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开拓,在这片沃土


  共有134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开拓,在这片沃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8:18:00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章    欢       庆

 

                 第四十六节


青云把手中的铁锹顺手斜放到宿舍门后藏好。他很喜欢自己这把铁锹。这不仅是由于它自从自己进校以来一直使用着它,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已经被自己使出来了。“君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青云把古语中的“工”字改成了“君”字,也算是一种活学活用吧。

匆匆擦了一把手,他旁若无人地一跃跳上了自己的铺位。从枕头下面抽出昨天没写完的那份诗稿,略微沉吟了一下,又习惯地从被头处摸出了自己那根最喜爱的钢笔,一边歪着头、嘴里悄悄嘀咕着,一边双手旋开了笔帽,两腿一盘,又一欠身再从褥子下面抽出一块大垫板来,往腿上一放,就着尚为明亮的光线,埋头唰唰写了起来。

他是学校宣传小组的负责人。专门负责各种文艺类稿件的文字工作。这个小伙子从小酷爱读书,尤其对各类文艺作品情有独钟。下乡后,农场的各种自然的、人文的景象,给了他极大的创作源泉;来校后的沸腾生活,更让他深深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使他感觉到自己常常是思如泉涌,下笔如神。一首百行左右的小诗,往往用不了一刻的功夫就能写出来了。学校的有关负责同志看中了他的这份特长,于是给了他这个一分钱不多拿,一点时间都不特别安排,而且往往要搭出自己许多功夫的“美差”。别人对此都不以为意,他却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这不,为了迎接春节佳节的到来,他已经熬了整整四个晚上了,到现在还没有忙出个头绪来呢。他是在写一首以知识青年为主题的《北国颂》,目标是“盖过郭小川”那首脍炙人口的《西去列车的窗口》。

不一会儿,他的好友达来回来了。达来不爱写什么东西,却对朋友的爱好十分支持。青云写起东西来往往连饭都会忘了去吃,达来就默不做声地为他买了送过来。这时,他见到好友再次沉浸在创作的激情里,于是微微一笑,默默地取过散堆在窗台上还没有洗过的青云的饭盆,再找出自己的饭盒,到食堂打饭去了。


天津知青小谷,是个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的小伙子。刚一放下饭碗,他就跑着去拉来了乌盟知青莎仁、包头知青宇良和锡盟知青玉环等几个文艺爱好者。能歌善舞的杨如珍当然也是少不了的一个。

几个人早就在秘密策划着一场大型文艺联欢活动了。为了把大家都拉进这个欢乐的行列,小谷不辞辛劳地到处托人,终于找到了《长征组歌》的全套词谱油印本;为了不让复杂词谱中出现印制错误,他又连着熬了几个通宵,亲自工工整整地刻印出了全本词谱,又一一印出并装订成册。今天,他拉了这几位文艺骨干一起到自己宿舍里去看这些成果,并同大家一道商量起下一步如何组织安排大家开始习练的事来。

几乎一半左右的学员都被动员起来了。小谷亲任指挥,并为每一首歌曲选择了他认为最适当的领唱人,然后和学校与班里说好,利用每天晚饭后的一段时间坚持教大家学唱组歌的各个曲子。有时候,学校活动一忙,教歌的活动就得自动让位,甚至有时候一让就可能一个礼拜过去了;要是没有小谷那种锲而不舍地重新招呼组织,这场演出非半途夭折不可。

如此折腾了两三个月。这项浩大的练歌工程总算开始出彩了。首先是广大学员开始习惯于在业余时间常常哼哼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时间满校园都飞扬着“雪皑皑,野茫茫”或者“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等等铿镪有力的歌声。其次是随着大家在知青共大唯一一个春节的临近,校领导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起这台大型节目来。终于,在一次校务会上,大家一致决定:以这台群众性的大型节目为中心,进一步动员全体学员,让大家群策群力,踊跃报名,好好组织上一场全校性的、计划按半个整天安排的春节联欢大会。再次,对于《长征组歌》的学习,激起了广大学员对于传统革命歌曲的新一轮高度热情,许多大家在文革前喜闻乐见的好歌好曲、包括一些近几年产生的好歌,都开始在校园里广为传播开来,为这批知青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一份难忘的记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8:19: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七节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这台广大学员准备和盼望已久的联欢大会终于正式开幕了。

