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当文学期刊成为名人的“包厢”


  共有74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当文学期刊成为名人的“包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郑德鸿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65 积分:550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26 0:04:00
当文学期刊成为名人的“包厢”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 20:16:00 [只看该作者]

 

     当文学期刊成为名人的“包厢”

 

看了2008921日《文汇报》第二版的《“残酷”数据揭示长篇小说尴尬境遇》,感触良多。

文章说,“现在,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概超过1200部,差不多一天能出3部。但事实上,只有不到一半的长篇小说能进入市场流通;另外一半,说好听点叫自娱自乐,说不好听就是‘造纸’后迅速变成了垃圾。”而且,“大部分图书为发行一万册发愁”,“全国的文学期刊,绝大部分的发行量不超过5000册。图书领域,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都在为单本图书发行超过一万册而奋斗、而发愁。”

而相比之下,网络却以惊人的速度一路高歌猛进,一些文学作品点击数是以万为单位递增的,动辄百万。

这就有点让人思考的了。

说现在写小说的人比买小说的人多,这话也许有点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现今出书难、卖书难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书一本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这让嚢中羞涩的读者望而却步。但网络却有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并且分文不收。如果不是非买不可的书,一般读者是不会去书店的。

至于文学期刊“ 绝大部分的发行量不超过5000册”,除了价钱的原因,也许还有值得探究的地方。

要想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一篇文学作品,除非是“名家”,或者是有一定的关系,否则的话,那门槛是够高的。一些新人的作品,也许写得很好,但却投稿无门。反是那些“老面孔”,长期占着版面,这些文学期刊也就成了一些人的“包厢”。而当读者看到都是那些“老面孔”,又怎么会花钱去买呢?

当年我写的长篇知青小说《那里并不遥远》,也是四处碰壁,无法出书。后来我毅然将之上网,又被国家级网站联合编审的电子书《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收录,竟成经典小说,这也是网络才能给予的。现这部小说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网站转载,读者更是无法计数,其所造成的影响,是纸质书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我当时死守着要出纸质书,也许现在手稿还放在床底下,也早就发霉了。

也许,文学期刊的“包厢”还会继续存在,主编们还会为“发行超过一万册而奋斗、而发愁。” 但今非昔比,该是换换脑筋的时候了。

 

                                 郑德鸿 2008-10-5

 

 

长篇知青小说《那里并不遥远》在我的博客里已全文连载,有兴趣的朋友可去看下。(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414474214

 



郑德鸿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dhong53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郑德鸿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65 积分:550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26 0: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 20:18:00 [只看该作者]

 

“残酷”数据揭示长篇小说尴尬境遇

 

专家认为,需要换一种眼光看文学

 

【原载2008-09-21《文汇报》第二版】

 

  “现在,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概超过1200部,差不多一天能出3部。但事实上,只有不到一半的长篇小说能进入市场流通;另外一半,说好听点叫自娱自乐,说不好听就是‘造纸’后迅速变成了垃圾。”在昨天举行的首届“春申原创文学奖”系列论坛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话题”研讨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用一系列“残酷”的数据,引出长篇小说创作和出版在当前所面临的尴尬境遇。文学遭遇发展瓶颈,但很多写作者习惯于把所谓的经典、纯文学与市场化和其他媒体的崛起对立起来。无视、鄙夷、不屑等情绪造成的视野盲区,让写作愈加艰难。当下,写作怎样改变观念、迎接挑战,就成了众说纷纭的焦点。

    大部分图书为发行一万册发愁

    从评论家转型从事文学出版的潘凯雄说,做出版以后,我看一些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出版人,必然会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打量这30年的文学话题,一些数据成了其中不能回避的现实。比如去年一年新书出版24万种,相比10年前涨了一倍,但总的发行量不但没有增长,还略有下降。再看全国的文学期刊,绝大部分的发行量不超过5000册。图书领域,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都在为单本图书发行超过一万册而奋斗、而发愁。   

作家作品仅20种“挤”进畅销榜   

    根据今年上半年零售市场的监测数据,前200名畅销书中,为人所知的文学书只有20种。我们认可的作家和作品,受众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小。说难听一点就是他们的作品没有人看。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潘凯雄说,“我们可以用数字化的挑战、网络阅读分散了注意等等外围的原因来解释目前文学的生存状态。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也应该反省一下文学自身的问题?”

作者读者发生变化

    在近年数个阅读统计中,都提到全民阅读率持续下降。但另外一组数据又说明阅读率并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相比盛大网络公司日前公布的网络文学海量的点击率,纸质出版却在为一万册的发行愁得不行。据悉,今年上半年零售市场前200名畅销书,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网络。可能就是文学圈所不屑的所谓类型小说,如盗墓小说“鬼吹灯系列”、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纯爱小说《山楂树之恋》等等。这形成了两种非常强烈的反差,一面是急剧的下降,一面是高速的发展。潘凯雄说:“但不管怎么说,是有人在写、有人在看的,只是写的人、看的人发生了变化。”   

传统文学界需要反省

    我们的作者、批评家不能老认为那些都是粗俗的、不入眼的,孤独的才是好的,没人看的才是好的。总以这样一种心态来讨论文学,看待文学现状,无异于慢性自杀。事实上,我们不可回避的是,至今被奉为经典的《百年孤独》,在出版的当年就发行了500万册,一个马尔克斯,震惊了国际文坛,出版后很短时间,《百年孤独》就被译成30多种文字,被全世界读者争睹推崇,至今已再版100多次。   

    潘凯雄说,我们关注文学,关注原创力,是不是也换换眼光?想想大家都不屑的类型小说,为什么老百姓就那么喜欢?30年走到今天,是不是应该站在今天文学自身的境遇来思考一些问题?就像作家叶兆言在发言中所调侃的,“昨天和几个朋友交换手机号码,我发现我这个年龄的作家,戴眼镜的要把近视眼镜摘下来才能看清号码,不近视的要戴上老花镜看。反正,号码是一定要的,看则需要换一种眼光”。   

    “文学,我们回顾30年的时候,也需要换一种眼光看了。”   

               
                                                  《文汇报》
记者  陈熙涵



郑德鸿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dhong53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 21:09:00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许都刊物,包括报刊的文学版,也都是非名人勿进,非作家不用。都是一些老古董,绕来说去,还是那一套,有的文章废话连篇,不知所云。全没有百花齐放的感觉。好在网络文学的兴起,许多名不经转的业余作者,许多优秀的作品与大众见面,得以传播。祝网络文学传播更深更远,造就更多的优秀的文学家,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快乐老头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30 积分:264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1/13 13: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 21:18:00 [只看该作者]

顶,好文好理好说法,现在就是怪现象,没有稿费却要自己花钱出版作品,这是那家的道理?好在有了网络,希望朋友们在网络大舞台尽展自己的英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 11:51:00 [只看该作者]

还是咱们网络好,
作者欢畅读者豪,
大作传扬得推广,
不必求人添花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郑德鸿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65 积分:550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2/26 0: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2 13:17:00 [只看该作者]

文学期刊卖不出去,这是因为期刊的编辑们眼中只有"名家",而所谓的"名家"其实大都名不符实,拉大旗当虎皮.结果是读者不买帐,不买你的期刊.让你一边凉快去.

还是网络好,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如果作者不计较稿费,互联网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但话说回来,你想要拿稿费,容易吗?



郑德鸿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dhong5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