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 心 愿 之 旅


  共有12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心 愿 之 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巴山老知青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7 积分:104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6/16 14:18:00
[原创] 心 愿 之 旅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8 9:03:00 [只看该作者]

当霜叶红遍大巴山的时候,我再次来到这个下乡近八年,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心  愿 之 旅

自一九七二年五月离开插队落户近八年的曹家沟,曲指算来已有三十六年了,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啊!

早在半年多前就有了一个念头:趁现在身体感觉还可以,再到当年的社办药场以及插队落户的地方去走一走,看望那些曾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关怀和帮助的乡亲们。去年虽是也溜了一趟曹家沟,但许多地方都没去,反倒引出许多遗憾来,时时叹息。

有了这个念想,就得付诸实施。我深知曹家沟山高坡陡,地势凶险、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特别是大沙坪药场在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上,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是无法完成这次心愿之旅的。子女和朋友都劝阻我说,都六十多的人了,还到那些山上去找苦吃干啥,万一走不下山怎么办?我并不作过多的解释,因为他们没有知青经历,无法体会和理解知青们的情感。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些在那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经历,有着难以忘怀、挥之不去的知青情结吧!不了结这个心愿,那真是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反倒是老伴非常理解我的心情,还专门给我买了解放鞋以及一些用于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它野外常备药品。

天天关注天气预报,大巴山地区老是下雨。好不容易等到有短暂的晴好天气,良机不可错过,赶紧出门吧。

夜晚离开成都,第二天清晨抵达万源。随即在白沙镇租了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前往八台山。八台山群峰在海拔一千多米以上的山峰都被浓雾吞没,客货两用车喘着粗气爬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八台山顶。久雨初睛的大巴山,浓雾在短时间内不会消散,只得匆匆拍了些照片。翻过山梁继续下行就是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所辖的大转拐了。告别司机后在唯一的一家农户问路,告诉我说只有一条大路直通大沙坪,沿途的住户都搬了家,但我并没有把告诫放在心上。我们当年在大沙坪药场时也曾在这条路上走过几次,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九六六年冬。某国防厂进山需要大量的竹帘子用,山上木竹、龙头竹多的是,我们把编好打成捆的竹帘子扛运到大转拐准备装车,谁知天寒地冻,汽车没挂防滑链爬不上八台山,当天就无法按约定来装车。那时的通信联络在城市用的是拨号电话,山区则是摇把电话,也仅通到公社而已。这大转拐人烟稀少,这两百来捆竹帘子虽仅收入三百多元,在那个年代却是我们很大的一笔副业收入了。因为大转拐一带也有卖竹帘子的,为了防盗,我们留下五个知青守夜,其余的男女知青就回药场了。这一夜,我们留守的五个知青差点被冻死,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终身的难以磨灭的记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因为在我的回忆录《历程》里己有叙述了。

毕竟己过了四十来年,当年的记忆与现实的面貌还是有极大的差别,但是大方向是肯定的,我相信自已的判断力。殊不知走了三四华里后,不但路越走越小,而且还有岔路。无法问路,怎么办?那就凭感觉捡条稍大点的路走吧!又走了两三里远,不但路更小了,而且又有岔路,林木越来越茂密,有点不好辩别方向的感觉,有的岔路前进一两百米就根本没有路了。经仔细的辩认,结合当知青时的经验,这条所谓大一点的路实际上是砍柴、放牛、挖药材的人踩出来的路。不敢继续前行,只好退回到第一个岔路口走另一条路吧。

前行不到三里远,小路越过小山包后钻入一片密林中。天啦!我站在这片犹如原始森林的密林边,迟迟不敢进入。浓密的大树参天交错,几乎达到遮天蔽日的程度,树下是密不透风、齐腰深的蓼叶竹把小路完全掩盖,森林里阴森恐怖。在我的记忆中,通往大转拐与大沙坪之间哪有这样的密林?沿途只有几片灌木林而已。