校领导例行讲话之后,已经整齐地站立在舞台上的那一半学员精神抖擞,神采飞扬,齐齐注目着指挥小谷那颀长潇洒的身影、特别是他那双有力挥动的双臂,开始唱出大家期盼已久的这一整套《长征组歌》。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没有乐器伴奏,只有似乎被同学们的威势吓的、变得很轻柔的西北风、伴着这群年青激越的高吭然而明显并不专业的嗓音。大合唱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小谷的双臂在稳定而有节奏地挥动着,其间稍稍也出现过一些由于过度激动而表现出来的颤抖。四下里静悄悄的。那些没有上得台来的学员们,那些没有回家过年而被邀请来参加联欢的农场知青们,还有那些总是消息特别灵通、从来不请自到的附近社员群众们,当然还有那些年龄比这群姑娘小伙们大得多的校领导和教职工们,以及一部分应邀专程从县里赶来的干部们,全都安安静静地坐在下面,大家听得如醉如痴,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激越与兴奋之中。整个演出期间,除了每首歌的领唱者不时进出队伍有所动作外,整个队伍一片整齐肃穆,真给人一种豪迈壮烈的现场感受。

当小谷用最亢奋的动作将双臂挥洒到了极至地向左右上方高高举起并久久地定格在那里、合唱队员们口中的最后一句歌词从远远的天际久久萦绕又终于消失在寂静的夜空中之后很久。老校长张鲁第一个站起身来带头鼓响了第一声掌声。接着,雷霆般的掌声响了起来。这里,不仅有台下全体观众发自内心的拼命鼓掌,还包括了台上那些刚刚完成了自己作为演员向大家奉献了这份堪称杰作的学员们。他们也同样被自己的歌声激动了。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这场在练习时有时甚至让自己感到过厌烦的组歌,一旦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正式演唱出来,竟会产生如此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惊人效果。

接下来,是学员们八仙过海演出的各种小节目。其中有歌有舞,也有相当诙谐的小品类节目。包头的宇良那一连串反关节动作,笑得人们捧着肚子直个劲儿地喊痛,缓过一口气来还是要大喊“再来上一个!”;杨如珍那娴熟的舞姿,让人们不由得联想起春天的飞燕,一曲悲壮悠扬的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让她用宫庭舞的方式在舞台上演绎出来,还配上了一把不知是谁为她临时削制的短剑,给人以无比荡气回肠的感觉;萨仁格日勒那副天生嘹亮的好嗓子,让许多同学不得不为她没有报考艺术团体而深感遗憾,她为大家连续演唱了好几首用蒙语表达的少数民族歌曲,有当时人人会唱的藏族歌曲《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和蒙古族爱情歌曲《十五的月亮》等,当然也没有少了当时最为流行的革命歌曲《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爱武和百春的男女声二重唱已经成了共大的一个“保留节目”,今天当然也是必演的了,他们为大家演唱了好几首当时最为流行的革命歌曲,又硬拉了继红上台,请她为大家唱了一支歌剧《沂蒙颂》里的著名插曲《我为亲人煮鸡汤》;达来和玉环等人深情悠长的长调蒙古歌,苏和一段典型的西部爬山调,也都让人感觉到回味无穷……

天渐渐黑了下来。天际开始现出了弯弯的明月,满天清晰可见的点点繁星也参加到知青共大这个欢乐的会场上来。节目继续进行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8:20: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八节


终于到了新旧交接的子时!

