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闲聊:“童工”与“知青”


  共有106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闲聊:“童工”与“知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闲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3 积分:260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24 14:55:00
[原创]闲聊:“童工”与“知青”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2 18:20:00 [只看该作者]

 

      偶看一帖,将“童工”与“知青”联在一起,颇感新颖,遂细读全文及跟帖。吾不善联想与定论,但凑巧却亲眼目睹一些有关事物,大概是一些68年以后的下乡知青所不大了解的,故闲聊一番,供看此帖的人参考。

      俺65年初中毕业,未入高中,非成绩原因,不作细谈,仅说明,若继续学习,该是“老三届”68高的那批知青吧。

      我市自64年起,就已实行当年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制度(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词,就用制度来代替吧)了。俺毕业于65年7月,当时也报了名,且被批准。现在看,俺出生于49年10月,其时尚不足16周岁,可知当时尚属“童工年龄”者,会由学校组织的下乡工作中被送到农村去的。因未知晓母亲,遭到坚决反对,未走成,遂与“童工知青”四字无缘。

      值68年,俗谓“老三届”下乡时,“68初”的学生中,因入学较早的,也该会有一些不足16周岁的学生,汇入到这次下乡大潮中。该帖引用“:“依照中国《劳动法》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从文字角度看,这些人也该划入“童工知青”行列,可惜未见到该帖有这样的文字,吾更不敢妄加论断。就更不知那时未满16周岁的“老三届知青”,对自己是如何定义的。

      吾于66年4月下乡去的农场,,恰好是16点5周岁,当然已是由社会组织了。(社会其实就是市、区、办事处和居委会组织的),下乡的成员则比学校组织的复杂一些,其中除有近半人数的历年初高中毕业生,还有不少小学毕业的,个别人小学尚未毕业就辍学了,这都是当时的事实。顺便提一句,我国在60年代初期时,教育事业还相当落后,吾62年小学毕业时,全班50名同学,只有13人升入初中,升学率仅为26%。就算俺班同学都笨一些,料想,全市的初中升学率不会高出50%。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中学学校。

      农场里,我所在的第三连队有104名知青,都是由唐山市路北区所辖的青年,固然有不少没有读过初中的青年,但确实被国家承认为正统的下乡知青,我们的下乡登记表是由统一的八开一折为二的道林纸所印,第一页上印刷着标准的仿宋字体《唐山市下乡知识青年登记表》,里面有鲜红的政府大印。看到一些论坛里有帖子说,从“老三届”起方始有“知识青年”一词,觉得此论实有失偏颇。

      和我一起去的战友,其中有八、九个年龄比俺还小的,50年出生的不敢说不足16岁,但有四、五个51年出生的,则那时肯定不足16岁。不过直到现在,我们互相也是称为农场战友,脑海里也从未有过“童工知青战友”的概念出现。他们都是自己和家庭主动要求去农场的,(农场毕竟挣工资,可以视为干活挣钱了),抛开政治因素,城市知青上山下乡,主要还是解决城市工商服务业基础太差,青年就业压力太大,而临时的一种措施。如果我那些当时不足16岁的知青战友知道他们被一些人称为“最黑暗的童工知青”,真不晓得他(她)们是会哭还是会笑。我们在一起回忆那段生活时,他(她)们和我们一样,倒没有怨天怨地,聊到有趣的地方,大家哈哈一乐,聊到悲伤时,感叹一回。就这样把他(她)们定为“最黑暗的童工知青”,未免有些武断。

      我在初中毕业后到去农场时止,也曾在社会上混了9个月的时间,其间也参加过街道的义务劳动和有收入的临时工作。在做临时工时,不足16岁的人有很多,前面说过,有不少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就无法再读初中,他们就是在家里闲逛,,当时我们人民生活比较贫困,城里人也是如此,很多工人家庭就是父亲一人上班,而孩子却有六、七个的不在少数,街道为了照顾这些家庭,往往还会想方设法让家里不足16岁的青年也干点活,多些收入以补家庭生活之所需。而这样的家庭还会感恩戴德,孩子也愿意去干。这些现象好似不是一句“不人道的童工现象”所能解释的。

      我下乡去的去的农场,不是农村。但在农场时也经常看到,附近农村里不满16岁的孩子在挣工分,甚至见到十二、三岁的孩子给队里放牛放羊,不知道插队的坛友们,见没见到你们去的生产队里有无这样的情况。

      那时这种“童工”现象并不少,怎么没见到狠批那时城市和农村的“童工”现象呢。这个字眼一经联系到“知青”身上,就好象是一个大罪孽,放在其他人群中就微不足道了。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可以称为有特殊经历的一代人群,但他并不是高贵于其他人群的人群。也并不是孤立的一代人群,他也只是混合在广大人群中的人群。他们的知青经历,不过是一个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政策和纲领下的一段人生插曲。知青运动也只是在一个国家发展道路上,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际局势的综合影响下的一个阶段性产物。

      怎样分析和研究知青和知青运动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别说目前尚无定论,就是几千年的事,君不见还有不少人在谍谍不休的争论吗。

      许是俺受到的是那“十七年的教育”太深,貌似“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果真如此,也是不可救药了。嗟呼!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4/12 18:56:00 [只看该作者]

法律的制定和招待是有时限的。
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是分阶段的。
因此楼主的介绍应当是实事求是的!
支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