既然通往大沙坪的方向没错,又没有其它的岔路,那就硬着头皮钻进去吧!尽管左手拉住蓼叶竹枝条,右手拄着树棍,没走几步,脚下一滑,“叭”的一声摔了个屁股墩。原来因为是坡道,林子里特别潮湿,加之天放睛才两天,稀泥巴上铺着一层树叶,即使我穿的是新的粗齿胶鞋也把不住溜滑。就这样一步一滑,跌跌撞撞的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走出了密林。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内衣几乎全湿了,浑身凉飕飕的。我连忙把起初脱下的背心又穿起来,为避免着凉,我不敢多作停留就继续前行了。在城口县龙坪大队至大沙坪的途中,原来零星分散着几户农家,现在到处是荒草、荆棘灌木丛和密林,连一点屋基的痕迹都找不到了。

在高一脚低一脚,艰难地又穿越过两片这样的密林后,我终于把城口县界的白岩头抛在身后,进入万源境内了,熟悉的地形地貌告诉我,大沙坪快到了!不言而喻,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悦,因为我战胜了自己,我成功了!兴奋之余,我又庆幸曾经相约的几位知青没有与我同行,他们极有可能承受不了这样的穿越步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荒无人烟的山上,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向谁求救去?!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要真是同行,我会让他们在八台山乘车返回白沙镇后再随车到曹家沟的。

放下沾了许多泥土的背包,用毛巾擦了把汗,顾不得手上被荆棘刺条划起的好多条口子被汗水腌得生痛生痛,顾不得擦一擦几乎被泥浆糊满的鞋袜和裤筒。取出相机,对着层林尽染的山头和当年砍柴、劳动的地方卡嚓了一阵。

展现在我眼前的大沙坪让我十分震惊。来之前的种种想像,倾刻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应该承认,所有的想像都停留在一九六七年社办场解体,知青们分散插队落户前的那一刻。曾经的大沙坪药场除两处残留仅一米来高的土墙外,其余的全部坍塌成一堆被野草混杂其间的泥土。木竹盖成的屋顶垮落在墙泥旁边,地坝边和屋基旁的漆树胸经几乎有三十来厘米粗细了。杂草和野草莓苗长满了所有的地面,犹如铺的翠绿色软而厚实的大地毯。

站在大沙坪,我百感交集,往昔在脑海里急速闪过:大沙坪视野十分开阔,放眼望去,一条条山脉和大沙坪所处的山脉一样都是东西走向,每条山脉都纵向形成许多山梁。山脉之间、山梁之间形成无数沟槽。在风的搅动下,半山腰的浓雾就像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平静的时侯犹如烟波浩渺的湖水。浓雾更像是一条等高线,矮一点的山峰被雾海淹没了,较高的山峰稍稍露出点头来,犹如湖面上的座座孤岛,突兀的山峰就像是利剑直指蓝天。在云遮雾绕的装点下好似蓬莱仙境,真是风景如画,江山多娇啊!

大沙坪距城口县双河公社龙坪大队界不到五百米。几个小山头相连形成了一个山坳平地,约有万来平方米大小。药场背靠一座山包,座西朝东,太阳一出,满屋生辉。顺山包脚下一字排开五间土墙房,屋顶是用山上独有的木竹(一种高山竹种,膘厚,空心特小)盖成,有竹叶的部分盖在房顶里,竹竿部分露在外面,远远望去,活像一只大刺猬。药场左边两间是农民黄长元的住房,中间原是黄长元家的堂屋,现改作男知青的宿舍,五个本地场员住楼上,右边两间是新修的,一间是女知青宿舍,一间是厨房兼保管室,厕所和猪圈就在地坝边上。

大沙坪附近的几个山头全是原始森林,到处都长着密密的木竹和龙头竹(一种膘薄,空心大,竹子根部左右长有两支竹根,犹如龙角一般,因而得名),有的地方密得连人都钻不过去。这些原始森林没有东北那种长满高大红松的原始森林那样,而是一些不成材的杂树里间杂一些青皮松。青皮松只适宜生长在高寒山区,树干成宝塔形,下粗上尖,一般只取没有丫枝的树干部分作建筑、家具材料,利用率比较低。青皮松果实里的松籽倒是味道很不错。