……

“‘旺火’!‘旺火’!”“今年点‘旺火’喽!”随着人群中先是窃窃私语后是激动大喊的叫声,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冲天而起。

“旺火”是当地过节的一大特色。它是在地上或架子上支一口大铁锅,所选铁锅的大小一般都与旺火主人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在锅里面先堆上上好的木柴,再在上面堆起小宝塔一般的精选块煤;煤块中间也要插上几根竖立朝天、底部集中于锅底中心、上面呈放射状伸向四周的粗木柴。有条件的,还要在底部的木柴上洒些汽油或柴油什么的以助燃。时辰一到,从底部把火点着,火焰顺着旺火堆向上蹿起,由于柴和煤的堆放结构,火焰一般都越烧越旺,象征着明年一年各方面的红红火火,寄托了北方人民一片来自远古而又永远充满新意的深情期望和美好祝愿。这个传统风俗在文革中被斥为“封、资、修”而强行废黜了许多年,只有“四人帮”的被粉碎,才给了这一传统以重见天日的机会。

学校里唯一的一名南京知青继武,主动带上了几个学员,为新兴的知青共大这第一个新春佳节垒了一个特别大的旺火。别看继武平时总是坚持少说多做,心底里可总是特别憋了一股劲儿。为了上共上,他都没能守在爱妻身边、看到自己唯一女儿的降生;又是为了共大的整体利益,他主动放弃了自己颇为擅长的许多长处,受命承担了学校里几乎是最烦人的伙食管理工作;为了这次的大联欢,继武忙前忙后地,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具体工作,这个大旺火堆的建立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学校的一些领导们,都只是当附近其他地方的旺火开始陆续点燃时才猛地想起了这一点。

说时迟、那时快,随着新年到来这个重要时辰的来临,看着学校四周远近各方的星星之火先后开始亮了起来,我们的继武赶紧取出火柴一划、往旺火堆底下一扔,“呼”的一声就点燃了这堆大旺火。火舌立即冲天而起,充分显示出了共大在新的一年里将要达到的繁荣兴旺。

会场内外为此再次近乎疯狂地喧嚣起来。演出临时中断了将近半个小时。师生们、老乡们、县里来的干部们……,所有人互相拥抱着、祝福着、欢乐地交谈、兴奋地评价着,为这老辈人传统在被文革压制了多年后、而在粉碎了“四人帮”以后这第一个新春佳节的终于恢复而欢欣鼓舞、兴高采烈。一首刚刚流传开来的《祝酒歌》被欢乐的人群一遍遍地同声高唱着,一直到萨仁、玉环等几名蒙古族学员一齐亮开歌喉唱起了那首蒙古族人传了几辈子的老《祝酒歌》,人们的注意力才又被吸引到了刚刚被冷落了一番的舞台上。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14 8:21: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九节


夜深了。几乎所有外来的客人全都回去了。校领导和那些教职工们也都支撑不住回去睡了。刚才那挤满了人头的会场上现在只剩下一些尚待收拾的、原来当作座位的碎砖头和木板。被大家称作“老黄牛”的沈为民和祖庆、迎福等几个年龄大些的老知青们在那里默默地打扫着会场。墙外,不知是哪个学员的余兴未尽,仍然在夜色中引吭高歌;大约是因为隔着一座小山的缘故,声音已经远没有刚才那么清晰了。

