童年的乡趣已变成遥远的记忆,一去不复返了!

    广州城北环市路童心路一带,现在的闹市区,典型的商业繁华地,唯一保留着的是那条夹在高楼建筑群之中的铁路,这就是记忆中童年时的下塘最深刻的景物。

    从仓边路出小北路,就到了下塘铁路边,那时这铁路就是城区与乡村的分界线,鉄路南边虽然还有部分菜田,但一条汽车路之隔就是高楼(那时的高楼只是五六层),那是城市的边沿;铁路北面就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了。

    我童年的住所离下塘很近,就读的学校更近,所以星期天约上几个伙伴到下塘玩,是当时的一大乐趣。儿时的物质条件很差,哪有今天的变形金刚和电脑游戏机等玩意?虽然,那时城中儿童也有很多流行的游戏,但下塘的乡野却有着极大的诱惑。虽然野外有蛇虫等意外的危险,大人们不放心,一再警告禁止,我们却不顾被发现受罚,偷偷溜去下塘。

    说到下塘郊野,有意思的事情多了——

    首先是捉鱼,带上水桶和几个竹篸,来到下塘,不管是水沟、水洼还是水塘,用竹篸逆水刮一段,或者往水边草丛猛地一插,往往就有收获。竹篸水一落,小鱼小虾就在篸底活蹦乱跳。小鱼中有一种叫“花手巾”是当地特产,生命力很强,广州人往往用一个广口的罐头瓶,放点水和水草,养上一两条“花手巾”摆在案头,非常别致。“花手巾”还有一个名称叫“斗鱼”,两条雄鱼放在一起就会斗个不停,或者放个镜子在旁边,它也会对着影子斗上一番。雄性“花手巾”战斗时展开彩色的尾鳍,是它最漂亮的时刻。

如果去的人多,我们会找一个小水洼,或者在水沟里筑土坝截断水流,然后大伙合力把水戽干,这时收获就丰富了,什么黄鳝、泥鳅、塘虱(一种鲶鱼)都可以捉到。

    看见水边的洞穴,判断是蟛蜞洞,我们就直接用手掏进去,把蟛蜞捉出来。但千万不要把蛇洞当成蟛蜞洞,被蛇咬一口就不好玩了!

    如果不下水沟,在树丛和草地也有许多乐趣。

    有时去打鸟,我们专门制作了小巧的弹叉,在茂密的矮树丛中,尤其是簕竹林里,那些小禾雀在里面跳跃觅食,却不知我们这些调皮鬼正用弹叉瞄准着,“啪”的一下,就把它打中了。不打鸟时,还可以在草丛中捉蜻蜓、蝴蝶和草蜢;拨开草丛,可以捕捉草龙(一种小蜥蜴)。另一种叫“猪仔蛇”的蜥蜴长得肥肥胖胖,据说可以炮制成美味佳肴,我们就特制了一种三尖叉,品字形的叉口配以长把,用以刺杀奔跑迅速的“猪仔蛇”。如果看到马鬃蛇、癞蛤蟆,那丑陋的样子让我们恶心,本能地认为有毒,一般都不去招惹它,或者干脆把它打死。跑到豆角架,我们捉“豆角金”(金龟子),这种甲虫有翠绿光泽,就像一颗绿宝石。蜻蜓、草蜢和“豆角金”都可以用一条线拴上,让它飞却飞不走,这些都是当年孩子们的好玩意。

    晚上在下塘可以捕捉田鸡、青蛘等,但这通常是大人们的谋生项目,我们小孩子没有能力去做。晚上吸引我们的东西是蟋蟀。仲夏夜蟋蟀叫声特别清亮,我们手拿电筒,循声而觅,翻开铁道路基上的石头,手疾眼快缉拿它们;如果是在农舍的砖缝里,我们就用“蟋蟀草”把它引出来。不过,下塘的蟋蟀就是“白云山蟀子——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不行”。善斗的蟋蟀要花钱买,这不花钱的虽然只能斗一两个回合,但足以让我们乐此不疲了!

    除了捉蟋蟀,我们还有一处可去,记得当时大北立交刚修好,立交上的水银灯引来无数趋光性昆虫,远远看去,每一盏水银灯都围着一个巨大的飞虫光晕。我们每人手拿一个大口盅,在灯下捡那些飞疲了丢下来的“龙虱”、金龟子,偶尔还可以捡到“桂花蝉”,龙虱与桂花蝉经过加工,就成了广州特有的地方美食。那时候要拾满一大口盅的龙虱,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转眼几十年过去,环境、社会与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农田已被高楼大厦所代替,今天的小孩子也已不屑于那些小昆虫小鱼虾,也实在无法自个去寻觅这样的乡趣,能有机会由大人带着跑到郊外植物多的地方,呼吸一下清新空气就已经很不错了!时间流逝不可逆转,自然环境的变化也难以复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今天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的课题。我们怀念童年以及童年的乡野,是因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给人们带来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却付出了环境逐渐恶化的代价,人们心底永远保留着对美好自然风光的记忆,渴望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重新塑造自己美好的家园。

                              


                                                             2008-5-27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9:35: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天涯孤客向我们介绍南国特色乡土风情。童年的乐趣,挥之不忘。同时也领教了广东人对野生野味的青睐,我在惠州工作时看到粤味饭店每天有一笼非常好看,活波可爱的小花猫。我问广东同事,怎麽饭店还卖猫?同事笑了:“吃过龙虎斗这道菜吗?”到了晚间那笼猫真的没有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10:59:00 [只看该作者]

    城市越来越大,乡趣越来越少。我家住在北二环边上,上小学时这里有稻田,同学里有农民子弟。河滩地上好玩的多去了,可现在早就没得玩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