森林里,灌木丛中,有时能找到一串一串的“野葡萄,”和一条一条的“猫屎瓜”之类的野果子吃。野葡萄果实很小,紫黑色,酸甜带涩味。猫屎瓜比大拇指粗,长约十厘米,颜色如猫粪而得名,剥开软壳,奶白色的果肉里包着种籽,果肉甜甜的。这里野果子多得很,春天有“栽秧泡”(野生树莓)、夏天有“地泡”(野生草莓),还有“牛奶子”、“羊奶子”,秋天有“八月瓜”、“五味子”,冬天有“红籽”等等不知名的野果子。

知青们在这里用青春拼搏了三年,在那寒风凛冽、滴水成冰长达三个月的冬季冻得瑟瑟发抖;在野花怒放、百鸟欢歌的春天,我们开荒、铲灰、播种;在挥汗如雨的盛夏,沉重的洋芋压得我们踉跄地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劳动之余也有欢乐,飘着浓烈水密桃香味的野草莓地里传出知青们难得的嘻戏声;在遍山红叶点缀的金秋,我们辛劳一年、广种薄收得到的是产量极低的“野鸡啄”包谷。

如今的大沙坪已是荒草铺地,残墙烂泥,面目全非。除了几声鸟呜,四周出奇的宁静。后来得知这里的山民早在七年多前就搬走了,坍塌的墙泥无声地记录着过去。带有寒意的阵阵山风把如诉如泣的松涛声送进耳朵里。满目的凄凉和悲沧,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怆和伤感涌上心头……

未完待续

示意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风景区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巴山老知青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7 积分:104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6/16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8 9:04: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054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药场遗址.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巴山老知青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7 积分:104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6/16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8 9:06:00 [只看该作者]

曹家河谷风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曹家河谷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曹家沟手扒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手扒岩.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8 10:45: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巴山老知青光临中知网散文故事版发表大作!
怀揣着魂断梦牵的心情,寻找那的青春时代,追寻那山那水。七年前乡村已搬迁,留下残桓断壁。楼主的心情把我们带到当年的知青年代。原创好文,欣赏!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海喜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2431 积分:65273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6: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8 11:19: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故乡真美,和它有情是有原因的。爱第二个故乡理所当然!



欢迎您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8 11:28:00 [只看该作者]

完美旅程出妙手,
图文并茂现高楼,
情义绵绵如林密,
立意高洁胜峰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巴山老知青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7 积分:104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6/16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0 8:52:00 [只看该作者]

 

时间己到下午的四点钟,体温又一次把汗湿的秋衫烘干。从大沙坪下山是一面坡度达四五十度、长八九华里、名叫火烧梁的陡坡。陡坡以下约三里远的吴家院子就是我预计的住宿地,这里住着曾经给予我们许多帮助和关爱的生产队长吴天全。

四十年过去了,火烧梁原本是长满杂草和灌木的乱石坡,现在也密密麻麻地长着苍劲高大的青皮松、叶片如火的柞树、翠绿的金竹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其它植物。枯黄的松针和落叶铺满了下山的小路,下山的路并不比上山轻松,稍不注意就会滑倒。走路都得小心翼翼地,再也顾不得拍照了。由于坡陡路滑,脚趾使劲地扣住鞋底也不管用,重心前移不得不使腿部肌肉紧绷,脚趾头滑在鞋尖处胀痛得很难受。此时此刻,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芭蕾舞演员们足尖着地以及穿高跟鞋的女人的承受的痛苦滋味。更难受的是接踵而来的大腿小腿肌肉变得僵硬起来,一阵比一阵的疼,好似肌肉被拉伤了一样。俗话说“上坡脚杆软,下坡脚打闪”,今天的行走强度大大超出了我的负荷。从昨晚十点上火车到今天下午都没得到较好的休息,中途因路况不熟又走了许多冤枉路,加重了体力的透支。肌肉越来越疼,吞下的芬比得并不马上见效,擦了正红花油也没见缓解。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并时不时的停下来对腿部进行按摩。毕竟年岁不饶人,不服老可不行啊!好在身体并不感到疲惫,骨质增生的背部和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也没有疼痛的感觉。