小谷坐在自己的铺位上。他仍然沉浸在刚才指挥的激动之中。这次节目的组织过程,对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锻炼和磨炼。他是一名军队高级干部的子弟,自小受到家长和周围人们的溺爱与过分的呵护,但他却生成一副父兄们无意间留下的向往奋斗、向往激越的豪情壮志,初中刚一毕业,他就义无反顾地主动申请来到了内蒙古农村插队落户,仅一年的功夫就以他的踏实肯干赢得了当地干部社员的好评。被农场的领导推荐来到了这所学校深造。对于艺术的特殊爱好是他打小形成的一种特质,下乡只是给他对艺术的理解和深入挖掘提供了一块全新的天地,却丝毫没有减低他的相关兴趣。这次组织大型演出的成功,更激起了他对于艺术进一步追求的新的兴奋。现在,当他拼命让自己静下心来默默回忆和深思刚才一切的时候,他更加下定了要成为知青中一名真正有能力的文艺工作者的决心。他想象到自己在广大农村牧区那么多质朴憨厚的社员群众中普及音乐或教会他们用歌声为自己的奋斗生活进行诠释的情景,心里的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直到今天,他在河北大学工作多年了,还是硬通过努力组织起一支水平不低的乐队,为了学校和天津人民的欢乐而继续乐此不疲地奔波着。

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对文艺活动同样喜爱有加的杨如珍和自己并不愿意上台献艺却特别爱看任何人表演节目的赵晓玲等女生。她们钻在被窝筒里,起劲地叽叽喳喳议论着刚才的演出。

杨如珍特别认真地回忆起自己刚才的舞蹈动作,她一遍遍地品味着动作的标准性,时不时地为自己某个动作的不协调或不够标准而发出由衷的伤心叹息。赵晓玲等另几个女生就在一旁衷心地劝慰她:“行啦行啦,够不赖的了啊。别人演还演不出来呢。再说了,你说的那些动作有谁看得懂啊,大伙儿不就是过节图个热闹呗,你也不好好想想,你刚演出完的时候,大家那掌声是多么热烈啊,那才是对你演出的最权威评价呢!”

杨如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们不知道。舞蹈讲究的就是一个‘手、眼、身、法、步’,这叫肢体语言,它是配合音乐用肢体向人们表达一种意境。我跳得不准确,就是意思没表达到家呀。”

“也不完全是这个理。”机灵的赵晓玲插上了一段评论:“艺术历来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你刚才讲的是‘阳春白雪’的标准,对咱们这场联欢可有点儿用不上;还是应该看到你的舞蹈给了大家足够的愉悦这最基本的一面,才是比较科学的评价吧。”

“对呀,现在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吗?我看咱们这场晚会开得是太好了。你杨如珍的这个舞也跳得是太好了。这是大家一致的看法嘛。那还不是真理?要是你再这么个不相信群众,那才是不对了呢。”从来都是一脸欢乐的建伊姑娘也忍不住发言了。

“真个也是的。大家既然都说好,你要是再那么瞎发愁可就成了矫情了。”月娥姑娘又赶紧加上了一句。

众人纷纷附和着,都说晓玲子、建伊和月娥姑娘的话满有道理的。杨如珍也觉得是那么回事,于是乎愁云尽散,大家又开始了新的话题。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兰花花
  6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2037 积分:66331 威望:0 精华:18 注册:2008/6/28 23: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0:43:00 [只看该作者]

羡慕你们的集体生活,更钦佩你们顽强的斗志与精神,在人生路上你们比任何后来者都多了一笔财富。你们真棒!

我要能早来这世界10年,估计我也会和你们一样棒,那田间灶头的也会有我的身影……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2:26:00 [只看该作者]

兰花花你已经很棒了!哈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2:29:00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章    离 校 前 后

 

第五十章


无论人们怎么掐着手指头争分夺秒地努力着,时间仍然似流水一般无情地逝去。在春节过后的几个月里,知青共大的学员们基本上把时间全部投入到了紧张而有秩序的专业学习活动里。

转眼间,春天来了又走了,炎热的夏季到来了。

一九七七年八月。

知青共大的首届一百二十名学员终于要毕业了。

各专业班基本上完成了自己预定的学业内容。这期间,农学、农机两个专业班的学员们又分别到自治区农研所、呼市郊区农机厂等处进行了操作性实习;农医班和政理班的学员们也分别下到学校附近的社队里去深入生活。然后,农机班的同学又回校参加了拖拉机驾驶证的正式考核,全部学员都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盼望已久的拖拉机驾驶资格证书。