谢天谢地,我终于走出了密林,来到半山腰的曾家院子。这里到吴家院子仅有一里多远,再咬咬牙坚持一会就到了。一打听却让我大失所望,原来他在几年前就搬家到山下四五里远的沙沟河边去了。虽然曾家院子的人们一再挽留我,稍作休息后我又继续前行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却无法加快步伐,心里暗暗地有些着急起来。不是因为晚上的吃住问题,我担心的是明天能否继续行走的问题。离我最近的覃家院子也有一里多远,平常抬抬腿就到了的距离,现在变得是那样的遥远。这段距离足足用了半个钟头,几乎是一步捱一步地挪动。忍着钻心的疼痛,终于在天黑的时候进了覃家院子。进院子虽然只有四五级石梯,可我每走一步都是手按在膝盖上,把每一级石梯当作一个平台,等两只脚都在同一级石梯上站稳后才又向上抬另一只脚。主人忙于驱赶向我扑来的犬只,没有察觉到我的狼狈样子。

覃家老俩口也是六十好几了,儿子媳妇住在院子的另一头。这个院子住了四家人,五十多岁以上的人都认得知青们,有的能叫出我的姓,有的竟还记得我的名字。一是这个院子在我们当年必经的大路边,二是在曹家沟这块穷山恶水的地方有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引起的轰动效应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的记忆深刻。乡亲们陆续收工回来,顾不得喂猪牛和煮饭,大家围挤在主人家的火儿坑,七嘴八舌的问长问短。当听到我述说有的知青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时,乡亲们不时的啧啧称赞,当我说到有的知青仍然生活艰难、有的已经因病去世时,乡亲们也难过得连声叹息。我取出糖果和一些良种蔬菜种籽一一送到他们手里,乡亲们忙不叠声地说谢谢,说我还记得他们。是啊!我们绝大多数知青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当年乡亲们对我们如同自己的家人一般,我们怎能忘记呢?

终于又吃到原生态的大巴山腊肉和洋芋饭了!除了一个“香”字,其它形容词都是多余的。实在是抵挡不住在火儿坑烘烤出来的罐儿饭的诱惑,我又特地要了一碗锅巴。唉呀,那才叫爽啊!

天已大亮,给乡亲们分别拍了照,以不堪重负为由,谢拒了乡亲们撮来的葵瓜子和核桃,向吴大哥住的院子走去。咋晚,口服药、喷药、加上云南白药膏一齐用上,虽然腿部还隐隐作痛,走路也不太灵活,但感觉是好多了。

吴大哥夫妇对我的突然到来,既诧意又惊喜。吴大哥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边热情地问这问那,只差一点没和我拥抱。吴大嫂则忙不叠地把茶杯洗了又洗给我泡茶,接着又把火儿坑边的凳子擦了又擦,招呼我坐下烤火。我取出糖果、糕点和几包蔬菜种籽来,他们俩几乎是千恩万谢地向我表达谢意。谢什么呀?这一点东西,仅能表达我的一丁点心愿。当年,我们吃你们的、喝你们的何止千百。说到这里,禁不住哽咽,差一点掉下泪来。

吴大哥今年七十岁了,身体仍很硬朗,庄稼地里的活路照样干。吴大嫂也七十有三了,身体也还可以。他们的儿子五年前死于山西矿难,媳妇带着孙子改了嫁。女儿们分别嫁到山下的水田乡和沙滩乡去了,没有大事情也很少回来看望父母。院子很宽大,原本是三家人住的,搬走后,吴大哥买下一户人家的房屋,其余两户的房屋也空着,由吴大哥使用兼保管。院子下面几十米就是沙沟河,过了沙沟河就是从三四里远的“蛇倒退”修上来的乡村公路。

经我反复给吴大哥解释,我到曹家乡老街和狗耳包去拍些照片就回来,直到我把背包里暂时用不上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他们这才相信我晚上会回来。

   阔别曹家沟三十多年,变化还是很大的。新增了几条乡村公路,电线已达各院各户,绝大多数农户也能收看卫星电视,许多地方都能通讯联络。要做到“村村通”,在地广人稀的大巴山深山区是非常不容易的。

沿着曹家河上行,不时有载客的两轮摩托车驰过。过了新街,一直走到双岔河,这才以四十元的价格讲妥:送我去土垭子、老街等地,最后把我送回沙沟河。虽然价格是高了点,钱是吃了亏,但我的身体不吃亏。曹家沟这个地方,每天只有一辆小型客货车来一趟,所以摩的盛行,无论是客货两用车还是摩的,都是无证非法营运,山高皇帝远,交通部门也管不到这些深山沟来。一个乡几千号人总有很多人要出门办事,别无选择,就养活了这几十辆摩托车。

回到吴大哥家里不多一会,天就黑了下来。吴大哥把先后进屋的两个青年介绍给我,两人都是他的侄孙,一位叫吴怀江,和我打过招呼后就到鸡圈抓了一只大公鸡宰杀去了。另一位是吴怀述,是吴大哥专们叫来陪我聊天的。小伙子虽肢体残疾,但以惊人的毅力勤奋钻研,现在已是新街一带小有名气的医生了。

晚饭时,两个年轻人把我一口一个“爷爷”直叫,非要把我让在上席坐下。吴大哥他们不断地把鸡肉和腊肉拈放在我的碗里,直到我告饶说实在不能再吃了才罢手。末了,吴大哥拈起鸡头对两个侄孙说,你们不能吃,我也不能吃,只能是我的好兄弟吃。这是当地流传已久的风俗,只有长者和尊贵的客人才可以享用。盛情难劫,岂能推诿,我也只好领受了。

第二天早饭后,我执意要走,面对吴大哥他们如此的热情和客气,我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们。我过了沙沟河,上了乡村公路,他们还站在地坝边高声喊道:有机会一定再来!转告其它知青也来……

出了沙沟河,我沿着曹家河下游向白沙走去。沿途是“鬼见愁”、“蛇倒退”、“雷公洞”、“船儿河坝”、“百丈崖”、“鹅项颈”等许多景点。在白沙的朋友家里宿了一晚后,又租车去了花萼乡,途中有“两河口”、“竹园溪”、“笔架山”等景点。在干溪沟下车后,爬上“庙梁子”,再经“四河头”、下“三步楼梯”进入“羊跳岩”。这时,毛毛细雨已经使我头发开始滴水了。过了“观音洞”、“锅儿潭”,已无法再拍照了,只得一路疾行到了白沙。

天公不作美,我也无心再游荡,干脆直奔火车站,大口包小口,回!

乡亲们的照片冲洗出来了,可吴大哥二十寸的照片不好办,只好用大盒子全都装好,连同刻的光盘用快递包裹寄发了。

图片虽说拍的技术含量不高,还是上传一些供网友们分享好了。拍的视频打算刻成光盘,留作纪念吧。

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了信念,并努力去实现,即使有千难万险也无法阻挡。这不!我重返大巴山,到了我想去的地方,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我觉得挺值得,收获极大,不虚此行,反倒有一种成就感。在某种意义上说,我把这次心愿之旅,特别是大沙坪当成一次朝圣之旅。老伴问我,这下心满意足了吧?是啊,等到寿终正寝的时候,我会把眼睛闭得紧紧的!真的。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九日


曹家河谷之“鬼见愁”入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鬼见愁.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两河口  左边进入花萼乡竹园溪,右边进入“羊跳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两河口.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巴山老知青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7 积分:1044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6/16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0 8:54:00 [只看该作者]

“羊眺岩”入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羊跳岩入口.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竹园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竹园溪.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0 11:06:00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一代知青近年兴起返乡热,以纪念青春时代。大家去寻梦,去寻找当年的老屋,老井,老树,那山,那田。去寻找那依然。巴山老知青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依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0 11:19:00 [只看该作者]

兴奋返乡情绪高,
化作动力忘疲劳,
乡亲亲热如当年,
感受温暖在怀抱。

 回到顶部
总数 12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