专业知识的学习,给学员们的实际知识是有限的,但它给大家在思想认识上的启迪却是意味深长的。

各专业领域的广博知识,为这批知青们打开了一片他们中大多数以前完全不曾接触的新天地。让大家相当深刻地领略到在这个世界上几乎到处都有那么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自己去重新掌握、认真学习。配合着这个时期社会上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越来越临近毕业这个重大时刻的实际,学员们的思想越来越产生了更加趋向于实际的念头。几乎所有学员都程度不同地感觉到,随着毕业离校,自己的人生将要面临一次可能是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变化了。一年多共大生活的丰富实践中,自己究竟得到了些什么,也到了应该认真总结和思考的时候了。

校领导们也都特别忙碌起来。他们在频繁地与自治区知青办的领导们会面、会谈,又要与各相关盟市旗县的知青办同志接洽商谈,期望着能让这批学员的毕业分配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客观上,当时的社会大形势从总体上还集中在中央领导集体的重新组建上,邓小平同志的复出与否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下面各级则主要还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残余势力,对知青问题并没有新的调子出现。不仅如此,一个全国性的知青工作大会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从宣传上看,一个更加高涨的知青运动高潮似乎就要到来;而在实际上,随着大量“林彪、‘四人帮’”时代各种冤假错案开始得到平反昭雪,更多干部家庭出身的知青已经作为他们父母的平反措施之重要实际内容而被一一招回了城里,与这种情况相适应的,是城市各行业在招用新生劳动力方面的逐渐解冻,知青们的回城路子更宽了。

在这样的主客观形势影响下,知青共大的首届学员毕业活动,在校内自然是搞得十分隆重,而在整个自治区各地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2:32: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一节


余慧琦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场。他这个共大学员兼工作人员,在一年的学习期间几乎没有在学校里好好呆上过一个月。

新生到校不几天,他就被派往呼和浩特,奉命租了一间大概是当时呼市最便宜的旅馆小屋,作为知青共大驻呼联络站的唯一代表,天天为共大的建设四处奔忙着。直接指挥他行动的就是那位李贵。此人对领导上的任何指令从来不打任何折扣,这就使余慧琦在这段工作中大大地增长了一番见识。

这天,余慧琦接到指令:需要马上(李贵的命令总是这样刻不容缓)为学校买回一台35毫米电影放映机!

这可该到哪儿去找呢?余慧琦跑遍了呼市的所有商店、各类门市,还有什么他当时能够找得到的生产资料公司等地方,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最后总算碰上了一个明白人,指点着他去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那本来是个拍电影的地方,当然并没有供应放映机的义务和业务。但是,那位当时的电影厂厂长被余慧琦死死缠住不放,每天上班下班都跟在他的后面,如影随形地盯着他,不断地在他的耳边不厌其烦地唠叨着知青共大这所学校的特殊意义和为这批学员们搞到一部电影放映机的极端重要性。最后,厂长终于答应以自己厂的名义为共大向放映机生产厂家订购一台35毫米电影放映机,并当着余慧琦的面办理了一应相关手续。才总算是稍稍消停了几天;在机器到货后,他又亲自指挥人帮助把货送上了共大派来接货的大汽车,这才和余慧琦这位“缠人冠军”(厂长对余的评价)热情地握手道别。

再有一次,这期学员的学业已近尾声,再有不几天的时间就该毕业离校了。余慧琦已经受命开始为学员们预订起了回各盟市的火车和汽车票了。突然接到李贵的又一条命令:立刻为这批毕业学员们印制一批《毕业证书》!

小余本以为此事并不难办。他兴冲冲地跑到了自治区教育局高教处,申请为知青共大的学员们发给一批毕业证。没想到高教处乃至整个教育局都根本不认这个帐,说这所学校想当初在成立之时并没有履行在教育口注册的手续,因此教育部门是不能为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们发什么毕业证的。至于小余向他们出示的知青共大乃至知青办的介绍信更是看都不看。

这回,大概是由于传统的“文人相轻”加上不同部门间历来就十分厉害的互不服气吧,任他小余磨破了嘴皮,也没能把毕业证从教育局哄出来。

眼看着学员们的毕业时间一天天临近了,余慧琦急得团团转。嘴上甚至急起了满嘴的泡。这天早上,他从恶梦中醒来,照旧胡乱用凉水擦了一把脸,就跑出门去准备再想想办法。

来到大街上,他正站在那里想着该去找谁帮忙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两个路人的聊天。一个问另一个:“你那个工作证不是丢了吗?怎么还能进去啊?”另一个不无得意地回答:“那还不好办嘛,到旧城那个制证厂掏钱又买了一个呗。”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小余子的大脑豁然开朗。他扭头就向旧城方向跑去,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那个制证厂。好说歹说了半天,总算让那家厂子答应接了活。第三天的中午,一大摞印了金字的红塑料皮毕业证书就交到了匆匆赶来催货的李贵手中。

正是由于我们的学员们如此处处努力的实践,才有了知青共大一年来给学员们留下的快乐生活和长久不去的深刻印象。

现在,余慧琦总算完成了代表学校欢送学员的重任,回到学校,重新受命担任了赤脚医生的职务,并且开始频频与家中联系起自己的回津事宜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2:32: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二节


张禾再次一个人走进了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植起来的那块实验田里。在这里,他把自己下乡几年所学到和积累起来的几乎全部农业技术知识都毫无保留地倾注进去了。

他是在知青共大正式开学之后才赶到学校的。原因就是他先利用自己到校前的一段时间,自费到内蒙农科院及一些相关单位去搜寻了一大批乌盟地区土壤及作物生长的相关资料,又要亲自关照自己从巴盟乡下发到自治区知青办的那个装有当地各种良种籽种的硕大包裹。

刚到学校时,他十分被动地参加了班里的一切活动。几十天下来,他感到这所学校的政治气氛实在太浓,自己如果一味跟班行动,最后一定会耽误了当年的农业科研实践的。于是,他跟学校领导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自己去找了农场的领导,挑了一块没人要的盐碱化相当严重的海边滩涂地,在班里学员们多数是利用了课余自由活动时间的大力帮助下,靠了当年巴盟人大战总排干的干劲,连续挑灯夜战了数日,总算适时播下了一批他精心挑选的实验种子。

平日里,他总喜欢没事就到地里转转,再就是常常找机会回到呼市去查阅或者干脆搞回来一些必要的资料。虽然还是主要靠自己一个人单干,却由于校方总算有一些原来在生产队不可能有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必要时的人力资源条件,而比原来干得还顺利些。

开设了农学班之后,他的实验田可就派上大用场了。学员们有了这块现成的实验田,许多知识的学习可就都有了实践的验证,从而极大地加强了学员们了解相关知识的程度和速度。

问题在于,一块用于教学的实验田,比起往往只为了一个专一性实验目标而设置的实验田来,要求上复杂多了。有许多方面已经是他张禾一个人忙不过来的了。原来精心设计的一些项目不得不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放弃甚至毁去,另一些其实还没有具备条件的内容又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去安排出来。手忙脚乱地折腾了将近一个月,才把事情大体上理出了一点头绪。刚想要喘上一口气,却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一些教学必备的材料必须由他张禾亲自到呼和浩特去设法购买。实验田的工作就只能交待给那些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接触农科知识的学友们了。虽然有月光这样的老师帮助,但她也只是一名刚从大学里出来的实际外行。等到张禾匆匆忙忙从呼市赶回来一看,实验田已经被那些热情有余而绝无经验的学员们整得面目全非,又不得不重新忙活一番来过。

如此忙忙碌碌,直到这届学员毕业离校,他这块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汗水的实验田里还是没有产生多少有益的收获。

至此,张禾才算是弄明白了一点:搞教学和搞科研原来根本是两回事啊。

这样,在他来说,这就又一次给自己的人生道路提出了一个新的必须选择的课题:是在知青共大这里坚持继续搞教学呢,还是重新选择自己的下一步出路呢。

张禾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这是他多年来热衷农业科学实验养成的习惯。知青共大是个不错的地方,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就此成了旱涝保收的“国家人”了;但是学校当时的条件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家人团聚问题。而且从实践看,自己在农学学科上的知识、尤其是理论方面的造诣,要是在学校的这个专业里挑大梁还远远不够,可要是只能给别人打下手自己还不愿意。思来想去,他觉得只能忍痛割爱,扔下这片实验田和这所学校,一方面先回到自己已经奠定了一份基业的生产队,另一方面则开始着手考虑找人办理回京事宜。他觉得,真正说到搞科研,还得说是科研人才和相关信息高度集中的北京。

今天,他刚同张鲁书记谈过话,张书记是专门同他谈留校任教的事。他谈出了自己的决定。现在是既感到一身轻松,又感到些许惆怅。这才来到自己这块心血宝地上留连一番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3 12:33: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三节


米国英拉了阿茁跑到学校后面的小山背后。就要毕业离校了,两个人当然要商量一下他们的未来。

阿茁是这批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到毕业时还远没有满十八岁。她下乡才只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被生产队选送到这所学校来了。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艰苦劳动锻炼的她,在共大这所学校里还真有些吃不消的感觉,于是乎常常生病,于是就和当时兼任校医的米国英越来越熟悉起来。米国英本着医者仁心,一贯对阿茁关心有加,呵护备至。加上阿茁小女孩的天性比较喜爱打扮,与这些较着劲比谁更“土”些的同学大都不十分和谐,老被人称作“业余华侨”,平常生活中时不时会和人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小小不愉快;这在其他同学看来可能觉得很平常,甚至只认为是在逗小孩玩呢,但在阿茁稚嫩的心灵中却敏感地觉得自己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现在有了国英大哥的呵护照顾,使她明显感觉到二者相互间的强烈吸引,渐渐地自然对米国英产生了情愫。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也就真的迸发出了一份熊熊燃烧的爱情火花。

在当时那个时代里,男女学员间产生爱情苗子的并不算少,但大多都表现得特别含蓄;加上可用于二人谈情的时间和环境机会都实在太少,所以大都只有一些最为朦胧的初步接触,如女同学给男同学洗个衣服啦,一对男女生偶尔坐在一起密谈上几句啦等等。像阿茁和国英这样,既有一定条件,又比较大胆直率的并不多见,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当时学校里的第一对正式恋人了。

米国英是北京知青,在乌盟某县下乡;阿茁是呼市知青,在呼郊某公社下乡。一旦离校,两个人将至少有一段时间要天各一方。这对于热恋中的人实在是够残酷的一个现实。这才有了两个人需要来到这秘密约会地商量下一步的情景出现。

直接促成二人此次相会的还有一个动因,那就是两个人都受到了自己一些好朋友的真心竭力劝阻。米国英的朋友推心置腹地劝告他:阿茁太娇了,绝不会是你老米可以终生结合的理想对象;阿茁则被自己班里的代理党支部书记家新同学“代表组织上”郑重告知:那个老米太滑头了,他的女朋友可多了,你可得小心被骗,还是另找一个的好。大概是过分的劝说让两个人产生了更强的逆反心理吧,当然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已经建立起来的真情实感,两个人反而走得更近了。

这场约会的详细情景当然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因此笔者也就没办法将当时的详情向大家进行披露了。可以告慰大家的是:两个人至今仍然相濡以沫、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呢。


 回到顶部